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整编砺剑东望太行
庆阳古城,历经战火洗礼的城墙在初夏的阳光下显得愈发苍劲雄浑。王林独自一人,缓步行走在宽阔的城垣之上。脚下是粗粝的砖石,眼前是辽阔的陇东高原,千沟万壑,如同大地凝固的波涛,一路向东奔涌,直至视野尽头那与天际相接的朦胧之处。
他的目光,也正坚定地投向东方。
“山西……太行山……”王林在心中默念,一股沉重而紧迫的压力感油然而生。来自后世的他,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地知道,最多再过一年多,这支历经千辛万苦才在陕北站稳脚跟的革命队伍,就将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杀。
“届时,我这独立旅,将面对怎样的对手?”系统的飞速飞速运转,“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野战联队,兵力约三千八百人,配备四一式或三八式75山炮/野炮4-6门,九二式步兵炮6-8门,八九式掷弹筒近百具,轻重机枪百余挺,还有空中支援和可能出现的坦克协同……战术呆板但训练有素,士兵深受军国主义毒害,悍不畏死,火力配系严密,白刃战能力强悍……”
他停下脚步,双手按在冰凉的垛口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独立旅如今虽拥兵近八千,声势浩大,缴获颇丰,但若不能将这些力量进行科学整合、现代化编成和针对性强化训练,一旦拉上去与这样的日军精锐硬碰硬,后果不堪设想。部队规模扩大了,但绝不能变得臃肿而低效,必须将其锤炼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兵——反应迅捷、火力强大、后勤坚韧、能适应现代化战争要求的钢铁劲旅。
“整编!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式的整编!”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一个清晰而宏大的整编蓝图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每一个细节都开始变得清晰可见。
是夜,庆阳今独立团(即将升格为旅)的临时指挥部内,巨大的马灯将房间照得亮如白昼。团长王林、政委王光道、事务长钟光邦,以及各营主官、直属连长等核心骨干济济一堂。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一种大战将至前的兴奋与凝重。
王林没有多余的寒暄,走到那张覆盖了整面墙的巨幅军事地图前,用一根细木棍敲了敲地图旁的空白处,那里已经挂上了一块临时用木板拼凑而成的黑板。
“同志们!”王林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过了所有低声议论,“庆阳一役,我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歼灭了马鸿宾的主力,缴获堆积如山,更重要的,我们控制了庆阳、环县、元城这片广阔的根据地!中央已经正式回电,批准我部升格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独立旅!”
“好!”窑洞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和掌声。李云龙更是兴奋地一拍大腿,差点把凳子震散架。陈阿海、周志明等老红军出身的干部虽然相对克制,但脸上也洋溢着激动和自豪。从湘江边一路血战出来的残兵,到如今拥兵近八千、威震陇东的雄师,这一步,走得何其艰难,又何其辉煌!
王林双手虚按,待众人安静下来,语气却陡然变得更加严肃:“但是,同志们!升格,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艰巨的任务!我们不再仅仅是一支负责牵制、阻击的偏师了!我们将成为一支战略力量!我们的眼光,必须放得更远!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践踏我们的国土!党中央、主席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即将爆发!我们独立旅,将来必然要东渡黄河,开赴前线,直面无耻的日寇!”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瞬间变得无比严肃的面孔:“我们要问自己,以我们现在的样子,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吗?我们能保证把鬼子挡住吗?我们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期望吗?”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刚刚因升格而带来的兴奋迅速沉淀为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王林自问自答,语气斩钉截铁,“我们必须利用好眼下这段宝贵的休整期,完成一次彻底的整编!要把我们这八千人马,真正整合成一台精密、高效、威力强大的战争机器!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将来到了山西,我独立旅,必须能正面硬撼日军一个甲种野战联队,并能战而胜之!我们要让鬼子知道,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什么力量!”
