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姻的事情最终也没成。
陆安筠也加快了对地盘的控制和治理。
战争需要巨大的物资供应,从陆安筠掌权以来,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商业活动。
暗中组建了北地最大的镖队,用来保护南来北往货物的运输。
她自己也在其他各地盘中设立酒楼、钱庄、茶馆、戏班等,一方面挣钱,另一方面用来收集情报消息。
北地气候四季分明,地域辽阔,但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用于农业生产,非常浪费。
陆安筠就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给予不少优惠政策。
许多百姓拖家带口前往野地荒原,犁地、施肥、播种,经过两三年的光景,粮食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升,充盈了粮仓。
为了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她加大对武器研发的投入,使得武器越发精良。
她还很重视教育,加设学堂,不光孩童要上学,文盲的中青年男女也要学识字。
为了不浪费人才,她要求基层官员积极发掘民间高人,令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才用于地盘的发展。
身为女子,她对青楼花船等红粉窟的存在深恶痛绝。
她想要杜绝这种地方的存在,解除对女子的压迫。
于是这些年她循序渐进的推进计划,通过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打击人口拐卖、交易等措施一步步将陷入泥沼的女子解救出来,并杜绝其她女子落入深渊。
对于以往对犯罪官员的处罚,也摒除了对女子贬为娼妓的条例,改为做工赎罪。
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改革,她所管辖的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粮食产量成倍增加,民众个人素质有效提升。
当然,在施行利民政策的同时,会触及到权贵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抗。
但陆安筠施行打一棍子给颗甜枣的策略化解这股阻力,遇到实在顽固的家族,她就从内部瓦解此家族,削弱他们的势力,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她是一个很勤勉的领头人,白天处理政务,深夜还要攻读各类书籍,不忘提升自己。
正是因为勤奋踏实,肯干务实的作风,令她在面对重大目标时并没有无措和迷茫。
对她有质疑的人逐渐减少,她以卓越的领导力和亮眼的成绩赢得了民心,威望与日俱增。
虽然守旧的思想残余依然存在,不时会蹦出来几个人质疑她,但情况终究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战砺枭闷着一肚子气回到了南江,崔南歆等在门口迎接他。
看到他不善的神色就知道他心情很不好,于是小心谨慎地照顾他的情绪。
家中所有人言行都比以往轻缓许多,唯恐惹来战砺枭的怒火。
其实崔南歆知道战砺枭求娶过陆安筠,消息传来时有不少看她笑话的人。
母亲甚至派来心腹嬷嬷向她求证此事。
她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羞辱,心酸委屈气愤各种情绪在胸中翻涌。
可素来的教养和认知让她极力维持体面,从不在人前表现出丝毫怨愤和难堪。
她甚至让嬷嬷劝慰母亲和父亲不要介意此事,战砺枭此举也是迫不得已为之,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一统天下。
只要战砺枭能够成为最终的霸主,她受点委屈是难免的。
她让崔家不要给战砺枭施压,一切照旧,过去如何,现在仍旧如何。
关键是崔家势必要维持自己的实力,督促族中子弟勤奋向学。
只要崔家实力不衰弱,战砺枭就不会跟崔家翻脸,会记着崔家的体谅和包容。
她告诉嬷嬷,“和父亲母亲说,一时的得失并没什么,赢到最后才是最要紧的。
陆安筠背后的陆家军势力再强,也不过是武将,必会成为战砺枭介意的存在。
到时候,不用他们动手,战砺枭自会解决掉这个大麻烦。
所以面对陆家,我们要做的就是安静等待,静比动要有效。
等到战砺枭回来,千万不要给他甩脸色,要更加体贴,展现崔家对他的宽厚和理解。”
当嬷嬷将此话如实转告给崔家族长和主母后,他们既欣慰又心酸。
欣慰于女儿高屋建瓴的格局和眼界,甚至比男儿都要有成算。
心酸于女儿新婚不过一年就要面临夫婿再娶贵女的羞辱和委屈,还要强颜欢笑,维持体面。
崔父抚须感叹,“我们这个女儿,谋略城府远高于常人,虽可惜是个女子,但就算是女子,也一定会坐到母仪天下最尊贵的那个位子。”
这番话将崔母心中的不快全数扫去。
