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沉舟毙人-《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顾炎武眉头紧蹙。

  商人以追求利益为先。

  的确存在很多中小商人,他们本金没有大商人多,关系没有大商人硬,所以很多利润巨大的生意他们无法参与,也很愿意和朝廷搭上关系。

  但这样的前提是朝廷真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而现在的情况是朝廷什么都没有,只想用他们的的本钱来赚钱,然后再拿获利的钱分给他们。

  利润未知,而风险却要全部由他们承担。

  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任何一个正常人首先问的就是万一赔了呢!

  看顾炎武一直沉默不语,朱有哲开口问道:“忠清,是有什么问题吗?”

  顾炎武心中十分不愿意违逆崇祯皇帝,但犹豫片刻,仍旧选择照实而言,把其中的问题和自己的担忧说了一遍。

  朱有哲听完笑着点了点头,“忠清,你心中所想并无问题,但你忽略了两点。”

  “一、这是朝廷首次以自己的名义开行贸易,这将来是多少的市场,蕴含着多大的利润。普通人可能不知道,但他们作为商人应该知道。再者,由朝廷作为后盾,他们考虑的不应该是能不能赚钱的事情,而是如何避免官员中饱私囊,把钱揣进自己口袋的事情。因为,这件事一定能赚钱。”

  “二、朕这个大明皇帝的面子是很值钱的。就算这些商人感觉参与此事可能会赔钱,但为了和朝廷,和朕搭上关系,也会愿意拿钱出来的。”

  顾炎武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

  前一项是以将来巨大的利益吸引他们入股。

  后一项则是扯开天子这杆大旗,让那些中小商人宁愿将来赔钱也愿意拿出真金白银。

  想到这里,顾炎武微微向上抱拳,“陛下圣明,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有哲点头,想了片刻,说道:“此事我们亦不能太过乐观。朕再帮你一下吧!”

  朱有哲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在心中稍微组织了一下语音,“海贸之事朝廷不参与具体的经营,只派人监督,经营由出银最多的十大商人做主。出银最多的是三大商人为总商,副商,分别由朝廷授予官职。至于大小吗?就从七品和正八品吧!这样不会引起太多正经科举出身官员的反对。”

  顾炎武愣了一下,给商人授官,这也算是开启整个大明的先例了。

  虽然只有小小的从七品和正八品,但那也算是正经的官身。

  这是贯穿整个大明都难以想象之事。

  朱有哲接着道:“另外,你告诉他们,这次积极参与朝廷事宜,是忠义之士。只要投银万两以上,朕三日后亲自在宫内设宴招待他们。”

  顾炎武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陛下,这……”

  黄宗羲也有点吃惊,“陛下,这是否有损朝廷威仪?”

  朱有哲摆了摆手,“中原饿殍遍野,将士缺衣少食,失陷城池一个接着一个,难道那些不比这个更损朝廷威仪?让百姓吃饱饭,让将士们安心作战,让失陷的城池一个接着一个收回,让大明重归巅峰,这比一切都重要。而这些事,都需要银子,而朝廷最缺的就是银子。”

  “大量银子。”朱有哲又喃喃了一句,似乎后面这话是对自己说的。

  黄宗羲眉头轻蹙,没再多言。

  顾炎武则微微欠身抱拳,“陛下,学生知道怎么做了,力争从这些商人手中拿到最多的银子。”

  朱有哲轻轻点头,道:“忠清,你为朝廷奔走,一个独立于朝堂之外的海事司主官未必能令人信服。朕觉得你就暂时在户部领个主事之职吧!”

  户部主事,正六品。

  顾炎武吃了一惊,但同时脸色间有些尴尬,“陛下,臣还未曾中举。”

  朱有哲点头,“朕知道啊!在天下太平之时,自然一切都需要按照规矩来,力求稳定。但此时是乱世,如果还循规蹈矩,岂不是把人才都逼到李自成和多尔衮那里?况且……”

  朱有哲顿了一下,“况且,那些举人、进士,如你有才者又有几人?这个你无须多管,这天下,朕按照心意安排几人算不了什么大事。”

  顾炎武有些激动,躬身纳拜,“臣谢陛下知遇之恩。愿结草衔环,为大明尽忠。”

  朱有哲脸上带笑,却没有多说什么。

  类似的话他已经听过无数次了,而多数人都只凭一张嘴,能做到者寥寥。

  但顾炎武说,他信。

  一个能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自当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骨气在。

  朱有哲转头看向黄宗羲,“太冲,朕曾让你在南地刊印报纸,以叙天下百姓之苦。朕曾看过无数版,甚为满意。但这天下无耻之辈太多,有几个能真心知道这是写给他们看的。把你放在这位置,难免浪费。”

  黄宗羲躬身作揖,“陛下谬赞。”

  朱有哲笑着点了点头,“有才之人自然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所以,朕想交给你一件事。”

  黄宗羲马上行礼,“请陛下吩咐。”

  朱有哲道:“朕听闻你曾提出历代税制改革,每改革一次,百姓负担便会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会涨到比以前更高的水平之上。以致积重难返,只得改朝换代?”

  黄宗羲脸色微变。

  改朝换代。

  这个词后面代表的意思太多。一旦回答不慎,引发的后果将是自己无法承担的。

  黄宗羲慌忙回答:“陛下,臣并非此意。臣的意思是每到不得不改革之时,官吏腐败已到达一定程度。朝廷改革是对的,但执行却不得不依仗中低层官吏。在此之中,难免会出现滥征杂税,导致税赋远超之前,而引起其他问题。”

  偷偷看了崇祯皇帝一眼,发现后者并没有表现出不快之色,黄宗羲便接着道:“如两年之前,苏州之‘沉舟毙人’便是其后续影响。”

  朱有哲微微点头。

  沉舟毙人是苏浙佃户发起的一个口号,意思是不要给租给他们地的地主交田赋,如果他们前来索要,就击沉他们乘坐的船,杀死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