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女儿挪的费劲,边说边把两边的筐子往里推了推,让过道尽量宽敞些,“要不咱明天先过去那边看看。”
沈玉姝点头,想到这是晚上沈安信怕是看不清,出声应和,“行,咱们明天先去山洞那儿走一趟。”
临走时她顺手捎带上了棚口那两块土疙瘩,等会儿回空间好好琢磨怎么做魔芋豆腐。
父女俩相跟着进屋,沈玉姝只说跑了一天累的不轻,就不进去和顾氏打招呼了,自个率先上了楼梯。
她回空间第一件事就是拿平板翻找菜谱,栗子、魔芋这些都只是寻常食材,想做得好吃不是件容易事。
要知道古人自来在吃这一道上,可谓是花尽心思,相比后世那些科技与狠活不知强了多少。
何况铺子的位置在正安街,客人主要还是平头百姓多,城里的富人毕竟只在少数,卖得贵了只怕没人买,所以成本控制也很重要。
她捏起一个比拇指大两圈的野栗子瞧,山里捡的野栗子个小皮薄肉质细腻用来做点心再适合不过,可做点心势必要用到糖。
在古代糖是精贵东西,要是像昨天那样做来卖的话,她怕是连每天的开支都赚不回来,这么一想还是做菜更划算些,不过也可以捎带着少做些点心放铺子里试试水。
平板里关于栗子的吃法有七八个,她挑拣了三个相对简单的做法,红枣板栗粥、板栗烧猪蹄、山药板栗骨头汤。
跑了一趟地下室把食材配齐,栗子淘两遍水再用热水泡一刻钟十字刀划开,泡过水的栗子更容易去壳,留一碗出来待会儿煮粥,余下的用来烧猪蹄和煮骨头汤。
板栗粥简单好做,红枣大米洗干净连同板栗一块放进电饭锅里煮就行。
解冻好的猪蹄剁成小块连葱姜料酒一起焯水,沥干水分连着冰糖下油锅一起翻炒、上色,放姜、蒜、花椒、八角、香叶、草果和辣椒炒出香味,最后再倒入酱油翻炒。
这回做饭她用的调料普通,像花椒、八角、香叶、草果这几样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药铺都有的卖。
加没过猪蹄的热水煮开,拿筷子沾着尝了尝咸淡,又加了点盐进去,连同板栗一起倒进电饭锅炖半个时辰。
大骨头同样剁开焯水,焯好的骨头和板栗、山药加水一起煮,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煲半个时辰,出锅前放点盐和枸杞调味,山药味甘性平,板栗益气健脾,正能解这个时节的寒气。
旁边的电饭锅“滴滴...”的叫着,板栗烧猪蹄熟了,打开锅盖一股淡淡的甜味混着丝丝辣味直往她鼻孔里钻。
炖到软烂的猪蹄配上粉糯香甜的板栗简直绝了,闻着也出奇的香,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开。
她不自觉的吞咽着口水,拿起筷子迫不及待的夹了一块送进嘴里,猪蹄炖的软糯脱骨和她想象中的一样好吃,要不是肚子吃得饱饱的,怎么也要来碗米饭。
两块猪蹄下肚,余下两个锅相继响了起来,骨头汤上飘着一层淡淡的油花,合着山药和板栗鲜甜滋味十足,出锅前撒上一把葱花,她盛一小碗解馋。
板栗粥经过充分熬煮还在咕嘟嘟冒着泡,融合了红枣和板栗,不加糖也是绵密香甜。
她拿干净碗筷舀一小勺尝了尝,不禁点头,不错,顾氏明天的饭有着落了。
食材普通烹饪手法也简单,营养却保留的最好,和用空间食材做的自是没法比,不过却出乎她的意料。
吃吃喝喝一通,她摸着又鼓起来的肚子在厨房转悠消食,看来厨子胖也是有原因的。
她慢悠悠踱步到门口,瞅着地上两个土疙瘩发愣,魔芋是怎么变成豆腐的来?
