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露打湿了断天门的青瓦,月光透过藏经阁的窗棂,在地上织出一张银网。王小虎独自坐在石桌前,紫檀木盒敞开着,玉册悬浮在半空,金光比白日里柔和了许多,像一层融化的蜂蜜,缓缓流淌在泛黄的书页上。
他指尖拂过记载“丹魂术”的页面,白天周鹤带来的蛇纹玉佩就放在旁边,黑曜石的蛇眼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玉册的暖光形成诡异的对照。自影主伏诛后,这玉册总在深夜泛起异动,仿佛有什么秘密急于挣脱束缚。
“影阁西境分舵,焚心谷……”王小虎喃喃自语,将周鹤暗藏的羊皮地图铺在桌上。地图上的红圈标注在焚心谷深处,旁边用极小的朱砂字写着“丹炉”二字,与玉册最后一页若隐若现的图谱隐隐相合。
正看得出神,玉册突然剧烈震颤,最后一页的图谱像被泼了朱砂,渗出暗红色的液珠,顺着书页边缘滴落,在石桌上晕开一朵朵妖异的花。王小虎心头一紧,刚想合上玉册,那些液珠却突然腾空而起,在空中凝成一行古字:
“焚心谷底,藏影阁初代阁主本命丹炉,炉心嵌‘定魂珠’,可镇邪魂。”
字迹刚成型,就化作金粉融入玉册,原本模糊的图谱瞬间清晰——那是一尊三足两耳的丹炉,炉身上刻着与蛇纹玉佩相似的纹路,只是更繁复些,炉顶的宝珠位置,正好对应地图红圈的中心。
“影阁初代阁主的丹炉?”王小虎皱眉,师父的手札里从未提过影阁与丹道的渊源。他凑近玉册,发现图谱旁的“炉存善念”四字被朱砂液珠晕染后,竟浮现出一行更小的批注,像是后人添上去的:
“丹炉认主,需以自身精血为引,心术不正者触之即焚。”
“精血为引……”王小虎指尖不慎蹭到书页上未干的朱砂液,顿时传来一阵灼热感,像被烙铁烫了似的。他猛地缩回手,却见那液珠顺着指尖的伤口钻了进去,一股暖流顺着经脉涌向丹田,与玉册的金光在体内交织成网。
这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像极了在禁地领悟丹魂术时的悸动。王小虎闭上眼,脑海中突然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一个白胡子老道在丹炉前炼丹,炉顶的宝珠光芒万丈;一群黑衣人冲进丹房,老道将丹炉推入深谷,自己被乱刀砍死……画面的最后,是那尊丹炉坠入谷底时,炉身裂开的缝隙里,滚出一颗黯淡的珠子。
“定魂珠……”王小虎睁开眼,冷汗已经浸湿了衣襟。玉册的异动绝非偶然,这些画面更像是某种传承记忆,通过朱砂液珠注入他的神识。
“谁在里面?”门外传来聂娇娇的声音,带着警惕。她提着灯笼站在门口,见王小虎脸色苍白,连忙进来:“刚才听到动静,出什么事了?”
王小虎指着玉册上的图谱:“你看这个。”
聂娇娇凑近一看,瞳孔骤然收缩:“这丹炉的纹路……和我师门祖传的‘镇邪炉’很像。我师父说,镇邪炉是百年前一位丹王所铸,后来遗失了,难道……”
“难道影阁初代阁主,就是那位丹王?”王小虎接过话头,将刚才的幻境和朱砂字一五一十告知,“若真是这样,影主抢夺残卷就说得通了——他不仅想练不死丹,更想夺回这尊丹炉,重续影阁与丹王的渊源。”
聂娇娇抚摸着图谱上的蛇纹,忽然道:“你注意到没有,这蛇纹的收尾处,有个极小的‘鹤’字印记。”
王小虎仔细一看,果然在炉足的纹路里找到个模糊的“鹤”字,笔法与周鹤玉如意上的刻字如出一辙。他心头一震:“周鹤与这丹炉有关?”
“未必是他,”聂娇娇摇头,“可能是他的师门长辈。玄黄丹阁的创始人也姓周,据说与百年前的丹王是同门。”她顿了顿,指尖点在玉册封皮内侧,那里有片极淡的水渍,像是被特殊墨水写过又擦掉,“你看这里,用清灵水擦一下试试。”
王小虎取来清灵水,蘸湿帕子轻轻擦拭,果然显露出几行字,墨迹已经很淡,却能辨认:“青岚宗覆灭当日,有丹阁弟子在场,持蛇纹令牌。”
“青岚宗……”王小虎想起那枚与青岚宗灭门案有关的西境令牌,“周鹤的师父,当年会不会也参与其中?”
