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道声音又冒出来,这次沈玉姝仗着身高能精准找到说话的人。
她转头看去发现是个黑黝黝的年轻男人,年纪看着应该比沈安信还小,只不过常年下田干活显得人老气些。
其他村民也是一副“看吧,就知道她一个小姑娘说不出个道道来。”的样子。
这回没沈玉姝按着,沈安信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斥道:“二黑子,显你有嘴了是不是,我闺女说一句你有十句等着,怎么,不说话能憋死你啊!!!”
声音太大引得村民再次纷纷调头看向他身边的沈玉姝。
我的个乖乖,难怪人家都说沈安信宠闺女,还是头一回见他发这么大的火,以往在村里见了谁不是脸上笑呵呵的,当然流民进村那晚打王来财不算,不过要是自家碰上那种事只怕打死他都是轻的。
二黑子先是一阵错愕,随即回嘴,“我难道说错了,你...”
“你什么你,你闭嘴,再插嘴你就给我出去。”
村长厉声喝止了他,回声惊得洞里睡觉的几个孩子都翻了身,按下了多事的二黑子,他将眼神转向沈玉姝示意她继续说。
沈玉姝扯了扯沈安信肩膀叫他坐下,转头笑眯眯看向二黑子,“黑大爷,我话还没说完你别着急嘛。
城里的人境况和咱们是一样的,说不定还不如咱们呢,他们在城里是买粮吃,现在旱情虽然缓解,可粮价还没降下来,人家不知道出来挣钱啊。
你就算进了城也不一定能找下活干,倒不如把山里的东西倒腾进城里,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呢。”
“哎,这丫头说的有道理。”
“她这么一说还真是,咱好歹地里还有点收成,那城里人可没地种,是要实打实的掏钱买粮。”
“是......”
一时间沈玉姝周围响起一阵嘀嘀咕咕,只有二黑子的脸看着似乎比刚才更黑了些。
他比沈安信还小五六岁,那丫头居然叫他大爷,这不明摆着故意臊他呢。
村长听了这番话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就说那丫头心里是有成算的,不过几句就把大伙的心思说到了别处,再不提下山的事,扫了眼已然坐下和沈安信低声说着什么的沈玉姝,嘴角勾了勾,无声笑了。
他和几位族老都觉得现在下山不合适,再过不久天气就冷了,倒不如一股气猫在山里过冬,等来年开春了再做打算。
村长看了眼外面黑下来的天,起身招呼还在叽叽喳喳讨论的村民散了,晚上睡不着了想想还有什么赚钱的法子。
沈老爷子笑呵呵婉拒村长的留饭,带着儿子孙女出了山洞,走过水潭才开口问跟在一旁的孙女,“玉姝,你刚才说那番话是不是早有打算。”
村长是个人精恐怕看出了孙女的本事,不然也不会特意让大虎跑一趟来送信,他沈家到底是外姓人,将来若是事情不成他怕孙女遭村里人埋怨,毕竟一村的生计在那里摆着。
沈玉姝不想在外面谈论家里的事,“爷爷,咱们先回家吃饭吧,我和吴伯父跑了一趟城里早就饿了,吃了饭再说成吗?”
“好,你心里有成算就行,那咱们赶紧回家吃饭。”沈老爷子看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反倒安心不少。
四人刚到小院门口就闻见饭菜的香味。
“沈爷爷他们回来了。”阿山喊了一句,坐在厨房的众人回头,“回来了得正好,开饭吧。”
沈老太太带着沈玉兰和何氏把饭菜从蒸笼里端上桌,又让阿花把顾氏的饭菜端回屋,小丫头闹腾的厉害顾氏脱不开手就不出来吃饭了。
半夏紧挨着沈玉姝坐下,小声道:“玉姝姐姐,城里怎么样?”
“怎么,在山里待得闷了?”
“没有,就是随便问问。”
沈玉姝看出她没说实话,想想自己要是在山里待三个月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只怕也会憋闷,想到明天自己还要下山,遂问道:“我明天还要下山一趟,你要不要一起去?”
