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顾青衣九日连抗九道勤王诏令-《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听到父亲说自己暂时不用回京请罪,顾平君松了一口气,他问道:

  “父帅抗诏是想坚持拿下安阳?”

  “不错。”顾青衣微微点头。

  “为父与寅去疾七万大军如此大费周章,好不容易将安阳困在乡宁城内,如此良机千载难逢!”

  “若困住的是普通将领,为父必会放弃回京勤王,但困住的是燕王安阳!”

  “只要拿下安阳,燕军必败!”

  “燕国一旦失去雄主,新主年幼,主弱臣强,秦燕方并不久,必生争斗,就算有秦王坐镇,也要花费精力整顿文武,如此,短时间内我中州无忧矣。”

  顾平君心中一喜,若是父亲能拿下安阳,有此大功,他战败之罪也将不复存在了,他问道:“父帅有几分把握?”

  顾青衣摇了摇头,“并无把握!”

  一句话让顾平君微微一愣。

  顾青衣与嫡子详细说道:

  “安阳虽困在城内,但城内有一万多兵马,且乡宁郡城城高墙厚,很难短时间攻破。若无后顾之忧,我七万大军每日接连不断的攻城,或许能攻破城池!”

  “但我军有后顾之忧…”

  “北城外有云州而来的云州鹰扬军、荡寇军燕军援军两万兵马!尚有一支几千骑兵时常骚扰。”

  “寅去疾压力很大,一面要防备燕军这两万援军,一面要与为父围困乡宁,根本不可能与为父一起连续攻城!”

  “燕军这两万兵马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旦损兵折将,安阳在城外无援军,我军将再无后顾之忧必将猛烈攻城拿下乡宁!”

  “眼下战局便陷入了僵局…”

  经过顾青衣一说,顾平君这才详知战局情况,“可若不解决北城外燕军两万援军,这要围困到何时,时间越长,变故越大。”

  顾青衣微微惊讶的看向顾平君,没想到一场惨败还生后,他这儿子居然有所成长了,开始思考为将所需考虑的各种隐患。

  他微微颔首教导道:

  “不利乃相对的,我军的隐患尚未可知,但时间越长,乡宁城内的粮草将越少,破城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军不怕,耗得起!”

  “另外,正如你所言,为父正打算移兵一部与寅去疾合兵,前后夹击一举先行灭掉燕军这两万援军!”

  “如此良机,哪怕为父没有多大把握,为父也决心抗诏,不愿放弃拿下安阳的机会!”

  翌日。

  顾青衣带着顾平君两人进入乡宁城北寅去疾大营,打算商议一番。

  进入主帐,寅去疾便问了一句:“顾帅,值得吗?”

  顾青衣知道寅去疾所指抗诏之事,他笑了笑,“寅帅,抗诏非我所愿,拿下燕主安阳,燕军必退,可保中州三年无忧!”

  寅去疾与顾青衣相交十余载,知道其性情,既然决定了,他也不好多说。

  两人在大帐内推演商议了半天击败对面两万燕军援军的方略。

  正当两人争辩激烈之时,忽而帐外又至一名宦侍,带着皇帝的诏令,诏令仍旧是让顾青衣领兵回京勤王,并加了速回两字!

  顾青衣只是应付道,大军已经准备拔营,不日将启程回京。

  寅去疾担忧不已…

  …

  再一日。

  第三道诏令再至,皇帝措辞严厉,质问顾青衣何时启程回京,言道,若不是山阳一郡折损八万大军,何以成如此之局面?

  顾青衣尴尬异常,推脱已经拔营,待安顿离开乡宁的军务,即可动身。

  再两日。

  第四道诏令急至,皇帝语气稍缓,言,高敬瑭大军已至山阳郡南,急盼顾大将军回京统帅大军抵御高敬瑭。

  顾青衣继续推脱,言,燕军忽而有异动,不敢轻易撤军担心燕军尾随而至进入京畿。

  或许皇帝不放心。

  当日,第五道诏令紧跟其后,皇帝诏令顾青衣须给出准确回京时间!

  顾青衣言之燕军异动,尚未知其目的,不敢言明确回京时日。

  再一日。

  第六道诏令再至,皇帝再无耐心,言道高敬瑭大军已至山阳封县,兵临京畿外,并质问顾青衣想拥兵自重否?