“这就说得通了。”聂娇娇眼神锐利起来,“周鹤给我们地图,示警影阁,甚至用毒玉佩传递信息,可能不是帮我们,是想借我们的手找到丹炉,查清当年的真相——他或许也被蒙在鼓里。”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翅膀扑棱的声音,一只墨羽鹰落在窗台上,嘴里叼着个小竹筒。王小虎取下竹筒,里面是赵猛的字条:“周鹤三年前曾去过青岚宗旧址,带了个黑袍人,形迹可疑。”
“三年前……”聂娇娇推算着时间,“正好是影阁西境分舵开始活跃的时候。”
玉册的金光突然再次亮起,这一次,最后一页的图谱旁浮现出一行新字:“丹炉有灵,遇邪则鸣,需以丹魂术催动。”
王小虎看向聂娇娇,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周鹤要的不是丹炉,是真相;影阁要的是定魂珠,压制影主残魂;而我们,必须阻止他们,不管真相是什么。”
他将玉册合上,却在封皮内侧发现了个更隐蔽的夹层,里面藏着半张残页,上面画着个简易的阵法图,标注着“聚灵阵变体,可暂时屏蔽邪魂感应”。残页的角落,有个与师父手札相同的蛇纹印记。
“师父早就知道这些?”王小虎握紧残页,忽然明白师父让他守护玉册的深意——这不仅是断天门的责任,更是解开百年恩怨的钥匙。
聂娇娇看着他凝重的神色,轻声道:“不管周鹤打的什么主意,焚心谷我们必须去。只是……”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影阁和丹阁的人都盯着那里,怕是会有一场硬仗。”
“硬仗也得打。”王小虎将残页收好,“赵猛还在查周鹤的底细,等他回来,我们就出发。”他拿起那枚蛇纹玉佩,对着月光照了照,黑曜石的蛇眼里似乎藏着个极小的人影,像在无声地窥视,“对了,孙福捡到的木牌呢?”
聂娇娇取来木牌,与玉佩再次拼合,缺口处的纹路重叠后,竟组成了个完整的“鹤”字。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周鹤与影阁的渊源,远比他们想的更深。
“这木牌和玉佩,像是故意被拆开的。”聂娇娇摩挲着拼接处的磨损,“像是有人不想让它们合在一起,又故意留下线索,等着被人发现。”
“是影阁的内鬼,还是……周鹤自己?”王小虎没有答案。他将玉册和地图收好,决定不再深究——有些谜题,只有到了焚心谷才能解开。
夜风吹过藏经阁,带着山谷的凉意。窗台上的墨羽鹰早已飞走,只留下几根黑色的羽毛,在月光下泛着油光,像极了影阁令牌上的蛇纹。王小虎知道,从玉册显露出丹炉秘密的这一刻起,他们与影阁、与玄黄丹阁的纠葛,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而远在西境的焚心谷深处,一尊布满灰尘的丹炉静静躺在谷底,炉顶的宝珠突然闪烁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了什么。炉身上的蛇纹在黑暗中微微发亮,像无数双睁开的眼睛,等待着宿命的到来。
喜欢王小虎修仙传
他指尖拂过记载“丹魂术”的页面,白天周鹤带来的蛇纹玉佩就放在旁边,黑曜石的蛇眼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玉册的暖光形成诡异的对照。自影主伏诛后,这玉册总在深夜泛起异动,仿佛有什么秘密急于挣脱束缚。
“影阁西境分舵,焚心谷……”王小虎喃喃自语,将周鹤暗藏的羊皮地图铺在桌上。地图上的红圈标注在焚心谷深处,旁边用极小的朱砂字写着“丹炉”二字,与玉册最后一页若隐若现的图谱隐隐相合。
正看得出神,玉册突然剧烈震颤,最后一页的图谱像被泼了朱砂,渗出暗红色的液珠,顺着书页边缘滴落,在石桌上晕开一朵朵妖异的花。王小虎心头一紧,刚想合上玉册,那些液珠却突然腾空而起,在空中凝成一行古字:
“焚心谷底,藏影阁初代阁主本命丹炉,炉心嵌‘定魂珠’,可镇邪魂。”
字迹刚成型,就化作金粉融入玉册,原本模糊的图谱瞬间清晰——那是一尊三足两耳的丹炉,炉身上刻着与蛇纹玉佩相似的纹路,只是更繁复些,炉顶的宝珠位置,正好对应地图红圈的中心。
“影阁初代阁主的丹炉?”王小虎皱眉,师父的手札里从未提过影阁与丹道的渊源。他凑近玉册,发现图谱旁的“炉存善念”四字被朱砂液珠晕染后,竟浮现出一行更小的批注,像是后人添上去的:
“丹炉认主,需以自身精血为引,心术不正者触之即焚。”
“精血为引……”王小虎指尖不慎蹭到书页上未干的朱砂液,顿时传来一阵灼热感,像被烙铁烫了似的。他猛地缩回手,却见那液珠顺着指尖的伤口钻了进去,一股暖流顺着经脉涌向丹田,与玉册的金光在体内交织成网。
这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像极了在禁地领悟丹魂术时的悸动。王小虎闭上眼,脑海中突然闪过无数破碎的画面:一个白胡子老道在丹炉前炼丹,炉顶的宝珠光芒万丈;一群黑衣人冲进丹房,老道将丹炉推入深谷,自己被乱刀砍死……画面的最后,是那尊丹炉坠入谷底时,炉身裂开的缝隙里,滚出一颗黯淡的珠子。
“定魂珠……”王小虎睁开眼,冷汗已经浸湿了衣襟。玉册的异动绝非偶然,这些画面更像是某种传承记忆,通过朱砂液珠注入他的神识。
“谁在里面?”门外传来聂娇娇的声音,带着警惕。她提着灯笼站在门口,见王小虎脸色苍白,连忙进来:“刚才听到动静,出什么事了?”
