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获全胜-《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

  消费券抵现银的活动,是百姓们给各个铺子机会的同时,也是林宝初了解市场的最好机会。

  之前丰耕县的集市非常不完善,铺子不多,涉及的行业也少。

  百姓们可以选择的机会少了,市场反馈就不够准确。

  林宝初今日出来,除了逛街之外,还要观察市场。

  街上卖的都东西,八成都跟粮食有关,还有下地耕种的东西。

  除此之外,就是布匹、草鞋、草帽、蓑衣等。

  衣食住行也仅实现了一半,更别说什么文化类、休闲类,那是少之又少。

  林宝初也只有在路过的挑货郎手里,买到了个竹蜻蜓和拨浪鼓玩儿。

  沈戟失神地看着手里的拨浪鼓,不知在想什么。

  林宝初已经走远,去捡被她搓飞的竹蜻蜓,他都未回过神来。

  “林姑娘,兴致不错啊。”

  谢执突然出现,微笑地同她打招呼。

  “谢公子,你还没回去啊?”谢执这么多天没出现在衙门,林宝初以为他走了呢。

  谢执已经定好了启程回家的日子,“在下本来已经打算回去,可又万分期待今日丰耕县的盛况,便推迟回程。”

  他也想回去啊。

  谁让林宝初又出新点子,他想留下来看看,她是怎么凭一己之力,恢复丰耕县低迷的商事的。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

  一个一两文钱的活动,竟带起了全县百姓的消费热潮。

  如果丰耕县正常收商税的话,那衙门何愁没有钱?

  可惜啊。

  “谢公子过奖了,我就是随便办个活动罢了。”林宝初笑盈盈道。

  谢执摇头,“林姑娘过谦了,你这哪是随便办个活动,你这简直是起死回生的妙计啊。”

  三不管的流放县变得如今这般,怎能说不是起死回生呢?

  林宝初很不客气,“既然谢公子这么看好这个活动,那今天一定要多买,给我们丰耕县的掌柜们增加点业绩。”

  她知道,谢执早就把消费券抵现银这个活动研究得十分透彻了。

  他把这段时日在丰耕县见识到的东西带回肃朝,定少不了一番赏赐。

  所以,她才客气,要让谢执多消费。

  谢执听懂了她的意思,“在下一定。”

  “阿宝。”

  沈戟追了过来。

  林宝初见他来了,挽起他的胳膊,“谢公子,我们还要去几个店看看,就不打搅你逛街了,你自便。”

  说罢,两人便走了。

  林宝初和沈戟一边慢悠悠逛街,一边到各个掌柜的店里去看看。

  看看客流量,看看活动执行情况。

  再顺便看看有没有欺行霸市的行为。

  除此之外,要是遇到喜欢的东西,他们也会买,支持一下自己县的店铺。

  七日的活动,林宝初以为第一第二天会是最热闹的时候,往后客流量只会越来越少。

  这很符合经济规律。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规律在这儿好像不太管用。

  丰耕县的街市,一天比一天热闹,一天比一天人多。

  后来的客人,基本都是外县来的。

  他们得到的消息晚,好在这个活动持续七日,没那么早结束,大街上依旧热闹非凡。

  尽管他们没有消费券,但至少,他们凑上了热闹,赶上了便宜。

  林宝初不禁感慨,古代的消费活动还是太少了。

  才让他们一听说哪里有好玩的,就不远千里赶来。

  也是,现代的城市要是有它的特色,一旦消息传出去了,全国人民也都会往那里跑。

  这是本能。

  看来丰耕县大集的热度,一时半会儿消不了。

  过年时吉祥客栈的房间都还有空余,现在房间都订满了。

  商家们个个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张掌柜,你也来兑银子啊?昨儿又卖了多少?”

  “哪有郝掌柜你的生意好啊,瞧这一大叠的券,这几日没少赚吧?”

  下午时分,趁着店里稍稍空闲,几位掌柜都选择这个时间来县衙兑银子。

  他们一见面,嘴里说的都是关于消费券的事儿。

  “唉,今日就是第七日了,我真希望这个消费券每天都有啊。”

  这个活动让他们狠狠赚了一大笔。

  他们都舍不得结束。

  “是啊,也不知道小夫人啥时候还办,一会儿咱问问去?”

  “好啊。”

  几个掌柜从县衙前门入,一起走进办事大厅。

  看到他们来,朱金华熟练地掏出账本和纸笔,准备给他们兑银子。

  “哟,刘掌柜,生意不错啊,又来了。”

  一旁的李余和这个刘掌柜认识,二人交情不错,也敢开他玩笑。

  刘全轻车熟路,把手里的券交给李余验数真假,“李余,你可别笑话我了,你家娘子也没少赚吧。”

  李余把刘全放过来的票,一张一张地看,仔细验证。

  “我家婆娘可没你家夫人能干,你瞧,你今儿都来两趟了,我家婆娘还一趟没来呢。”

  两人互相打趣,互相恭维。

  手上的事情不受影响,“数好了,八十张两文的,一百三十一张一文的,可跟你心里的数儿一样不?”

  刘全点点头,“一样。”

  “好。”李余起身,跟刘全一块到朱金华那里签字兑现。

  他帮忙点券,也要签字。

  等活动结束后还得再查一次券,要是出现什么问题,当场验券的人也得负一半的责任。

  各个商家拿过来的券都放在那里,每一次兑现也有登记。

  再加上活动开始时,林宝初把每个铺子的用券门槛都记下来了。

  通过这些数据,她大概可以估算出来这次活动各个商铺的流水有多少。

  或许会有出入,但至少知道了最低流水,以及丰耕县的消费水平。

  心中有数后,对她后续的计划很有帮助。

  什么行业行情好,什么行业行情差,丰耕县还缺少什么行业。

  林宝初都一清二楚。

  接下来,她就可以针对这些数据,逐项弥补。

  沈戟回屋,看到林宝初手里举着一沓纸,仰头靠在椅背上发呆。

  他好奇地问:“阿宝,你在看什么?”

  林宝初正郁闷呢,“我卡文了……”

  “嗯?”

  沈戟没听懂,直接拿过她手里的纸张,扫了一眼,“刘禹锡传?”

  “刘禹锡是谁?”

  “一个数次被流放,却从不悲天悯人的伟大诗人。”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