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不到,卢俊义的镇岳军和种师道、种师中的种家军,八万余名军士集结完毕。
大军从诸暨城西门出击,往西南攻打严州城。
这边的梁山大军刚刚出城不久,宋军暗探就得知了消息。
他们马不停蹄,赶回富阳禀告大将刘光世。
刘光世正在城外的校场上,训练刚刚征召的新兵。
手下军士来报:“启禀刘将军,有诸暨城方向的暗探前来!”
“快传!”刘光世心里咯噔一下,心生不祥的预感。
片刻后,暗探上前躬身行礼:“启禀刘将军,大事不妙!”
“发生何事,快说!”
“诸暨城内的梁山大军,已经出城,前往西南方向。他们的行军目标,好像是......严州!”
“严州?”刘光世脸色阴沉下来,“严州有多少守军?”
身边的将领上前一步,禀告道:“启禀刘将军,严州城内只有三万守军。旁边的城池守军也不多,都只有一两万人!”
“哼!梁山草寇这是不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啊!北面的战事刚停,南面镇岳军和种家军就闲不住了!”刘光世恶狠狠说道。
“刘将军,我们该如何行事呢?你看是否立刻禀告皇帝陛下?”
刘光世轻叹一声,没有丝毫犹豫,下令道:“派出哨骑,立刻禀告天子。富阳城内的守军,做好准备,随时往严州方向支援!”
“是,刘将军!”
哨骑很快便从富阳出城,前往都城临安。
刘光世则继续训练新兵,等待朝廷的旨意。
一日不到,宋朝皇帝赵构就得知了消息。
他立刻下旨给刘光世,让他领军五万,前去支援严州。
刘光世收到圣旨后,立刻集结富阳城内的守军。
他留下三万人马守城,剩余的军士,在他的率领下,从南门出城。
宋军一刻不停,往严州急行。
再说严州城那边,也收到了梁山大军来袭的消息。
守城将领李淼,一边派出哨骑出城求援,一边下令闭门不出,死守严州。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的大军,经过一日行进,已经来到严州城东门外五十里。
梁山大军扎下营寨,稍作休整。
次日拂晓,大军继续前行。
正午时分,八万军士抵达严州城东门十里。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商议后,决定先养精蓄锐,于次日再发起猛攻。
大军就地扎下营寨。
当晚天黑时分,严州城守将李淼在城内的议事厅中,召集手下将领商议退敌之策。
他开门见山道:“诸位,梁山草寇已经兵临城下。今日没有前来攻城,想必是养足精神,明日一鼓作气攻下我严州城池。诸位可有退敌之策吗?”
手下的将领出来说道:“李将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他们养好精神,前来攻城。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行啊!”
李淼微微颔首,觉得此人说得在理。
他沉吟片刻后,朗声道:“诸位将军,我们已派出哨骑出城求援。想必要不了多久,援兵就会赶到。眼下最关键的,就是尽量拖延梁山草寇的攻城。只要我军多坚守一日,便多一点胜算。本将军决定,今晚三更,派兵出城劫寨!”
“李将军,劫寨之举或许可以一试。梁山贼寇就算有防备,也能使他们不能安稳休整。”
“哪位将军,愿领兵出城,前去劫寨?”
李淼的话音刚落,一员副将抱拳出来请战:“李将军,末将愿领兵出城!”
“好!你去城内点五千军士。今晚三更,前往梁山草寇的营寨。记住,只需放火就好,不可恋战!”
“李将军放心!”
