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激动得琉璃身躯都微微发颤,当即拜伏下去,声音都有些哽咽:
“弟子……弟子白骨,拜见师尊!
师尊恩德,弟子万死难报!”
玄珏受了她的礼,含笑将她扶起:
“好,自此以后,你便是我玄珏座下五弟子。
以后便换做白晶晶。
你之上,尚有五位师兄。
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为你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
黑风岭黑罴,为你四师兄。
泾河龙王之子敖睿是你五师兄,虽然修为尚低,但你不可有轻视之心。”
白骨夫人——现在应称白晶晶——仔细记下,心中更是震撼。
车迟国三妖和黑罴的大名,她自然是听过的。
都是金仙中的佼佼者,那泾河龙王司雨大龙神,他的子嗣想必也不凡。
没想到竟都是同门师兄!
玄珏继续道:
“为师师承截教骊山老母,乃截教三代嫡传。
你既入我门,便也算截教一脉。
须谨记,我之门下,不看出身跟脚,只看心性品行。
扬善除恶,护持正道,乃我等本分。
但亦需明辨是非,须知这世间善恶,并非仙佛一言可定,当以众生心为心,以天地道为道。”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白晶晶的心扉,尤其是在经历了方才那场由佛门引发的无妄之灾后。
她再次深深一拜:
“弟子谨遵师尊教诲!定不负师门所望!”
白素贞在一旁看着,也为师弟收到如此佳徒而感到高兴,笑道:
“恭喜师弟,又得一位良才。
恭喜晶晶师侄,大道可期。”
玄珏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瓶丹药和一件自己炼制护身灵宝“阴阳护心镜”,赐予白晶晶作为见面礼。
白晶晶恭敬接过,感激不尽。
真可谓是:
迷雾森森锁禅心,前缘孽债自难清。
非是妖魔皆嗜血,只因心魔最难平。
金蝉困顿思经义,白骨得道入上清。
一饮一啄皆有数,西行路上见真情。
至此,白虎岭之事暂告一段落。
玄珏与白素贞并未久留,勉励了白晶晶几句,便告辞离去,返回黑风岭。
波月洞中,黄袍怪看着眼前面露惊慌却依旧努力保持镇定的唐僧,眉头紧锁,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而那深居内洞的百花羞公主,对此却还一无所知。
却说孙悟空师兄弟三人冲破迷雾,汇聚一处,却独独不见了师父唐僧。
悟空火眼金睛灼灼,死死盯住黑松林深处那冲天的妖气,龇牙怒道:
“好个孽障!竟敢趁雾掳走俺老孙的师父!
寻着这妖气,定将他洞府捣个稀烂!”
猪八戒拖着钉耙,喘着气道:
“猴哥,这妖气看着不弱,怕是有些来历,须得小心些。”
沙僧沉默点头,握紧了降妖宝杖。
“管他什么来历!
惹到俺老孙头上,便是天皇老子也要讨个说法!”
孙悟空心急如焚,一马当先,循着妖气便追。
八戒、沙僧只得紧随其后。
三人一路疾行,不多时,便见那山林险峻处,有一座洞府,石门紧闭,上书“波月洞”三个大字。
洞门外有几个小妖巡逻,皆是狼精虎怪,形容狰狞。
“就是此处了!”
孙悟空更不答话,掣出金箍棒,迎风一晃碗来粗细,照准那石门便狠命捣去!
“轰——!!!”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那厚重的石门竟被他一棒打得裂纹遍布,碎石簌簌落下。
“哎呀!不好啦!
门外有个雷公嘴的和尚打上门来啦!”
小妖们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爬地逃进洞中去禀报。
……
洞府深处,黄袍怪正自烦恼。
他将唐僧置于一间清净石室,并未捆绑,
只令小妖看守,好酒好菜招待着,自己却在内堂踱步,长吁短叹。
唐僧坐在石室中,初时惊慌,但见并无加害之意,反而有饮食奉上,心中稍安。
他环顾四周,见这洞府虽为妖洞,却收拾得颇为整洁,并无多少血腥污秽之气,与想象中妖魔洞窟大不相同。
又想起方才那妖王擒他时所说“保你无恙”之语,心中疑虑更深。
经历宝象国一难,他不再轻易以貌取人,以出身定善恶。
他默默诵经,心境竟渐渐平和下来,反而开始观察思索此间情由。
正在此时,忽听得洞外一声巨响,接着便是喊杀声和小妖的惊呼声传来。
唐僧心中一紧:
“定是悟空他们寻来了!”
黄袍怪也被这动静惊动,脸色一变,提了兵刃便要出洞迎战。
行至石室门口,他脚步一顿,回头看向唐僧,犹豫片刻,竟开口道:
“唐长老,你且安坐。
门外想来是你那徒弟。
我……我并无害你之心,只是情势所迫,不得已请你来此暂住。
我这就去与他们分说,望能化干戈为玉帛。”
唐僧闻言,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位举止反常的妖王,合十道:
“阿弥陀佛。
大王若真无恶意,何不放了贫僧,与我那徒弟们当面解释清楚?
