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变天了,燕赵归附-《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

  “非是囚禁,而是请诸位暂离尘俗纷扰,于圣庙之内静思己过,为人族文道之未来共谋良策。

  妖族之患虽暂平,然人族内部若继续各自为政,文运分散,则危机犹在。

  诸位既为人族圣人,享万民供奉,承文气滋养,自当以人族整体兴衰为重,而非固守一国一域之私利。”

  王清流目光平静地扫过四位圣人,那目光中并无杀意,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仿佛天道垂视,万物皆需遵循其理,这便是来自位阶的压制。

  王清晨自身的位阶比此方天地还要高上半阶,比这几位圣人高的就更多了。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沉凝,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众人的心神之上:“圣庙,本应是超然物外、统摄文运之圣地,而非诸位插手各国权柄、维系割据之工具。

  从今日起,各国文庙事宜,将由圣庙新任掌院统辖,直接对本圣负责。诸位便在此地,好生参悟圣道吧。”

  话音落下,王清流抬手虚按。

  嗡!

  整个圣庙微微一震,无数古老的符文自地面、柱石、穹顶之上亮起,交织成一张巨大无比的光网,浩瀚的文气与一股更为玄奥的造化之力融合,瞬间笼罩了整个圣庙核心区域。

  陆休、张问、荆容、赵恒四人脸色剧变,只觉周身一沉,自身与外界天地文气的联系竟被大幅度削弱、隔断,虽未完全消失,却仿佛被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行动虽无大碍,但圣威却被极大限制于此地,难以再如过去那般轻易影响圣庙之外的人世王朝。

  这是一种温和却极为有效的“禁锢”。

  他们仍是圣人,却再也无法轻易离开圣庙,无法直接干预各国事务。

  “王清流,你……”赵恒怒目而视,战甲铮鸣,煞气涌动,试图反抗那股压制之力。

  四位圣人中他战力虽不如陆休,但是陆休重伤未愈,现在状态却不如他。

  然而,王清流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赵恒周身鼓荡的圣威煞气如同撞上一堵无形坚壁,瞬间消散于无形,他本人更是闷哼一声,身形微晃,眼中闪过骇然。

  差距太大了!

  荆容深吸一口气,雍容的脸上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他缓缓敛衽一礼:“王圣思虑周详,为人族计,荆容……谨遵圣意。”

  自童黎出现那一刻起他便知道,反抗毫无意义,只会自取其辱。

  张问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许多,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陆休面色铁青,最终也只是闭上了眼睛,默认了这个结果。

  他们现在应该庆幸王清流没有下杀手,已是顾全了圣人体面与人族大局。

  童黎的下场,就是最清晰的警告,就王清流展露的手段而言,他若是真想要废掉一个圣人简直易如反掌。

  处理完四位老牌圣人,王清流的目光转向殿内以荀谕为首,已是战战兢兢、冷汗涔涔的诸位亚圣。

  “荀掌院。”

  “老朽在!”荀谕连忙躬身,姿态无比恭顺。

  “即刻以圣庙之名,传讯燕、赵、齐、楚、秦、鲁几国国君及国内主要文庙掌事大儒。

  告知他们,其国圣人已于圣庙之内闭关静修,参悟无上圣道,不再理会凡俗事务。

  几国文庙一应事宜,即日起皆由圣庙总院接管,各国需全力配合文运整合之事。若有异议……”

  王清流语气平淡,却带着最终的裁决意味:“让他们亲自来圣庙与本圣分说。”

  “是!老朽遵命!定将王圣法旨准确传达!”荀谕头垂得更低,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从这一刻起,圣庙的天,彻底变了。

  王清流以一己之力,镇压四圣,废童黎,夺圣庙权柄,其威势已如日中天,不可违逆。

  “灼灼。”

  “师父!”小丫头立刻应声,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崇拜。

  “你暂留圣庙,协助荀掌院处理初期的传讯与接待事宜。若有紧急情况,可直接唤我。”

  “是,师父!”灼灼昂首挺胸,感觉肩负重任。

  王清流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瘫软在地、失魂落魄的童黎,并未再多言。

  身形微微一晃,便已消失在圣庙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但他所带来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席卷。

  ……

  消息以圣庙特有的渠道,最快速度传向了人族四方疆域。

  王清流的身影自圣庙消失,留下的却是一片天翻地覆。

  圣庙之内,寂静无声。

  荀谕掌院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四位老牌圣人和瘫软在地的童黎,最终落在身旁昂首挺胸的小丫头灼灼身上。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位可是那位新晋圣人的亲传弟子。

  “灼灼姑娘,”荀谕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客气。

  “还请随老夫来,传讯之事千头万绪,需即刻办理。”

  “荀掌院请。”灼灼学着师父平日的样子,努力做出沉稳的姿态,小手却微微攥紧,既紧张又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童黎则被送入圣庙的静室,如今她已经再没丝毫骄傲。

  圣庙最高级别的传讯文殿被迅速启用。

  以荀谕为首,数位精于此道的亚圣亲自执笔,将王清流的法旨润色成一道道措辞严谨、却透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圣庙谕令。

