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小青梅不爱了(17)-《剧情魔力消失后怎么会变成这样?》

  由于肯花时间和心思钻研,冯无忧入职三四个月就熟悉了整个集团的运营情况。

  她不光精通集团业务,还对总部、各个分公司、合作方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都很熟悉。

  或许别人不认识她,但是她却熟知对方的职业经历、性格特点、做事风格。

  这也跟她喜欢蹭不同专业的课程有关。

  不同专业会有不同的研究问题的视角,冯无忧通过所学综合了这些知识,运用到了工作和生活当中。

  她会从各个方面研究事物,尽量打破自己地狭隘,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以便做出最合理的判断。

  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起码,她现在处理工作和人情关系游刃有余。

  冯文渊那些凡是见过她的老朋友都对她赞不绝口,“小小年纪,冷静沉稳,处事周全,思维敏捷,随机应变能力强,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

  而他们碍于情面没有明说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眼神有时太过坚毅专注又犀利,像是头亟待捕获猎物的狼。

  虽然现如今已经有企业家做出表率让女儿接手家业,但那毕竟占少数。

  更多的家族还是更倚重男孩,无论女孩多优秀,核心产业最后还是要交到男孩子手中,至多给女孩一些辅助职位或者边缘业务。

  他们着力培养男孩子的野心,毅力,思维,视野,胆量……

  这些东西在男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会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并大加赞赏。

  而如果是女孩子拥有这种特质,就会显得锋芒太过,容易让人产生不适感。

  原本那些有意联姻的长辈看到冯无忧本人后都纷纷打消了念头。

  这种女孩子不好驾驭,不适合当儿媳妇。

  儿媳妇还是要乖巧懂事听话,会持家顾家温柔一点的比较好。

  冯无忧是故意展露自己真实内在的,用这种隐晦不得罪人的方式吓退想要结亲的人。

  她没想这么快结婚,还要创业呢。

  传统观念的家庭是无法接受事业心太重的女性的。

  毕竟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顾得了一头就无法顾全另一头。

  而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就该为家庭多付出一些。

  否则,女性就会遭到许多指责和埋怨。

  迫于压力,女性就只能减少工作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

  这也是造成许多能力优秀的女性前进步伐减慢的原因之一。

  而冯无忧看透了这种现象,也没有兴趣与传统观念做抗争,就采取规避的方式。

  她重点发展自己的事业,提升个人价值。

  等到她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时,如果遇见不错的投缘人,她会考虑婚姻的。

  这天,冯无忧正在家里露台上看书,冯去疾气呼呼地过来了。

  他一屁股坐在了冯无忧旁边的椅子上,自顾自倒了一杯茶一口喝完。

  冯无忧好奇地问他:“谁惹你了?”

  “哼!”冯去疾生气地冷哼,看了一眼妹妹没说话。

  但等了一会儿终于没忍住,“还不是那个顾道宁!”

  这就奇怪了,冯无忧疑惑:“你和他还有联系?”

  “怎么可能!”冯去疾瞪大眼睛,“恶心人的玩意,我嫌恶心。

  他朋友现在成天夸他老婆贤惠,天天做饭送他公司里去。

  还说手艺没的说,比得上大厨的水准。

  还说……”

  冯去疾及时止住了,瞥了瞥妹妹,闭上了嘴。

  冯无忧却面色平静地说,“说话别说一半,别扭捏,大大方方的把话说完。”

  “他们说,顾道宁和他老婆阴差阳错结对了婚。

  结婚就该找那样会照顾人的女孩。

  适合恋爱的女孩不一定适合当一个好老婆。”

  冯去疾听到这话气坏了,攥紧拳头就要冲上去和那些嘴贱的人打起来。

  但是那些人看到他立马就走了,而他被朋友们拦着没有追上。

  为此他还对朋友好一顿埋怨,“为什么要拦着我,他们说我妹,难道我不该打他们吗?”

  朋友则说:“他们就是故意说给你听的,想要刺激你,贱兮兮的,打他们都嫌埋汰。”

  此刻坐在妹妹身旁,冯去疾噼里啪啦一通说,可冯无忧表情一直很平静。

  他就诧异了:“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冯无忧看了看他,给他杯子里续上茶,“再喝口茶降降火。”

  “你为什么不生气?”

  “我干嘛要为不相干的人生气?”

  “他们故意恶心人呢?”

  “不放心上就恶心不到了。”

  冯去疾叹服地摇了摇头,“你比我有气量。”

  而冯无忧则笑了,“不,我睚眦必报。”

  “那你怎么没报复顾道宁?”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呢?”

  冯去疾闻言很是吃惊,但是他左想右想,愣是没有想通顾道宁哪里遭报应了。

  “他现在可风光了,哪里是遭报应的样子。”

  “他风光,就是他遭报应的开始。”

  “这算哪门子的报复,是报恩吧?”

  “欲想失其亡,必先使其狂。哥,以后碰见顾道宁别理他,他不会蹦跶太久,你就静观其变吧。”

  冯无忧留下这句话就起身走了,留下冯去疾摸不着脑袋一脸困惑。

  顾道宁如今是圈子里炙手可热的商业奇才,一出现就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

  他很享受大家崇拜的目光,这和他梦里的情景太像了。

  也因此他更加确信梦境的真实性,所以做事大刀阔斧,胆子也越来越大。

  现在,他已经不满足小项目了,决心要搞一个大项目。

  为此,他专门注册了一个公司,要自己单干。

  只有以自己的名义不借助集团的名头搞事业,他的成功才会更具有冲击力。

  他会是商界传奇,成就一个众人膜拜的商业神话。

  公司已经注册好了,新项目正在完善计划书的阶段,但是已经有人收到风声开始和他打听新项目的内容。

  他也会在公众场合阐述他的观点,为新项目造势。

  有胆大的跃跃欲试想要和他合作,为项目注资,以求搭上顺风车分上一杯羹。

  对此,顾道宁是持积极态度的。

  钱越多,摊子越大,效益也就越高。

  因此,在新项目还在准备阶段的时候,顾道宁就已经得到了不少投资。

  这让顾道宁的信心成倍增长,他仿佛看到了新项目落成后急速飞涨的个人财富。

  他说话越来越有底气,言语也逐渐失真,越来越敢吹嘘夸大事实。

  当然也有人质疑他话语的真实性,但由于他之前做的几个项目都非常成功,回报率很高,所以相信他的人仍旧占大多数。

  当项目测试结果超过及格线后,顾道宁就立即将项目投入市场开始运营。

  团队中有人建议晚一点实施,再优化一下项目,将各项数据提一提,但遭到了顾道宁的断然拒绝。

  他觉得可以了。

  那股强烈的成功欲让他日夜难安,尤其在独处时更如烈火般灼烧着他的心。

  他无比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渴望众人敬仰的目光。

  这种渴望,让他一步也等不得,急切地将项目落地。

  唯有成功,只有成功,才能驱散那股灼烧感,让他的灵魂得以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