王小虎指着玉册上的图谱:“你看这个。”
聂娇娇凑近一看,瞳孔骤然收缩:“这丹炉的纹路……和我师门祖传的‘镇邪炉’很像。我师父说,镇邪炉是百年前一位丹王所铸,后来遗失了,难道……”
“难道影阁初代阁主,就是那位丹王?”王小虎接过话头,将刚才的幻境和朱砂字一五一十告知,“若真是这样,影主抢夺残卷就说得通了——他不仅想练不死丹,更想夺回这尊丹炉,重续影阁与丹王的渊源。”
聂娇娇抚摸着图谱上的蛇纹,忽然道:“你注意到没有,这蛇纹的收尾处,有个极小的‘鹤’字印记。”
王小虎仔细一看,果然在炉足的纹路里找到个模糊的“鹤”字,笔法与周鹤玉如意上的刻字如出一辙。他心头一震:“周鹤与这丹炉有关?”
“未必是他,”聂娇娇摇头,“可能是他的师门长辈。玄黄丹阁的创始人也姓周,据说与百年前的丹王是同门。”她顿了顿,指尖点在玉册封皮内侧,那里有片极淡的水渍,像是被特殊墨水写过又擦掉,“你看这里,用清灵水擦一下试试。”
王小虎取来清灵水,蘸湿帕子轻轻擦拭,果然显露出几行字,墨迹已经很淡,却能辨认:“青岚宗覆灭当日,有丹阁弟子在场,持蛇纹令牌。”
“青岚宗……”王小虎想起那枚与青岚宗灭门案有关的西境令牌,“周鹤的师父,当年会不会也参与其中?”
“这就说得通了。”聂娇娇眼神锐利起来,“周鹤给我们地图,示警影阁,甚至用毒玉佩传递信息,可能不是帮我们,是想借我们的手找到丹炉,查清当年的真相——他或许也被蒙在鼓里。”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翅膀扑棱的声音,一只墨羽鹰落在窗台上,嘴里叼着个小竹筒。王小虎取下竹筒,里面是赵猛的字条:“周鹤三年前曾去过青岚宗旧址,带了个黑袍人,形迹可疑。”
“三年前……”聂娇娇推算着时间,“正好是影阁西境分舵开始活跃的时候。”
玉册的金光突然再次亮起,这一次,最后一页的图谱旁浮现出一行新字:“丹炉有灵,遇邪则鸣,需以丹魂术催动。”
王小虎看向聂娇娇,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周鹤要的不是丹炉,是真相;影阁要的是定魂珠,压制影主残魂;而我们,必须阻止他们,不管真相是什么。”
他将玉册合上,却在封皮内侧发现了个更隐蔽的夹层,里面藏着半张残页,上面画着个简易的阵法图,标注着“聚灵阵变体,可暂时屏蔽邪魂感应”。残页的角落,有个与师父手札相同的蛇纹印记。
“师父早就知道这些?”王小虎握紧残页,忽然明白师父让他守护玉册的深意——这不仅是断天门的责任,更是解开百年恩怨的钥匙。
聂娇娇看着他凝重的神色,轻声道:“不管周鹤打的什么主意,焚心谷我们必须去。只是……”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影阁和丹阁的人都盯着那里,怕是会有一场硬仗。”
“硬仗也得打。”王小虎将残页收好,“赵猛还在查周鹤的底细,等他回来,我们就出发。”他拿起那枚蛇纹玉佩,对着月光照了照,黑曜石的蛇眼里似乎藏着个极小的人影,像在无声地窥视,“对了,孙福捡到的木牌呢?”
聂娇娇取来木牌,与玉佩再次拼合,缺口处的纹路重叠后,竟组成了个完整的“鹤”字。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周鹤与影阁的渊源,远比他们想的更深。
“这木牌和玉佩,像是故意被拆开的。”聂娇娇摩挲着拼接处的磨损,“像是有人不想让它们合在一起,又故意留下线索,等着被人发现。”
“是影阁的内鬼,还是……周鹤自己?”王小虎没有答案。他将玉册和地图收好,决定不再深究——有些谜题,只有到了焚心谷才能解开。
夜风吹过藏经阁,带着山谷的凉意。窗台上的墨羽鹰早已飞走,只留下几根黑色的羽毛,在月光下泛着油光,像极了影阁令牌上的蛇纹。王小虎知道,从玉册显露出丹炉秘密的这一刻起,他们与影阁、与玄黄丹阁的纠葛,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而远在西境的焚心谷深处,一尊布满灰尘的丹炉静静躺在谷底,炉顶的宝珠突然闪烁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了什么。炉身上的蛇纹在黑暗中微微发亮,像无数双睁开的眼睛,等待着宿命的到来。
喜欢王小虎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