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甄嬛传105温实初大胆去做-《综影视:从在甄嬛传当皇子开始》

  弘昭出了正门,温实初默默地跟在他身后。

  他纠结地摩挲着袖口的银杏叶刺绣,像个腼腆害羞的小男孩似的踱着小步。

  一会儿想上前与五阿哥并肩,一会儿又退怯地缩脚。

  小旭子不着痕迹地嘿嘿笑着将他拦着:

  “温太医,太医院是那个方向。”

  温实初有些尴尬地停住脚步,见五阿哥也回头看他了,便故作平静地问道:

  “微臣还有一事想问。”

  弘昭抬手作请,笑道:

  “温太医何时这么见外了,但说无妨。”

  这温实初平日里对他拉手(诊脉),摸手摸脚(教穴位),捧脸(看眼口齿舌摸骨)从未见过半分羞赧。

  甚至他还没准备好,鞋袜已经被老温脱了,脚已经在他手心了,穴都按上了。

  全身上下基本都被这老实人摸遍了。

  然而这人每次都是一本正经的模样,眼神凝重,一边讲解一边点出人体穴位与关联医理。

  讲经脉走向时,并指在在弘昭皮肤上缓慢滑动,能从曲骨滑到承浆。

  曲骨穴在下腹部,耻骨上缘,已经无限接近隐秘。

  而承浆穴在唇沟正中位置上。

  相当于从腹肌中间的那条线一路滑过胸肌中间的凹沟,再滑过凸起的喉结,撩过下巴,点在唇下。

  给弘昭都整害羞了,耳尖发红地问:

  “温太医,学医都是这样学的吗?一定要脱衣服认会自己的穴吗?”

  温实初的脸一点都不上红,郑重点头道:

  “倒是有经络图与针灸铜人,不脱也可,只是衣服遮挡,影响施针时的准确。”

  “五阿哥身份贵重,微臣自然要教得更详细更认真些。”

  弘昭闻言羞愧地垂了垂眼,瞧温太医教得多用心啊,他居然怀疑对方是故意在玩弄自己的身体。

  温实初虽然胆子大敢和妃嫔勾勾搭搭,但人家在医学上还非常严谨认真的。

  自己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就是在教学相处中的点点滴滴,让弘昭对他留下了一个侃然正色,一本正经,实事求是的学者形象,倒少见他扭捏。

  现在见老温这踌躇的模样,反觉稀奇,倒是有些初见时的拘谨。

  温实初见五阿哥语气颇为亲昵,心中微定:

  “既然秘毒一事已了,那微臣是否还要每日申时来给阿哥请平安脉呢?”

  过去的两个月,温实初每天都会来教授医术,都是以请平安脉的名义来的。

  这也是他每天上职最期待的事情。

  因为一推开门,那个少年总会在等着他,或懒懒地躺在摇椅上小睡,或斜坐在树上看书,或倒挂在房梁上卷腹……

  温实初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规矩森严的宫廷相反的世界。

  而五阿哥仿佛是天地所养的精灵,风流蕴藉,跌宕昭彰。

  他是烟霞的问醉弦,是风月的不知年。

  让温实初每天都在想,五阿哥此刻正在做什么?

  是在做什么奇怪的药粉,还是在偷偷尝百草……

  正是因为时常挂念,才期待相见,可此事已了,温实初便没有理由再天天上门。

  弘昭听来却觉得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却不知他心中巨大的期待,按照不为难打工人的想法,说道:

  “温太医每日风里来雨里去,真是难为了,日后不必如此勤勉,每七日来一次即可,小旭子。”

  弘昭示意他给温实初送荷包。

  温实初失落无比地接过,垂着眼帘,指尖轻轻摩着柔软的布料。

  早知道不问了,他直接去,去都去了,还能赶他出来不成。

  唉,都怪自己太老实了,不知变通。

  温实初伤心地收起荷包,从药箱里拿出一个锦盒来,小心翼翼道:

  “今日是阿哥生辰,微臣身无长处,自己做个小玩意儿,祝愿五阿哥贵体常泰,健旺无疾,顺遂无忧,还望不弃。”

  “礼不在重,但凭心意。”弘昭接了过来,打开,发现是一枚狐狸玉佩,蜷着松茸的大尾巴,身上落了几片银杏叶,憨态可掬。

  “你亲手做的?温太医竟然如此心灵手巧,这得费不少功夫吧,我很喜欢。”

  弘昭放在手上团了团,就直接佩在了腰带上。

  温实初见他动作,欣喜地露出了有些羞涩的笑:

  “微臣拙技,能得五阿哥喜欢是微臣的荣幸。”

  哪知这句话说完,少年就烦得环起了胸:

  “你们呐,这话在皇阿玛面前说说就罢了,别真信了。”

  温实初有些不知所措,却不明白这句话有什么不对,自己哪里说错了吗?

