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炮声隆隆,直线距离十余里的镇南关(安南人称之为南关)内,所有人俱是惊诧不已。
这是哪来的战事?
怎么会有如此猛烈的炮声?
不仅仅是关内的士兵,连带关后方的百姓,都十分惊惧。
守军枕戈待敌,严阵以待,可是,不到一个时辰,一切都归于沉寂。
一夜无事。
第二天,仍旧无事。
第三天夜晚,当所有人放下警惕心理之后,意外发生了。
意外,发生在镇南关内的参将府
深夜,几个不速之客,悄然闯入。
“杨参将,久违了。”
……
临近子时,万籁俱寂,参将府的书房却摇曳着莹莹灯火。
镇南关守将杨杰,先祖出身太原杨氏,辗转千载,他的家族却早已扎根八桂大地,成为地地道道的广西人。
镇南关,原名雍鸡关,两千余年名称多变。
大明开国不足百年,镇南关便从洪武朝的鸡陵关,变为永乐朝的镇夷关,最终宣德年间,又改成镇南关。
镇南镇南,不知是否是针对金鸡山外的所谓“大南”。
由于蓝山叛乱不过三十余载,眼下镇南关关防并未废弛——至少面对所谓南天中华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南关隘归广西都司直管,正三品参将,足以说明大明对这个南方“小强”的重视。
杨杰并非颟顸之人,早在安南有变时,他便飞书报送朝廷。
此次南关外的炮声,也让他很是警惕。
可关外不远处即名为藩属的敌国,派人查探,容易落人口实,所以杨参将也只好严加戒备。
可他仍旧宿不能寐,这天夜晚,他正在挑灯研究地图,突然,冥冥中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
直到听到刚才那声音。
“嗯?”
杨杰本能地回头,猛然间,脖子却传来刺骨的凉意。
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人,手持雪亮的长剑,神情冷漠地盯着他。
“你,你……”杨杰大脑有点乱,这是怎么回事?
堂堂参将府,怎会发生如此荒谬的事?
似是看出了杨杰的想法,黑衣人“嗖”地一声收起了长剑。
一道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传了出来:
“杨将军,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毕竟是高级武官,而且不是两京勋贵子弟那样的酒囊饭袋,杨杰很快回过神来,他并未呼救,而是冷冷盯着眼前黑衣人,厉声问道:“你是谁?有何贵干?”
黑衣人突然笑了:“杨将军不试试叫人吗?”
“处变不惊、遇事果断。不愧是我大明参将。”
杨杰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他当然想喊人,可他知道,眼前这个人,连守备森严的镇南关,铜墙铁壁的参将府都进来了。参将府位于关城之中,四周高墙环绕,他能进来,显然不是一般人。
此人未必有恶意,如果是行刺,完全可以第一时间下手。既然不是行刺,显然是有事,有事就有的商量。
而且看他有恃无恐的样子,似乎也并不在意自己接下来的举措。
退一步,即便自己叫来大批士兵,此人仍然可以挟持自己,或者将自己极限一换一。
所以,杨杰很快便镇定下来,不过他这番举措,反倒赢得了黑衣人的赞许。
“哼,鬼鬼祟祟,故弄玄虚,你究竟想干什么?”
杨杰继续问道。
“杨将军稍安勿躁,在下以这种方式叨扰,实属无奈,还请杨将军见谅。”
黑衣人客套了几句,接着问道:“杨将军可知前日炮声?”
这下却让杨杰惊呆了,他心头大震,急切问道:“你为这个而来?”
“不错。”黑衣人点点头,缓缓说道,“前日,我军炮击谅山,半日克城。我军伤亡不盈百,阵斩安南官兵两万五千余,俘获无算……”
“什么?”
“你,你是兰芳人?”
杨杰彻底震惊了。
他没想到,这伙人竟是所谓的兰芳贼人。
他更没想到,这伙人竟胆大包天,潜入镇南关!
“你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莫不知即便杀了我,你也走不出镇南关?!”