众将领商议已定后,各自散去。
当晚三更时分,这员宋军副将点了五千军士,从东门出城,悄悄前往梁山大寨。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虽然有所防备,但依旧被烧毁了不少营寨。
双方激战了一个多时辰,宋军副将损失了一千余名军士后,顺利撤回严州。
梁山军士眼看追击不上,这才撤军回寨。
折腾了两个时辰,军士疲惫不堪,个个无精打采。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见状,不得不下令军士再休整两个时辰。
大概正午时分,三员将领才领着梁山大军,前来攻城。
八万军士在严州城东门外摆开阵势。
严州城守城将领李淼,领着手下将领亲自登上东门,率领守军反击。
种师中双腿一夹马腹,率先从阵中冲出。
他纵马来到城墙底下的空地,长枪往前一指,对着城墙上的宋将叫骂。
李淼虽然气愤,但沉着冷静,没有派出将领出城交战。
种师中骂了一阵,见没有宋将出城交战。
他只能拨转马头,先撤回本阵。
片刻后,梁山大军阵中响起低沉的号角声。
投石车、火炮、攻城床弩率先被推出。
三通战鼓之后,梁山大军开始发起猛攻。
礌石、炮石、木棍大小的弩箭,朝着严州城城墙倾泻而来。
李淼没有丝毫慌乱,指挥军士先找掩体躲避。
大概一个时辰后,等到震天的轰鸣声停止。
他才让守城军士探出头来。
城墙底下,梁山盾牌军组成一个个方阵,掩护着攻城云梯和攻城车,缓缓向城门靠前。
李淼拔出腰间的佩剑,高举在空中。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城墙上的梁山大军。
心中在计算着距离。
五百步!
四百步!
三百步!
两百步!
眼看盾牌军进入投石车和床弩的射程,李淼的佩剑往前一指,朗声道:“投石车、床弩准备,给我射!”
城墙上礌石和弩箭对着盾牌军和攻城云梯而来。
只是一瞬间,就有十几个方阵的盾牌军,被砸出一个巨大的口子。
攻城云梯也被砸毁了三四架。
梁山盾牌军不计伤亡,迅速重组方阵,往前行进。
如此反复,一个时辰后,在付出了上千名军士的代价下。
盾牌军掩护着攻城云梯和攻城车,冲过堑壕,来到城门底下。
卢俊义在阵中见状,继续催兵向前。
又有三千军镇岳军,从阵中冲出。
这些人中,一半是盾牌军,一半是弓箭手。
大军从诸暨城西门出击,往西南攻打严州城。
这边的梁山大军刚刚出城不久,宋军暗探就得知了消息。
他们马不停蹄,赶回富阳禀告大将刘光世。
刘光世正在城外的校场上,训练刚刚征召的新兵。
手下军士来报:“启禀刘将军,有诸暨城方向的暗探前来!”
“快传!”刘光世心里咯噔一下,心生不祥的预感。
片刻后,暗探上前躬身行礼:“启禀刘将军,大事不妙!”
“发生何事,快说!”
“诸暨城内的梁山大军,已经出城,前往西南方向。他们的行军目标,好像是......严州!”
“严州?”刘光世脸色阴沉下来,“严州有多少守军?”
身边的将领上前一步,禀告道:“启禀刘将军,严州城内只有三万守军。旁边的城池守军也不多,都只有一两万人!”
“哼!梁山草寇这是不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啊!北面的战事刚停,南面镇岳军和种家军就闲不住了!”刘光世恶狠狠说道。
“刘将军,我们该如何行事呢?你看是否立刻禀告皇帝陛下?”
刘光世轻叹一声,没有丝毫犹豫,下令道:“派出哨骑,立刻禀告天子。富阳城内的守军,做好准备,随时往严州方向支援!”
“是,刘将军!”
哨骑很快便从富阳出城,前往都城临安。
刘光世则继续训练新兵,等待朝廷的旨意。
一日不到,宋朝皇帝赵构就得知了消息。
他立刻下旨给刘光世,让他领军五万,前去支援严州。
刘光世收到圣旨后,立刻集结富阳城内的守军。
他留下三万人马守城,剩余的军士,在他的率领下,从南门出城。
宋军一刻不停,往严州急行。
再说严州城那边,也收到了梁山大军来袭的消息。
守城将领李淼,一边派出哨骑出城求援,一边下令闭门不出,死守严州。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的大军,经过一日行进,已经来到严州城东门外五十里。
梁山大军扎下营寨,稍作休整。
次日拂晓,大军继续前行。
正午时分,八万军士抵达严州城东门十里。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商议后,决定先养精蓄锐,于次日再发起猛攻。
大军就地扎下营寨。
当晚天黑时分,严州城守将李淼在城内的议事厅中,召集手下将领商议退敌之策。
他开门见山道:“诸位,梁山草寇已经兵临城下。今日没有前来攻城,想必是养足精神,明日一鼓作气攻下我严州城池。诸位可有退敌之策吗?”
