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又一年双抢时节的傍晚。
从田里放水回来的朱金华,裤脚挽到小腿,戴着草帽,一副农夫打扮走进县衙大门。
秋耕刚刚下种,得经常去田里看水。
所以每天县衙下工前半个时辰,他都会去一趟田里。
不止是他。
其他人亦是如此。
夏季雨水多,天气阴晴不定。
即使县衙有晴雨表,也不能确定雨会在哪个时辰下下来,下在县南还是县北。
稻子又刚刚收上来,不能不晒。
于是在双抢时节,林宝初和商卓都默认,大家可以以粮食的事儿为主。
灵活上下工。
只要不耽误手头上的事儿就行。
“沈娘子,你还没走呢?”
朱金华回扶贫大厅喝水。
此时已经到了下工时分,她还没走,“知礼知乐今儿下学没来吗?”
林宝初的一双儿女四岁了,都上学了。
这个学,是两年前林宝初提出来的新项目——幼儿园!
丰耕县衙五年前提出鼓励生育政策,让丰耕县多了许多新生儿。
孩子一多,就要从小抓教育。
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县的扫盲政策?
这所区别于学堂的幼儿园便横空出世,免学费让三到六岁的孩童入学。
林宝初的一双儿女,还有赵佳儿的儿子喜乐,福珠的女儿谢棠,沈筝的儿子商淮序,周舵的儿子周阳。
甚至连秦恭都把他女儿送来丰耕幼儿园了!
段衍和任音的儿子方才一岁半,还未入园,却也是个闹腾的。
才学会走路没多久,就已经整天整天的跟在一群哥哥姐姐后面,屁颠屁颠不肯回家了。
林宝初低头忙着什么,说:“已经跟他爹回家了。”
朱金华端着水杯凑近,伸长脖子往林宝初桌上看。
他好奇她在忙什么。
这两年,县衙事务相当稳定。
两年里,扶贫小队没有加过一次班,都是到点就走。
林宝初今日,难得啊。
“沈娘子,你这是在忙什么呢?”
“我在想……”
林宝初抬起头:“咱们公园体育场都修建三年了,也有了自己的蹴鞠队伍,是时候举办一场运动盛典了。”
“运动盛典!好啊!”
朱金华激动到拍桌子,杯子里的水差点洒出来。
“咱们终于又要有大事儿可干了!”
不怪朱金华这般激动。
丰耕县衙这两年过得太安逸了!
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了,十二个村子也在蓬勃发展中。
扶贫小队这两年除了处理衙门日常事务之外,基本上没什么可干的。
手都痒了。
而且这个运动盛典,修公园的时候他们就在期待了。
如今,终于给盼来了。
林宝初并非故意要吊大家胃口。
既然要办可以彰显盛朝国富民强的大型运动盛典,她总得给县衙的体育组一些时间来提升水平吧。
总不能在这么大的盛典随便踢踢,敷衍朝廷和百姓啊。
她最近一直在公园体育场,和蹴鞠队、马球队,以及体育组的球队管理任音在交流。
确定代表丰耕县的队伍足够达到可以面圣的水平,林宝初才做这个计划。
她今天没走,等在县衙,就是为了通知大家,明日开会。
“所以啊朱掌柜,下周一早上大家一起开个会,别迟到了。”
大家家里的谷子应该都晒好了吧?
下周开始,县衙应该可以正常上下工了。
“怎会迟到!”朱金华放话,“周一我定提前一个时辰来衙门!”
说完,他嚎了一嗓子,转身出门回家。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林宝初看着朱金华的背影,不禁失笑。
她今日通知其他人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个反应。
看来大家都不喜欢过得太闲,总想找点事儿来做。
人员都通知到位了。
林宝初收拾东西,关上县衙大门回去。
回到家,沈戟正在择菜。
盘子里还有他切好腌制的肉。
菜都备好,等她回来下厨。
“知礼知乐又出去了?”
两个孩子没围在沈戟身旁闹腾,屋里也没动静。
看来是又出去玩儿去了。
两个崽崽的玩伴太多了!
