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种家军、镇岳军大败-《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种师道、种师中两人见宋军源源不断的军士,从城内杀出,大感不妙。

  种师中开口说道:“兄长,这情况不对啊!新城内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马?”

  种师道面色铁青,暗叫一声:“不好,应该是有宋军援兵到了,我们中计了!”

  “前后夹击?这是想一举灭掉我种家军?”种师中面露凶狠,咬牙道。

  “形势对我军极其不利,传令下去,立刻鸣金收兵,边打边撤!”种师道不再犹豫,立刻传下将令。

  种家军阵中响起了鸣金之音。

  所有军士迅速向中军集结。

  然而刘光世领着大军,紧追不舍。

  再加上宋军将领秦封在身后不停冲杀。

  种家军的阵型,只抵挡了半个时辰,就被宋军击溃。

  种师道、种师中两人见状,面面相觑,倒吸一口冷气。

  为了尽可能多的保全种家军,两人留下一万军马,抵挡宋军的追击。

  剩余军士立刻往南撤退,准备就近撤回桐庐城。

  刘光世追杀了两个时辰,将一万种家军全部砍杀。

  这一战下来,种家军损伤了将近一半军士。

  种师道、种师中两人领着败军,撤回桐庐城内。

  与此同时,留在于潜城内的守军,也得到了消息。

  五千余人迅速出城,往南赶回桐庐。

  刘光世见追击不上后,这才领军撤回。

  随后他命秦封,领着三万军士,趁机夺回于潜。

  种师道、种师中此次出兵,除了损兵折将,毫无收获。

  两人在桐庐城内的议事厅,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正在此时,卢俊义派出的哨骑赶到。

  种师道将军情告知哨骑,让他报知卢俊义。

  哨骑出了桐庐,立刻返回会稽城。

  两日后,卢俊义正在会稽城内,安排日常事宜。

  哨骑匆匆来报:“启禀卢将军,两位种将军那边攻城受挫,军士折损了大半!”

  卢俊义闻言,大惊失色。

  “什么?折损大半?这怎么可能?”

  “启禀卢将军,刘光世领着大军赶到新城。两位种家军并不知情,这才中了刘光世的奸计!”

  卢俊义眉头紧皱,恶狠狠道:“刘光世这厮,支援这么快吗?那如此说来,萧山城或许有机可乘!传令下去,即刻派出暗探,前往萧山城。查探清楚,城内的守军还有多少!”

  “是,卢将军!”

  十几名暗探从会稽城出发,赶往萧山。

  一日后,暗探回禀:“启禀卢将军,萧山城内还有守军五万,刘光世确实不在城中!”

  “好!传令下去,让军士做好准备,明日出城,前去攻打萧山!”

  “是!”

  次日五更,镇岳军七万余人,在城内集结完毕。

  卢俊义大手一挥,领着军士从北门出城,杀向萧山城。

  萧山城内的守城主将得知消息,一点不慌。

  城内的守军有五万余人,而卢俊义的攻城军士只有七万。

  只需坚守不出,守一个月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守城主将即刻传下将令,让军士做好迎敌准备,闭门不出。

  一日后,卢俊义的镇岳军赶到萧山城南门。

  他让军士在南门摆开阵型。

  自己则一马当先,纵马疾驰到城墙底下。

  他提着丈二钢枪,在城墙底下叫骂。

  守城的宋军主将,毫不在意,并没有派出将领出城厮杀。

  卢俊义叫骂了半个时辰,见宋军无人出战,只得拨转马头,撤回本阵。

  片刻后,镇岳军中响起低沉的号角声。

  军士推出投石车和火炮,开始攻城。

  事情如宋军主将所料。

  双方军士激战了一日,镇岳军一无所获。

  卢俊义无奈,只得撤军先退回本阵。

  接下来的十余天,双方都在不停交战。

  然而镇岳军就是攻不破萧山城门。

  镇岳军的中军帐内,卢俊义愁眉不展,正在帐内踱步。

  他身边的副将出来建议道:“卢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萧山城内的守军实在太多,如此下去,我军除了损兵折将,毫无机会可攻破城门啊。不如先撤军回会稽城,再做商议吧。”

  “是啊,卢将军,还是快下决断吧!”

  卢俊义沉吟片刻,觉得几人说得有理。

  他长叹一声,朗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准备,连夜撤回会稽城!”

  “是,卢将军!”

  半个时辰不到,仅剩的五万镇岳军集结完毕。

  卢俊义领着大军,拔寨而起,撤回会稽城去了。

  南门的战事,因为这两次出兵,军士损失巨大,只能暂时休养,补充军士。

  赵杰那边得知消息后,也是愁容满面。

  他在崇德城内,召集手下将领商议对策。

  所有将领纷纷赶到议事厅内。

  赵杰开门见山道:“诸位将军,南面的种家军和镇岳军,交战失利。想要从南面对宋朝都城临安施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我军在崇德城内,已经有些时日。下一步该如何行事,诸位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鸦雀无声。

  众将领你盯着我,我盯着你,尽皆摇头。

  片刻后,军师公孙胜捋着胡须,上前一步,开口说道:“王爷,如今南面的盐官城内,张俊亲自驻守,守军有八万余人。西面的德清城,吴璘亲自驻守,守军有将近十万余人。这两座城池,我军想要攻下,几乎是没有可能。唯有往西南的临平镇出兵,将张俊的军马引出,或许可以一试!”

  赵杰眼神一亮,盯着议事厅内的地图,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眼下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尝试一番了!”

  “哪位将军愿领兵,前去佯攻临平镇?”赵杰目光转向底下的众将领,出言询问道。

  “末将等愿领兵前去!”林冲、武松两人出来请战。

  “好!两位将军,你们即刻在城内点五万军马,往临平镇方向进兵!剩余将领,随时等待本王的将令!”

  “是!王爷!”林冲、武松两人拱手行礼后,率先退出议事厅。

  两人在城内点了五万军士,从南门出城,杀向临平镇。

  临平镇内,宋军守城军士有两万余人。

  梁山大军刚从崇德城出发,宋军的暗探,就将消息报知给盐官城内的张俊。

  临平镇距离临安只有一百余里。

  张俊得知消息后,不得不亲自领着大军,出城往临平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