第427章 古代天灾里的冤种养父3-《快穿之拒当大冤种》

  见绍临深脸上露出有些古怪的表情,绍大丫还以为他依旧不赞同自己的想法,赶紧又劝说道:

  “你也别整天疑神疑鬼的,总觉得别人想害我。就算那富商老爷年纪大又怎样?人家年纪大才懂得疼人呢。

  依女儿的想法,与其将来许配给一个在地里刨食的泥腿子,一辈子受苦受累。还不如嫁进富商家,天天穿金戴银,享尽荣华富贵呢。”

  绍临深看着这死丫头一副被富贵迷得鬼迷心窍,完全听不进劝的模样,再次确认道:

  “你真的不后悔?”

  绍大丫还以为自己终于说动了对方,心中一喜,赶紧竖起三根手指,对着天空发誓道:

  “女儿绝不后悔!”

  “行,我知道了。”

  绍临深闻言缓缓点头。

  随后,就在绍大丫满眼欣喜地以为他们终于要往下河村走去时,在她转身的那一瞬间,只觉得脖颈处突然一阵剧痛,紧接着整个人眼前一黑,立马失去了意识。

  看着瘫软在地上的少女,绍临深语气幽幽地说道:

  “爹的好闺女,既然你自个儿非要往火坑里跳,当爹的心底也算踏实不少。

  不过爹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去下河村比较好。

  咱们与其找你娘,还不如直接上门找那富商好好谈个价,总好过被你娘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毕竟原身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这么大,可不能做赔本买卖不是。

  “就当是你还爹的养育之恩了,以后,咱们就桥归桥,路归路,算是两不相欠了。”

  说罢,绍临深也不犹豫,直接将绍大丫往肩上一扛,迈开大步流星朝着县城方向走去。

  *

  在前往栖河县的途中,偶尔能瞧见驾着牛车载客的老翁。

  倘若有幸遇上,只需每人付上两文钱车费,便能一路搭乘牛车去往县城。

  绍临深运气不错,才扛着人走了百多米,在一个拐弯处,就瞅见一辆略显破旧的牛车。

  车上除了前头赶牛的老翁,木板车上还坐着五名年纪各异的妇人。

  她们中,有的手里提着盖着粗布的竹篮子,有的脚边摆着一筐水灵灵的蔬菜,一看便知是去县里售卖鸡蛋和蔬菜的。

  绍临深赶忙出声喊停,几步快步上前,将肩膀上的少女扔到木板车上。

  昏迷中的少女,即便头磕在木板上,发出一声闷响,依旧没有苏醒。

  在座的五名妇人见状,神色顿时一紧,看向绍临深的目光满是警惕,仿佛眼前站着的是个拐卖良家妇女的人贩子。

  前边的老翁手捏长鞭,肌肉结实,眼神锐利地问道:

  “后生,你们这是要去哪儿?这小姑娘怎么还睡着呢,在外头不怕着凉吗?要不要把人喊醒啊?”

  绍临深听闻,苦着脸长叹一声,一边从袖子里(实则从空间)掏出四枚铜板,一边爬上板车坐好,回答道:

  “去县城呢,我家闺女昨天在河边洗衣服,不小心掉进水里,当晚就发起了高热。

  家里给她熬了些山里的草药,可还是不见效。这不,只能带她去县里瞧瞧。”

  绍临深说话间,还不忘把少女拉到身边,让她的上半身倚靠在自己腿上。

  众人的目光不由落在少女脸上,只见她脸颊绯红(实则是被打的),额头和脖颈处布满细密的汗水(是绍临深提前用水喷的),果然一副发热重病的模样。

  于是,车上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原本抓着扁担和剪子的手也松了松。

  还有位年长的妇人好心地往边上挤出一块空地,温声道:

  “车上这会儿就咱们几个,你先让这丫头躺着舒服些,等再有旁人拦车,你再把孩子扶起来。”

