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
林逸之张大了嘴,欲哭无泪。
师姐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
他的意思是,既然师姐已经过了把瘾,那么下一轮,是不是也该轮到自己了……
可看着师姐这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估摸着,她应该是已经准备好把三轮的魁首都收入囊中了……
看来自己的那份就别想了!
谁还记得这是个为自己准备的诗会啊!!
“嗯?怎么了?难道某个臭呆瓜不相信本姑娘?”
“没有没有,怎么可能呢?自然是相信,再相信不过了!”林逸之擦了把冷汗,连忙道。
“哼,这还差不多……”
“……”
这一头还在拌嘴呢,而另一头则是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选择新诗题了。
经过一番“紧张又刺激”的投壶(参考套圈圈),万众瞩目的歌台上,主持缓缓拿起对应的木牌,朗声宣布了第二轮的诗题:
“第二轮诗题已出,主题为,‘歌’!不限格式!”
无人在意正在为自己欢呼的何素云,而是纷纷思忖起此轮诗题。
歌。
秋歌。
歌乐,作为通古六艺之一,士人们多多少少都是有涉猎的。
作为风花雪月必不可少的陪衬,歌,同样是常常出现在诗赋中的意象。
但与花不同的是,很少有诗赋会去专门描写歌乐,大都是顺带提一嘴,作为其他意象的衬托罢了。
因为,世人皆知乐音难写,在记忆中,在诗赋中似乎也没有什么书写歌乐的名篇。
毕竟,如今某个白姓小辈才刚刚念了三年的书呢,离他成为江州司马还远着,写什么琵琶女就更远了~
所以,此轮诗题的难度,就不在于如何别出心裁,而是——到底应该如何去描摹虚无缥缈的歌乐。
“师姐,如何?
对于这个诗题,你可有头绪?”
“怎么?又不相信我?”
“呵呵……那怎么可能?我只是有些好奇嘛,毕竟在印象中,师姐对歌乐一直都没有什么兴趣。
所以我就很好奇师姐这轮准备怎么写……”
“没兴趣归没兴趣,但只是写个诗而已,也用不着有兴趣!”林汐白了林逸之一眼。
“好好好,都是我多嘴……”林逸之无奈一笑。
“诸位,可有佳作登台?”
歌台上,主持的老者朗声道。
与第一轮的热闹不同,此轮话音一落,众人便纷纷把目光落在了上一轮上台的三人身上。
毕竟,他们的水平都是有目共睹的,上一轮也都愿意站上台面。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轮估计又会是他们三人的争锋。
“蔡先生,女先生,你们可要先行上台?”
依旧是慕公子第一个开口,朝二人拱手行礼。
他的眼神中并没有多少对上一轮失利的气馁,更没有对抢了自己风头的二人的怨恨,反而是一脸跃跃欲试,斗志昂扬。
可令他有些意外的是,蔡书生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这一轮,在下就不参与了。”
“嗯?先生这是为何?”慕公子微微一愣。
见蔡书生主动放弃竞争魁首,众人也很意外。
“蔡兄,以你这水平,只参与一轮岂不可惜?”
“难不成是此轮诗题不对先生胃口?”
“完喽,咱们这些老东西中唯一愿意出面的都没喽!真是丢人……”
“嫌丢人你可以自己上啊,在这说什么?”
“哎呀,自己上不就更丢人了!”
“呵呵呵……”蔡书生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也不怕诸位笑话,不瞒诸位,小先生是在下的恩人,
所以如今,既然是他的心上……噢不,是他的师姐上台斗诗,那么,在下于情于理,也该避其锋芒……”
他脸上笑呵呵,心里却是一阵嘀咕。
拜托,这小女娃,明显是小先生的心上人啊!
这我能那么没有眼力见,与她相争吗?
“蔡先生可真是重情重义之人!”
慕公子感慨了声,又朗笑道,
“少了先生这位劲敌,在下可算是捡了大便宜了!
既然两位无意先行上台,那么诸位,在下就先一步献丑了。”
说着,他再次上台,沉吟片刻后,在木牌上提笔写下了诗句。
这回他明显就认真了许多。
尽管他心胸坦荡,不甚在意虚名,但输给一介女流,实在还是有些抹不开面子。
“虫音失柳语,星色近吾身。
野径月驳影、落花思故人。”
主持娓娓道来。
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秋夜蝉歌,喧竹入柳,星色渐浓。
以及……
斑驳月影中,唯有落花才能勾勒出的故人身形。
与第一首的轻狂不同,这一首描摹秋歌,他可算是动了真格了。
第一轮林汐用景语胜过他取巧的情语,所以,他这一回就不闪不避,也直接正面用四句景语回敬。
说到秋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便是初秋蝉鸣,以及清风入柳的声音。
只不过,蝉吟过于喧嚣,以至于都把柳树的私语声给掩盖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
连蝉吟声都能充斥天地。
那么,这又是一场怎样安宁的秋夜呢?