夫君说女儿将来能做皇后,那么现在这点委屈算的了什么。
“男人嘛,成大事难免要平衡各方势力,我们确实要多体谅他,不能苛责于他。”她宽心的劝慰夫君,也同时安自己的心。
原本崔家人已经做好了表现宽厚贴心的准备,但谁知道战砺枭铩羽而归,使得他们没了表演的余地,竟还有点失望。
崔南歆也说不上是庆幸还是焦心。
陆安筠不是普通贵女,而是手握实权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一旦和战砺枭成婚,势必会影响她的地位。
谁能笑到最后,没人敢保证。
万一那女人化解了战砺枭的忌惮,赢得了他的信任,那么她的结局不会太好。
但,陆安筠没有和战砺枭联姻,那么战砺枭又要勉力支撑,对抗来自各方的压力,前途未知。
而她作为战砺枭的妻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势必会跟着受到影响。
左右都不顺心。
战砺枭在家中稍事修整,就要立即上战场了。
因为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谣言,说战砺枭有帝王命,将来一定消灭各方势力,成为最后赢家。
这是令其他有野心的首领极为介意的事情。
言论无论真假,既然已经流传开来,那么他们就不会坐视不理。
于是陆续有人向战砺枭发动战争。
战砺枭带领军队奋力反击,小股的势力被他消灭了,强敌则要进行拉锯战。
虽然所有人都佩服战砺枭顽强的意志力和高超的领导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损失惨重。
崔南歆眼见他疲于应对,崔家对他的支持也开始动摇,这让她忧心不已。
她回了娘家,亲自求父亲能够再拨给她的夫君一笔军饷。
“父亲,崔家已经在战砺枭身上付出了那么多,他也走了这么远了。
换成另一个人,不可能撑到现在。
这代表我们没有选错人,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到底,不该中途放弃,否则就真的是前功尽弃了。”
但崔家商讨过后,也只拿出了崔南歆想要金额的一半。
他们甚至还准备筛选新的扶持对象。
这是崔南歆不想看到的。
骨子里很高傲的她,一直都在崔家一众兄弟姐妹中居于翘楚。
当初嫁给穷小子出身的战砺枭时,家里不少人都不以为然,觉得她太自负了。
她不愿让自己的选择一场空。
如果战砺枭失败了,她是可以重新回到崔家,但之后呢?她还有未来吗?
崔南歆思考了一夜,最终做了一个决定。
她拿出了几乎所有嫁妆,孤注一掷,全部给了战砺枭。
喜欢剧情魔力消失后怎么会变成这样?
陆安筠也加快了对地盘的控制和治理。
战争需要巨大的物资供应,从陆安筠掌权以来,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商业活动。
暗中组建了北地最大的镖队,用来保护南来北往货物的运输。
她自己也在其他各地盘中设立酒楼、钱庄、茶馆、戏班等,一方面挣钱,另一方面用来收集情报消息。
北地气候四季分明,地域辽阔,但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用于农业生产,非常浪费。
陆安筠就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给予不少优惠政策。
许多百姓拖家带口前往野地荒原,犁地、施肥、播种,经过两三年的光景,粮食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升,充盈了粮仓。
为了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她加大对武器研发的投入,使得武器越发精良。
她还很重视教育,加设学堂,不光孩童要上学,文盲的中青年男女也要学识字。
为了不浪费人才,她要求基层官员积极发掘民间高人,令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才用于地盘的发展。
身为女子,她对青楼花船等红粉窟的存在深恶痛绝。
她想要杜绝这种地方的存在,解除对女子的压迫。
于是这些年她循序渐进的推进计划,通过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打击人口拐卖、交易等措施一步步将陷入泥沼的女子解救出来,并杜绝其她女子落入深渊。
对于以往对犯罪官员的处罚,也摒除了对女子贬为娼妓的条例,改为做工赎罪。
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改革,她所管辖的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粮食产量成倍增加,民众个人素质有效提升。
当然,在施行利民政策的同时,会触及到权贵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抵抗。
