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芳头一回来琼州岛,对什么都感到新奇。
在京省待了大半辈子,见惯了红墙黄瓦,四合院落的风光,琼州岛的景色让她眼前一亮。
“这椰子树长得可真高,上面结那么多椰子,不会掉下来砸到人吗?”田心芳仰头看着树上结四五个椰子,忍不住惊叹。
陆佳佳笑着挽住奶奶的手臂:“奶奶,椰子成熟了会有人来采摘,不会随便掉下来的,再说椰子树都在挨着海边,没事谁会站在椰子树下等人砸,砸不到人。”
王琴也不是第一次来琼州岛来了,拉着田心芳就说:“这都快十一月了,白天天气这么暖和,平常穿件单衣就够了,冷的时候加一件厚衣服就能过去了,不像老家阴冷阴冷的。”
十一月的琼州岛依然温暖如春,不像北方大部分地方都开始雪花漫天,阳光透过椰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海风拂面,带着咸湿的气息。
路边的三角梅开得正艳,装饰着这个热情海岛。
回到军区大院的新家,田心芳更是惊喜连连。小院里种着芭蕉和木瓜树,还搭了个葡萄架,上面挂着一串串青翠的葡萄。
“不管进来多少次,这院子打理的真好!”田心芳满意地打量着。
“比京省的院子还宽敞,种这么多果树,以后可有不少新鲜水果吃了。”
陆佳佳拉着田心芳介绍道:“这些都是我以前种的了,到时候奶奶直接就能享受成果了,这边是芭蕉,那边是木瓜,还有葡萄哦,到时候还可以坐在下面乘凉,吹吹海风,老舒服了。”
“今天晚上,我们不吃别的,奶奶,这野生的海鲜可甜了。”
火车上,四人有说有笑,苏晴像个快乐的小鸟,不停地给其他三人讲东北的趣事,还不忘给陆骁提醒。
“到了我家,我爸肯定会拉你喝酒,到时候喝不过叫我!”
“我妈做的酸菜炖粉条可好吃了,保准你吃了还想吃!”
“还有我奶奶最疼我了,她要是问你话,你可得老实回答...”
陆骁温柔地听着,时不时点头,看着苏晴这样活泼的样子,就像看见阳光。
长途跋涉,陆华和林雪先下火车抵达苏市,最后火车终于抵达哈尔滨。
一出站,刺骨的寒风就让陆骁打了个寒颤,零下二十度的气温,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寒冷。
苏晴笑着给他围上厚厚的围巾:“习惯就好了,看,我爸我妈来接我们了!”
站台上,一对中年夫妇正在张望,苏爸爸身材高大,穿着军大衣,一看就是典型的东北汉子,苏妈妈围着红围巾,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爸爸,妈妈!”苏晴飞奔过去扑进母亲怀里。
“哎哟我的大闺女!”苏妈妈抱着女儿,眼睛却打量着后面的陆骁。
“这位就是陆骁吧,长得是一表人才!”
陆骁赶紧上前,礼貌地行礼:“伯父伯母好,我是陆骁,这是我们准备的一点心意,请不要嫌弃。”
说完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苏爸爸接过礼物,大手一拍陆骁的肩:“一看就是文化人,俺大老爷们儿回家喝酒去!”
苏家是典型的东北家庭,热情好客,一进门,热炕头已经烧得暖暖的,桌上摆满了东北特色菜:酸菜白肉、地三鲜、小鸡炖蘑菇...
“来来来,陆骁,上炕坐,我们好好喝两盅。”苏爸爸拉着陆骁就往炕上坐。
苏妈妈嗔怪道:“你这老头子,人家刚下车,让人家歇会儿!”
转头又对陆骁笑道:“小陆啊,别见外,就当自己家一样。”
吃饭时,苏爸爸果然开始灌酒,陆骁平时很少喝酒,还是硬着头皮一杯接一杯地喝。
酒过三巡,苏爸爸的话匣子开始打开了:“小陆啊,我们家晴晴从小就调皮,没少让我们操心,现在能找到你这么稳重的对象,我们也就放心了...”
苏妈妈也接着说:“是啊,我听说晴晴说你在电视台工作?那可是铁饭碗啊!”
