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马比你闺女都重要?我这就和娘告状去。”
院子里乱糟糟的摆着家具和砌炕用的材料,连个下脚地都没有,沈玉姝扒掉他的胳膊,蹦蹦跳跳跑回正房。
“哎,你这孩子,我不就是随口说说,哎....你等会儿,别和你娘胡咧咧,回头我又得被她唠叨。”沈安信伸出的手还僵在半空,眼见追不上,看女儿进屋笑着弯腰归置起地上的东西来。
家具能摞的摞到一起,今天天晚了,明天搬到隔壁院,正好里头房子还空着,放几件家具绰绰有余。
砌炕的材料也尽量摞高点,这天黑了院子里没个灯照着,人出来一准被绊倒。
隔壁书房学习的兄弟俩听见响动抬头对视一眼,忍不住扬起嘴角笑出了声,尤其沈宁言挪着屁股动来动去,明显想出去凑热闹。
沈宁嘉只当没看见,轻轻翻着手里的书页,出声提醒,“二哥,你今天的大字还没练完。”
“我知道,这不是两天没见二姐,想去看看她。”沈宁言耐住性子写完纸上最后一笔,笑嘻嘻的开口。
沈宁嘉继续翻着手里的书,“阿姐有什么好看的,不过一晚上没见,夫子给你布置的课业不止练字吧。”
“你咋知道的???”沈宁言闻言炸毛,惊得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
沈宁嘉不想之前阿姐的一番辛苦白费,所以不止对自己严厉,连带着沈宁言的那一份也算上,每天下课后都要去隔壁班问个清楚,好督促他上进。
他抽出沈宁言这两天学的课本递过去,沉着一张脸哼道:“一个月期限到了你要是没留下,不止大伯不饶你,大伯娘怕是更不会手软,难不成你想吃两份竹笋炒肉。”
竹笋炒肉还是沈宁言挨了几次打之后从沈玉姝那里听来的,他像个被人掐住了后脖颈的猫一般,乖乖把抬到一半的屁股落回椅子上,随口嘟囔一句,“咱俩到底谁是哥哥?”
“自然是你了,我这叫手足情深。”沈宁嘉微微勾起嘴角,斜了他一眼,“你放心,若到最后你还是没叫夫子留下,我会帮你的。”
沈宁言没想到他这么义气,凑近了问道:“怎么帮?”
沈宁嘉歪头冲他露出阴恻恻的笑容,“当然是帮着大伯按住你,好叫大伯娘好好抽你的屁股。”
“好啊你,什么手足情深,分明是要看我的笑话。”沈宁言知道自己被耍了,手里的书也不看了,随手朝他扔过去,人也扑了上去。
沈宁嘉抬脚挡住他,按住他伸过来的手阻止他继续闹腾,“你再闹,待会儿吃了饭还要给元生他们讲课,今天该轮到你了。”
一句话彻底压下沈宁言的张牙舞爪,他拽了拽衣角稳稳坐回椅子,重新拿起课本似模似样看起来,谁不喜欢好为人师,最起码作为一个小夫子,可不能因为学识不精再教坏学生。
隔壁房里沈玉姝一进门就瘫在炕上,挨着两个小娃娃,也顾不上衣裳脏不脏的,实在两条腿酸疼的厉害,像灌了铅似得重。
顾氏倚在炕边又在忙针线,这回不是给两个孩子做,看大小和料子颜色多半是做给沈玉姝的。
她看女儿一副懒得动弹的样,放下手里的绣绷拿起身侧的靠枕倾身垫到她脑后,“怎么累成这样?”
沈玉姝放下逗弄孩子的玩具转身看向顾氏这一头,把这两天的情况简单说了说。
前头顾氏还说要把隔壁的前院收拾出来给星白住,现下好了估计用不上了。
“对了娘,回头我想再去吴叔那儿一趟,买头驴回来,反正之后咱家要做肥皂,进山出山运货也用得到。”
顾氏捏着绣绷的手顿了顿,“那隔壁的院子还是照修,买了驴也要有地方安置。”
“那娘看着安排吧,这事我就不管了。”沈玉姝点点头,转头继续逗着两个孩子,“二白它俩回来了吗?”
“昨晚回来送了信,一早天不亮就又出去了,估摸着天黑就回来了。”
沈玉姝见她顾着刺绣头也不抬,起身把炕桌拖到两人中间,点上油灯挪到她眼跟前,“娘,我不是早把缝纫机拿出来了,您怎么还用手缝,天都黑了熬坏眼睛怎么办?