上学有同学一起玩儿,放学了还有喜乐、棠棠、淮序,以及扶贫小队里许牧他们的孩子小锦儿、金子等等。
一群孩子,都是一起长大一起玩的。
爹娘又都在县衙做事。
学堂、幼儿园下学之后,孩子们来县衙做功课,丰耕县的百姓们也都认得这几个孩子。
再加上县衙这两年普法做得也不错,大人孩子的警惕心都有所提高。
所以哪怕是孩子跑出去玩了,林宝初和沈戟也不太担心。
沈戟笑着说:“没有,是福老夫人和谢老夫人带公园玩儿去了。”
他们夫妻,还有商卓和沈筝夫妻俩。
都是独自在丰耕县过日子、养孩子。
福家、谢家的四位老人心疼他们要养孩子,又要忙衙门里的事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两家老人对他们两对夫妻格外照顾。
有空就来帮忙带孩子。
两家老人喜欢热闹,还嫌福珠和谢谈竹只生一个孩子不够他们带。
索性就把淮序、知礼知乐也带上。
都当自己的孙子孙女儿了!
林宝初和沈戟为此,非常感激。
每当逢年过节,二人就会带着孩子和东西去两家拜访。
田里、地里、山里、水里的瓜果鱼肉只要一收成,也是第一时间就送到四位老人手里,让他们尝鲜儿。
待他们如自家老人。
沈戟话音落没多会儿,就看到两位老夫人领着四个孩子回来了。
福老夫人没进院儿,就站在篱笆外,问:“小王爷、宝初,我刚才听珠儿说,县衙明日开始有大事要做,是不?”
林宝初走过去把两个孩子领回家,“是有个事儿,怎么了吗?”
谢老夫人摆摆手,笑眯眯道:“也没啥事,你们县衙忙活是好事儿。”
“我和福夫人的意思啊,既然你们忙的话,那从明日开始,知礼知乐上下学的事儿,我们去得了。”
“也省得你们到处跑。”
“这……”
林宝初回头看了沈戟一眼。
二人仅一个眼神交流,便达成默契。
沈戟上前来,微微作揖道谢:“那便麻烦二位老夫人了。”
双抢农忙时节,不止要忙田里的粮食。
山里的荔枝、龙眼、芒果、桃子、李子等等果子,都等着采收。
葡萄也马上熟了。
沈戟会很忙。
而林宝初,只会比他更忙。
所以即便是知道会给两位老夫人添麻烦,他们也不得不厚着脸皮去麻烦二位老夫人。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
又一年双抢时节的傍晚。
从田里放水回来的朱金华,裤脚挽到小腿,戴着草帽,一副农夫打扮走进县衙大门。
秋耕刚刚下种,得经常去田里看水。
所以每天县衙下工前半个时辰,他都会去一趟田里。
不止是他。
其他人亦是如此。
夏季雨水多,天气阴晴不定。
即使县衙有晴雨表,也不能确定雨会在哪个时辰下下来,下在县南还是县北。
稻子又刚刚收上来,不能不晒。
于是在双抢时节,林宝初和商卓都默认,大家可以以粮食的事儿为主。
灵活上下工。
只要不耽误手头上的事儿就行。
“沈娘子,你还没走呢?”
朱金华回扶贫大厅喝水。
此时已经到了下工时分,她还没走,“知礼知乐今儿下学没来吗?”
林宝初的一双儿女四岁了,都上学了。
这个学,是两年前林宝初提出来的新项目——幼儿园!
丰耕县衙五年前提出鼓励生育政策,让丰耕县多了许多新生儿。
孩子一多,就要从小抓教育。
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县的扫盲政策?
这所区别于学堂的幼儿园便横空出世,免学费让三到六岁的孩童入学。
林宝初的一双儿女,还有赵佳儿的儿子喜乐,福珠的女儿谢棠,沈筝的儿子商淮序,周舵的儿子周阳。
甚至连秦恭都把他女儿送来丰耕幼儿园了!
段衍和任音的儿子方才一岁半,还未入园,却也是个闹腾的。
才学会走路没多久,就已经整天整天的跟在一群哥哥姐姐后面,屁颠屁颠不肯回家了。
林宝初低头忙着什么,说:“已经跟他爹回家了。”
朱金华端着水杯凑近,伸长脖子往林宝初桌上看。
他好奇她在忙什么。
这两年,县衙事务相当稳定。
两年里,扶贫小队没有加过一次班,都是到点就走。
林宝初今日,难得啊。
“沈娘子,你这是在忙什么呢?”
“我在想……”
林宝初抬起头:“咱们公园体育场都修建三年了,也有了自己的蹴鞠队伍,是时候举办一场运动盛典了。”
“运动盛典!好啊!”