如此刀兵相见,恐伤和气,亦非解决之道。”
黄袍怪苦笑一声:
“放了你……此刻却还不行。
唐长老,你乃得道高僧,可知这世间最难过者为何?”
唐僧略一沉吟,道:
“可是‘情’之一关?”
黄袍怪身躯一震,眼中流露出复杂神色,似痛苦,似甜蜜,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正是……唉,且待我先去打发了你那徒弟,再与长老细说吧。”
说罢,转身大步离去。
唐僧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
洞门外,孙悟空已是打杀了几个不开眼的小妖,
正待再砸石门,却见洞门大开,一个金盔金甲、手持追魂宝刀的妖王怒气冲冲地杀将出来!
“哪个泼魔,敢来我波月洞撒野!”
黄袍怪厉声喝道,心中却是发虚,尤其看到那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更是头皮发麻。
孙悟空一见正主,更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喝道:
“你个遭瘟的妖怪!快还俺老孙师父来!
不然叫你尝尝俺老孙金箍棒的厉害!”
黄袍怪硬着头皮道:
“孙悟空!我知你的手段!
但你师父乃是我请来的客人,并无怠慢!
你等速速退去,待过几日,我自当送还!”
“呸!骗鬼呢!
哪家请客是连捆带绑掳了去的?看打!”
孙悟空哪肯信他,举棒便打。
黄袍无奈,只得举刀相迎。
两人顿时斗在一处!
一个是天生石猴,神通广大;
一个是天星下界,武艺高强。
刀来棒往,直杀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竟一时难分高下。
猪八戒和沙僧见师兄与人动手,也发一声喊,各挺兵器上来助战。
黄袍怪见三人围攻,心中叫苦,只得抖擞精神,奋力抵挡。
四人混战,更是激烈异常。
洞内的唐僧听得外面喊杀震天,兵刃交击之声不绝于耳,心中焦急,对看守的小妖道:
“两位小施主,外面争斗,必有损伤。
烦请禀告大王,还是罢兵言和为好啊。”
那小妖见这和尚被抓了还关心别人,也觉得稀奇,嘟囔道:
“你这和尚倒好心。
只是我家大王与你那徒弟恐怕说不通哩……”
正说间,忽听内洞传来一女子温柔而焦急的声音:
“外面因何事喧哗?怎地动起刀兵来了?”
“弟子……弟子白骨,拜见师尊!
师尊恩德,弟子万死难报!”
玄珏受了她的礼,含笑将她扶起:
“好,自此以后,你便是我玄珏座下五弟子。
以后便换做白晶晶。
你之上,尚有五位师兄。
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为你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
黑风岭黑罴,为你四师兄。
泾河龙王之子敖睿是你五师兄,虽然修为尚低,但你不可有轻视之心。”
白骨夫人——现在应称白晶晶——仔细记下,心中更是震撼。
车迟国三妖和黑罴的大名,她自然是听过的。
都是金仙中的佼佼者,那泾河龙王司雨大龙神,他的子嗣想必也不凡。
没想到竟都是同门师兄!
玄珏继续道:
“为师师承截教骊山老母,乃截教三代嫡传。
你既入我门,便也算截教一脉。
须谨记,我之门下,不看出身跟脚,只看心性品行。
扬善除恶,护持正道,乃我等本分。
但亦需明辨是非,须知这世间善恶,并非仙佛一言可定,当以众生心为心,以天地道为道。”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白晶晶的心扉,尤其是在经历了方才那场由佛门引发的无妄之灾后。
她再次深深一拜:
“弟子谨遵师尊教诲!定不负师门所望!”
白素贞在一旁看着,也为师弟收到如此佳徒而感到高兴,笑道:
“恭喜师弟,又得一位良才。
恭喜晶晶师侄,大道可期。”
玄珏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瓶丹药和一件自己炼制护身灵宝“阴阳护心镜”,赐予白晶晶作为见面礼。
白晶晶恭敬接过,感激不尽。
真可谓是:
迷雾森森锁禅心,前缘孽债自难清。
非是妖魔皆嗜血,只因心魔最难平。
金蝉困顿思经义,白骨得道入上清。
一饮一啄皆有数,西行路上见真情。
至此,白虎岭之事暂告一段落。
玄珏与白素贞并未久留,勉励了白晶晶几句,便告辞离去,返回黑风岭。
波月洞中,黄袍怪看着眼前面露惊慌却依旧努力保持镇定的唐僧,眉头紧锁,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而那深居内洞的百花羞公主,对此却还一无所知。
却说孙悟空师兄弟三人冲破迷雾,汇聚一处,却独独不见了师父唐僧。
悟空火眼金睛灼灼,死死盯住黑松林深处那冲天的妖气,龇牙怒道:
“好个孽障!竟敢趁雾掳走俺老孙的师父!