您每天带他俩不累嘛,还要抽空绣那些菜品,这样见缝插针的干针线活,回头我就给咱一家从外面买成衣回来。”
顾氏嗔了她一眼,“你这丫头,离天黑还早着呢,等娘把这片叶子收尾就不绣了行了吧。”
沈玉姝绕过桌子趴到顾氏腿上看她绣的东西,看来许久才瞧出点意思来,是一朵.....准确点的描述应该是一株草?
她搜刮了脑袋里的所有知识,半是肯定半是疑问的抬头,“娘绣的是祝余草??”
“你看出来啦?”顾氏瞟她一眼,惊讶道。
《山海经》里的南山经有载:“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娘这是盼着我一辈子吃穿不愁啊。”沈玉姝摸上那朵青色小花便是一笑,倒是很朴实的愿望,也符合父母对子女的期盼。
顾氏摸向她手掌的薄茧微微摇头,“你的本事这样大,这辈子吃穿自是不用发愁,娘是盼你这一生都和乐安康,无病无灾。”
沈玉姝蹭了蹭她的腿,嘻笑道:“那娘可得守着我点,让我在家多留几年,可不能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样,早早的就把女儿给嫁出去。”
顾氏笑得无奈,点着她的脑袋应下,“好,都依你,多守你几年,将来你的婚事也由你做主。”
“真的???”沈玉姝忽地直起身子,先前关于婚事她提了几次,顾氏可从不松口的。
顾氏点头,“真的。”
沈玉姝挪着身子蹭到顾氏身前,抱着她的胳膊一阵撒娇,“我就知道娘最好了。”
顾氏怕绣绷上的针扎到她,将人推开点,“行了,我还不知道你,惯会卖乖,累了就再躺会儿去,你大姐和阿花阿草做饭去了,一会儿就该喊人吃饭了。”
缓了会儿人也来了精神,沈玉姝重新躺回两个孩子身边,咿咿呀呀的和他俩聊了起来,时不时的还和顾氏说上两句。
“对了娘,我准备把家里的萝卜做成泡菜,院外那半亩地收了不少,放到明年怕是会糠。”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
院子里乱糟糟的摆着家具和砌炕用的材料,连个下脚地都没有,沈玉姝扒掉他的胳膊,蹦蹦跳跳跑回正房。
“哎,你这孩子,我不就是随口说说,哎....你等会儿,别和你娘胡咧咧,回头我又得被她唠叨。”沈安信伸出的手还僵在半空,眼见追不上,看女儿进屋笑着弯腰归置起地上的东西来。
家具能摞的摞到一起,今天天晚了,明天搬到隔壁院,正好里头房子还空着,放几件家具绰绰有余。
砌炕的材料也尽量摞高点,这天黑了院子里没个灯照着,人出来一准被绊倒。
隔壁书房学习的兄弟俩听见响动抬头对视一眼,忍不住扬起嘴角笑出了声,尤其沈宁言挪着屁股动来动去,明显想出去凑热闹。
沈宁嘉只当没看见,轻轻翻着手里的书页,出声提醒,“二哥,你今天的大字还没练完。”
“我知道,这不是两天没见二姐,想去看看她。”沈宁言耐住性子写完纸上最后一笔,笑嘻嘻的开口。
沈宁嘉继续翻着手里的书,“阿姐有什么好看的,不过一晚上没见,夫子给你布置的课业不止练字吧。”
“你咋知道的???”沈宁言闻言炸毛,惊得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
沈宁嘉不想之前阿姐的一番辛苦白费,所以不止对自己严厉,连带着沈宁言的那一份也算上,每天下课后都要去隔壁班问个清楚,好督促他上进。
他抽出沈宁言这两天学的课本递过去,沉着一张脸哼道:“一个月期限到了你要是没留下,不止大伯不饶你,大伯娘怕是更不会手软,难不成你想吃两份竹笋炒肉。”
竹笋炒肉还是沈宁言挨了几次打之后从沈玉姝那里听来的,他像个被人掐住了后脖颈的猫一般,乖乖把抬到一半的屁股落回椅子上,随口嘟囔一句,“咱俩到底谁是哥哥?”
“自然是你了,我这叫手足情深。”沈宁嘉微微勾起嘴角,斜了他一眼,“你放心,若到最后你还是没叫夫子留下,我会帮你的。”
沈宁言没想到他这么义气,凑近了问道:“怎么帮?”