慕公子望着头顶木牌上的诗作,显然很是满意。
这回他就没有什么取巧了,反而满满都是志在必得。
“好诗好诗!如此扎实的文功,纯粹的美景,实乃难得的佳作!”
“慕公子果然名不虚传,老朽也不得不服啊!”
台下立刻传来了雷鸣般的喝彩声,连那些上一轮还有些不服气的老登们,此刻都纷纷放下了成见,由衷夸赞起慕公子。
满堂彩,又是满堂彩!
望着这一幕,林逸之也不由开始感叹。
能以这种并不好写的诗题赢得满堂彩,慕公子果真是盛名非虚。
同时,这也意味着,师姐唯有也赢得满堂喝彩,才有机会取胜。
不然,便是直接落败。
“怎么样师姐,可有压力?”
林逸之微微挑眉,打趣道。
“切……只要不是和你比,我能有什么压力……”
林汐噘着唇,嘟囔了句。
“噗……笨蛋师姐……”
林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林逸之忍俊不禁。
“你才是笨蛋!”林汐俏脸微红,倔强道。
“好好我是我是……小笨蛋加油哦~”
“还敢说,揍你啊!”
林汐暗暗挥了挥拳,走上台后,又立刻变得彬彬有礼,
“学官大人好~”
“杜同学好,木牌在这。”何素云很是受用地欣慰一笑,微微颔首,递出木牌。
“嗯嗯,谢谢何学官!”林汐乖巧笑道,接过了木牌,便来到一边题诗了。
望着木牌,她杏眸忽闪,思绪也随之渐渐飘远。
嗯……关于秋歌,自己又应该写什么呢?
一想到秋天的声音,她最先想到的,是树丛间的蝉声,是葡萄藤下牵牛织女的私语,是泠泠的清风。
当然,除去自然之声,“歌”字的含义,自然还包括了人的声音。
如琴曲,如歌乐。
只是……自己平时的确对歌乐不太感兴趣。
那么,这轮到底应该写什么呢?
林逸之张大了嘴,欲哭无泪。
师姐显然没明白他的意思。
他的意思是,既然师姐已经过了把瘾,那么下一轮,是不是也该轮到自己了……
可看着师姐这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估摸着,她应该是已经准备好把三轮的魁首都收入囊中了……
看来自己的那份就别想了!
谁还记得这是个为自己准备的诗会啊!!
“嗯?怎么了?难道某个臭呆瓜不相信本姑娘?”
“没有没有,怎么可能呢?自然是相信,再相信不过了!”林逸之擦了把冷汗,连忙道。
“哼,这还差不多……”
“……”
这一头还在拌嘴呢,而另一头则是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选择新诗题了。
经过一番“紧张又刺激”的投壶(参考套圈圈),万众瞩目的歌台上,主持缓缓拿起对应的木牌,朗声宣布了第二轮的诗题:
“第二轮诗题已出,主题为,‘歌’!不限格式!”
无人在意正在为自己欢呼的何素云,而是纷纷思忖起此轮诗题。
歌。
秋歌。
歌乐,作为通古六艺之一,士人们多多少少都是有涉猎的。
作为风花雪月必不可少的陪衬,歌,同样是常常出现在诗赋中的意象。
但与花不同的是,很少有诗赋会去专门描写歌乐,大都是顺带提一嘴,作为其他意象的衬托罢了。
因为,世人皆知乐音难写,在记忆中,在诗赋中似乎也没有什么书写歌乐的名篇。
毕竟,如今某个白姓小辈才刚刚念了三年的书呢,离他成为江州司马还远着,写什么琵琶女就更远了~
所以,此轮诗题的难度,就不在于如何别出心裁,而是——到底应该如何去描摹虚无缥缈的歌乐。
“师姐,如何?
对于这个诗题,你可有头绪?”
“怎么?又不相信我?”
“呵呵……那怎么可能?我只是有些好奇嘛,毕竟在印象中,师姐对歌乐一直都没有什么兴趣。
所以我就很好奇师姐这轮准备怎么写……”
“没兴趣归没兴趣,但只是写个诗而已,也用不着有兴趣!”林汐白了林逸之一眼。
“好好好,都是我多嘴……”林逸之无奈一笑。
“诸位,可有佳作登台?”