朱金华激动到拍桌子,杯子里的水差点洒出来。
“咱们终于又要有大事儿可干了!”
不怪朱金华这般激动。
丰耕县衙这两年过得太安逸了!
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了,十二个村子也在蓬勃发展中。
扶贫小队这两年除了处理衙门日常事务之外,基本上没什么可干的。
手都痒了。
而且这个运动盛典,修公园的时候他们就在期待了。
如今,终于给盼来了。
林宝初并非故意要吊大家胃口。
既然要办可以彰显盛朝国富民强的大型运动盛典,她总得给县衙的体育组一些时间来提升水平吧。
总不能在这么大的盛典随便踢踢,敷衍朝廷和百姓啊。
她最近一直在公园体育场,和蹴鞠队、马球队,以及体育组的球队管理任音在交流。
确定代表丰耕县的队伍足够达到可以面圣的水平,林宝初才做这个计划。
她今天没走,等在县衙,就是为了通知大家,明日开会。
“所以啊朱掌柜,下周一早上大家一起开个会,别迟到了。”
大家家里的谷子应该都晒好了吧?
下周开始,县衙应该可以正常上下工了。
“怎会迟到!”朱金华放话,“周一我定提前一个时辰来衙门!”
说完,他嚎了一嗓子,转身出门回家。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林宝初看着朱金华的背影,不禁失笑。
她今日通知其他人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个反应。
看来大家都不喜欢过得太闲,总想找点事儿来做。
人员都通知到位了。
林宝初收拾东西,关上县衙大门回去。
回到家,沈戟正在择菜。
盘子里还有他切好腌制的肉。
菜都备好,等她回来下厨。
“知礼知乐又出去了?”
两个孩子没围在沈戟身旁闹腾,屋里也没动静。
看来是又出去玩儿去了。
两个崽崽的玩伴太多了!
上学有同学一起玩儿,放学了还有喜乐、棠棠、淮序,以及扶贫小队里许牧他们的孩子小锦儿、金子等等。
一群孩子,都是一起长大一起玩的。
爹娘又都在县衙做事。
学堂、幼儿园下学之后,孩子们来县衙做功课,丰耕县的百姓们也都认得这几个孩子。
再加上县衙这两年普法做得也不错,大人孩子的警惕心都有所提高。
所以哪怕是孩子跑出去玩了,林宝初和沈戟也不太担心。
沈戟笑着说:“没有,是福老夫人和谢老夫人带公园玩儿去了。”
他们夫妻,还有商卓和沈筝夫妻俩。
都是独自在丰耕县过日子、养孩子。
福家、谢家的四位老人心疼他们要养孩子,又要忙衙门里的事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两家老人对他们两对夫妻格外照顾。
有空就来帮忙带孩子。
两家老人喜欢热闹,还嫌福珠和谢谈竹只生一个孩子不够他们带。
索性就把淮序、知礼知乐也带上。
都当自己的孙子孙女儿了!
林宝初和沈戟为此,非常感激。
每当逢年过节,二人就会带着孩子和东西去两家拜访。
田里、地里、山里、水里的瓜果鱼肉只要一收成,也是第一时间就送到四位老人手里,让他们尝鲜儿。
待他们如自家老人。
沈戟话音落没多会儿,就看到两位老夫人领着四个孩子回来了。
福老夫人没进院儿,就站在篱笆外,问:“小王爷、宝初,我刚才听珠儿说,县衙明日开始有大事要做,是不?”
林宝初走过去把两个孩子领回家,“是有个事儿,怎么了吗?”
谢老夫人摆摆手,笑眯眯道:“也没啥事,你们县衙忙活是好事儿。”
“我和福夫人的意思啊,既然你们忙的话,那从明日开始,知礼知乐上下学的事儿,我们去得了。”
“也省得你们到处跑。”
“这……”
林宝初回头看了沈戟一眼。
二人仅一个眼神交流,便达成默契。
沈戟上前来,微微作揖道谢:“那便麻烦二位老夫人了。”
双抢农忙时节,不止要忙田里的粮食。
山里的荔枝、龙眼、芒果、桃子、李子等等果子,都等着采收。
葡萄也马上熟了。
沈戟会很忙。
而林宝初,只会比他更忙。
所以即便是知道会给两位老夫人添麻烦,他们也不得不厚着脸皮去麻烦二位老夫人。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