沈宁嘉歪头冲他露出阴恻恻的笑容,“当然是帮着大伯按住你,好叫大伯娘好好抽你的屁股。”
“好啊你,什么手足情深,分明是要看我的笑话。”沈宁言知道自己被耍了,手里的书也不看了,随手朝他扔过去,人也扑了上去。
沈宁嘉抬脚挡住他,按住他伸过来的手阻止他继续闹腾,“你再闹,待会儿吃了饭还要给元生他们讲课,今天该轮到你了。”
一句话彻底压下沈宁言的张牙舞爪,他拽了拽衣角稳稳坐回椅子,重新拿起课本似模似样看起来,谁不喜欢好为人师,最起码作为一个小夫子,可不能因为学识不精再教坏学生。
隔壁房里沈玉姝一进门就瘫在炕上,挨着两个小娃娃,也顾不上衣裳脏不脏的,实在两条腿酸疼的厉害,像灌了铅似得重。
顾氏倚在炕边又在忙针线,这回不是给两个孩子做,看大小和料子颜色多半是做给沈玉姝的。
她看女儿一副懒得动弹的样,放下手里的绣绷拿起身侧的靠枕倾身垫到她脑后,“怎么累成这样?”
沈玉姝放下逗弄孩子的玩具转身看向顾氏这一头,把这两天的情况简单说了说。
前头顾氏还说要把隔壁的前院收拾出来给星白住,现下好了估计用不上了。
“对了娘,回头我想再去吴叔那儿一趟,买头驴回来,反正之后咱家要做肥皂,进山出山运货也用得到。”
顾氏捏着绣绷的手顿了顿,“那隔壁的院子还是照修,买了驴也要有地方安置。”
“那娘看着安排吧,这事我就不管了。”沈玉姝点点头,转头继续逗着两个孩子,“二白它俩回来了吗?”
“昨晚回来送了信,一早天不亮就又出去了,估摸着天黑就回来了。”
沈玉姝见她顾着刺绣头也不抬,起身把炕桌拖到两人中间,点上油灯挪到她眼跟前,“娘,我不是早把缝纫机拿出来了,您怎么还用手缝,天都黑了熬坏眼睛怎么办?
您每天带他俩不累嘛,还要抽空绣那些菜品,这样见缝插针的干针线活,回头我就给咱一家从外面买成衣回来。”
顾氏嗔了她一眼,“你这丫头,离天黑还早着呢,等娘把这片叶子收尾就不绣了行了吧。”
沈玉姝绕过桌子趴到顾氏腿上看她绣的东西,看来许久才瞧出点意思来,是一朵.....准确点的描述应该是一株草?
她搜刮了脑袋里的所有知识,半是肯定半是疑问的抬头,“娘绣的是祝余草??”
“你看出来啦?”顾氏瞟她一眼,惊讶道。
《山海经》里的南山经有载:“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娘这是盼着我一辈子吃穿不愁啊。”沈玉姝摸上那朵青色小花便是一笑,倒是很朴实的愿望,也符合父母对子女的期盼。
顾氏摸向她手掌的薄茧微微摇头,“你的本事这样大,这辈子吃穿自是不用发愁,娘是盼你这一生都和乐安康,无病无灾。”
沈玉姝蹭了蹭她的腿,嘻笑道:“那娘可得守着我点,让我在家多留几年,可不能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样,早早的就把女儿给嫁出去。”
顾氏笑得无奈,点着她的脑袋应下,“好,都依你,多守你几年,将来你的婚事也由你做主。”
“真的???”沈玉姝忽地直起身子,先前关于婚事她提了几次,顾氏可从不松口的。
顾氏点头,“真的。”
沈玉姝挪着身子蹭到顾氏身前,抱着她的胳膊一阵撒娇,“我就知道娘最好了。”
顾氏怕绣绷上的针扎到她,将人推开点,“行了,我还不知道你,惯会卖乖,累了就再躺会儿去,你大姐和阿花阿草做饭去了,一会儿就该喊人吃饭了。”
缓了会儿人也来了精神,沈玉姝重新躺回两个孩子身边,咿咿呀呀的和他俩聊了起来,时不时的还和顾氏说上两句。
“对了娘,我准备把家里的萝卜做成泡菜,院外那半亩地收了不少,放到明年怕是会糠。”
喜欢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