  绍临深也不推辞,学着原身的神情,摆出一副慈父模样,动作轻柔地将绍大丫放平。

  末了,还脱下外裳盖在对方身上。

  许是他身上的衣服多日未曾换洗,再加上满身汗味发酵,一股难闻的馊臭味直冲绍大丫鼻尖。

  她人虽还昏迷着,却忍不住张嘴干呕起来。这一幕,让周围不明真相的妇人们心生怜悯,只觉得这丫头恐怕病得不轻。

  ……

  一路上,牛车走走停停,耗费了近两个时辰,终于抵达栖河县城门外。

  绍临深告别同乘的几名妇人后,背着绍大丫往边上走了好长一段路。趁着周围进城的人多且密集,他脚下一拐,朝着一辆准备去隔壁县的骡车走去。

  骡车从栖河县一路向南,又走了大半天时间。当太阳都快到山顶时,终于来到栖云县城外头。

  绍临深坐了将近一天的板车,屁股都快被颠成四瓣了。期间,他连午饭都是从怀里(空间)摸出一张梅菜烧饼解决的。

  至于绍大丫,路上倒是醒过两回。不过,她才刚眨了眨眼皮,就被绍临深伸手摸向脖颈,再次弄晕过去。

  从骡车上下来后,绍临深反手在后腰处捶了捶,这才重新将人背到背上。

  进城时,他熟练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户帖,证明二人身份后,又缴纳了几文入城费。

  随后,他用一个大肉包子,让路边的小乞儿帮忙带路,马不停蹄地朝着那六十余岁富商的宅邸赶去。

  *

  一炷香后,胡家宅邸侧门处。

  绍临深看着紧闭的木门,清了清嗓子,径直上前,利落敲门。

  “咚咚咚——”

  “谁啊?”敲门声引得里头一名老仆出声询问。

  紧接着,绍临深便听到木门内传来门栓被打开的声音,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探出头来。

  对方的目光在绍临深和他背后依旧昏迷的少女身上扫了一眼,瞬间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还没等绍临深开口,便十分熟练地说道:

  “你也是来给我家老爷送小妾的?”

  绍临深听到老仆这话,脸上不动声色,顺着老仆的话说道:

  “是啊,老丈,我这一路可不容易,带着闺女紧赶慢赶才到这儿。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让我进去跟你们老爷当面谈谈?”

  老仆上下打量了绍临深一番,见他穿着朴素,一身粗布麻衣,还背着个昏迷的姑娘,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屑,但还是侧身让绍临深进了门。

  “跟我来吧,不过这事能不能成,还得看老爷的意思。”

  老仆说着,便领着绍临深往宅子里走去。

  绍临深一边跟着老仆走,一边打量着这胡家宅邸。

  只见庭院深深,回廊曲折,雕梁画栋间尽显富贵之气。

  一路走来,丫鬟小厮往来穿梭,各司其职,看得出来这胡家在当地定是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

  不多时,他们来到一间偏厅。老仆让绍临深稍等片刻,便转身离开。

  绍临深将绍大丫随手丢在旁边的椅子上,松了松筋骨,拿起桌上的一块点心往嘴里啃,半点儿拘束都没有。

  没过多久,方才的老仆又回来了,对方身后还跟着一个大腹便便、穿着绸缎长袍的老者,想必这就是那六十余岁的富商胡老爷了。

  胡老爷走进厅中,目光先是落在绍大丫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随后才看向绍临深。

  “你是这姑娘的爹?”

  胡老爷开口问道,声音带着几分威严。

  绍临深赶忙上前躬身行礼,说道:

  “回老爷的话,小的正是这丫头的爹。实不相瞒,小的家中贫困,实在无力抚养闺女,听闻老爷有意纳小妾,这才想着把闺女送来,也好让她有个好归宿。”

  胡老爷微微点头,围着绍大丫转了一圈,仔细端详着她的容貌。

  绍大丫虽被折腾了一路,但底子还算不错,模样清秀,睡梦中的小脸带着几分红晕,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他上手摸了摸少女脸上的肌肤,直接了当道:

  “嗯,这姑娘看着倒是有几分姿色。行,就她了。

  想来你也听过本老爷放出的风声,这次纳妾一事,本老爷可是许诺了二十两银子。

  所以,你们需得把姑娘的卖身契一并签了,以后她的生死皆归我胡家掌控。”

  那感情好啊!