陆骁虽然有些醉意,但还是认真回答:“伯父伯母放心,我一定会对苏晴好的,我在台里工作稳定,已经申请了单位住房,我家虽然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但都是分开住的,家里人都很团结护短,结婚后生活不会有问题...”
看着陆骁诚恳的态度,苏爸苏妈越发满意,虽然女儿嫁的地方远,之前女儿就在信里就说过不想错过陆骁这个人,陆家一大家子都是很好的人,嫁过去也没什么妯娌矛盾,就算以后遇上其他人,也遇不上这样的了。
苏奶奶更是拉着陆骁的手不放:“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我们晴晴有福气啊!”
与此同时陆华和林雪又是另一番景象。
到达苏市时,正值傍晚,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幅水墨画。
与京省的恢弘大气,南方的翠绿欲滴,苏市处处透着精致婉约。
林家是典型的江南书香门第,一进院门,就看见假山流水,翠竹掩映。
林父戴着金丝眼镜,正在院子里练太极拳。林母则在廊下绣花,姿态优雅。
“爸,妈,我们回来了。”林雪轻声唤道。
林父收势,打量了一下陆华,微微点头:“这位是陆华吧?”
林母也放下绣活,温柔一笑:“一路辛苦了,快进屋喝杯热茶。”
与东北的热情奔放不同,林家的接待要含蓄些。
上好的碧螺春,精致的苏式点心,一切都恰到好处。
晚饭时,菜式更是讲究,清炒虾仁、松鼠桂鱼、蟹粉豆腐...每道菜都像艺术品般精致。
林父温和地问起陆华,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古典文学谈到哲学思想,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林母则细心观察着陆华的举止言行,见他谈吐文雅,用餐礼仪得体,不禁暗暗点头。
饭后,林雪带陆华参观家里的绣坊,看到绣娘们精湛的苏绣技艺,陆华赞叹不已:“这简直是在绢上作画!”
林雪轻笑:“我们家不想让苏绣出现文化断层,从清传承到现在,我从小学习,现在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
陆华搂着林雪说道:“很棒,能将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分别做客的日子里,陆骁和陆华都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对方家人的认可。
苏家和林家也不是故意去为难未来的女婿,只要人品过关,比什么都强。
在京省待了大半辈子,见惯了红墙黄瓦,四合院落的风光,琼州岛的景色让她眼前一亮。
“这椰子树长得可真高,上面结那么多椰子,不会掉下来砸到人吗?”田心芳仰头看着树上结四五个椰子,忍不住惊叹。
陆佳佳笑着挽住奶奶的手臂:“奶奶,椰子成熟了会有人来采摘,不会随便掉下来的,再说椰子树都在挨着海边,没事谁会站在椰子树下等人砸,砸不到人。”
王琴也不是第一次来琼州岛来了,拉着田心芳就说:“这都快十一月了,白天天气这么暖和,平常穿件单衣就够了,冷的时候加一件厚衣服就能过去了,不像老家阴冷阴冷的。”
十一月的琼州岛依然温暖如春,不像北方大部分地方都开始雪花漫天,阳光透过椰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海风拂面,带着咸湿的气息。
路边的三角梅开得正艳,装饰着这个热情海岛。
回到军区大院的新家,田心芳更是惊喜连连。小院里种着芭蕉和木瓜树,还搭了个葡萄架,上面挂着一串串青翠的葡萄。
“不管进来多少次,这院子打理的真好!”田心芳满意地打量着。
“比京省的院子还宽敞,种这么多果树,以后可有不少新鲜水果吃了。”
陆佳佳拉着田心芳介绍道:“这些都是我以前种的了,到时候奶奶直接就能享受成果了,这边是芭蕉,那边是木瓜,还有葡萄哦,到时候还可以坐在下面乘凉,吹吹海风,老舒服了。”
“今天晚上,我们不吃别的,奶奶,这野生的海鲜可甜了。”
火车上,四人有说有笑,苏晴像个快乐的小鸟,不停地给其他三人讲东北的趣事,还不忘给陆骁提醒。
“到了我家,我爸肯定会拉你喝酒,到时候喝不过叫我!”
“我妈做的酸菜炖粉条可好吃了,保准你吃了还想吃!”
“还有我奶奶最疼我了,她要是问你话,你可得老实回答...”
