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这....侯爷?”
看着面前抽刀的赤血营,那股子肃杀的味道让他腿肚子有些发软,只得朝着巨北侯投去求助的目光。
他之前也是夏桀手底下的兵,非常了解他的脾气,若没有巨北侯下令,夏桀还真敢带着兵马冲了城卫。
“夏桀。”巨北侯高坐马上,轻轻唤了一声。
“哼。”夏桀怒哼一声,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将刀插了回去。“二狗,你小子给我记着,日后有你好果子吃。”
那守城将军只得一个劲地赔笑。
“夏...夏将军,按京里的规矩,您的赤血营也得驻扎在城外。”说完后紧张兮兮地往巨北侯那边挪了两步。
这次不等夏桀发作,巨北侯就开口了“我是回来讨公道的,不是回来探亲的,你做不了主,退下吧,我不为难你。”
“这...”那守城将军迟疑了一下。
噌的一声,一把斩马刀就从他脸旁边飞过,重重地插进地面,削下来的几根发丝还在空中飞舞。
“听不懂侯爷的话?”
“懂!懂!”那守城将军连忙点头。
他知道夏桀已经没有耐心了。
弯腰从地上将夏桀的斩马刀拔出,吹了吹上面的灰,恭恭敬敬地递还给夏桀。
夏桀接过刀,不屑地哼了一声,收刀归鞘。
就在准备进城时,一辆盖着明黄垂帘的四驾马车从城内缓缓驶出,停在了巨北侯不远处。
赶车的马夫将车停定后,连忙翻身下马,恭敬地跪在地上做人梯。
赵安拂开帘子,一身常服,踩着马夫下了辇。
“赵安见过叔公,叔公远道而来,不若就去孤的府上歇脚,孤知叔公好茶,特备好江南明前新茶招待。”
“有心了。”巨北侯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夏将军及麾下也一同前去吧。”赵安见巨北侯答应,转身邀请夏桀。
“侯爷去哪儿我便去哪儿。”夏桀面色如铁。
“请!”
赵安府内,巨北侯高坐主位,夏桀全装全甲的站立在其身后,右手紧握刀柄,目光如炬。
“夏将军请坐,在孤的府上,无人敢造次。”赵安脸上挤出一丝假笑。
“谢殿下,我不爱喝茶,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毕竟我赤龙军都伯都能在京都差点丢了性命,还是小心点为好。”夏桀意有所指。
“夏桀,怎的跟殿下这般说话?无礼无状,抱歉了二殿下,夏桀一介武夫,不懂规矩,还请见谅。”巨北侯放下手中茶杯,向赵安拱手。
“哈哈哈,夏将军快人快语,孤就欣赏这种直爽之人。”赵安哈哈一笑,眼里却是闪过一丝狠意。
“叔公不必客气,迟会孤安排些个舞姬来作乐,边关贫瘠,叔公又不常回京都,这次可得要好好招待一番。”
“呵呵呵,如今北边暂定,老夫也是能在京城待些个时日的,就怕有人不欢迎老夫啊。”巨北侯神色定定,注视着赵安。
“怎会如此,叔公乃我大雍之魂,苦守了边关一辈子,如今凯旋回京,谁人能不欢迎?谁人敢不欢迎?”
赵安面露不忿。
“若叔公在京常住,我赵安第一个欢迎。”
“那便多谢二殿下了,不过老夫此行还有要事,晚上的歌舞就免了吧。”巨北侯放下茶盏。
“可是柳都伯遇刺一事?”
“不错,老夫正是为此事而来,殿下手眼通天,在这京都就没有你不知道的事,不知可否告知一二?”
夏桀捏刀的手更紧了,斩马刀随时准备出鞘。
赵安倒是没有什么异样,同样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这叔公可就抬举孤了,孤一个闲散皇子,哪有如此通天本事,只是柳都伯一事,我确知一二,那日,在碧空楼...”