  绍临深心底不由给对方鼓掌。

  他还巴不得这么做呢,既然对方自己说出来了,也省的他多费口舌。

  绍临深心底笑嘻嘻,但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犹豫的模样,说道:

  “老爷,您有所不知,我这回带闺女来,只是因着这孩子从小跟着我吃了不少苦,我实在不忍心她以后过得不好。

  所以……您要是想要我闺女的卖身契,这事得加钱才行。”

  ……

  “砰——”

  一声巨响,身后胡宅的侧门被人用力地重重甩上,那声音在寂静的院落中显得格外突兀。

  绍临深手中稳稳握着一袋银子,一边漫不经心地将其上下抛着,一边暗自盘算着。

  这袋子里面,可比起之前说好的二十两银子,还多了五两碎银。

  这笔意外之财,倒是让绍临深的嘴角微微上扬。

  不过,从今往后,绍大丫……不,现在应该称呼她为胡家十三姨娘了,可就跟他们绍家没有任何关系了。

  想到这里,绍临深眉眼间满是笑意,抬眼望向天空,只见夕阳西斜,天边只剩下一点红霞挂在天幕之上,宛如一幅美丽而又略带凄凉的画卷。

  眼瞧着暮色将倾,绍临深可不想夜宿荒郊野岭,于是决定在县里的客栈住上一晚,等吃饱喝足之后,明早再踏上回村的日程。

  “唉,希望家里人可千万别太想我。”

  绍临深假模假样地叹了口气,随后便毫不犹豫地将银子扔进了空间里,转身去了最近的一家酒楼,点了满满一桌丰盛的菜肴。

  “嗯,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

  ……

  “嗯?这,这是哪里?”

  绍大丫悠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布局精美的房屋之中。

  身上原本的粗布麻衣早就被人换下,如今她身上穿着的是丝滑柔软的绸缎,脚下踩着的是精致的绣花鞋子。

  她才从那华丽的架子床上坐起来,抬手轻轻掀开帷幔,手腕上的两只大金镯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直接将绍大丫原本心中的忐忑不安通通吹散。

  此刻的她,已经从旁边两名婆子的口中得知,她那个便宜养父竟然将自己卖给了胡家老爷当小妾。

  虽然心底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当她看到满桌的玉食珍馐时,那点不自在瞬间就化作了对未来生活的欣喜与期待。

  吃饱喝足之后,绍大丫才有空去询问关于胡家老爷的情况。

  “你们刚刚说我是十三姨娘,那在我前头岂不是就有十一位姐姐?

  她们也是住在这处宅子里吗?大夫人呢?她人可好相处?”

  绍大丫其实更想问问这两名婆子,自己以后需要伺候的那位胡老爷,究竟长什么样,脾气好不好。

  偏偏原本还十分健谈的两名粗使婆子一听她提起其他姨娘,话音顿时一顿,变得支支吾吾起来。

  绍大丫等了好一会儿,见二人还是这般模样,神色渐渐变得不耐起来。

  就在这时,其中一名婆子终于谨慎地开口道:

  “咱们夫人已故去多年,至于其他姨娘们,确实也在这处宅邸中住着。

  不过……她们生性腼腆怕生,只爱待在自己屋里,倒是不常出门走动。”

  话落,旁边另一名婆子好心地提醒道:

  “绍姨娘与其关心她们,不如将老爷伺候好,只要能让他舒心,你的日子才会更好过。”

  可惜,这些话落在绍大丫耳朵里,却如同对牛弹琴一般。

  她只认为是其他姨娘年纪大了,容颜不再,性子沉闷无趣,所以才不得胡老爷喜欢。

  可她就不一样了,年轻貌美,性子也活泛,定然会让胡老爷以后只宠着自己。

  “你们放心,既然老爷慧眼相中了我,自然是知道我的秉性。”

  她自信满满地说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等以后她再给老爷生个大胖小子,保管对方把自己扶为正妻。到那时,她可要风风光光地被人用轿子抬着,回村里去,让绍家那些人后悔莫及。

  绍大丫满脸憧憬之色,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幻想之中,却丝毫没有瞧见旁边两名婆子怜悯惋惜的目光。

  那两名婆子相互对视了一眼,心底不禁叹息道:

  看来这位十三姨娘,不用多久就会像前面几个一般,香消玉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