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这个要命的冬天-《特战女兵在古代》

  与红河县相隔一百多公里地的洛河县,

  这里的村民们就相对要贫穷落后多了,主要这里的村庄,

  不像红河县朱屋村有近两千人的规模,而且村民与村民之间,

  更不会懂什么互帮互助,互相友爱。

  因此,这叶屋村的村民们,一直都受到官府与地主的双重剥削。

  叶屋村民叶世民今年刚好三十岁,如果是在现代,

  三十岁的人,那可依然青春年华,年轻气盛。

  可这个古代大夏朝的叶世民,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年人。

  他刚成亲第二年,妻子刘建梅因难产生下女儿后便一命呜呼,

  临终之际,刘建梅用尽最后的力气,

  叮嘱叶世民一定要好好地抚养好女儿,看着她快乐成长,

  然后再给她找个好婆家。

  这么多年来,叶世民一直含辛茹苦地把他与刘建梅唯一的女儿,

  当成是心肝宝贝地照顾着疼爱着。

  尽管年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夜夜辛苦劳作,

  可除去给官府与地主的税收之外,一年到头来,

  只能落得个勉强温饱的情况而已。

  若是地里收成不好的话,甚至连温饱问题,

  那都成为了奢侈的想法。

  这年他们这个县里,就正好遇到了地里收成不好的光景,

  整个县里的人,一直处于闹饥荒的状态。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古人特别傻,难道饿肚子了,

  不知道去上山打猎,或者下河摸鱼吗?

  但事实上呢?一旦人们开始粮食紧缺的时候,

  那些百姓们,早已经将他们的手伸到了山上跟河里,

  等饥荒真正开始的时候,山上的资源与河里的鱼虾,

  早就被饥肠辘辘的百姓们,伸手去将其掏空。

  若不是正好最近,赶上了朝廷要派出三皇子前来平西州巡视的决定,

  当地的州府,县令,还有地方的地主们才不可能会对他们大发慈悲。

  因为三皇子即将要到来,所以平西的知州下令,

  让各县令及当地的地主,给他们这些一直挨饿受苦的百姓发放了一些粮食。

  这才使得县里的那些百姓们,还能勉强苟延残喘地活过这个冬天。

  叶世民父女二人,在这一次官府与地主的救济中,

  领到了一小袋糙米、一小袋面粉、一袋的麸皮,

  还有几件破旧但能保暖的棉衣。

  这些物资虽不算充裕,但对于他们来说,

  只要精打细算着使用,并在没有其它恶劣因素的话,

  还是可以让他们父女二人,苦苦地支撑着度过,

  这个寒冷而艰难的冬天。

  而且,这年的冬天来得特别快,尽管他们父女二人,

  前几天领到了几件棉衣,可晚上夜里时,

  叶世民也照样会被冻醒。

  弄得他每日白天,起来都会用泥巴将家里的各个漏风漏气的缺口补上。

  可到了夜里,那些寒风还是照样能想到办法从外面钻进到屋里来。

  弄得他们父女二人在夜里,只能互相搂得更紧,

  互相给对方取暖。

  叶世民家里也不是没有柴火,那都是他到山上去辛苦捡来的树枝棍子,

  还有他女儿每日在外面收集的干枯树叶跟野草。

  但就这样的宝贝柴火,它仅仅只够做顿饭而已。

  谁舍得用它们来生火取暖呀?

  加上那些树枝树叶,它也不耐烧,燃烧几下就没了。

  所以,叶世民根本舍不得用,而且他这几天还观察到,

  河里面的那些冰块,开始越来越坚硬,若是不省着点这些柴火,

  那这个冬天怎么办呀,又靠什么去渡过呢?