寻着这妖气,定将他洞府捣个稀烂!”
猪八戒拖着钉耙,喘着气道:
“猴哥,这妖气看着不弱,怕是有些来历,须得小心些。”
沙僧沉默点头,握紧了降妖宝杖。
“管他什么来历!
惹到俺老孙头上,便是天皇老子也要讨个说法!”
孙悟空心急如焚,一马当先,循着妖气便追。
八戒、沙僧只得紧随其后。
三人一路疾行,不多时,便见那山林险峻处,有一座洞府,石门紧闭,上书“波月洞”三个大字。
洞门外有几个小妖巡逻,皆是狼精虎怪,形容狰狞。
“就是此处了!”
孙悟空更不答话,掣出金箍棒,迎风一晃碗来粗细,照准那石门便狠命捣去!
“轰——!!!”
一声巨响,地动山摇,那厚重的石门竟被他一棒打得裂纹遍布,碎石簌簌落下。
“哎呀!不好啦!
门外有个雷公嘴的和尚打上门来啦!”
小妖们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爬地逃进洞中去禀报。
……
洞府深处,黄袍怪正自烦恼。
他将唐僧置于一间清净石室,并未捆绑,
只令小妖看守,好酒好菜招待着,自己却在内堂踱步,长吁短叹。
唐僧坐在石室中,初时惊慌,但见并无加害之意,反而有饮食奉上,心中稍安。
他环顾四周,见这洞府虽为妖洞,却收拾得颇为整洁,并无多少血腥污秽之气,与想象中妖魔洞窟大不相同。
又想起方才那妖王擒他时所说“保你无恙”之语,心中疑虑更深。
经历宝象国一难,他不再轻易以貌取人,以出身定善恶。
他默默诵经,心境竟渐渐平和下来,反而开始观察思索此间情由。
正在此时,忽听得洞外一声巨响,接着便是喊杀声和小妖的惊呼声传来。
唐僧心中一紧:
“定是悟空他们寻来了!”
黄袍怪也被这动静惊动,脸色一变,提了兵刃便要出洞迎战。
行至石室门口,他脚步一顿,回头看向唐僧,犹豫片刻,竟开口道:
“唐长老,你且安坐。
门外想来是你那徒弟。
我……我并无害你之心,只是情势所迫,不得已请你来此暂住。
我这就去与他们分说,望能化干戈为玉帛。”
唐僧闻言,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位举止反常的妖王,合十道:
“阿弥陀佛。
大王若真无恶意,何不放了贫僧,与我那徒弟们当面解释清楚?
如此刀兵相见,恐伤和气,亦非解决之道。”
黄袍怪苦笑一声:
“放了你……此刻却还不行。
唐长老,你乃得道高僧,可知这世间最难过者为何?”
唐僧略一沉吟,道:
“可是‘情’之一关?”
黄袍怪身躯一震,眼中流露出复杂神色,似痛苦,似甜蜜,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正是……唉,且待我先去打发了你那徒弟,再与长老细说吧。”
说罢,转身大步离去。
唐僧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
洞门外,孙悟空已是打杀了几个不开眼的小妖,
正待再砸石门,却见洞门大开,一个金盔金甲、手持追魂宝刀的妖王怒气冲冲地杀将出来!
“哪个泼魔,敢来我波月洞撒野!”
黄袍怪厉声喝道,心中却是发虚,尤其看到那毛脸雷公嘴的和尚,更是头皮发麻。
孙悟空一见正主,更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喝道:
“你个遭瘟的妖怪!快还俺老孙师父来!
不然叫你尝尝俺老孙金箍棒的厉害!”
黄袍怪硬着头皮道:
“孙悟空!我知你的手段!
但你师父乃是我请来的客人,并无怠慢!
你等速速退去,待过几日,我自当送还!”
“呸!骗鬼呢!
哪家请客是连捆带绑掳了去的?看打!”
孙悟空哪肯信他,举棒便打。
黄袍无奈,只得举刀相迎。
两人顿时斗在一处!
一个是天生石猴,神通广大;
一个是天星下界,武艺高强。
刀来棒往,直杀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竟一时难分高下。
猪八戒和沙僧见师兄与人动手,也发一声喊,各挺兵器上来助战。
黄袍怪见三人围攻,心中叫苦,只得抖擞精神,奋力抵挡。
四人混战,更是激烈异常。
洞内的唐僧听得外面喊杀震天,兵刃交击之声不绝于耳,心中焦急,对看守的小妖道:
“两位小施主,外面争斗,必有损伤。
烦请禀告大王,还是罢兵言和为好啊。”
那小妖见这和尚被抓了还关心别人,也觉得稀奇,嘟囔道:
“你这和尚倒好心。
只是我家大王与你那徒弟恐怕说不通哩……”
正说间,忽听内洞传来一女子温柔而焦急的声音:
“外面因何事喧哗?怎地动起刀兵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