  每一道谕令都需以特殊的圣庙文印加盖,引动文气,确保其真实性与无法仿冒。

  当代表着圣庙权威的流光一道道破空而去,飞向燕、赵、齐、楚、秦、鲁各国国都以及主要文庙时,整个圣庙都仿佛能预见到,人族疆域即将迎来何等剧烈的震动。

  ……

  燕国,蓟城。

  燕皇荆城正与心腹重臣商议边境防务,一道炽烈的文气流光无视宫禁,直接落入殿中,化作一枚悬浮的玉简,圣庙特有的威压弥漫开来。

  内侍颤抖着将玉简呈上。

  荆城神识扫过,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玉简几乎脱手。

  “陛下?”殿下众臣惊疑不定。

  荆城嘴唇哆嗦着,半晌才艰难开口:“圣庙谕令……”

  “言,荆圣已于圣庙闭关,参悟无上圣道,不再理会凡俗……燕国文庙一应事宜,即刻起由圣庙总院接管,命我燕国全力配合文运整合……若有异议……”

  他顿了顿,声音干涩:“…让你我,亲去圣庙,与那位…王圣分说。”

  荆容回想起王清流的过往,却没想到其手段会如此强硬。

  殿内死寂。

  荆圣是燕国最大的倚仗,是超然物外的定海神针。

  如今岂不是说荆圣已经被变相软禁于圣庙?这位新圣究竟是何等人物?

  “陛下,此事…此事恐有蹊跷!是否和皇后商议一下,或向圣庙问个明白?”一位老臣急声道。

  燕后李红眉收拢了燕国老牌势力,虽未实质上形成什么。

  但是任谁都看得出,燕国如今燕皇与燕后两方势力已然分庭抗礼。

  或许某一天燕国出现第一位女帝他们也不会感到奇怪。

  荆城目光冷厉,当初与虎谋皮,本以为是他赚了,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现在尾大不掉,又出现如此危局,他又能做什么?

  荆城惨然一笑,颓然摆手,眼中满是无力:“没用的。谕令之上的圣庙文印做不得假,这股威压…远超寻常。

  连荆圣他们都…我等又能如何?抗拒圣庙法旨,便是与人族文运为敌,这个后果,我燕国担不起。”

  他沉默良久,终是长叹一声:“拟旨…传令国内各文庙,即日起,一切听从圣庙总院调遣…不得有误。”

  类似的场景,几乎同时在赵国邯郸上演。

  赵王性情刚猛,初闻谕令时勃然大怒,周身气血奔涌,殿内器物震颤。

  “岂有此理!囚禁圣人,强夺圣庙,他王清流是要独步天下吗?!我赵国铁骑……”

  随即,他的话语戛然而止。

  因为又一道流光紧随而至,这次带来的,是更为详细的信息——并非来自圣庙官方,而是赵国圣人赵恒。

  其用“云袖”包裹了一段影像通过秘法传入赵国皇宫,其中包括王清流谈笑间镇压童黎、挥手禁锢四圣等等,这也是赵恒对赵国最后的照顾了……

  画面并不算清晰,但那股令人窒息的圣威和绝对的实力差距,却透过影像狠狠砸在赵王与心腹们的心头。

  “王圣他…竟强大至此…”一位赵国亚圣脸色发白,喃喃道。

  赵王的一腔怒火如同被冰水浇透,瞬间熄灭,只剩下彻骨的寒意。

  他引以为傲的赵国铁骑,在一位能随手禁锢老牌圣人的存在面前,恐怕与纸糊无异。

  “大王”另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低声道。

  “势比人强。王圣虽手段强硬,就赵圣的表述其意在整合文运,一统人族,占据大义名分。我赵国若率先反抗,恐成众矢之的,届时……”

  届时,王清流根本无需动用赵国军队,只需亲自来一趟,赵国谁能抵挡?

  荆圣、赵圣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大王,莫非我们真要如赵圣所言,去国留民?”

  赵王拳头紧握,骨节发白,最终无力地松开。

  “传令…赵国上下,遵圣庙谕令行事。另…起草国书,呈送圣庙并转呈夏国王圣,我赵国…愿附骥尾,共襄人族一统盛举。”

  赵王的选择,比荆城更为果断,当坚持没有了意义,抢先吃下红利才是最清醒的做法。

  而且自家老祖都已经明示了,他还坚持做什么?

  只是为了一个危如累卵的座位?若是自己拒绝,自家圣人的安危……

  不过比赵国速度更快的却是商国,自从商圣消殒之后,商国已经名存实亡,且在楚国的威逼之下已经岌岌可危。

  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本就和大夏关系不错的商国,欣然投奔,成为夏国附属。

  至于商国南部的景国,自妖族之乱以及童黎败退之后已经覆灭,成为了楚国的一部分。

  ……

  而荆城在得知赵国的动向后,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立刻命人加急送出国书,表明归附之意。

  与其国家分裂,大起操戈,不如鱼死网破,两败俱伤。

  大家全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短短数日之内,燕、赵两国先后臣服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遍人族疆域,引起了更大的连锁反应。

  齐、楚、秦、鲁等国陷入了更大的震惊与恐慌之中。

  风暴已然掀起,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喜欢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