  就在他想先认错的时候,听见了五阿哥清悦如微风拂过的声音:

  “荣幸,非系于他人喜恶,亦非囚于世情樊笼,乃源于己身辉光。”

  “不因无人而不芳,纵世人目光如潮,你自岿然不动。”

  “你的荣幸,在你心里。”

  温实初的心脏怦然如江河决堤,却愣愣地站在原地,见五阿哥已经走了,又赶紧迈开双腿追上。

  小旭子疑惑问道:“温太医,你不该回太医院了吗?”

  温实初低眉顺眼,模样看着老实本分:“五阿哥余毒未清,微臣应当随侍。”

  小旭子一听,有道理,便又带着些讨好意味来帮他拎药箱:

  “嘿嘿,温太医啊,你怎么连随行拎药箱的太监也没有,奴才帮您拎,可千万要治好我们阿哥爷。”

  温实初谦逊地回笑着,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问什么问,大胆去做。

  ……

  太和殿,庆生夜宴,张灯结彩,歌舞升平。

  此次参宴者,不仅有皇亲国戚,还有朝中显贵。

  王公贵族、文武重官身着吉服,头戴花翎,依次入席,皆携厚礼前来祝贺。

  礼单上,珍珠玛瑙、翡翠玉石、名贵字画,琳琅满目,彰显着尊贵与奢华,宫中少有如此盛大的宴席。

  四阿哥五阿哥端坐于前,面带微笑,坦然自若地接受众人的恭贺。

  雍正心情已经恢复了,但一眼也没给皇后,只全了表面功夫,他看向坐席下的两个儿子,哈哈笑道:

  “今日,实乃宫中大喜之日。”

  “既是庆两位阿哥的生辰,又是庆两位嫡子身体康健,终于回到朕的身边,双喜临门,实乃我大清之祥瑞。”

  雍正对外说的是,四阿哥五阿哥是先皇后之子,因身体孱弱一直在圆明园静养,现在才接回宫中。

  至于年纪不对不上,皇帝说啥就是啥呗。

  大家心里门清,这是明面说法而已,反正百姓又不在乎皇上嫡子是怎么来的。

  “朕心甚悦,特为两位阿哥各备了一份礼 。”

  他站了起来,带着众人移步到更宽敞的殿外。

  优雅的丝竹乐突然变成锣鼓喧天,殿外的广场上竟蹦跳着来了一支舞狮舞龙队伍。

  啊,不对,那好像不是狮子,那是……

  狐狸???!!!

  在众所有人都没见过舞狐狸的,一时间还以为是戏班弄错了。

  那狐狸毛皮制作精良,有白,粉 ,青,黑,红五色。

  四条巨龙则蜿蜒盘旋,龙身长达数丈,鳞片熠熠生辉。

  广场之上,五狐四龙共舞,气势如虹。

  狐者,腾挪跳跃,矫若灵兽。狐头之下,舞者步履如飞,狐尾随势摆动,栩栩如生。

  龙者,长躯数丈,蜿蜒盘旋,时而冲天而起,时而俯冲而下,气势恢宏。

  狐龙共舞的热闹场面令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息。

  弘昭看着那从未听过见过的舞狐表演,眼中露出新奇喜爱的神色。

  弘历则是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舞狐舞龙,第一次观看,兴致盎然,也很高兴。

  雍正注意到他们的神色,露出满意的笑容:“此乃五湖四海,九鼎鸿福之意。”

  众人自然齐齐夸赞这想法妙。

  雍正哈哈笑着:“都是老十七想的点子,诶?这老十七去哪儿了,方才说要去去换衣服,换到现在都没回来,莫不是又逃席了。”

  他有些不悦,平时小宴也就罢了,今日也敢逃,真是煞风景。

  “皇兄又在念叨臣弟了,臣弟说去换衣服,可真是换了。”

  只见一只舞狐者掀开头顶的狐头,不正是“逃席”的果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