他拿起一支炭笔,在黑板上开始勾勒独立旅未来的编制蓝图,每一个字都力透板背:
一、战斗核心:两个主力步兵团(总计约5400人)
“这是我们旅的钢铁脊梁,攻坚守备的绝对主力!”王林在黑板左上角写下“步兵团”三个大字。
第一团:由原一营、三营合并整编。团长由作战沉稳、大局观强的陈阿海担任;副团长由同样经验丰富、擅长阵地战的周志明担任。满编2700人。
下辖三个步兵营(每营约800人,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重机枪排、迫击炮排));
团属机枪连(装备6-8挺重机枪,作为机动火力);
团属迫击炮连(装备6门82迫击炮,提供营级支援火力);
团属骑兵连(120人满编骑兵连负责机动作战)
团属侦察通信排(负责团内通讯与前沿侦察);
团属警卫勤务排。
“每个团都要能独立承担战役方向的攻防任务,步兵、机枪、迫击炮、骑兵的协同,尤其是连排级的突击、防御和迂回能力,必须通过高强度合练来强化!”
第二团:由原二营、四营合并整编。团长由敢打硬仗、鬼点子多的李云龙担任;副团长由作风顽强、善打恶仗的黄木生担任。满编2700人,编制与第一团完全相同。
“老李,你的二团,我要你带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尖刀!但尖刀也得有刀柄,有章法,不能瞎捅!要狠,更要巧!”王林特意点了李云龙一句。李云龙嘿嘿一笑,搓着手道:“团长放心,咱老李保证给你带出一个能攻善守、还会过日子的主力团!”
二、机动铁拳:旅属骑兵营(约360人)
王林在黑板上划出右上方一块,写下“骑兵营”。
以现有骑兵连为基础,整合全部缴获的战马和经过教育改造、有骑术基础的俘虏,除去给两个团的,其余挑选好的扩编为旅属骑兵营。营长仍由勇猛忠诚的沙马尔格担任。
下辖:三个骑兵连(每连120骑,配备骑枪、马刀、少量骑载轻机枪);一个营属机枪排(装备10挺轻机枪,提供突击火力)。
“骑兵营的任务不仅仅是侦察和通讯!”王林强调,“你们要成为全旅的快速反应部队,是战场上的‘眼睛’和‘闪电’!负责长途奔袭、侧翼包抄、追击溃敌、切断补给线!沙马尔格,你要把咱们的骑兵,练成能在地上跑、能在马背上打、能下马步战的全能精锐!”
沙马尔格猛地站起,胸膛挺得老高,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吼道:“请旅长放心!骑兵营,保证成为插向敌人心脏的尖刀!”
三、战争之神:旅属炮兵营(约400-500人)
王林的炭笔移到黑板中央,重重写下“炮兵营”三个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此,尤其是那12门崭新的75野战炮。
以原炮兵连为基础,整合所有炮兵和技术人员,升格为旅属炮兵营。营长仍由技术过硬、善于学习的刘根胜担任。
下辖:
重炮连(12门75克虏伯野战炮,配备观测班、通讯班、计算班,以及4辆牵引卡车和必要的骡马);
迫击炮连(下辖两个排,分别装备82迫击炮和60迫击炮,总数约40门,负责中近距离火力支援);
辎重连(负责全营弹药运输、火炮前送转移、技术保障)。
“根胜!”王林看向刘根胜,语气格外凝重,“你的担子最重!这些重炮,是咱们旅的命根子,也是未来对付日军坚固工事和炮兵阵地的王牌!你必须以最快速度,吃透这些新式火炮的性能、射表、操作规程和战术运用!不仅要打得准,还要打得快、打得狠!要能随时响应步兵的召唤,指哪打哪!还要能防得住敌人的炮火反制和空中轰炸!”
刘根胜唰地起身,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巨大的责任感和决心:“是!旅长!炮兵营保证完成任务!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把咱们的‘战争之神’伺候好,练精!”
四、生命中枢:旅属后勤保障团(约1500-2000人)
王林的笔移到了黑板右下角,这里他将勾勒出支撑整个旅运转的庞大基石。
以原辎重营为核心,整合全旅所有后勤、技术、医疗、新训单位,升格为旅属后勤保障团。团长由心思缜密的钟光邦兼任,林火旺任副团长兼参谋长(负责日常具体运作)。王林强调:“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团就是我们独立旅的生命线,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打多久的关键!”