赵安将宴上发生的一切说出,也没有遮掩,直言说想要敲打柳牧。
夏桀听到后,拇指轻弹,手中斩马刀出鞘一寸,却被巨北侯一个眼神止了回去。
“宴后孤便留在府中饮酒听曲,至于柳都伯遇害一事也是次日才知道。”
赵安装作没有看到夏桀的小动作,自顾自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便不再多留了,还得尽快进宫看望我的二郎。”巨北侯作势起身。
“叔公不再坐会?”赵安也赶忙上前搀扶,只是看见夏桀的眼神,还是止步了。
“殿下无需客气,老夫实在是担心我赤龙将士啊。”巨北侯拢着袖子,大步朝着门外走去。
夏桀仍死死盯着众人。
“长者要走,晚辈岂有不送之理,叔公这是要陷我于不孝啊。”赵安一路跟随。
“殿下言重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巨北侯也不再推辞,任由赵安一路相送十八里,才恋恋不舍的转身。
若不知情的人见了,准得赞一句孝子贤孙。
赵安一回府,脸就冷了下来。
哼,老狐狸。
与此同时,夏桀也哼了一声,笑面虎。
“侯爷,您真相信他说的话吗?”
巨北侯没有回答他,朝着宫里的方向走去。
一路行至宫门,两名禁军拦住了夏桀“宫内不允许披甲。”
“夏桀,你便在外等候。”
“可侯爷你...”夏桀有些担心。
“无妨,老夫这是回家,在家里还需要担心吗?”巨北侯抚须一笑。
“是...”夏桀无奈应了一声,便在宫外等候“如您太久没有音讯,那夏桀便要鲁莽一回了。”
“放肆,不许妄动,好好在外候着便是。”巨北侯大步迈进宫门。
太后此时正在批阅奏折,一太监上前禀报。
“启禀太后,巨北侯已入宫。”
太后手中狼毫笔顿了一下,在绢上留下一大摊墨迹。
“来得真快。”
巨北侯自小便在宫中长大,虽多年未回宫,但仍是轻车熟路地来到慈宁宫。
“臣赵询,求见太后。”
“进来吧。”
太后挥退了宫里太监侍女,只余巨北侯一人。
“太后多年未见,神采更胜当年。”巨北侯唱了一句吉祥。
“询儿,此刻殿里只有你我二人,还要称呼哀家为太后吗?”太后面露不悦。
巨北侯叹了一口气
“姐。”
看着面前抽刀的赤血营,那股子肃杀的味道让他腿肚子有些发软,只得朝着巨北侯投去求助的目光。
他之前也是夏桀手底下的兵,非常了解他的脾气,若没有巨北侯下令,夏桀还真敢带着兵马冲了城卫。
“夏桀。”巨北侯高坐马上,轻轻唤了一声。
“哼。”夏桀怒哼一声,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将刀插了回去。“二狗,你小子给我记着,日后有你好果子吃。”
那守城将军只得一个劲地赔笑。
“夏...夏将军,按京里的规矩,您的赤血营也得驻扎在城外。”说完后紧张兮兮地往巨北侯那边挪了两步。
这次不等夏桀发作,巨北侯就开口了“我是回来讨公道的,不是回来探亲的,你做不了主,退下吧,我不为难你。”
“这...”那守城将军迟疑了一下。
噌的一声,一把斩马刀就从他脸旁边飞过,重重地插进地面,削下来的几根发丝还在空中飞舞。
“听不懂侯爷的话?”
“懂!懂!”那守城将军连忙点头。
他知道夏桀已经没有耐心了。
弯腰从地上将夏桀的斩马刀拔出,吹了吹上面的灰,恭恭敬敬地递还给夏桀。
夏桀接过刀,不屑地哼了一声,收刀归鞘。
就在准备进城时,一辆盖着明黄垂帘的四驾马车从城内缓缓驶出,停在了巨北侯不远处。
赶车的马夫将车停定后,连忙翻身下马,恭敬地跪在地上做人梯。
赵安拂开帘子,一身常服,踩着马夫下了辇。
“赵安见过叔公,叔公远道而来,不若就去孤的府上歇脚,孤知叔公好茶,特备好江南明前新茶招待。”
“有心了。”巨北侯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夏将军及麾下也一同前去吧。”赵安见巨北侯答应,转身邀请夏桀。
“侯爷去哪儿我便去哪儿。”夏桀面色如铁。
“请!”