“哈哈哈哈哈。”黑衣人笑了,“杨将军想啥呢?在下此次前来,实乃为将军您,还有关内的弟兄们,带来一场富贵。”
“杨将军,在下虽是兰芳人,也是大明人。”
“在海外是兰芳人,在华夏是大明人。”
黑衣人解释道:“杨将军不妨仔细看看,在下与那些披发跣足、满嘴黑牙的安南人可不一样。”
“我兰芳,对大明从无敌对之心。”
黑衣人的解释让杨杰一头雾水,他本能地联想到江浙的倭寇,又联想到南洋自绝王化的海外弃民。
杨杰不由得仔细端详眼前这位,只见他高大魁梧,典型的北方汉人长相。
杨杰一边看一边思考,不由得对这人刚才的话产生了些许好奇。
“这位好汉,还请入座直言。”
“只是深夜来不及制备茶水,还请多担待。”
杨杰起身,指了指旁边的梨花木桌椅,然后径直落座。
黑衣人也大喇喇坐了下来,开口道:“实不相瞒,在下深夜叨扰虽然冒昧,给将军带来的,却是一场造化!”
“造化?”
“不错,我军虽然摧枯拉朽荡平安南,可土地需要耕种,城市重建更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我此番前来,为的是贵我双方商贸往来。”
“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将军只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商贾与无田无地的流民顺利出关,我们绝对不会亏待将军。”
说罢,黑衣人“啪”地一声,两块金锭便甩到了梨木方桌上,烛光与金光交辉,给人以极强的诱惑。
听着黑衣人的话,杨杰的眉头越皱越浓,但当他看到黑衣人摆出金条的那一刹那,紧皱的眉头一下子松开,随即又是一副大义凛然状。
“送客!”
杨杰面色一沉,眼中寒光乍现:“壮士这何意?”
“你就拿这黄白之物,来考验我大明官员?”
“砰!”杨杰一掌拍在案几上,怒道:“本将最恨这等龌龊勾当!边关将士浴血奋战,岂容你这等铜臭玷污!”
随即,杨杰朝东北风拱手,正色道:“本将世受皇恩,为国朝镇守边关。岂能见利忘义,收取区区不义之财!”
这是哪来的战事?
怎么会有如此猛烈的炮声?
不仅仅是关内的士兵,连带关后方的百姓,都十分惊惧。
守军枕戈待敌,严阵以待,可是,不到一个时辰,一切都归于沉寂。
一夜无事。
第二天,仍旧无事。
第三天夜晚,当所有人放下警惕心理之后,意外发生了。
意外,发生在镇南关内的参将府
深夜,几个不速之客,悄然闯入。
“杨参将,久违了。”
……
临近子时,万籁俱寂,参将府的书房却摇曳着莹莹灯火。
镇南关守将杨杰,先祖出身太原杨氏,辗转千载,他的家族却早已扎根八桂大地,成为地地道道的广西人。
镇南关,原名雍鸡关,两千余年名称多变。
大明开国不足百年,镇南关便从洪武朝的鸡陵关,变为永乐朝的镇夷关,最终宣德年间,又改成镇南关。
镇南镇南,不知是否是针对金鸡山外的所谓“大南”。
由于蓝山叛乱不过三十余载,眼下镇南关关防并未废弛——至少面对所谓南天中华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南关隘归广西都司直管,正三品参将,足以说明大明对这个南方“小强”的重视。
杨杰并非颟顸之人,早在安南有变时,他便飞书报送朝廷。
此次南关外的炮声,也让他很是警惕。
可关外不远处即名为藩属的敌国,派人查探,容易落人口实,所以杨参将也只好严加戒备。
可他仍旧宿不能寐,这天夜晚,他正在挑灯研究地图,突然,冥冥中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
直到听到刚才那声音。
“嗯?”
杨杰本能地回头,猛然间,脖子却传来刺骨的凉意。
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人,手持雪亮的长剑,神情冷漠地盯着他。
“你,你……”杨杰大脑有点乱,这是怎么回事?
堂堂参将府,怎会发生如此荒谬的事?