后勤保障团下辖三大块:
辎重保障营(约800人):
运输连:配备骡马200匹、大车50辆、部分缴获卡车/驮马,负责全旅弹药、粮秣、被装、物资的前送后运。
工兵连:负责架设桥梁、修筑道路、开挖工事、布置/排除地雷、构筑防御阵地,保障部队机动和驻止。
医疗大队:下设野战医院(拥有手术室、病房)、担架队、卫生队,全力降低战斗减员,救治伤员(包括酌情救治俘虏伤兵)。
修械所:负责枪支、火炮的维修、保养、改造,复装子弹,尽可能实现弹药自给。
粮秣队:负责粮食、食用油、盐、被服等军需物资的接收、储存、管理和分发。
信息通讯保障营(约300人):
王林特意在此停顿,解释道:“为什么把通讯保障划归后勤?因为电台、电话、电池、线料这些都是重要的作战物资,通讯兵的训练、线路的架设维护、设备的保养,其性质更贴近技术保障和勤务支援,而非一线战斗突击。将其置于后勤保障团框架下,更利于统一管理、资源调配和战时技术支援。”
该营整合全旅所有通讯力量:旅部电台班、各团营电话班、骑兵通讯兵、徒步传令兵、旗号手等。
负责:野战电话线的架设与维护;无线电台的操作、密电收发与保密;骑兵和徒步通讯网的建立与管理;简易信号通信(旗语、灯光);通讯器材的保管、维修与电池充电。
“未来的战场,信息传递速度决定胜负!通讯保障营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旅部与各团、各营,甚至关键前沿连队之间的联络畅通无阻!这是实现我们‘信息化’目标的核心单位!”
新兵训练营(约400-600人)人数不等,只要我们养得起,新兵营人数越多越好:
负责接收、整训新参军青年和经过初步诉苦教育的解放战士。
进行政治教育(红军传统、阶级觉悟、纪律)、军事基础训练(队列、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文化学习(扫盲)。
训练周期2-3个月,考核合格后,补充进入各战斗部队缺额单位。
“这是我们保持部队战斗力和纯洁性的源头活水!训练必须严格,政治必须合格!”王光道政委插话强调。
五、暗夜尖刀:旅属特战营(约400人)
最后,王林的炭笔在黑板上方点出一个特殊的区域——特战营。
以原侦察连、警卫连精锐骨干为基础,吸纳各团选拔的作战能手,扩编为旅属特战营。营长由侦察专家张红土担任,副营长由忠诚可靠的郑水生担任。
下辖:侦察连(化装侦察、远距离渗透、地形勘测)、突击连(精于夜战、近战、破袭、斩首)、狙击排(远程精确射击、狙杀重要目标)、爆破班(精通各种炸药使用、工事破坏)、外语组(开始学习日语常用语,为日后抓舌头、审俘虏、敌后活动做准备)。
“特战营,是全旅最锋利的匕首,最坚硬的盾牌!”王林目光扫过张红土和郑水生,“你们的训练要最严,标准要最高,装备要最好!将来要能深入敌后,搅他个天翻地覆!能关键时刻直插敌人心脏,一击毙敌!”
张红土和郑水生同时起立,眼神锐利,沉声道:“绝不辜负旅长信任!”
蓝图绘就,窑洞里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庞大而精细的整编计划,感受到的不仅是职务的变动,更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王林放下炭笔,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整编方案大致如此!各营、连、排要立即开始摸底、酝酿骨干名单!旅党委会尽快研究确定各级干部任命,上报军团部和中央批准。时间不多,我只给你们三个月!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整编、初步磨合和针对性强化训练,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他最后环视全场,语气斩钉截铁:“记住,我们磨砺手中的剑,不是为了内耗,不是为了称雄,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亮剑于黄河之东,斩断日寇的魔爪!我们要让全中国、全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真正的抗日中流砥柱!”
