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下午放学后,田月心收拾书包的动作比平时慢了许多。
她偷偷瞄了眼后排的李妙晴,对方正在认真地整理笔记。
“喂……”田月心走到李妙晴桌前,声音有点不自然。
“要不要去我家写作业?我妈昨天说了,让你常来玩。”
李妙晴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下:“真的可以吗?”
“嗯...”田月心点点头:“我家后院比较安静,比教室强。”
魏阳曜凑过来:“我也去,正好有道数学题要问你。”
田月心白了他一眼。
“哪次你不是这么说?结果都是抄我的作业。”
“这次真不是。”
魏阳曜信誓旦旦道:“三角函数,我是真搞不懂。”
三人一起走出校门。
夕阳西下,将柘城的老街道染成金黄色。
路过李记炸糕店时,魏阳曜非要请客,买了三份刚出锅的炸糕。
“少吃点,待会还要吃饭呢。”田月心提醒道。
但还是接过了炸糕。
田家丝绸店后面确实有个小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
一棵老槐树遮住了半个院子,树下一张石桌,几个小凳。
田桂兰正在院子里晒丝绸,看见三个孩子进来,脸上露出笑容。
“妙晴来啦,快坐快坐。”
田桂兰热情地招呼:“阿姨这就去给你们倒酸梅汤。”
李妙晴有些不好意思:“麻烦阿姨了。”
“不麻烦不麻烦!”田桂兰摆摆手道:“月心,去屋里把电扇搬出来,这天气闷着呢。”
三个孩子在石桌边坐下,摊开作业本。
魏阳曜果然掏出一道三角函数题,愁眉苦脸地推给田月心。
“这个啊,很简单。”
田月心拿起笔:“你看,先把这个公式套进去……”
李妙晴探头看了看。
“我们老师教过另一种解法,可能更简单些。”
她接过笔,在纸上写下几个步骤。
田月心看着,眼睛渐渐睁大。
“哇,这样真的更简单。”
魏阳曜一拍大腿:“妙晴你太厉害了!”
田月心抿了抿嘴:“嗯,是挺巧妙的。”
不一会儿,田桂兰端来酸梅汤和一小盘绿豆糕。
“慢慢写,饿了就吃点心,月心,照顾好同学。”
酸梅汤冰凉酸甜,在这闷热的下午格外解渴。
三人一边写作业,一边闲聊。
“你们省城作业多吗?”魏阳曜问李妙晴。
“差不多吧,就是难度可能大一点。”李妙晴咬着笔头:“不过省城补习班多,好多同学都去上补习班。”
“补习班?”田月心皱眉:“那不是没时间玩了吗?”
“是啊,所以我没去。”
李妙晴笑笑说:“我爸妈倒是想让我去,但我拒绝了,我觉得学习靠自己就够了。”
魏阳曜哀嚎一声。
“你是学霸当然这么说,我这种学渣可怎么办啊。”
田月心戳他脑袋。
“那你还不认真听讲,整天就知道打篮球。”
“打篮球怎么了,我这是全面发展。”
魏阳曜不服气道:“妙晴你说,运动是不是很重要?”
李妙晴被逗笑了:“是是是,魏同学说得对。”
作业写得差不多时,田月心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你们等我一下。”
她跑进屋里,不一会儿抱着几匹丝绸样品出来。
“妙晴,你看,这是我妈新染的色,好看吗?”
丝绸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颜色从浅粉到深紫,渐变自然。
“真漂亮!”
李妙晴轻轻抚摸布料:“这颜色怎么染出来的?”
“我妈的独门秘方。”田月心有点小得意:“用的是柘城特有的植物染料,省城可没有哦。”
魏阳曜凑过来说。
“田阿姨的手艺可是柘城一绝,上次省里来的领导,都特意来买呢。”
李妙晴仔细看向丝绸,顿了顿道:“这个颜色做成发带一定很好看。”
田月心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库房里有很多边角料,正好可以做发带。”
说着,田月心拉着李妙晴跑进库房。
魏阳曜看见,不由得一愣,随即跟了过去。
库房里堆满各种颜色的丝绸,空气中有淡淡的染料清香。
田月心翻找出一筐边角料:“看,这些本来都要扔掉的。”
李妙晴挑出几块颜色特别的:“这些做发带太可惜了。”
“可以做些小饰品,比如胸针什么的。”
“你会做?”田月心问道。
“跟我妈妈学过一点手工。”
李妙晴有点不好意思:“她手术之余,喜欢做手工减压。”
三个孩子顿时来了兴致。
田月心找来针线,李妙晴教他们怎么把丝绸边角料,做成简单的发带和胸花。
魏阳曜手笨,老是扎到手,但还是坚持要学。
“我要做个胸针送我妈!”他信誓旦旦。
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把两个女孩逗得前仰后合。
夕阳西沉,院子里点起了灯。
田桂兰出来看见三个孩子围在一起做手工,忍不住笑了。
“哟,这是要改行当手工艺人啊?”