“真的?”半夏眼睛亮了。
“你要想去,我去和师父说。”
半夏狠狠点了点头,“谢谢玉姝姐姐。”
沈玉姝勾了勾她的下巴,“小样,还和我客气上了。”
半夏顺势嘻笑着挽住她的胳膊。
“好了,你俩先别闹了,吃饭吧。”
“谢谢大姐。”沈玉姝笑着接过筷子,捧起眼前的碗先喝了口米汤,出去跑了一天肚子里总算暖和了,在城里一天想喝口热水都不方便。
“那边商量的怎么样?”
农户人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沈老太太就着咸菜吃了一口馒头问着。
“村里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下山的,山下不说没有吃喝就连住的地方也没了,还不如先在山里过了冬再说。”
“就是,我也是这么想的,哎,不过没了房子心里总是不踏实,就是盖个窝棚先住着也比荒了好。”
沈安信拿馒头的手顿住,生怕自家娘又有别的心思,赶紧劝道:“娘,你这不是说笑呢,现在这房子住的不好,天冷了窝棚能住人嘛。”
沈老太太白他一眼,“我又不傻,还用你说,这话是村里那些老婆子的意思,住了一辈子的房子没了,心里能安心吗?”
“不安心也没办法,一没钱二没木材,眼下只能先待在山上。”沈玉姝接话道:“如今只能想办法靠山里赚些钱明年好盖房子。”
沈老太太虽然对她心有余悸,可也知道她说的对,何况家里还有两个不满百天的孩子,就算村里人都愿意下山,她家也不能走。
桌上的吴家夫妻俩对视一眼,吴常乐放下碗筷,咳了咳说道:“沈叔,要不先搬我家吧。”
沈安信最先回过味儿来,他扫了眼女儿的位置,看向吴常乐夫妻,“怎么,你要走?”
“嗯,打扰这几个月,眼下城里的情况已经稳定,附近的邻居也回来了大半,我们打算这两天收拾收拾就下山。”
沈老太太怕吴家夫妻误会她刚才的话,放下碗筷解释,“常乐啊,你可别误会婶儿的意思,那话是村里婆子们说的,我家就是想走也走不了,还有老二家一对龙凤胎呢,天渐凉了可不能乱搬动再着了风。”
江氏笑道:“婶儿,我家当家的意思,是这山里冬天肯定比外面冷,再说临时搭的木屋子冬天住着也不保暖,还是房子暖和些。”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她转头看去发现是个黑黝黝的年轻男人,年纪看着应该比沈安信还小,只不过常年下田干活显得人老气些。
其他村民也是一副“看吧,就知道她一个小姑娘说不出个道道来。”的样子。
这回没沈玉姝按着,沈安信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斥道:“二黑子,显你有嘴了是不是,我闺女说一句你有十句等着,怎么,不说话能憋死你啊!!!”
声音太大引得村民再次纷纷调头看向他身边的沈玉姝。
我的个乖乖,难怪人家都说沈安信宠闺女,还是头一回见他发这么大的火,以往在村里见了谁不是脸上笑呵呵的,当然流民进村那晚打王来财不算,不过要是自家碰上那种事只怕打死他都是轻的。
二黑子先是一阵错愕,随即回嘴,“我难道说错了,你...”
“你什么你,你闭嘴,再插嘴你就给我出去。”
村长厉声喝止了他,回声惊得洞里睡觉的几个孩子都翻了身,按下了多事的二黑子,他将眼神转向沈玉姝示意她继续说。
沈玉姝扯了扯沈安信肩膀叫他坐下,转头笑眯眯看向二黑子,“黑大爷,我话还没说完你别着急嘛。
城里的人境况和咱们是一样的,说不定还不如咱们呢,他们在城里是买粮吃,现在旱情虽然缓解,可粮价还没降下来,人家不知道出来挣钱啊。
你就算进了城也不一定能找下活干,倒不如把山里的东西倒腾进城里,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呢。”
“哎,这丫头说的有道理。”
“她这么一说还真是,咱好歹地里还有点收成,那城里人可没地种,是要实打实的掏钱买粮。”
“是......”
