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葡萄果篮-《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

  老柴头给林宝初送来了五十几只果篮。

  “小夫人,这是我们全村大伙儿的手艺,每家我都拿了一只,你看哪个能用?”

  五十几只果篮排放在县衙大门口的台阶上,有大有小、有高有矮。

  还有的盖子和篮身根本盖不上的。

  质量参差不齐。

  林宝初第一眼就先把那些盖子和篮身合不上的淘汰掉,剩下的一个一个挑。

  不牢固的,不要。

  上下口不齐的,不要。

  编的字看不出来,不要。

  手艺糙的,不要。

  挑到最后,只有七八个勉强能用。

  “柴叔,这几个勉强合格,如果可以,最好按照这个篮子的标准来编。”

  林宝初又从那几个果篮里挑了最好的一个出来,“编得慢没关系,质量一定要好。”

  “这是送人的东西,是客人的脸面,也是我们的脸面,不能马虎。”

  “原来是这样啊。”柴老头心中一惊,他没想到一个篮子竟这么重要,“那我回去再叮嘱大伙仔细些。”

  他问林宝初要她手里的篮子,拿回去给村里人当标杆。

  剩下的七个篮子,林宝初看了看,拿着剪刀和手提大菜篮,转身进了葡萄园。

  她在园里转了一圈,挑了一些快要成熟的葡萄,剪回去。

  “谢大夫,给我一个你家的地址吧,我给谢老爷和谢夫人寄些葡萄去。”

  林宝初跑去问谢谈竹要地址。

  正好明日有一批池州府的货要送,她给福家准备了葡萄,也给谢家准备一些。

  “葡萄?”

  谢谈竹抬头,“是县衙旁边园子里的那个葡萄吗?”

  林宝初点点头,“嗯,葡萄快熟了,谢大夫若是想吃,可以随时到园里摘一串尝尝。”

  她对谢谈竹不吝啬,对扶贫小队同样不吝啬。

  刚才过来时,林宝初已经去办事大厅,跟扶贫小队说过同样的话。

  这是她这段时间以来,第一次踏进办事大厅的门。

  这不,正说着,办事大厅里就响起朱金华的大嗓门。

  “走,在椅子上坐了一天,腰都坐疼了,咱歇会儿,尝尝葡萄去。”

  “好啊,我正有此意。”

  几个掌柜随声附和。

  朱金华等几位掌柜几乎没有被上次的事情影响,羞于面对林宝初的,是温怀几人。

  其他人该干啥干啥,每天路过县衙后院,他们也是该跟林宝初打招呼就打招呼,和之前无异。

  几人从大门出去的。

  路过公堂前的小院时,谢谈竹扫了一眼门外。

  他看向林宝初,犹豫片刻。

  跟她谈心一般,道:“林姑娘,在下当初可是冲着你扶贫的伟大抱负来的,你如今这般,是要放弃了吗?”

  这段时间县衙的气氛大不如从前,没动力、没干劲、没方向。

  大家各忙各的,心不齐,像一盘散沙。

  这样的气氛,谢谈竹快受不了了,扶贫小队也快受不了了。

  这种日子,何时才到头?

  听到谢谈竹的话,林宝初的表情有所收敛。

  她意味深长道:“快了。”

  “什么快了?”谢谈竹听不懂。

  “没什么。”林宝初卖了个关子,催促他:“快把你家地址写给我吧。”

  考学的事情,林宝初还是过不去。

  除非他们答应她那个条件。

  -

  送货的车队快要发车,林宝初帮忙把葡萄果篮放到车上去。

  然后叮嘱张强,“记得,每到一个铺子,都要请掌柜的打开果篮,记录下葡萄的受损情况,明白吗?”

  她给福家、谢家、几个代理商都送了葡萄果篮。

  他们的地理位置不一样,远近都有。

  这次送果篮,一来是走人情,让他们尝尝鲜,二来也是为了测试葡萄运输的情况。

  如果破损严重,她还得想办法更改储存方式。

  “我知道了。”张强说,“林姑娘你放心吧,我记在心里了。”

  “好,那你们路上小心。”

  林宝初让出路,板车队缓缓前行。

  看着烈日下的他们,她愈发觉得,赚钱刻不容缓。

  至少,让她买得起几头驴或者骡子吧。

  人力拉车,太难了。

  “林姑娘。”

  温怀的声音从身后响起,林宝初眼皮跳了一下,心道:来了。

  “温大人,怎么了?”

  林宝初回头,语气比之前缓和了许多。

  温怀叹了口气,朝她做了个请的手势,“林姑娘,你我到学堂里单独聊聊吧。”

  两人散步一般,慢慢悠悠的来到学堂。

  学堂的院子里移栽了两棵桂花树,树已经活了,枝繁叶茂。

  被胡启坤和王金来二人糟蹋的教室,也都打扫干净了。

  学堂恢复如初。

  林宝初和温怀二人从大门入,沿着右边的廊檐下,慢慢地走。

  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教室的门都是推拉门。

  门都开着在通风,一眼便能看到里面一张张矮矮的新课桌。

  “温大人,您找我何事,说吧。”

  温怀背着手,像是想通了一样,语气带着自我调侃的意味。

  “林姑娘,考学一事,是老夫操之过急,糊涂了,你可还在生老夫的气?”

  既然温怀都放下面子来找她了,林宝初再不顺势下台阶,扶贫小队就真的要散了。

  “没有,我早就不气了。”林宝初说,“考学是好事,也是大事,这些我都懂。”

  她说的是真心话。

  当初听到温怀说丰耕县有好苗子要参加秋闱的时候,她确实是非常开心的。

  谁家不希望出个状元郎?

  前世她扶贫的时候,扶贫户里要是有人能考上重点大学,他们都要敲锣打鼓的给奖励的。

  这一世,林宝初同样也是这种心情。

  当然,这都是在她不知道考学中秀才,丰耕县就会有新县令的情况下。

  当她得知考学中秀才就会有县令的时候,她再想说不,就已经晚了。

  所以那个时候,林宝初才选择不管不问此事。

  她想听天由命,中与不中,在此一举。

  可谁知道胡启坤和王金来二人如此不争气,还自命清高,利用舆论搞事情。

  才导致后面发生这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

  “林姑娘深明大义。”温怀微微有些吃惊。

  他还以为经过此事之后,林宝初就反对丰耕县的学子考学,甚至连学堂都要关掉呢。

  谁知她竟这般宽容大度。

  “那这么说,林姑娘是支持学子们继续深耕?”

  “支持,但我有一个条件。”

  林宝初趁机提条件,“学子,不分男女。”

  她看过温怀给她的预招学子名册,名册上无一例外,都是男孩子。

  林宝初这段时间的‘冷漠’,都是为了此刻。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