魔芋的吃法她手机里有,可魔芋的做法却是没有,她只知道中间要加碱水煮,具体该放多少她是没数的,要想弄清楚具体步骤还得像当初做肥皂一样尝试着来,这么看来今晚她是早睡不了了。
她去别墅外存放沈家物什的地方抓了一把稻草做草木灰水,在厨房抽屉里找到削皮刀和细孔擦子,戴上手套把魔芋上的泥巴洗干净,削皮。
大变身的魔芋切成巴掌大的块头,称过重量后分成三份,用擦子磨成粘稠的果泥状,倒进锅里边搅拌边加草木灰水直到魔芋泥变稀,再盛到盆里等它凝固。
三份魔芋泥加的草木灰水都不一样,她在每个盆上做了标记,魔芋定型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空间里时间停滞还是得搬到外面才行。
把三盆魔芋端到外面的桌子上,拍拍手嘀咕,“好了,一切静待明天吧。”
她摘下围裙闻了闻自己身上沾得油烟味,回卫生间重新梳洗了一番,揉着泛酸的胳膊躺到床上,把小黑小白唤出来一左一右搂到身前,盯着床顶帐子上的花边想着开铺子要做的事。
庆丰县地处南北交界主食吃面吃米的都有,到时可以两样都卖,如果魔芋做成,炖肉炒菜放到铺子里也算是一道招牌。
面条可以用压面机做成饸烙面配几样浇头,米饭做盖浇饭,荤素都做几样,再配上一两样爽口小菜和时令汤类,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前世论起吃来她有心得,却没接触过餐饮行业,要是做买卖一切都得摸索着来,毕竟古代和现代还是有差别的。
心里想是一回事,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有许多,眼下资金有了,铺子要打通再简单收拾一下。
街上几家卖吃食的店得去光顾一下尝尝味道,众口难调,菜式新鲜也得符合大众的口味,再一个有对比才有进步。
沈安信说过山里魔芋多的很,要是魔芋豆腐成了可以让村民挖了沈家来收。
至于人手她打算把沈玉兰和沈宁柏都带到城里,阿花阿草年纪太小她打算放到顾氏身边既能帮着看孩子又能和她做个伴。
元生和阿山阿水可以到铺子里干活,那两个铺子打通也没有多大,连着她六个人守着一个铺子也尽够了。
沈玉姝翻了个身继续想着,如今沈家最要紧的还是先把过冬的麦子种下去,晚上吃饭时听沈安仁说起,有几家村民今天就下山去收拾田地了,地里荒废大半年可得好好收拾收拾才能种地。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沈玉姝点头,想到这是晚上沈安信怕是看不清,出声应和,“行,咱们明天先去山洞那儿走一趟。”
临走时她顺手捎带上了棚口那两块土疙瘩,等会儿回空间好好琢磨怎么做魔芋豆腐。
父女俩相跟着进屋,沈玉姝只说跑了一天累的不轻,就不进去和顾氏打招呼了,自个率先上了楼梯。
她回空间第一件事就是拿平板翻找菜谱,栗子、魔芋这些都只是寻常食材,想做得好吃不是件容易事。
要知道古人自来在吃这一道上,可谓是花尽心思,相比后世那些科技与狠活不知强了多少。
何况铺子的位置在正安街,客人主要还是平头百姓多,城里的富人毕竟只在少数,卖得贵了只怕没人买,所以成本控制也很重要。
她捏起一个比拇指大两圈的野栗子瞧,山里捡的野栗子个小皮薄肉质细腻用来做点心再适合不过,可做点心势必要用到糖。
在古代糖是精贵东西,要是像昨天那样做来卖的话,她怕是连每天的开支都赚不回来,这么一想还是做菜更划算些,不过也可以捎带着少做些点心放铺子里试试水。
平板里关于栗子的吃法有七八个,她挑拣了三个相对简单的做法,红枣板栗粥、板栗烧猪蹄、山药板栗骨头汤。
跑了一趟地下室把食材配齐,栗子淘两遍水再用热水泡一刻钟十字刀划开,泡过水的栗子更容易去壳,留一碗出来待会儿煮粥,余下的用来烧猪蹄和煮骨头汤。
板栗粥简单好做,红枣大米洗干净连同板栗一块放进电饭锅里煮就行。
解冻好的猪蹄剁成小块连葱姜料酒一起焯水,沥干水分连着冰糖下油锅一起翻炒、上色,放姜、蒜、花椒、八角、香叶、草果和辣椒炒出香味,最后再倒入酱油翻炒。
这回做饭她用的调料普通,像花椒、八角、香叶、草果这几样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药铺都有的卖。
