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县衙面貌焕然一新-《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

  五月。

  春日的寒已然褪去,丰耕县开始迎来夏天。

  经过大半个月的改造,县衙正式进入收尾阶段。

  工人们正在给县衙里所有的门窗刷松油。

  年代久远、历经风霜的丰耕县衙,刷上松油后,立刻焕然一新。

  整体看上去都亮堂了不少。

  再次走进这座县衙,扶贫小队的人都不禁感慨。

  “这才是一县衙门嘛,原来的衙门就跟山里偶遇的破寺一样,不说是衙门都看不出来。”

  新盖的驿站连着县衙的伙房,伙房挨着招待厢房,而招待的厢房旁边就是扶贫大厅。

  大伙儿从扶贫大厅开始参观。

  招待的厢房是牢头班房改造的,林宝初把之前的大通铺屋子改造成了一个一个的小间。

  每个小间里,有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

  之前的牢头班房就像是一条封了四面墙的长廊,只有一扇门。

  现在林宝初把这条长廊改造了,变成八个小间,两头还有茅厕各一个。

  在这八个小间的中间位置,她还留出了一条走道,供人来往办事大厅和伙房。

  “真好,有了这些小屋子,以后我要不想回家就有地儿去了。”

  朱金华打开一个小间的门,欢喜得不行。

  这个小屋子,比他家的屋子小了不知道多少,但他就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脑海中甚至已经出现,万一哪天县衙事情多、任务重,他就直接在县衙里吃、在县衙里睡。

  活儿干得多晚都不怕了。

  “朱掌柜真爱说笑,这儿是给客人暂住的,可不是给咱们住的。”李余提醒他。

  “走走走,咱们再到伙房去看看。”

  几人转移阵地。

  伙房,林宝初参照的就是前世大部分食堂的模样来盖。

  一个后厨、一排打饭窗,还有一个用餐大厅。

  简简单单,够用了。

  用餐大厅的桌椅还没送来,所以略显空旷,也没什么好看的。

  众人再次转移阵地,到旁边的驿站去。

  这个驿站可着实不得了。

  一进门,众人对驿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

  很大!非常大!

  不仅是地方大,头顶上方的屋顶也高得离谱,站在这里面说话都能有回声儿。

  他们几人现在所站的位置,是驿站的货物处理仓。

  以后林宝初所有要售出的货物,不管是现卖的,还是发往远方卖的,都将在这里进行分类、包装、送往。

  所以这个地方很大,而且她还做了干湿分离。

  右边有几个小池子,是为了池塘里的货物准备的。

  再往前,就是一面用石头砌成的镂空墙。

  墙上镂空的地方,除了通风散气的作用之外,还能让在超市买菜的人看到处理仓的情况。

  保证货物的新鲜。

  穿过这面镂空墙,便是超市了。

  超市目前也只是一块空地,架子、货物都还没有上,看不出它成型后的模样。

  转完这一圈,大伙从超市门口出去。

  超市门口就是那条通往丰织县的小黄路,右边是县衙大门口,左边是葡萄园。

  “啧啧,咱们县衙好多年没有挂匾了,突然把匾挂上,还有点不大习惯。”

  县衙大门口。

  顶梁柱、房檐、门槛、牌匾、大门,全都重刷了松油,焕然一新,给县衙增添了些许威严。

  看起来,比以前更像回事儿了。

  他们在县衙里做的扶贫工作,也不再像是过家家。

  这令众人感到无比的欣慰又自豪。

  他们所做的事情,正在一点一点具象化,叫所有人都能看到他们对丰耕县的贡献。

  “真好啊!”

  “温大人,走走走,咱们再回去开个会,尽快把学堂的方案定下来,咱们要是盖学堂,定比县衙还要漂亮!”

  或许是受到了触动,几人互相招呼,回去一起开会。

  盖学堂是大事儿。

  第一次开会的时候,他们以为只要挑个地方,把学堂盖起来就可以招生了。

  但经过林宝初提出意见,他们才知道,还要把全县适龄孩童的年纪放进来参考。

  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下的孩子。

  只要是在适学年龄内的,要做到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

  所以,温怀那个只适合从小认字,有意考学的学堂方案,被毙了。

  现在,新的方案里,还需要各位、各村扶贫人的支持。

  把他们负责的村子里,适学的孩童名单全都统计好,再交到温怀这里,才能重新做方案。

  县衙改造完成了,林宝初更忙了。

  几乎没有等松油的味道散去,她就开始招人、招商。

  “小山叔,我那超市盖好了,您要是觉得我可信,咱们就谈个合作。”

  林宝初第一时间跑来方小山家里,跟方家人谈马桶的生意。

  “您负责做东西,我负责卖,您看怎么样?”

  这小半年,方家也接了几单生意。

  都是城里跟风盖新茅厕,来跟方家人订的。

  不过丰耕县的消费能力始终有限,方家人只是能勉强过日子。

  他们很清楚,想要赚大钱,就得搭上林宝初这个大人物的船。

  所以当林宝初来找他们说这个事儿的时候,方家人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好好好。”方家人忙不迭点头,“只要小夫人不嫌弃,我们求之不得。”

  “好。”

  林宝初掏出一份契书,“这是契书,小山叔您找个人替您看看吧。”

  方家人识字不多。

  方小山跑着去邻居家里,找了个识字的来替他们看。

  双方耽误了挺长时间,好不容易才把合作谈下来。

  在这份契书了,林宝初要了方家五年的销售权。

  五年的时间,足够她占据一方市场了。

  不止是方家,还有扶贫小队里的其他几位掌柜,林宝初也去谈了。

  她希望他们把自家的产品放到超市里来卖,即丰富超市的货品,又集中客流,对双方都有好处。

  而且,自打他们留在县衙扶贫之后,家里的生意就没怎么能顾上。

  放到超市里来卖,他们即有分成,又能卖货。

  何乐而不为?

  “阿宝!”

  林宝初才从方家离开,还没回到县衙,沈戟就匆匆跑来找她。

  “葡萄园、葡萄园开花了!”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