陆骁温柔地听着,时不时点头,看着苏晴这样活泼的样子,就像看见阳光。
长途跋涉,陆华和林雪先下火车抵达苏市,最后火车终于抵达哈尔滨。
一出站,刺骨的寒风就让陆骁打了个寒颤,零下二十度的气温,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寒冷。
苏晴笑着给他围上厚厚的围巾:“习惯就好了,看,我爸我妈来接我们了!”
站台上,一对中年夫妇正在张望,苏爸爸身材高大,穿着军大衣,一看就是典型的东北汉子,苏妈妈围着红围巾,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爸爸,妈妈!”苏晴飞奔过去扑进母亲怀里。
“哎哟我的大闺女!”苏妈妈抱着女儿,眼睛却打量着后面的陆骁。
“这位就是陆骁吧,长得是一表人才!”
陆骁赶紧上前,礼貌地行礼:“伯父伯母好,我是陆骁,这是我们准备的一点心意,请不要嫌弃。”
说完递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苏爸爸接过礼物,大手一拍陆骁的肩:“一看就是文化人,俺大老爷们儿回家喝酒去!”
苏家是典型的东北家庭,热情好客,一进门,热炕头已经烧得暖暖的,桌上摆满了东北特色菜:酸菜白肉、地三鲜、小鸡炖蘑菇...
“来来来,陆骁,上炕坐,我们好好喝两盅。”苏爸爸拉着陆骁就往炕上坐。
苏妈妈嗔怪道:“你这老头子,人家刚下车,让人家歇会儿!”
转头又对陆骁笑道:“小陆啊,别见外,就当自己家一样。”
吃饭时,苏爸爸果然开始灌酒,陆骁平时很少喝酒,还是硬着头皮一杯接一杯地喝。
酒过三巡,苏爸爸的话匣子开始打开了:“小陆啊,我们家晴晴从小就调皮,没少让我们操心,现在能找到你这么稳重的对象,我们也就放心了...”
苏妈妈也接着说:“是啊,我听说晴晴说你在电视台工作?那可是铁饭碗啊!”
陆骁虽然有些醉意,但还是认真回答:“伯父伯母放心,我一定会对苏晴好的,我在台里工作稳定,已经申请了单位住房,我家虽然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但都是分开住的,家里人都很团结护短,结婚后生活不会有问题...”
看着陆骁诚恳的态度,苏爸苏妈越发满意,虽然女儿嫁的地方远,之前女儿就在信里就说过不想错过陆骁这个人,陆家一大家子都是很好的人,嫁过去也没什么妯娌矛盾,就算以后遇上其他人,也遇不上这样的了。
苏奶奶更是拉着陆骁的手不放:“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我们晴晴有福气啊!”
与此同时陆华和林雪又是另一番景象。
到达苏市时,正值傍晚,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幅水墨画。
与京省的恢弘大气,南方的翠绿欲滴,苏市处处透着精致婉约。
林家是典型的江南书香门第,一进院门,就看见假山流水,翠竹掩映。
林父戴着金丝眼镜,正在院子里练太极拳。林母则在廊下绣花,姿态优雅。
“爸,妈,我们回来了。”林雪轻声唤道。
林父收势,打量了一下陆华,微微点头:“这位是陆华吧?”
林母也放下绣活,温柔一笑:“一路辛苦了,快进屋喝杯热茶。”
与东北的热情奔放不同,林家的接待要含蓄些。
上好的碧螺春,精致的苏式点心,一切都恰到好处。
晚饭时,菜式更是讲究,清炒虾仁、松鼠桂鱼、蟹粉豆腐...每道菜都像艺术品般精致。
林父温和地问起陆华,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古典文学谈到哲学思想,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林母则细心观察着陆华的举止言行,见他谈吐文雅,用餐礼仪得体,不禁暗暗点头。
饭后,林雪带陆华参观家里的绣坊,看到绣娘们精湛的苏绣技艺,陆华赞叹不已:“这简直是在绢上作画!”
林雪轻笑:“我们家不想让苏绣出现文化断层,从清传承到现在,我从小学习,现在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
陆华搂着林雪说道:“很棒,能将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分别做客的日子里,陆骁和陆华都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对方家人的认可。
苏家和林家也不是故意去为难未来的女婿,只要人品过关,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