“妈,你看妙晴做的发带。”田月心举起一个成品:“多好看!”
田桂兰接过仔细看了看:“针脚真细致,妙晴手艺不错啊。”
李妙晴脸色一红:“阿姨过奖了。”
“这要是拿到店里卖,肯定有人要。”
田桂兰若有所思:“现在的小姑娘,就喜欢这种小饰品。”
魏阳曜突然跳起来。
“对啊,我们可以做来卖,赚零花钱。”
田月心瞪他:“想得美,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写完了。”
魏阳曜来了精神,眼睛一亮:“妙晴负责设计,月心你负责裁剪,我负责……我负责销售。”
“你就会耍嘴皮子。”田月心撇嘴,但眼里却带着笑意。
李妙晴看着手里的丝绸发带,嘴角上露出笑容。
“要是真动手做,不如换个新样式。”
“眼下省城里头,这种手工小玩意儿正时兴,卖得可不便宜。”
田桂兰点头说道:“这主意不错,咱们柘城的丝绸是好,就是样式太传统,年轻人不喜欢。”
“要是能有些新样式,说不定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三人越聊越兴奋,直到周素云过来找人。
“妙晴,该回家吃饭了!”
李妙晴听见,看了看手上的腕表,发现已经很晚了。
“妈,你看,这是我们做的。”
周素云看着女儿手里的发带和胸针,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真漂亮,是你们三个一起,还是……”
“我们三个一起做的。”
魏阳曜抬头看着周素云,朗声道:“阿姨,我们要创业了!”
周素云被逗笑了,忙摸了摸女儿的头。
“看来我们家妙晴,在柘城适应得很好啊。”
送走李妙晴,魏阳曜也准备回家。
田月心送他到门口。
“今天挺开心的。”魏阳曜突然说:“感觉妙晴来了以后,好像更有意思了。”
田月心点点头:“她确实很厉害,懂得多手也巧。”
“但你更厉害!”
魏阳曜赶紧补充:“没有你,我们也想不到用边角料做东西。”
田月心笑了:“少拍马屁,明天记得交数学作业。”
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魏阳曜推着自行车慢慢走远。
田月心回到院子里,看着石桌上散落的丝绸边角料和半成品发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也许,三个人的友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她小心翼翼地收起那些材料。
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要做什么新样式了。
她偷偷瞄了眼后排的李妙晴,对方正在认真地整理笔记。
“喂……”田月心走到李妙晴桌前,声音有点不自然。
“要不要去我家写作业?我妈昨天说了,让你常来玩。”
李妙晴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下:“真的可以吗?”
“嗯...”田月心点点头:“我家后院比较安静,比教室强。”
魏阳曜凑过来:“我也去,正好有道数学题要问你。”
田月心白了他一眼。
“哪次你不是这么说?结果都是抄我的作业。”
“这次真不是。”
魏阳曜信誓旦旦道:“三角函数,我是真搞不懂。”
三人一起走出校门。
夕阳西下,将柘城的老街道染成金黄色。
路过李记炸糕店时,魏阳曜非要请客,买了三份刚出锅的炸糕。
“少吃点,待会还要吃饭呢。”田月心提醒道。
但还是接过了炸糕。
田家丝绸店后面确实有个小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
一棵老槐树遮住了半个院子,树下一张石桌,几个小凳。
田桂兰正在院子里晒丝绸,看见三个孩子进来,脸上露出笑容。
“妙晴来啦,快坐快坐。”
田桂兰热情地招呼:“阿姨这就去给你们倒酸梅汤。”
李妙晴有些不好意思:“麻烦阿姨了。”
“不麻烦不麻烦!”田桂兰摆摆手道:“月心,去屋里把电扇搬出来,这天气闷着呢。”
三个孩子在石桌边坐下,摊开作业本。
魏阳曜果然掏出一道三角函数题,愁眉苦脸地推给田月心。
“这个啊,很简单。”
田月心拿起笔:“你看,先把这个公式套进去……”
李妙晴探头看了看。
“我们老师教过另一种解法,可能更简单些。”
她接过笔,在纸上写下几个步骤。
田月心看着,眼睛渐渐睁大。
“哇,这样真的更简单。”
魏阳曜一拍大腿:“妙晴你太厉害了!”
田月心抿了抿嘴:“嗯,是挺巧妙的。”
不一会儿,田桂兰端来酸梅汤和一小盘绿豆糕。
“慢慢写,饿了就吃点心,月心,照顾好同学。”
酸梅汤冰凉酸甜,在这闷热的下午格外解渴。
三人一边写作业,一边闲聊。
“你们省城作业多吗?”魏阳曜问李妙晴。
“差不多吧,就是难度可能大一点。”李妙晴咬着笔头:“不过省城补习班多,好多同学都去上补习班。”
“补习班?”田月心皱眉:“那不是没时间玩了吗?”