“是!保证完成任务!”所有干部轰然起立,怒吼声汇聚成一股坚定的洪流,冲出窑洞,在庆阳古老的夜空中回荡,仿佛一声嘹亮的号角,宣告着一支钢铁雄师的涅槃重生。
庆阳古城,历经战火洗礼的城墙在初夏的阳光下显得愈发苍劲雄浑。王林独自一人,缓步行走在宽阔的城垣之上。脚下是粗粝的砖石,眼前是辽阔的陇东高原,千沟万壑,如同大地凝固的波涛,一路向东奔涌,直至视野尽头那与天际相接的朦胧之处。
他的目光,也正坚定地投向东方。
“山西……太行山……”王林在心中默念,一股沉重而紧迫的压力感油然而生。来自后世的他,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更清楚地知道,最多再过一年多,这支历经千辛万苦才在陕北站稳脚跟的革命队伍,就将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杀。
“届时,我这独立旅,将面对怎样的对手?”系统的飞速飞速运转,“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野战联队,兵力约三千八百人,配备四一式或三八式75山炮/野炮4-6门,九二式步兵炮6-8门,八九式掷弹筒近百具,轻重机枪百余挺,还有空中支援和可能出现的坦克协同……战术呆板但训练有素,士兵深受军国主义毒害,悍不畏死,火力配系严密,白刃战能力强悍……”
他停下脚步,双手按在冰凉的垛口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独立旅如今虽拥兵近八千,声势浩大,缴获颇丰,但若不能将这些力量进行科学整合、现代化编成和针对性强化训练,一旦拉上去与这样的日军精锐硬碰硬,后果不堪设想。部队规模扩大了,但绝不能变得臃肿而低效,必须将其锤炼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兵——反应迅捷、火力强大、后勤坚韧、能适应现代化战争要求的钢铁劲旅。
“整编!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式的整编!”王林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一个清晰而宏大的整编蓝图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每一个细节都开始变得清晰可见。
是夜,庆阳今独立团(即将升格为旅)的临时指挥部内,巨大的马灯将房间照得亮如白昼。团长王林、政委王光道、事务长钟光邦,以及各营主官、直属连长等核心骨干济济一堂。空气中弥漫着烟草、汗水和一种大战将至前的兴奋与凝重。
王林没有多余的寒暄,走到那张覆盖了整面墙的巨幅军事地图前,用一根细木棍敲了敲地图旁的空白处,那里已经挂上了一块临时用木板拼凑而成的黑板。
“同志们!”王林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过了所有低声议论,“庆阳一役,我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歼灭了马鸿宾的主力,缴获堆积如山,更重要的,我们控制了庆阳、环县、元城这片广阔的根据地!中央已经正式回电,批准我部升格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独立旅!”
“好!”窑洞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和掌声。李云龙更是兴奋地一拍大腿,差点把凳子震散架。陈阿海、周志明等老红军出身的干部虽然相对克制,但脸上也洋溢着激动和自豪。从湘江边一路血战出来的残兵,到如今拥兵近八千、威震陇东的雄师,这一步,走得何其艰难,又何其辉煌!
王林双手虚按,待众人安静下来,语气却陡然变得更加严肃:“但是,同志们!升格,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艰巨的任务!我们不再仅仅是一支负责牵制、阻击的偏师了!我们将成为一支战略力量!我们的眼光,必须放得更远!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践踏我们的国土!党中央、主席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抗战即将爆发!我们独立旅,将来必然要东渡黄河,开赴前线,直面无耻的日寇!”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瞬间变得无比严肃的面孔:“我们要问自己,以我们现在的样子,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吗?我们能保证把鬼子挡住吗?我们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期望吗?”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刚刚因升格而带来的兴奋迅速沉淀为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王林自问自答,语气斩钉截铁,“我们必须利用好眼下这段宝贵的休整期,完成一次彻底的整编!要把我们这八千人马,真正整合成一台精密、高效、威力强大的战争机器!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将来到了山西,我独立旅,必须能正面硬撼日军一个甲种野战联队,并能战而胜之!我们要让鬼子知道,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什么力量!”