手下的将领出来说道:“李将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他们养好精神,前来攻城。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行啊!”
李淼微微颔首,觉得此人说得在理。
他沉吟片刻后,朗声道:“诸位将军,我们已派出哨骑出城求援。想必要不了多久,援兵就会赶到。眼下最关键的,就是尽量拖延梁山草寇的攻城。只要我军多坚守一日,便多一点胜算。本将军决定,今晚三更,派兵出城劫寨!”
“李将军,劫寨之举或许可以一试。梁山贼寇就算有防备,也能使他们不能安稳休整。”
“哪位将军,愿领兵出城,前去劫寨?”
李淼的话音刚落,一员副将抱拳出来请战:“李将军,末将愿领兵出城!”
“好!你去城内点五千军士。今晚三更,前往梁山草寇的营寨。记住,只需放火就好,不可恋战!”
“李将军放心!”
众将领商议已定后,各自散去。
当晚三更时分,这员宋军副将点了五千军士,从东门出城,悄悄前往梁山大寨。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虽然有所防备,但依旧被烧毁了不少营寨。
双方激战了一个多时辰,宋军副将损失了一千余名军士后,顺利撤回严州。
梁山军士眼看追击不上,这才撤军回寨。
折腾了两个时辰,军士疲惫不堪,个个无精打采。
卢俊义、种师道、种师中三人见状,不得不下令军士再休整两个时辰。
大概正午时分,三员将领才领着梁山大军,前来攻城。
八万军士在严州城东门外摆开阵势。
严州城守城将领李淼,领着手下将领亲自登上东门,率领守军反击。
种师中双腿一夹马腹,率先从阵中冲出。
他纵马来到城墙底下的空地,长枪往前一指,对着城墙上的宋将叫骂。
李淼虽然气愤,但沉着冷静,没有派出将领出城交战。
种师中骂了一阵,见没有宋将出城交战。
他只能拨转马头,先撤回本阵。
片刻后,梁山大军阵中响起低沉的号角声。
投石车、火炮、攻城床弩率先被推出。
三通战鼓之后,梁山大军开始发起猛攻。
礌石、炮石、木棍大小的弩箭,朝着严州城城墙倾泻而来。
李淼没有丝毫慌乱,指挥军士先找掩体躲避。
大概一个时辰后,等到震天的轰鸣声停止。
他才让守城军士探出头来。
城墙底下,梁山盾牌军组成一个个方阵,掩护着攻城云梯和攻城车,缓缓向城门靠前。
李淼拔出腰间的佩剑,高举在空中。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城墙上的梁山大军。
心中在计算着距离。
五百步!
四百步!
三百步!
两百步!
眼看盾牌军进入投石车和床弩的射程,李淼的佩剑往前一指,朗声道:“投石车、床弩准备,给我射!”
城墙上礌石和弩箭对着盾牌军和攻城云梯而来。
只是一瞬间,就有十几个方阵的盾牌军,被砸出一个巨大的口子。
攻城云梯也被砸毁了三四架。
梁山盾牌军不计伤亡,迅速重组方阵,往前行进。
如此反复,一个时辰后,在付出了上千名军士的代价下。
盾牌军掩护着攻城云梯和攻城车,冲过堑壕,来到城门底下。
卢俊义在阵中见状,继续催兵向前。
又有三千军镇岳军,从阵中冲出。
这些人中,一半是盾牌军,一半是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