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欢声笑语-《重生八零:带签到系统暴富逆袭》

  陈砚生拎着空布袋往家走时,天已经擦黑了。

  霞飞路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洒在地上,映着他脚下的影子,忽长忽短。

  他家就在老街深处,一栋两层的老式石库门房子,墙皮有些斑驳,门楣上却也贴了张小小的“福”字,透着点年味儿。

  刚推开虚掩的木门,就闻到一股饭菜香。

  丁秋华正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活,听见动静回过头,脸上浮起笑意。

  “回来了?今天去哪儿了,这么晚。”

  “去祝小姐那儿了,帮她贴春联挂灯笼。”陈砚生把布袋往门后一放,走到灶台边,“做啥好吃的呢?”

  “炖了点排骨,给你补补。”丁秋华盛了碗排骨汤递过来,“那祝小姐一个人过年?”

  “嗯,她在沪城没有家人。”

  陈砚生坐在椅子上接过碗,喝了一大口,暖意从胃里散开。

  丁秋华擦了擦手,看着他,眼神里带着点探究。

  “你跟那祝小姐……处得挺好?”

  陈砚生呛了一口,差点把汤洒出来,含糊道:“就、就那样,她是老板,我是员工。”

  “是吗?”

  丁秋华笑了笑,转身继续切菜。

  “我看你这阵子天天往她那儿跑,还把我做的酱肉给人家带过去,可不是单纯的员工样。”

  陈砚生急了,站起身辩解。

  “妈,你别瞎说,祝小姐帮过我不少忙,我给她带点东西是应该的。”

  “应该的,应该的。”

  丁秋华顺着他的话,语气却带着点了然。

  “那祝小姐是个好姑娘,又能干又大方,就是……跟咱们不是一个世界的。”

  陈砚生没说话,低头喝着汤,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闷的。

  他知道妈说的是实话,祝铮住洋楼,开美容院,要建工厂,而他只是个会点功夫的普通人,两人之间隔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

  丁秋华看他耷拉着脑袋,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

  “妈不是说你配不上人家,就是觉得,有些事得想清楚。过年了,别瞎琢磨,先好好吃顿饭。”

  陈砚生点点头,把剩下的汤一饮而尽。

  除夕夜,沪城的鞭炮声从下午就没断过。

  祝铮的洋楼里,陈砚生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案板上摆着切好的菜,有鱼有肉,还有几样青菜,都是他早上特意去菜市场抢的新鲜货。

  祝铮靠在厨房门口,看着他熟练地颠勺,油星溅起来,他也不躲,只是专注地盯着锅里的菜,额头上渗着薄汗。

  “没想到你厨艺这么好。”祝铮笑着说,“比我强多了,我是啥也不会。”

  陈砚生回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弯了弯。

  “以前在武馆,我爸和师兄弟的饭都是我做,练出来了。”

  “那我可算有口福了。”

  祝铮走进来,想帮忙递个盘子,却被陈砚生拦住了。

  “你出去等着吧,这儿油烟大。”他把炒好的红烧肉盛出来,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最后一个菜,鱼马上就好。”

  祝铮只好退出去,坐在红木圆桌旁,看着桌上摆满的菜。

  红烧肉、清蒸鱼、腊肠炒青菜、番茄鸡蛋,还有一碗排骨汤。

  她从酒柜里拿出瓶红酒,又找了两个杯子,刚倒上,陈砚生就端着鱼出来了。

  “开饭了。”

  他解下围裙,在祝铮对面坐下,看着满桌的菜,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没啥好东西,都是家常菜。”

  “这就很好了。”祝铮举起酒杯,“陈砚生,今年谢谢你,帮了我不少忙。”

  陈砚生赶紧举起杯子,跟她碰了一下,手一抖,酒洒出来一点在手上,他也没察觉,只是红着脸说。

  “这是我该做的。”

  窗外突然“砰”的一声,一道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光映亮了院子里的积雪,也映亮了祝铮的脸。

  她笑语盈盈地看向窗外,眼睛亮晶晶的。

  “真好看。”

  陈砚生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烟花一朵接一朵地绽放,照亮了漆黑的夜空,也照亮了她嘴角的笑意。

  他觉得,这烟花再好看,也不如她眼里的光。

  两人边吃边聊,说些过年的话,偶尔有鞭炮声响起,气氛温馨又热闹。

  陈砚生给她夹了块鱼腹上的肉,祝铮也给她舀了勺排骨汤。

  吃到一半,祝铮的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

  【除夕守岁打卡成功,奖励:手工刺绣的“福”字挂屏一个(已送达客厅)。】

  她心里一喜,不动声色地往客厅瞥了一眼。

  果然看见沙发上多了个红底金线的挂屏,上面绣着个大大的“福”字,周围还绣着牡丹和蝙蝠,看着喜庆又精致。

  “怎么了?”陈砚生注意到她的目光,好奇地问。

  “没什么。”祝铮笑着说,“就是觉得今年这个年,过得挺不一样的。”

  “嗯。”

  陈砚生点点头,心里也是这么觉得。

  以前因父亲的原因,过年一直冷冷清清的,今年有祝铮在,虽然人不多,却觉得格外热闹。

  吃完饭,陈砚生主动收拾碗筷,祝铮想帮忙,被他推到客厅坐着。

  “你坐着吧,我来就行。”

  他端着碗走进厨房,水龙头哗哗地响,很快就传来碗碟碰撞的清脆声音。

  祝铮靠在沙发上,看着客厅里的“福”字挂屏,又听着厨房里的动静,觉得心里暖暖的。

  穿越到这个年代,从清溪镇到沪城,一路跌跌撞撞,总算有了点家的感觉。

  大年初一一大早,祝铮还没起床,就听见院门口传来敲门声。

  她披了件外套去开门,是张佳仪带着孩子来拜年。

  “祝小姐,新年好!”张佳仪笑着说,手里还拎着个布袋子,“给你带了点我妈做的年糕,尝尝。”

  “新年好,快进来坐。”祝铮把她们迎进来,“外面冷,进屋暖和暖和。”

  小雅和小军手里拿着糖,怯生生地喊了声“祝阿姨新年好”。

  祝铮笑着从果盘里抓了把糖果塞给他们。

  “新年要甜甜美美。”

  张佳仪看着客厅里的布置,笑着说:“你这儿真热闹,挂屏真好看。”

  祝铮给她倒了杯热茶:“昨天放烟花了吗?我看外面挺热闹的。”

  “放了,小军非要拉着他爸去买烟花,闹到半夜才睡。”张佳仪笑着说,“对了,宝柱家说一会儿也过来拜年,让我先过来看看你起没起。”

  正说着,院门口又传来脚步声,宝柱抱着孩子,一旁的女人应该就是他的妻子。

  李老太太跟在后面,手里还拎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几个白面馒头。

  “祝小姐,新年好。”

  宝柱笑着打招呼,怀里的小宝也咿咿呀呀地叫着。

  “新年好,快进来。”祝铮往屋里让他们。

  李老太太把篮子往桌上一放,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没啥好东西,家里蒸的馒头,给你尝尝。”

  “谢谢阿姨。”祝铮笑着说,“快坐,我给你们倒茶。”

  客厅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在地毯上追着玩,大人们坐着喝茶聊天,说些过年的话。

  偶尔传来一阵笑声,飘出窗外,混着远处的鞭炮声,格外有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