加没过猪蹄的热水煮开,拿筷子沾着尝了尝咸淡,又加了点盐进去,连同板栗一起倒进电饭锅炖半个时辰。
大骨头同样剁开焯水,焯好的骨头和板栗、山药加水一起煮,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煲半个时辰,出锅前放点盐和枸杞调味,山药味甘性平,板栗益气健脾,正能解这个时节的寒气。
旁边的电饭锅“滴滴...”的叫着,板栗烧猪蹄熟了,打开锅盖一股淡淡的甜味混着丝丝辣味直往她鼻孔里钻。
炖到软烂的猪蹄配上粉糯香甜的板栗简直绝了,闻着也出奇的香,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开。
她不自觉的吞咽着口水,拿起筷子迫不及待的夹了一块送进嘴里,猪蹄炖的软糯脱骨和她想象中的一样好吃,要不是肚子吃得饱饱的,怎么也要来碗米饭。
两块猪蹄下肚,余下两个锅相继响了起来,骨头汤上飘着一层淡淡的油花,合着山药和板栗鲜甜滋味十足,出锅前撒上一把葱花,她盛一小碗解馋。
板栗粥经过充分熬煮还在咕嘟嘟冒着泡,融合了红枣和板栗,不加糖也是绵密香甜。
她拿干净碗筷舀一小勺尝了尝,不禁点头,不错,顾氏明天的饭有着落了。
食材普通烹饪手法也简单,营养却保留的最好,和用空间食材做的自是没法比,不过却出乎她的意料。
吃吃喝喝一通,她摸着又鼓起来的肚子在厨房转悠消食,看来厨子胖也是有原因的。
她慢悠悠踱步到门口,瞅着地上两个土疙瘩发愣,魔芋是怎么变成豆腐的来?
魔芋的吃法她手机里有,可魔芋的做法却是没有,她只知道中间要加碱水煮,具体该放多少她是没数的,要想弄清楚具体步骤还得像当初做肥皂一样尝试着来,这么看来今晚她是早睡不了了。
她去别墅外存放沈家物什的地方抓了一把稻草做草木灰水,在厨房抽屉里找到削皮刀和细孔擦子,戴上手套把魔芋上的泥巴洗干净,削皮。
大变身的魔芋切成巴掌大的块头,称过重量后分成三份,用擦子磨成粘稠的果泥状,倒进锅里边搅拌边加草木灰水直到魔芋泥变稀,再盛到盆里等它凝固。
三份魔芋泥加的草木灰水都不一样,她在每个盆上做了标记,魔芋定型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空间里时间停滞还是得搬到外面才行。
把三盆魔芋端到外面的桌子上,拍拍手嘀咕,“好了,一切静待明天吧。”
她摘下围裙闻了闻自己身上沾得油烟味,回卫生间重新梳洗了一番,揉着泛酸的胳膊躺到床上,把小黑小白唤出来一左一右搂到身前,盯着床顶帐子上的花边想着开铺子要做的事。
庆丰县地处南北交界主食吃面吃米的都有,到时可以两样都卖,如果魔芋做成,炖肉炒菜放到铺子里也算是一道招牌。
面条可以用压面机做成饸烙面配几样浇头,米饭做盖浇饭,荤素都做几样,再配上一两样爽口小菜和时令汤类,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前世论起吃来她有心得,却没接触过餐饮行业,要是做买卖一切都得摸索着来,毕竟古代和现代还是有差别的。
心里想是一回事,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有许多,眼下资金有了,铺子要打通再简单收拾一下。
街上几家卖吃食的店得去光顾一下尝尝味道,众口难调,菜式新鲜也得符合大众的口味,再一个有对比才有进步。
沈安信说过山里魔芋多的很,要是魔芋豆腐成了可以让村民挖了沈家来收。
至于人手她打算把沈玉兰和沈宁柏都带到城里,阿花阿草年纪太小她打算放到顾氏身边既能帮着看孩子又能和她做个伴。
元生和阿山阿水可以到铺子里干活,那两个铺子打通也没有多大,连着她六个人守着一个铺子也尽够了。
沈玉姝翻了个身继续想着,如今沈家最要紧的还是先把过冬的麦子种下去,晚上吃饭时听沈安仁说起,有几家村民今天就下山去收拾田地了,地里荒废大半年可得好好收拾收拾才能种地。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