歌台上,主持的老者朗声道。
与第一轮的热闹不同,此轮话音一落,众人便纷纷把目光落在了上一轮上台的三人身上。
毕竟,他们的水平都是有目共睹的,上一轮也都愿意站上台面。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轮估计又会是他们三人的争锋。
“蔡先生,女先生,你们可要先行上台?”
依旧是慕公子第一个开口,朝二人拱手行礼。
他的眼神中并没有多少对上一轮失利的气馁,更没有对抢了自己风头的二人的怨恨,反而是一脸跃跃欲试,斗志昂扬。
可令他有些意外的是,蔡书生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这一轮,在下就不参与了。”
“嗯?先生这是为何?”慕公子微微一愣。
见蔡书生主动放弃竞争魁首,众人也很意外。
“蔡兄,以你这水平,只参与一轮岂不可惜?”
“难不成是此轮诗题不对先生胃口?”
“完喽,咱们这些老东西中唯一愿意出面的都没喽!真是丢人……”
“嫌丢人你可以自己上啊,在这说什么?”
“哎呀,自己上不就更丢人了!”
“呵呵呵……”蔡书生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也不怕诸位笑话,不瞒诸位,小先生是在下的恩人,
所以如今,既然是他的心上……噢不,是他的师姐上台斗诗,那么,在下于情于理,也该避其锋芒……”
他脸上笑呵呵,心里却是一阵嘀咕。
拜托,这小女娃,明显是小先生的心上人啊!
这我能那么没有眼力见,与她相争吗?
“蔡先生可真是重情重义之人!”
慕公子感慨了声,又朗笑道,
“少了先生这位劲敌,在下可算是捡了大便宜了!
既然两位无意先行上台,那么诸位,在下就先一步献丑了。”
说着,他再次上台,沉吟片刻后,在木牌上提笔写下了诗句。
这回他明显就认真了许多。
尽管他心胸坦荡,不甚在意虚名,但输给一介女流,实在还是有些抹不开面子。
“虫音失柳语,星色近吾身。
野径月驳影、落花思故人。”
主持娓娓道来。
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秋夜蝉歌,喧竹入柳,星色渐浓。
以及……
斑驳月影中,唯有落花才能勾勒出的故人身形。
与第一首的轻狂不同,这一首描摹秋歌,他可算是动了真格了。
第一轮林汐用景语胜过他取巧的情语,所以,他这一回就不闪不避,也直接正面用四句景语回敬。
说到秋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便是初秋蝉鸣,以及清风入柳的声音。
只不过,蝉吟过于喧嚣,以至于都把柳树的私语声给掩盖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
连蝉吟声都能充斥天地。
那么,这又是一场怎样安宁的秋夜呢?
慕公子望着头顶木牌上的诗作,显然很是满意。
这回他就没有什么取巧了,反而满满都是志在必得。
“好诗好诗!如此扎实的文功,纯粹的美景,实乃难得的佳作!”
“慕公子果然名不虚传,老朽也不得不服啊!”
台下立刻传来了雷鸣般的喝彩声,连那些上一轮还有些不服气的老登们,此刻都纷纷放下了成见,由衷夸赞起慕公子。
满堂彩,又是满堂彩!
望着这一幕,林逸之也不由开始感叹。
能以这种并不好写的诗题赢得满堂彩,慕公子果真是盛名非虚。
同时,这也意味着,师姐唯有也赢得满堂喝彩,才有机会取胜。
不然,便是直接落败。
“怎么样师姐,可有压力?”
林逸之微微挑眉,打趣道。
“切……只要不是和你比,我能有什么压力……”
林汐噘着唇,嘟囔了句。
“噗……笨蛋师姐……”
林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林逸之忍俊不禁。
“你才是笨蛋!”林汐俏脸微红,倔强道。
“好好我是我是……小笨蛋加油哦~”
“还敢说,揍你啊!”
林汐暗暗挥了挥拳,走上台后,又立刻变得彬彬有礼,
“学官大人好~”
“杜同学好,木牌在这。”何素云很是受用地欣慰一笑,微微颔首,递出木牌。
“嗯嗯,谢谢何学官!”林汐乖巧笑道,接过了木牌,便来到一边题诗了。
望着木牌,她杏眸忽闪,思绪也随之渐渐飘远。
嗯……关于秋歌,自己又应该写什么呢?
一想到秋天的声音,她最先想到的,是树丛间的蝉声,是葡萄藤下牵牛织女的私语,是泠泠的清风。
当然,除去自然之声,“歌”字的含义,自然还包括了人的声音。
如琴曲,如歌乐。
只是……自己平时的确对歌乐不太感兴趣。
那么,这轮到底应该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