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春秋笔与儿歌三百首-《鬼背儒圣》

  话语落。

  公孙羊微微抬起手中的剑,一指顾墨。

  啥意思?

  顾墨看着剑意通天的公孙羊,面露不解。

  你倒是辩啊。

  “剑名:辩论!”公孙羊咧嘴笑道。

  顾墨:“…………”

  苟且:“…………”

  “我跟他打,胜算几成。”顾墨来到苟且的身旁,小声问道。

  苟且一身狼狈,他缓缓起身,收起木剑。

  他看了看屹立于苍穹之上的公孙羊,再看了看身旁的顾墨,略微思索了一会,摇头道:“手段频出,胜算怕也不足两成。”

  “你确定?”顾墨面露凝重之色。

  顾墨如今的底牌与手段,苟且大致是清楚的。

  即使诗词加身,爆种而战。

  苟且依旧不看好。

  “若是有我还不知晓的底牌,胜算或可再添一二层。”苟且又补充了一句。

  我它么,哪来那么多底牌!!

  顾墨无语。

  “那行,我认输。”

  “先生之“辩论”,着实精彩,堪称绝世,但我不服!”

  顾墨双手一摊,直接认输。

  “哈哈哈。”

  “不服好,若是服了,那我还不愿呢。”

  公孙羊大笑着,收起了手中的剑。

  不服,还好?

  顾墨翻了翻白眼,觉得此人,多少有点大病。

  就这样,三人又回到书铺。

  准备,开始行拜师礼。

  公孙羊拿出一张,老夫子赤裸半身健美图,恭敬的挂在了墙上。

  随后,拿出一个香炉。

  并点燃了几根香,交到了顾墨的手中。

  “去吧,插上香,拜三拜,你我日后便为师兄弟了。”公孙羊双手环抱于胸,一脸笑意的说道。

  不是。

  这拜师礼。

  就这么草率的嘛?

  老夫子,本人不来嘛?

  还有这张图,怎么浓浓的一股“蛊惑仔”风。

  苍天啊!

  大地啊!

  这师门靠谱嘛!?

  顾墨手持三根还飘着余烟的香,一脸的生无可恋。

  谁叫打不过人家呢。

  无奈啊。

  顾墨轻轻叹了口气,随后上前将三根香插入香炉之中,双手合十,郑重的拜了三拜。

  如此,礼成。

  “不错,不错!”公孙羊笑道。

  其实。

  那日,其师突然对他说看中了一人,要收其为徒时。

  公孙羊是极力反对的。

  毕竟,这个师傅有多么不靠谱。

  他是亲身经历过的。

  教人?教砍人,还差不多。

  既无多大本事,就不要再乱祸害人了。

  可是,经不住,其为师再三恳求。

  无奈,公孙羊还是答应,过来看看。

  这一看,可真不得了。

  如此璞玉,确实难得。

  公孙羊也很满意。

  倒也难怪,其师如此中意他了。

  “既已入门,老师交待下来的拜师礼,到可给你了!”

  公孙羊如此说道,而后从怀中缓缓掏出一枚古铜色刻刀,递给了顾墨。

  这啥?

  顾墨看着这东西,微微一愣,后双手轻举接了过来。

  这是一把刻刀,整体长度不过寸许左右。

  不过,其不同于常见的铁质刀具,它全由赤铜所制,浑身刻满纹路,夹杂着斑驳的岁月痕迹。

  “此物收好,一般情况下,轻易不要动用。”公孙羊非常凝重的叮嘱道。

  这东西,砍过的生灵太多,太过显目。

  若是,暴露出来。

  很有可能,会被仇敌盯上,伺机报复。

  “这是什么?”顾墨有些摸不准此物的来历与用途。

  “笔!”

  公孙羊很是郑重道。

  “笔!?”顾墨闻言一愣,再细细打量了一番。

  这东西,能跟“笔”能扯上关系?

  等等。

  顾墨猛的惊醒。

  《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谒欲贺,其馀不知书者起请之。”李贤注:“古者记事书於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笔。”

  “这是刀笔!!”顾墨惊道。

  公孙羊轻轻点了点头。

  刀笔,那是非常古老的物件。

  在春秋战国时代,运用较多。

  主要是,那个时代还未有“纸张”出现。

  书籍的大多载体,皆是竹简。

  而在竹简上刻字,所用的笔,便是这“刀笔”,其又名“春秋笔”。

  顾墨郑重的收起刻刀,这东西里面,蕴含着一股庞大的力量。

  这很不简单,亦很贵重。

  这情,得承。

  “我这作为师兄的,初次见面,也有一物赠予。”公孙羊一边说着,一边又在怀中摸了半天,方才缓缓抽出一本有些虫蛀的书籍。

  顾墨接过。

  只见,这一本书,很是不简单。

  书皮,用的是用一种未曾听闻过的金晶石纸质制成,表面嵌着由佛门的各种符号,金色佛陀图案和各种佛印等等,构成了一副诡异的画面。

  翻过身来。

  其正面,乃是用金色佛血勾勒出的璀璨书名,其名:《儿歌三百首》。

  顾墨:“…………”

  “额,那便谢过师兄了。”顾墨哭笑不得的说道。

  这书,看起来那么高大上。

  可是这书名。

  怎么如此幼稚。

  小儿读物嘛?

  不过,这好歹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倒也不能浪费。

  “哎,你可不能小瞧此物。”

  “这是我与刹那古寺那半身佛陀,“辩论”了几天几夜,方才赢来的宝贝。”

  公孙羊很是认真的说道。

  并且,还特意给顾墨描述了那场辩论之凶险。

  懂了!

  不是打架,是“辩论”。

  现在读书人,干个架,都如此文雅了嘛?

  顾墨好似学会了一些东西。

  既然师兄,都说这东西珍贵了。

  那顾墨可得好好看一看了。

  轻轻翻开书页。

  刹那间,璀璨佛光夺目耀眼。

  其书页,每一行、每一页,都印满了各种异域的佛门符号、奇特字体、金色边框,它们一同散发出淡淡的金光。

  同时。

  有浩荡佛音响彻。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

  佛音冉冉,似有引人向上,度人入佛之功效。

  顾墨微微皱眉,这佛音吵的他耳朵疼,轻喝道:

  “道可道,非常道。”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话语落,一青、一银两道光芒,自顾墨周身蹿起,儒音、道音,同时响彻,并与这吵人的佛音碰撞,一同消散。

  公孙羊目露惊奇之色,本以为他或许还要出手。

  未曾想,顾墨居然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为何,我好像不曾听过此言。”公孙羊努力回忆着。

  顾墨继续品读,其中内容:

  孩子孩子为何你这么坏

  欺负欺骗为何你做出来

  学会做好小孩相亲相爱

  关怀就在心中充满色彩

  乖乖你快回来

  我怀抱一直为你打开

  乖乖要真心悔改

  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小孩

  乖乖你快回来

  要努力学习为了未来

  回头做孝顺的小孩

  本来人性都是善良像小孩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你阅读了佛门至高佛典《儿歌三百首》,从中领悟《大日如来真经·上篇》】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