似是看出了杨杰的想法,黑衣人“嗖”地一声收起了长剑。
一道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传了出来:
“杨将军,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毕竟是高级武官,而且不是两京勋贵子弟那样的酒囊饭袋,杨杰很快回过神来,他并未呼救,而是冷冷盯着眼前黑衣人,厉声问道:“你是谁?有何贵干?”
黑衣人突然笑了:“杨将军不试试叫人吗?”
“处变不惊、遇事果断。不愧是我大明参将。”
杨杰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
他当然想喊人,可他知道,眼前这个人,连守备森严的镇南关,铜墙铁壁的参将府都进来了。参将府位于关城之中,四周高墙环绕,他能进来,显然不是一般人。
此人未必有恶意,如果是行刺,完全可以第一时间下手。既然不是行刺,显然是有事,有事就有的商量。
而且看他有恃无恐的样子,似乎也并不在意自己接下来的举措。
退一步,即便自己叫来大批士兵,此人仍然可以挟持自己,或者将自己极限一换一。
所以,杨杰很快便镇定下来,不过他这番举措,反倒赢得了黑衣人的赞许。
“哼,鬼鬼祟祟,故弄玄虚,你究竟想干什么?”
杨杰继续问道。
“杨将军稍安勿躁,在下以这种方式叨扰,实属无奈,还请杨将军见谅。”
黑衣人客套了几句,接着问道:“杨将军可知前日炮声?”
这下却让杨杰惊呆了,他心头大震,急切问道:“你为这个而来?”
“不错。”黑衣人点点头,缓缓说道,“前日,我军炮击谅山,半日克城。我军伤亡不盈百,阵斩安南官兵两万五千余,俘获无算……”
“什么?”
“你,你是兰芳人?”
杨杰彻底震惊了。
他没想到,这伙人竟是所谓的兰芳贼人。
他更没想到,这伙人竟胆大包天,潜入镇南关!
“你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莫不知即便杀了我,你也走不出镇南关?!”
“哈哈哈哈哈。”黑衣人笑了,“杨将军想啥呢?在下此次前来,实乃为将军您,还有关内的弟兄们,带来一场富贵。”
“杨将军,在下虽是兰芳人,也是大明人。”
“在海外是兰芳人,在华夏是大明人。”
黑衣人解释道:“杨将军不妨仔细看看,在下与那些披发跣足、满嘴黑牙的安南人可不一样。”
“我兰芳,对大明从无敌对之心。”
黑衣人的解释让杨杰一头雾水,他本能地联想到江浙的倭寇,又联想到南洋自绝王化的海外弃民。
杨杰不由得仔细端详眼前这位,只见他高大魁梧,典型的北方汉人长相。
杨杰一边看一边思考,不由得对这人刚才的话产生了些许好奇。
“这位好汉,还请入座直言。”
“只是深夜来不及制备茶水,还请多担待。”
杨杰起身,指了指旁边的梨花木桌椅,然后径直落座。
黑衣人也大喇喇坐了下来,开口道:“实不相瞒,在下深夜叨扰虽然冒昧,给将军带来的,却是一场造化!”
“造化?”
“不错,我军虽然摧枯拉朽荡平安南,可土地需要耕种,城市重建更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我此番前来,为的是贵我双方商贸往来。”
“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将军只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商贾与无田无地的流民顺利出关,我们绝对不会亏待将军。”
说罢,黑衣人“啪”地一声,两块金锭便甩到了梨木方桌上,烛光与金光交辉,给人以极强的诱惑。
听着黑衣人的话,杨杰的眉头越皱越浓,但当他看到黑衣人摆出金条的那一刹那,紧皱的眉头一下子松开,随即又是一副大义凛然状。
“送客!”
杨杰面色一沉,眼中寒光乍现:“壮士这何意?”
“你就拿这黄白之物,来考验我大明官员?”
“砰!”杨杰一掌拍在案几上,怒道:“本将最恨这等龌龊勾当!边关将士浴血奋战,岂容你这等铜臭玷污!”
随即,杨杰朝东北风拱手,正色道:“本将世受皇恩,为国朝镇守边关。岂能见利忘义,收取区区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