“是啊,所以我没去。”
李妙晴笑笑说:“我爸妈倒是想让我去,但我拒绝了,我觉得学习靠自己就够了。”
魏阳曜哀嚎一声。
“你是学霸当然这么说,我这种学渣可怎么办啊。”
田月心戳他脑袋。
“那你还不认真听讲,整天就知道打篮球。”
“打篮球怎么了,我这是全面发展。”
魏阳曜不服气道:“妙晴你说,运动是不是很重要?”
李妙晴被逗笑了:“是是是,魏同学说得对。”
作业写得差不多时,田月心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你们等我一下。”
她跑进屋里,不一会儿抱着几匹丝绸样品出来。
“妙晴,你看,这是我妈新染的色,好看吗?”
丝绸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颜色从浅粉到深紫,渐变自然。
“真漂亮!”
李妙晴轻轻抚摸布料:“这颜色怎么染出来的?”
“我妈的独门秘方。”田月心有点小得意:“用的是柘城特有的植物染料,省城可没有哦。”
魏阳曜凑过来说。
“田阿姨的手艺可是柘城一绝,上次省里来的领导,都特意来买呢。”
李妙晴仔细看向丝绸,顿了顿道:“这个颜色做成发带一定很好看。”
田月心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库房里有很多边角料,正好可以做发带。”
说着,田月心拉着李妙晴跑进库房。
魏阳曜看见,不由得一愣,随即跟了过去。
库房里堆满各种颜色的丝绸,空气中有淡淡的染料清香。
田月心翻找出一筐边角料:“看,这些本来都要扔掉的。”
李妙晴挑出几块颜色特别的:“这些做发带太可惜了。”
“可以做些小饰品,比如胸针什么的。”
“你会做?”田月心问道。
“跟我妈妈学过一点手工。”
李妙晴有点不好意思:“她手术之余,喜欢做手工减压。”
三个孩子顿时来了兴致。
田月心找来针线,李妙晴教他们怎么把丝绸边角料,做成简单的发带和胸花。
魏阳曜手笨,老是扎到手,但还是坚持要学。
“我要做个胸针送我妈!”他信誓旦旦。
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歪歪扭扭,把两个女孩逗得前仰后合。
夕阳西沉,院子里点起了灯。
田桂兰出来看见三个孩子围在一起做手工,忍不住笑了。
“哟,这是要改行当手工艺人啊?”
“妈,你看妙晴做的发带。”田月心举起一个成品:“多好看!”
田桂兰接过仔细看了看:“针脚真细致,妙晴手艺不错啊。”
李妙晴脸色一红:“阿姨过奖了。”
“这要是拿到店里卖,肯定有人要。”
田桂兰若有所思:“现在的小姑娘,就喜欢这种小饰品。”
魏阳曜突然跳起来。
“对啊,我们可以做来卖,赚零花钱。”
田月心瞪他:“想得美,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写完了。”
魏阳曜来了精神,眼睛一亮:“妙晴负责设计,月心你负责裁剪,我负责……我负责销售。”
“你就会耍嘴皮子。”田月心撇嘴,但眼里却带着笑意。
李妙晴看着手里的丝绸发带,嘴角上露出笑容。
“要是真动手做,不如换个新样式。”
“眼下省城里头,这种手工小玩意儿正时兴,卖得可不便宜。”
田桂兰点头说道:“这主意不错,咱们柘城的丝绸是好,就是样式太传统,年轻人不喜欢。”
“要是能有些新样式,说不定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三人越聊越兴奋,直到周素云过来找人。
“妙晴,该回家吃饭了!”
李妙晴听见,看了看手上的腕表,发现已经很晚了。
“妈,你看,这是我们做的。”
周素云看着女儿手里的发带和胸针,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真漂亮,是你们三个一起,还是……”
“我们三个一起做的。”
魏阳曜抬头看着周素云,朗声道:“阿姨,我们要创业了!”
周素云被逗笑了,忙摸了摸女儿的头。
“看来我们家妙晴,在柘城适应得很好啊。”
送走李妙晴,魏阳曜也准备回家。
田月心送他到门口。
“今天挺开心的。”魏阳曜突然说:“感觉妙晴来了以后,好像更有意思了。”
田月心点点头:“她确实很厉害,懂得多手也巧。”
“但你更厉害!”
魏阳曜赶紧补充:“没有你,我们也想不到用边角料做东西。”
田月心笑了:“少拍马屁,明天记得交数学作业。”
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魏阳曜推着自行车慢慢走远。
田月心回到院子里,看着石桌上散落的丝绸边角料和半成品发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也许,三个人的友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她小心翼翼地收起那些材料。
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要做什么新样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