一时间沈玉姝周围响起一阵嘀嘀咕咕,只有二黑子的脸看着似乎比刚才更黑了些。
他比沈安信还小五六岁,那丫头居然叫他大爷,这不明摆着故意臊他呢。
村长听了这番话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他就说那丫头心里是有成算的,不过几句就把大伙的心思说到了别处,再不提下山的事,扫了眼已然坐下和沈安信低声说着什么的沈玉姝,嘴角勾了勾,无声笑了。
他和几位族老都觉得现在下山不合适,再过不久天气就冷了,倒不如一股气猫在山里过冬,等来年开春了再做打算。
村长看了眼外面黑下来的天,起身招呼还在叽叽喳喳讨论的村民散了,晚上睡不着了想想还有什么赚钱的法子。
沈老爷子笑呵呵婉拒村长的留饭,带着儿子孙女出了山洞,走过水潭才开口问跟在一旁的孙女,“玉姝,你刚才说那番话是不是早有打算。”
村长是个人精恐怕看出了孙女的本事,不然也不会特意让大虎跑一趟来送信,他沈家到底是外姓人,将来若是事情不成他怕孙女遭村里人埋怨,毕竟一村的生计在那里摆着。
沈玉姝不想在外面谈论家里的事,“爷爷,咱们先回家吃饭吧,我和吴伯父跑了一趟城里早就饿了,吃了饭再说成吗?”
“好,你心里有成算就行,那咱们赶紧回家吃饭。”沈老爷子看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反倒安心不少。
四人刚到小院门口就闻见饭菜的香味。
“沈爷爷他们回来了。”阿山喊了一句,坐在厨房的众人回头,“回来了得正好,开饭吧。”
沈老太太带着沈玉兰和何氏把饭菜从蒸笼里端上桌,又让阿花把顾氏的饭菜端回屋,小丫头闹腾的厉害顾氏脱不开手就不出来吃饭了。
半夏紧挨着沈玉姝坐下,小声道:“玉姝姐姐,城里怎么样?”
“怎么,在山里待得闷了?”
“没有,就是随便问问。”
沈玉姝看出她没说实话,想想自己要是在山里待三个月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只怕也会憋闷,想到明天自己还要下山,遂问道:“我明天还要下山一趟,你要不要一起去?”
“真的?”半夏眼睛亮了。
“你要想去,我去和师父说。”
半夏狠狠点了点头,“谢谢玉姝姐姐。”
沈玉姝勾了勾她的下巴,“小样,还和我客气上了。”
半夏顺势嘻笑着挽住她的胳膊。
“好了,你俩先别闹了,吃饭吧。”
“谢谢大姐。”沈玉姝笑着接过筷子,捧起眼前的碗先喝了口米汤,出去跑了一天肚子里总算暖和了,在城里一天想喝口热水都不方便。
“那边商量的怎么样?”
农户人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沈老太太就着咸菜吃了一口馒头问着。
“村里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下山的,山下不说没有吃喝就连住的地方也没了,还不如先在山里过了冬再说。”
“就是,我也是这么想的,哎,不过没了房子心里总是不踏实,就是盖个窝棚先住着也比荒了好。”
沈安信拿馒头的手顿住,生怕自家娘又有别的心思,赶紧劝道:“娘,你这不是说笑呢,现在这房子住的不好,天冷了窝棚能住人嘛。”
沈老太太白他一眼,“我又不傻,还用你说,这话是村里那些老婆子的意思,住了一辈子的房子没了,心里能安心吗?”
“不安心也没办法,一没钱二没木材,眼下只能先待在山上。”沈玉姝接话道:“如今只能想办法靠山里赚些钱明年好盖房子。”
沈老太太虽然对她心有余悸,可也知道她说的对,何况家里还有两个不满百天的孩子,就算村里人都愿意下山,她家也不能走。
桌上的吴家夫妻俩对视一眼,吴常乐放下碗筷,咳了咳说道:“沈叔,要不先搬我家吧。”
沈安信最先回过味儿来,他扫了眼女儿的位置,看向吴常乐夫妻,“怎么,你要走?”
“嗯,打扰这几个月,眼下城里的情况已经稳定,附近的邻居也回来了大半,我们打算这两天收拾收拾就下山。”
沈老太太怕吴家夫妻误会她刚才的话,放下碗筷解释,“常乐啊,你可别误会婶儿的意思,那话是村里婆子们说的,我家就是想走也走不了,还有老二家一对龙凤胎呢,天渐凉了可不能乱搬动再着了风。”
江氏笑道:“婶儿,我家当家的意思,是这山里冬天肯定比外面冷,再说临时搭的木屋子冬天住着也不保暖,还是房子暖和些。”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