他拿起一支炭笔,在黑板上开始勾勒独立旅未来的编制蓝图,每一个字都力透板背:
一、战斗核心:两个主力步兵团(总计约5400人)
“这是我们旅的钢铁脊梁,攻坚守备的绝对主力!”王林在黑板左上角写下“步兵团”三个大字。
第一团:由原一营、三营合并整编。团长由作战沉稳、大局观强的陈阿海担任;副团长由同样经验丰富、擅长阵地战的周志明担任。满编2700人。
下辖三个步兵营(每营约800人,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重机枪排、迫击炮排));
团属机枪连(装备6-8挺重机枪,作为机动火力);
团属迫击炮连(装备6门82迫击炮,提供营级支援火力);
团属骑兵连(120人满编骑兵连负责机动作战)
团属侦察通信排(负责团内通讯与前沿侦察);
团属警卫勤务排。
“每个团都要能独立承担战役方向的攻防任务,步兵、机枪、迫击炮、骑兵的协同,尤其是连排级的突击、防御和迂回能力,必须通过高强度合练来强化!”
第二团:由原二营、四营合并整编。团长由敢打硬仗、鬼点子多的李云龙担任;副团长由作风顽强、善打恶仗的黄木生担任。满编2700人,编制与第一团完全相同。
“老李,你的二团,我要你带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尖刀!但尖刀也得有刀柄,有章法,不能瞎捅!要狠,更要巧!”王林特意点了李云龙一句。李云龙嘿嘿一笑,搓着手道:“团长放心,咱老李保证给你带出一个能攻善守、还会过日子的主力团!”
二、机动铁拳:旅属骑兵营(约360人)
王林在黑板上划出右上方一块,写下“骑兵营”。
以现有骑兵连为基础,整合全部缴获的战马和经过教育改造、有骑术基础的俘虏,除去给两个团的,其余挑选好的扩编为旅属骑兵营。营长仍由勇猛忠诚的沙马尔格担任。
下辖:三个骑兵连(每连120骑,配备骑枪、马刀、少量骑载轻机枪);一个营属机枪排(装备10挺轻机枪,提供突击火力)。
“骑兵营的任务不仅仅是侦察和通讯!”王林强调,“你们要成为全旅的快速反应部队,是战场上的‘眼睛’和‘闪电’!负责长途奔袭、侧翼包抄、追击溃敌、切断补给线!沙马尔格,你要把咱们的骑兵,练成能在地上跑、能在马背上打、能下马步战的全能精锐!”
沙马尔格猛地站起,胸膛挺得老高,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吼道:“请旅长放心!骑兵营,保证成为插向敌人心脏的尖刀!”
三、战争之神:旅属炮兵营(约400-500人)
王林的炭笔移到黑板中央,重重写下“炮兵营”三个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此,尤其是那12门崭新的75野战炮。
以原炮兵连为基础,整合所有炮兵和技术人员,升格为旅属炮兵营。营长仍由技术过硬、善于学习的刘根胜担任。
下辖:
重炮连(12门75克虏伯野战炮,配备观测班、通讯班、计算班,以及4辆牵引卡车和必要的骡马);
迫击炮连(下辖两个排,分别装备82迫击炮和60迫击炮,总数约40门,负责中近距离火力支援);
辎重连(负责全营弹药运输、火炮前送转移、技术保障)。
“根胜!”王林看向刘根胜,语气格外凝重,“你的担子最重!这些重炮,是咱们旅的命根子,也是未来对付日军坚固工事和炮兵阵地的王牌!你必须以最快速度,吃透这些新式火炮的性能、射表、操作规程和战术运用!不仅要打得准,还要打得快、打得狠!要能随时响应步兵的召唤,指哪打哪!还要能防得住敌人的炮火反制和空中轰炸!”
刘根胜唰地起身,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巨大的责任感和决心:“是!旅长!炮兵营保证完成任务!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把咱们的‘战争之神’伺候好,练精!”
四、生命中枢:旅属后勤保障团(约1500-2000人)
王林的笔移到了黑板右下角,这里他将勾勒出支撑整个旅运转的庞大基石。
以原辎重营为核心,整合全旅所有后勤、技术、医疗、新训单位,升格为旅属后勤保障团。团长由心思缜密的钟光邦兼任,林火旺任副团长兼参谋长(负责日常具体运作)。王林强调:“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团就是我们独立旅的生命线,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打多久的关键!”