赵安府内,巨北侯高坐主位,夏桀全装全甲的站立在其身后,右手紧握刀柄,目光如炬。
“夏将军请坐,在孤的府上,无人敢造次。”赵安脸上挤出一丝假笑。
“谢殿下,我不爱喝茶,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毕竟我赤龙军都伯都能在京都差点丢了性命,还是小心点为好。”夏桀意有所指。
“夏桀,怎的跟殿下这般说话?无礼无状,抱歉了二殿下,夏桀一介武夫,不懂规矩,还请见谅。”巨北侯放下手中茶杯,向赵安拱手。
“哈哈哈,夏将军快人快语,孤就欣赏这种直爽之人。”赵安哈哈一笑,眼里却是闪过一丝狠意。
“叔公不必客气,迟会孤安排些个舞姬来作乐,边关贫瘠,叔公又不常回京都,这次可得要好好招待一番。”
“呵呵呵,如今北边暂定,老夫也是能在京城待些个时日的,就怕有人不欢迎老夫啊。”巨北侯神色定定,注视着赵安。
“怎会如此,叔公乃我大雍之魂,苦守了边关一辈子,如今凯旋回京,谁人能不欢迎?谁人敢不欢迎?”
赵安面露不忿。
“若叔公在京常住,我赵安第一个欢迎。”
“那便多谢二殿下了,不过老夫此行还有要事,晚上的歌舞就免了吧。”巨北侯放下茶盏。
“可是柳都伯遇刺一事?”
“不错,老夫正是为此事而来,殿下手眼通天,在这京都就没有你不知道的事,不知可否告知一二?”
夏桀捏刀的手更紧了,斩马刀随时准备出鞘。
赵安倒是没有什么异样,同样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这叔公可就抬举孤了,孤一个闲散皇子,哪有如此通天本事,只是柳都伯一事,我确知一二,那日,在碧空楼...”
赵安将宴上发生的一切说出,也没有遮掩,直言说想要敲打柳牧。
夏桀听到后,拇指轻弹,手中斩马刀出鞘一寸,却被巨北侯一个眼神止了回去。
“宴后孤便留在府中饮酒听曲,至于柳都伯遇害一事也是次日才知道。”
赵安装作没有看到夏桀的小动作,自顾自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便不再多留了,还得尽快进宫看望我的二郎。”巨北侯作势起身。
“叔公不再坐会?”赵安也赶忙上前搀扶,只是看见夏桀的眼神,还是止步了。
“殿下无需客气,老夫实在是担心我赤龙将士啊。”巨北侯拢着袖子,大步朝着门外走去。
夏桀仍死死盯着众人。
“长者要走,晚辈岂有不送之理,叔公这是要陷我于不孝啊。”赵安一路跟随。
“殿下言重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巨北侯也不再推辞,任由赵安一路相送十八里,才恋恋不舍的转身。
若不知情的人见了,准得赞一句孝子贤孙。
赵安一回府,脸就冷了下来。
哼,老狐狸。
与此同时,夏桀也哼了一声,笑面虎。
“侯爷,您真相信他说的话吗?”
巨北侯没有回答他,朝着宫里的方向走去。
一路行至宫门,两名禁军拦住了夏桀“宫内不允许披甲。”
“夏桀,你便在外等候。”
“可侯爷你...”夏桀有些担心。
“无妨,老夫这是回家,在家里还需要担心吗?”巨北侯抚须一笑。
“是...”夏桀无奈应了一声,便在宫外等候“如您太久没有音讯,那夏桀便要鲁莽一回了。”
“放肆,不许妄动,好好在外候着便是。”巨北侯大步迈进宫门。
太后此时正在批阅奏折,一太监上前禀报。
“启禀太后,巨北侯已入宫。”
太后手中狼毫笔顿了一下,在绢上留下一大摊墨迹。
“来得真快。”
巨北侯自小便在宫中长大,虽多年未回宫,但仍是轻车熟路地来到慈宁宫。
“臣赵询,求见太后。”
“进来吧。”
太后挥退了宫里太监侍女,只余巨北侯一人。
“太后多年未见,神采更胜当年。”巨北侯唱了一句吉祥。
“询儿,此刻殿里只有你我二人,还要称呼哀家为太后吗?”太后面露不悦。
巨北侯叹了一口气
“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