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穆国重臣间的矛盾,袁弘定策-《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江重才能不小,但心眼很小。

  薛镇的话无疑让他觉得在元昭义面前丢了脸面,且被文武认为他很无才。

  薛镇闻言就算再不善为官之道也能听懂江重在挤兑他,他性格耿直脾气火爆,冷哼一声:

  “江相何意?你不善军事文武皆知,本太尉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本太尉身为武将自然会与陛下献策,但既然是献策,自然需要斟酌再三方可。”

  江重穷追不舍讥讽道:“那本相就听一听本相所提是如何一个胡乱之言。”

  薛镇冷哼一声,呵斥道:

  “江相,古蛮、朱蛮两郡重关有四!朱蛮郡有石头关,古蛮郡有两路一水三关,古蛮关、镇西关、古水关!”

  “当初这些重关就是为了防范剑州蛮族与西南诸国蛮夷,江右相如此有才,连这个也不知?”

  “若分兵,我军自见宁郡由水路入古蛮郡,必经古水关!张卢若由梓潼郡入朱蛮郡,必经石头关!”

  “我军与张卢要攻克此两关隘方可,就算攻克此两关,汇合后再从背后入古蛮,还有一关,乃镇西关!”

  “宋明义是个知兵之人,既然处心积虑的退守至古蛮,看中的便是此两郡关隘众多,易守难攻,江右相不会觉得宋明义不会重兵守关吧?”

  “如此之下,既然分兵要一一攻克三关,不如集中兵力攻克古蛮关!”

  薛镇一番话,皆乃事实,让众文武纷纷颔首赞同。

  但江重脸色却越来越阴沉,薛镇这番话却是犹如将他当众打脸一般。

  天下之人不管是为相亦或是百姓,往往在别人点出自己的问题的第一反应便是不服气,想找回面子,江重就更是如此,他阴沉着脸不忿道:

  “就算攻克古蛮关,莫非宋明义便不会退守其他关隘?”

  “若要灭宋,最后还不是要一一攻克关隘,如此分兵攻关有何不可?至少尚能分担宋军在古蛮关的兵力!”

  薛镇冷笑一声。

  “江相这就有些不讲道理了,本太尉只是说江相此策不好,并未说灭宋不需攻克这几关,陛下自然也清楚,否则怎会提出有何加快灭宋的良策!”

  “你!”江重满脸怒火,却又哑口无言,他没想到今日这薛镇居然如此能说会道。

  “好了!朕这大殿不是集市,薛镇,若有策就直言!”

  元昭义一阵头疼,瞪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语的袁弘,仿佛在说为何不出面阻止争吵。

  江重不甘的冷哼一声:“那本相就洗耳恭听,太尉有何良策!”

  没完了是吧?

  元昭义脸一黑,瞪向江重,随后目光紧紧盯着薛镇,仿佛再说,有策就说,没策就闭嘴!

  薛镇想了片刻,说道:

  “陛下,剑州本就重山叠嶂,西南更是山林密布,朱蛮、古蛮等蛮族众多,处处毒虫瘴雾,还有众关,想要短时间攻灭宋国,臣以为不可取,若真要强攻灭宋,我军也会元气大伤...”

  元昭义不耐烦打断,一甩衣袖,“这些朕都知道,不用赘述,说策即可!”

  “陛下!臣正要说到臣之策,陛下打断,此非明君所为!”薛镇梗着脖子顶了一句。

  “老...”元昭义脸黑如碳,胸膛起伏不定,眼中满是怒火,“老匹夫”三个字刚说一个老字,袁弘见状暗道不好,连忙咳嗽了几声,打断了元昭义。

  元昭义看向袁弘,心中之意跃出目光:这就是你力劝朕重新启用的臣子,得罪满朝文武,动辄气朕,你不要给朕一个交代吗!

  袁弘仿佛读懂了元昭义眼中的意思,朝元昭义尴尬的笑了笑,咳嗽了几声,“太尉啊!恪守君臣之礼!说策,说策吧!”

  元昭义极为不满意的冷哼一声,看向薛镇,目光中满是怒火且带着杀意,朕早晚杀了你这老匹夫!

  薛镇没有在乎元昭义的目光,却是看到袁弘的瞪眼后便老老实实的继续说道:“陛下,臣之策,乃是围困!”

  “十二万大军所耗费的粮草,以宋明义退守古蛮郡之时运转囤积的粮草,撑不了多久。”

  “剑州西南,古蛮、朱蛮两郡之地山林密布,耕种之地极其稀少,后续粮草也无以为继!”

  “只要我军围困几个月,宋明义的十二万大军必内乱,甚至古蛮、朱蛮等蛮族必反,届时,我军便可不必损失多少兵力便可彻底灭宋!”

  此话一出,众文武纷纷点头,不得不说,薛镇此策乃良策。

  就连元昭义也暗自赞同,脸上的怒火也褪去了不少,只是看着薛镇这张脸,元昭义就有火气,冷哼一声道:

  “薛太尉不妨告诉朕,要围困多久宋明义方会断粮?朕方才所言,薛太尉莫非听不懂?”

  “我穆国东西两线作战压力极大,燕军来势汹汹,迟则生变,朕要的是快速灭宋之策!”

  一句话问出,顿时让薛镇涨红了脸,不知如何作答。

  袁弘太懂元昭义了,元昭义此话这是在泄愤,太无奈的摇了摇头,正准备开口,江重又说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重本就心眼不大,见薛镇吃瘪,爽快了不少,怎会放过踩一脚的机会,说道:

  “本相还以为太尉有何等良策,原来是围困啊,这也不是陛下所需的快速灭宋之策啊,答非所问!”

  这时,袁弘连忙又咳嗽了几声,将所有人目光吸引到他身上。

  袁弘满脸无奈,皇帝泄愤也就罢了,你江重好歹也是一朝右相,就不能有点右相的气度?

  袁弘只感觉,心累。

  一个还时常有些任性脾气的皇帝要他哄着,一个有才却毫无丞相气度的右相要他安抚,一个善用兵却不懂与满朝文武相处的太尉要他调和矛盾。

  一个皇帝,两个重臣,都是年过半百,却没一个正常的,周旋再三人中间,还要兼顾着大穆江山,他觉得早晚会累死。

  袁弘暗自再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臣以为,薛太尉之策可行!”

  “安阳率燕军确实来势汹汹,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趁我大军灭宋之际攻我穆国。”

  “东西两线用兵,时间拖长了自然不利我军,但只要西线郦铎、梁进、田奉几位大将军防御得当,安阳就算吃掉了我在洛西、商南的四万余大军,我穆国也不惧。”

  “不过,为防迟则生变,臣以为,围困宋明义的同时,可派人出使,招降宋明义,留其性命,许以王位...”

  “并派暗使接触其麾下将领以及古蛮、朱蛮等蛮族进行招降,如此或能提前灭宋!”

  袁弘此话一出,众文武眼睛一亮,纷纷附议。

  元昭义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向袁弘,犹如看皇宫内美姬一般,看得袁弘毛骨悚然。

  “此策可行,不愧是袁相,有先生在,朕就心安!”

  喜欢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