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周舵找到了-《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

  林宝初强压下内心那股不安,不敢往下想。

  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什么事都不能往下想,越想越有可能。

  老乡带着两方人马,调头往林子的某个方向而去。

  没走一会儿,脚下明显被人踩踏过的痕迹,让扶贫小队众人暗叫不好!

  他们循着这条被新踩出来的路,往前狂奔,最后在一个高坡上停下。

  因为坡下,是一地血迹,还有一堆白骨。

  “呕——”

  扶贫小队有人被吓吐了。

  “这、这里好几十年没人来过了,怎么会有血……”那猎户跌坐在地上,吓得脸色惨白。

  他也是小时候跟他爹来林子里打猎,误闯此地,然后被这堆白骨吓得十余年没有再来了。

  藏着白骨的茅屋已经在风吹日晒中垮掉,森森白骨露出来,比十年前还要骇人。

  但最让人感到害怕的,还是那一地的新鲜血迹。

  这里从无人来,怎么会有血迹?

  林宝初看到眼前这一幕,不知为何,心里竟莫名觉得轻松。

  还好,周舵不在这里。

  只是那一地的血迹……

  “相公,可看出什么了?”

  沈戟到了之后,就率先走到坡下察看。

  柳承文等人也下去了,不过他们是去翻白骨的。

  “人是被抬过来又抬走的。”沈戟得出结论,他指着地上的血迹,“这里血迹集中,而坡间却无血迹,说明不是受伤流血的人自己走过来的。”

  “被抬过来,又抬回去,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众人想不通。

  “不知道。”沈戟也厘不清,“我们循着这条新踩的路再去找找吧。”

  沈戟带着林宝初和扶贫小队离开,柳承文等人还在那堆白骨中翻找着什么。

  夜幕降临。

  沈戟一行人把林子转了两圈,都没有找到周舵的影子。

  “周舵一定到过这个地方,不管他是自己闯入的这里,还是被人抬到这里,他一定都来过!”

  强烈的第六感告诉林宝初,周舵一定在这片林子里出现过。

  她欲继续找,可天色暗了,再找下去大家都会有危险。

  沈戟强行带她离开,一行人踏着月色,精疲力尽地往城里的方向回去。

  回去的路上,他们还碰到几个回村的人。

  只是天太黑了,扶贫小队没认出他们是哪个村的。

  “大家辛苦了一天,都早点回去休息吧……”

  沈戟和扶贫小队还没散开,沈筝就从衙门里跑出来,哭得抽抽搭搭,一句话都说不完整说:“周舵、找、找到了。”

  “找到了?!”

  众人围上来,“真的!他在哪儿?!”

  “在、在医馆……”

  -

  医馆。

  谢谈竹和许良弼在合力救治周舵,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时辰,内间仍无任何消息。

  扶贫小队守在门外,白日的过度疲劳让他们支撑不住。

  走廊上随处可见蹲着、躺着,席地而坐的人。

  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么守着也没用,但就是谁都不想走,想要第一时间得知周舵是死是活。

  根据沈筝的描述,周舵是刚刚入夜那会儿,突然出现在县衙门口的。

  当时的他被装在一个布袋子里,血染透布袋。

  打开一看,县衙里三个女孩被当场吓到尖叫,跌坐在地上抱成一团。

  幸好当时谢谈竹已经回到县衙,他能镇得住,不然若是仅凭三个女孩子,不一定能扛得住。

  谢谈竹将布袋子撕开,被五花大绑,浑身是血、筋断骨折的周舵就静静地躺在地上。

  那会儿的周舵失血过多,就只剩一口气了。

  要不是谢谈竹一粒家传救命丹喂下去,周舵必死无疑。

  气儿是暂时吊住了,可浑身上下的伤……

  众人不敢想象周舵到底经历了什么,也不敢想象丰耕县还有如此之恶人,竟把周舵的手脚筋都挑断了!

  林宝初刚刚闷声离开,去药房台前借了一沓纸、一台砚,还有几支笔回来。

  沈筝见状,问她:“嫂嫂,你拿纸笔做什么?”

  林宝初把笔墨放在医馆走廊的长凳上,盘腿坐在地上,冷声说:“全城悬赏通缉,寻找线索,我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她向来展现在丰耕县百姓面前的形象就是好说话,但兔子还有被逼急的时候呢。

  伤害她可以,就是不能伤害她身边的人!

  周舵这次就算能醒来,也将终身是个废人。

  这口气,她咽下了,她就不叫林宝初!

  沈筝听到这话,困倦一扫而空,跑去坐在林宝初身边,和她一起写。

  不仅是她,扶贫小队全都精神了,纷纷加入,一字排开。

  以长凳为桌,以地为椅。

  林宝初说一句,他们就跟着写一句。

  “通缉、悬赏。”

  “各位百姓,近日我县发生多起纵火、绑架、伤人等恶性案件,其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恶劣。”

  “县衙高额悬赏,寻求六月廿四纵火案、七月初二绑架伤人案目击者与线索,提供有效线索者,赏银一百两。”

  “另,丰耕县近日有一团伙在试图扰乱我县治安,如发现身边有造谣、煽动、颠覆县衙公务者,欢迎举报,赏银五十两。”

  “欢迎各位百姓积极举报,举报人信息县衙保证不公开。”

  扶贫小队默默动笔,不说话。

  对于林宝初提出的一百两高价,他们也没有说一个字。

  大伙坐在一起,就着昏暗的油灯,抄录了上千份。

  其间周益还回了一趟自己的铺子,把铺子里的文房四宝都拿来,让大家可以一起加入抄写。

  沈戟也回了县衙,在抽屉里翻找出蒙尘了的县衙印章,认认真真的在每一份悬赏通告上盖上县衙大印。

  此次的事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认真。

  悬赏通缉连夜贴了出去,覆盖丰耕县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子口。

  医馆、书馆、县衙、入城口,还有扶贫小队各个掌柜的铺子门上,都贴了悬赏通告。

  清晨百姓们起床,看到这满大街、密密麻麻的悬赏通告,城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他们是好日子过得习惯了,对县衙的印象也是为百姓服务。

  都快忘了,县衙还有惩治罪犯的职能。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