  可这天夜里,到半夜的时候,叶世民梦见自己掉落在了冰冷的河里,

  慌乱之中,他还在河里呛了几口冰冷的河水,

  当场把他冷得从梦中惊醒。

  在这个难熬的夜里,叶世民紧紧地搂着他的宝贝女儿,

  脑海里面一直在想着,如何地让自己与女儿能够温暖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想了很久,叶世民几乎想到了天亮,

  突然想起那天,他去领取救济的时候,镇上地主家里的仆人在讨论,

  那地主想要再收一房小妾的打算。

  当时,叶世民从他们身边经过,并没有过多在意,

  可如今想到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有那点少得可怜的物资,

  他心中突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可叶世民又想到了自己曾经对亡妻的承诺。

  再说自己辛辛苦苦养了十二年的宝贝女儿,

  他又怎么可能舍得呢?

  又怎么可能会没有一丝感情呢?

  但是,与其让女儿跟着自己挨饿受冻又受苦,

  还真的长痛不如短痛,把女儿送去地主做小妾好了,

  起码她到了地主家里,还能有口热饭吃,

  不用跟着自己挨饿受冻。

  想到这里,叶世民狠狠地抹去了眼中的泪水,

  搂着女儿继续睡觉。

  打定主意后,他天才刚亮,就起床烙了一块饼,

  背着女儿往地主家里走去。

  路上,他只吃了一小块饼,剩下的都给女儿吃。

  虽然,把自己这么小的女儿送去给地主当小妾,

  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难保别人家里会不动心,

  若是去晚了,估计人家地主可能还不愿意收留他女儿呢。

  当他们父女两人好不容易,来到地主家里说明来意,

  见到那个地主时,叶世民的心里又后悔到极点。

  那个老地主已是七十多岁人,老得都快可以做自己女儿的太爷爷,

  地主高兴得一把搂住叶世民的女儿,用他那如同一双布满沟壑般皱纹,

  粗糙得如同历经岁月侵蚀的老树皮的老手,

  不断地抚摸着他的女儿。

  把叶世民的小女儿吓得哇哇大哭,不停地朝他摇头哀求,

  “爹爹,不要卖了我,不要卖了我,呜~呜~”

  叶世民顿时心如刀割,很想马上抱着女儿离开这里,

  可是,当他看到地主命人拿出的一大袋精米,

  和一捆劈得整整齐齐的干柴时,叶世民心中想要拒绝的话,

  就像被死死地哽咽在喉咙里,他再也没有办法说得出口。

  看到这里,叶世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家,

  用几根这样的干柴生起了火苗,做起了香喷喷的米饭,

  舒舒服服又美美地饱吃一顿,然后,温暖地睡上了一个安稳的好觉。

  想到这里,叶世民便再没有任何犹豫,俯下身子,

  挑起大米跟干柴,快步地离开了地主家里。

  果然,地主给的这些干柴就是经烧,这天晚上,

  叶世民只用了三根柴,就做上了一顿香喷喷的米饭,

  然后,一直烧着那三根柴火,就让他的屋子里变得温暖舒适多了。

  这一天晚上,到半夜里那三根柴火才被烧完,

  但这却已经是叶世民,在这个冬天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第二天,叶世民一觉舒服地睡到天亮,起床饱餐一顿,

  他照样像往常那样走出家门,虽然家里已经有了柴火,

  可他还是打算去再多收集一点树枝柴火。

  路上村里邻居时,那些村民们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说村里有户人家,都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他们一家人,

  从屋里出来,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叶世民顿时停下脚步,与他们聊了起来。

  最后,众人越聊越按耐不住他们的好奇心,

  于是,便打算一起去看看这户人家,到底出了什么事。

  结果,当所有人赶到那户人家屋里的时,

  这家子人,一家六口早已被冻死了好几天。

  众人纷纷不停地感叹,这户人家真的太抠门了,

  要知道前几天,夜里那么冷,竟然舍不得生火取暖,

  活该他们一家人被冻死。

  不过,叹息归叹息,众人还是纷纷帮忙把他们一家人,

  简单地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