但陆安筠施行打一棍子给颗甜枣的策略化解这股阻力,遇到实在顽固的家族,她就从内部瓦解此家族,削弱他们的势力,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她是一个很勤勉的领头人,白天处理政务,深夜还要攻读各类书籍,不忘提升自己。
正是因为勤奋踏实,肯干务实的作风,令她在面对重大目标时并没有无措和迷茫。
对她有质疑的人逐渐减少,她以卓越的领导力和亮眼的成绩赢得了民心,威望与日俱增。
虽然守旧的思想残余依然存在,不时会蹦出来几个人质疑她,但情况终究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战砺枭闷着一肚子气回到了南江,崔南歆等在门口迎接他。
看到他不善的神色就知道他心情很不好,于是小心谨慎地照顾他的情绪。
家中所有人言行都比以往轻缓许多,唯恐惹来战砺枭的怒火。
其实崔南歆知道战砺枭求娶过陆安筠,消息传来时有不少看她笑话的人。
母亲甚至派来心腹嬷嬷向她求证此事。
她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羞辱,心酸委屈气愤各种情绪在胸中翻涌。
可素来的教养和认知让她极力维持体面,从不在人前表现出丝毫怨愤和难堪。
她甚至让嬷嬷劝慰母亲和父亲不要介意此事,战砺枭此举也是迫不得已为之,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一统天下。
只要战砺枭能够成为最终的霸主,她受点委屈是难免的。
她让崔家不要给战砺枭施压,一切照旧,过去如何,现在仍旧如何。
关键是崔家势必要维持自己的实力,督促族中子弟勤奋向学。
只要崔家实力不衰弱,战砺枭就不会跟崔家翻脸,会记着崔家的体谅和包容。
她告诉嬷嬷,“和父亲母亲说,一时的得失并没什么,赢到最后才是最要紧的。
陆安筠背后的陆家军势力再强,也不过是武将,必会成为战砺枭介意的存在。
到时候,不用他们动手,战砺枭自会解决掉这个大麻烦。
所以面对陆家,我们要做的就是安静等待,静比动要有效。
等到战砺枭回来,千万不要给他甩脸色,要更加体贴,展现崔家对他的宽厚和理解。”
当嬷嬷将此话如实转告给崔家族长和主母后,他们既欣慰又心酸。
欣慰于女儿高屋建瓴的格局和眼界,甚至比男儿都要有成算。
心酸于女儿新婚不过一年就要面临夫婿再娶贵女的羞辱和委屈,还要强颜欢笑,维持体面。
崔父抚须感叹,“我们这个女儿,谋略城府远高于常人,虽可惜是个女子,但就算是女子,也一定会坐到母仪天下最尊贵的那个位子。”
这番话将崔母心中的不快全数扫去。
夫君说女儿将来能做皇后,那么现在这点委屈算的了什么。
“男人嘛,成大事难免要平衡各方势力,我们确实要多体谅他,不能苛责于他。”她宽心的劝慰夫君,也同时安自己的心。
原本崔家人已经做好了表现宽厚贴心的准备,但谁知道战砺枭铩羽而归,使得他们没了表演的余地,竟还有点失望。
崔南歆也说不上是庆幸还是焦心。
陆安筠不是普通贵女,而是手握实权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一旦和战砺枭成婚,势必会影响她的地位。
谁能笑到最后,没人敢保证。
万一那女人化解了战砺枭的忌惮,赢得了他的信任,那么她的结局不会太好。
但,陆安筠没有和战砺枭联姻,那么战砺枭又要勉力支撑,对抗来自各方的压力,前途未知。
而她作为战砺枭的妻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势必会跟着受到影响。
左右都不顺心。
战砺枭在家中稍事修整,就要立即上战场了。
因为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谣言,说战砺枭有帝王命,将来一定消灭各方势力,成为最后赢家。
这是令其他有野心的首领极为介意的事情。
言论无论真假,既然已经流传开来,那么他们就不会坐视不理。
于是陆续有人向战砺枭发动战争。
战砺枭带领军队奋力反击,小股的势力被他消灭了,强敌则要进行拉锯战。
虽然所有人都佩服战砺枭顽强的意志力和高超的领导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损失惨重。
崔南歆眼见他疲于应对,崔家对他的支持也开始动摇,这让她忧心不已。
她回了娘家,亲自求父亲能够再拨给她的夫君一笔军饷。
“父亲,崔家已经在战砺枭身上付出了那么多,他也走了这么远了。
换成另一个人,不可能撑到现在。
这代表我们没有选错人,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到底,不该中途放弃,否则就真的是前功尽弃了。”
但崔家商讨过后,也只拿出了崔南歆想要金额的一半。
他们甚至还准备筛选新的扶持对象。
这是崔南歆不想看到的。
骨子里很高傲的她,一直都在崔家一众兄弟姐妹中居于翘楚。
当初嫁给穷小子出身的战砺枭时,家里不少人都不以为然,觉得她太自负了。
她不愿让自己的选择一场空。
如果战砺枭失败了,她是可以重新回到崔家,但之后呢?她还有未来吗?
崔南歆思考了一夜,最终做了一个决定。
她拿出了几乎所有嫁妆,孤注一掷,全部给了战砺枭。
喜欢剧情魔力消失后怎么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