后勤保障团下辖三大块:
辎重保障营(约800人):
运输连:配备骡马200匹、大车50辆、部分缴获卡车/驮马,负责全旅弹药、粮秣、被装、物资的前送后运。
工兵连:负责架设桥梁、修筑道路、开挖工事、布置/排除地雷、构筑防御阵地,保障部队机动和驻止。
医疗大队:下设野战医院(拥有手术室、病房)、担架队、卫生队,全力降低战斗减员,救治伤员(包括酌情救治俘虏伤兵)。
修械所:负责枪支、火炮的维修、保养、改造,复装子弹,尽可能实现弹药自给。
粮秣队:负责粮食、食用油、盐、被服等军需物资的接收、储存、管理和分发。
信息通讯保障营(约300人):
王林特意在此停顿,解释道:“为什么把通讯保障划归后勤?因为电台、电话、电池、线料这些都是重要的作战物资,通讯兵的训练、线路的架设维护、设备的保养,其性质更贴近技术保障和勤务支援,而非一线战斗突击。将其置于后勤保障团框架下,更利于统一管理、资源调配和战时技术支援。”
该营整合全旅所有通讯力量:旅部电台班、各团营电话班、骑兵通讯兵、徒步传令兵、旗号手等。
负责:野战电话线的架设与维护;无线电台的操作、密电收发与保密;骑兵和徒步通讯网的建立与管理;简易信号通信(旗语、灯光);通讯器材的保管、维修与电池充电。
“未来的战场,信息传递速度决定胜负!通讯保障营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旅部与各团、各营,甚至关键前沿连队之间的联络畅通无阻!这是实现我们‘信息化’目标的核心单位!”
新兵训练营(约400-600人)人数不等,只要我们养得起,新兵营人数越多越好:
负责接收、整训新参军青年和经过初步诉苦教育的解放战士。
进行政治教育(红军传统、阶级觉悟、纪律)、军事基础训练(队列、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文化学习(扫盲)。
训练周期2-3个月,考核合格后,补充进入各战斗部队缺额单位。
“这是我们保持部队战斗力和纯洁性的源头活水!训练必须严格,政治必须合格!”王光道政委插话强调。
五、暗夜尖刀:旅属特战营(约400人)
最后,王林的炭笔在黑板上方点出一个特殊的区域——特战营。
以原侦察连、警卫连精锐骨干为基础,吸纳各团选拔的作战能手,扩编为旅属特战营。营长由侦察专家张红土担任,副营长由忠诚可靠的郑水生担任。
下辖:侦察连(化装侦察、远距离渗透、地形勘测)、突击连(精于夜战、近战、破袭、斩首)、狙击排(远程精确射击、狙杀重要目标)、爆破班(精通各种炸药使用、工事破坏)、外语组(开始学习日语常用语,为日后抓舌头、审俘虏、敌后活动做准备)。
“特战营,是全旅最锋利的匕首,最坚硬的盾牌!”王林目光扫过张红土和郑水生,“你们的训练要最严,标准要最高,装备要最好!将来要能深入敌后,搅他个天翻地覆!能关键时刻直插敌人心脏,一击毙敌!”
张红土和郑水生同时起立,眼神锐利,沉声道:“绝不辜负旅长信任!”
蓝图绘就,窑洞里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庞大而精细的整编计划,感受到的不仅是职务的变动,更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王林放下炭笔,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整编方案大致如此!各营、连、排要立即开始摸底、酝酿骨干名单!旅党委会尽快研究确定各级干部任命,上报军团部和中央批准。时间不多,我只给你们三个月!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整编、初步磨合和针对性强化训练,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他最后环视全场,语气斩钉截铁:“记住,我们磨砺手中的剑,不是为了内耗,不是为了称雄,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亮剑于黄河之东,斩断日寇的魔爪!我们要让全中国、全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真正的抗日中流砥柱!”
“是!保证完成任务!”所有干部轰然起立,怒吼声汇聚成一股坚定的洪流,冲出窑洞,在庆阳古老的夜空中回荡,仿佛一声嘹亮的号角,宣告着一支钢铁雄师的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