  此诏令已是杀气腾腾,顾青衣仍旧不为所动,终于给出了详细的思虑…

  言道京城有大将军罗崇,并有三万大军,据帝都雄城,帝都必将无恙,若在乡宁擒杀安阳,则可一劳永逸保中州无恙!

  寅去疾却是叹息劝顾青衣还是算了,再抗诏下去,恐怕事未成,杀诏将至。

  顾青衣怔怔出神,长叹一声,他也没想到皇帝居然一日一诏,累死不知多少八百里加急兵卒和战马,就为诏他回京。

  再一日。

  第七道诏令接连而至。

  皇帝愤言,你顾青衣这是拿朕的命在赌,朕若有失,杀燕主又有何意义?再言,京畿不容不有失,帝都不容有失,望以大局为重!

  顾青衣叹了一口气,他已有些松动,毕竟连抗了七道诏令了,皇帝说的也有道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高敬瑭真的破了帝都,拿下安阳还有何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仍旧纠结万分再推脱回复,他已与寅去疾制定好方略,不日将攻燕军援军,一旦拿下燕军援军,乡宁城内必将不日可破。

  再一日。

  第八道诏令至,诏令上皇帝语气冰冷。

  先是质问顾青衣,若攻不下燕军反败于燕军,届时大军尚留几何?山阳一郡已折损八万大军,若乡宁再折七万大军,中州必失…

  此等后果你顾青衣承受不起,为臣者何以敢替君做主?

  再质问,你顾青衣如此行事,拿朕与燕主兑子,朕贵为天子,其生死已为臣所握,到底朕为君还是你为君?

  诏令最后告之,若再不回师,诛九族!

  满诏诛心之言犹在耳边,杀意已跃出诏书。

  顾青衣满脸苦涩,他动摇了,于皇帝而言,此诏之言是对的,他不遵诏就是逆臣,就算打赢了燕军,拿下了安阳,皇帝事后杀了他,青史也不会赞言他。

  不过,他真的不甘心,七万大军对城内外近四万燕军,就算他不战而拖,拖也会拖赢战局,安阳跑不了!

  一想到于此,顾青衣咬牙回复,请皇帝相信他最后一回,待他拿下安阳,解中州之危后,任由其处置,还望皇帝饶过顾氏。

  寅去疾只是看着顾青衣不说话,他劝不动这位仁兄。

  顾青衣在赌,他赌皇帝或许会忌惮他领兵在外,诏令只是气话,不会拿他九族如何!

  但他赌错了…

  第九日。

  第九道诏令至,要求顾青衣与寅去疾两人接诏,满诏杀气腾腾。

  诏令褫夺顾青衣所有爵位官职,乡宁郡内所有大军均由寅去疾节制,要求寅去疾捉拿顾青衣父子二人即刻斩首,顾氏九族不日皆斩!

  顾青衣满脸苦涩,满脸苍白,望着案牍旁的八道诏书怔怔出神。

  顾平君则是一脸呆滞,不知在想什么。

  寅去疾拿着第九道诏书,他并没有立刻派人拿下顾青衣,而是长叹一口气,脸色一变再变,心中天人交战。

  沉默了许久,寅去疾似乎下定决心一般,沙哑的声音问了一句:

  “顾帅,此战可有把握?”

  顾青衣忽而转身看向寅去疾,瞪大了眼睛,而后满脸歉意,问出了他接第一道诏令时,寅去疾问他的话,“值得吗?”

  寅去疾纠结之色尽去,长叹一声,“时也命也,就问顾帅一句,此战可有把握?”

  顾青衣答道:“若按你我方略行事,六成把握!”

  寅去疾微微一愣,随即点点头,再问:“若胜,可有把握几日拿下乡宁城?”

  顾青衣沉吟片刻,道:

  “只要战胜这两万援军,我军折损在两万左右,乡宁城内预计粮草不多,若间隔不断攻城,可在十日左右拿下乡宁!”

  寅去疾听完,将第九道诏令拍在案牍上,大声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干了!”

  “只要我不拿下你父子,陛下必知我也已抗诏,你我手握七万兵马在外,陛下必短时间不敢斩杀你我九族,但时间不会太长…”

  说着,朝顾青衣甲胄重重一拳:

  “我之家眷九族可就交到你手上了!”

  喜欢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