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上任吕州不忘师恩-《与赵蒙生当战友为祁同伟搏名义》

  【特此说明,小说中涉及到的角色名字,不代表任何作者立场,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敬请谅解。如侵权请留言。】

  ————

  周一!

  阳光明媚。

  高育良派了自己的秘书陈清泉亲自驱车来接金山县的祁同伟。

  舟车劳顿,下午四点,祁同伟到了吕州市。

  高育良带着市委主要班子成员等在市委大院门口,在他身旁的是吕州市新上任的市长温士玉面带微笑,显得很亲和。

  再边上是吕州是纪委书记吴炳煜,政法委书记宁致远,常务副市长全顺、市组织部长满宇豪,市统战部长赵航,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炳疆等人。

  其他吕州市政府主要科室负责人,各分局部门一把手也都精神抖擞,整齐地排列着,等待着祁同伟的到来。

  祁同伟看到了市委门口的阵仗,车子刚停,都还没稳,他当即立马下车,迈着急切的步伐向着等待的市委人群而去。

  他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赶紧与等待的人群打招呼寒暄。

  虽然,在场的,也就高育良和市长档次比他高,但是他非常谦逊和认真地打招呼。

  “高书记,好久不见,您还是这么精神抖擞啊!”

  高育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紧紧握住祁同伟的手,用力地晃了晃,说道:

  “祁同伟同志,欢迎你来吕州!早就盼着你来。”

  高育良是真的有些激动,是真的激动,为了得到祁同伟,他算是赌上了一切了。

  祁同伟连忙说道:

  “高书记,能来吕州工作,是我的荣幸。以后又得向您讨教学习了,还望您多多指导。”

  接着,祁同伟又走到温士玉面前,这人他在省委照过面,面熟。

  没记错的话,温士玉当时是省委D校培训处主任。

  他微笑着伸出手,说道:

  “温市长,久仰大名,之前在省委干部培训,您还给我们上过课,您讲得观点深刻啊。”

  温士玉一听,更加热情地握住祁同伟的手,说道:

  “祁书记,哪里,哪里,班门弄斧,欢迎欢迎!”

  “吕州的发展正需要像你这样年轻有为的干部,我和高书记啊,盼了很久,才把你盼来。。”

  随后,高育良一一给祁同伟介绍了市委主要班子成员和干部,祁同伟又依次和其他班子成员握手寒暄。

  他一边握手,一边仔细地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和职务,脸上始终保持着谦逊的笑容。

  他心里清楚,在场的除了恩师高育良,他都不熟识。

  到了新环境,快速熟悉和适应环境是最重要的。

  虽然他是吕州市,乃至汉东省最年轻的专职副书记,在场的也就高育良和温士玉档次比他高,但他依旧是放低姿态,认真打招呼。

  甚至,连身后高育良没有介绍的市府主要科室的领导干部都特地去握手。

  寒暄了一阵。

  高育良抬手看了看表,说道:

  “祁同伟同志,咱们也别在这儿站着了,去会议室吧,给大家准备了一场简单的欢迎会。”

  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

  祁同伟正式与组织部对接,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吕州市的职业生涯。

  当晚。

  高育良特得留祁同伟一起吃饭。

  俩人好好叙叙旧,高育良也借机跟祁同伟说说心里话。

  宽敞明亮的包间里,灯光柔和。

  俩人边吃边聊,气氛轻松而愉悦。

  此时,高育良让服务员上了一道特殊的菜。

  ——猪肉炖粉条。

  祁同伟一看到这道菜,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忍不住直接笑出了声:

  “高老师,您还记得啊?”

  高育良爽朗地笑起来:

  “同伟啊,这可是汉大的三大趣事之一啊!”

  “陈海那小子爱踢球,踢得又不好,侯亮平呢,就爱写评论,笔杆子厉害得很,一篇篇评论写得那叫一个犀利;你呢,就爱这猪肉炖粉条。”

  祁同伟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摆手:

  “高老师,说笑了,说笑了。不过这猪肉炖粉条啊,我是真的爱,百吃不腻。”

  “现在每次吃到它,就感觉回到了汉大的时光,那日子,真是无忧无虑啊。”

  高育良看着祁同伟,眼神中满是回忆和感慨:

  “是啊,汉大的日子我也怀念啊。”

  这一句感慨,高育良是发自内心的,当年梁群峰点将,高育良从政,本以为就此可以海阔天空。

  但是,现实往往曲折,每一步都需要步步为营,有时候,高育良也感觉很累。

  因为,说到底,他最初是一个文人,底子里,还有一些文人的风骨。

  “来,那,赶紧尝尝,看看这手艺怎么样,能不能让你找到汉大食堂的味道。”高育良说着,示意祁同伟动筷子。

  祁同伟连忙试了试,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随后点了点头:

  “嗯,味道很好,手艺太地道。”

  “但是,我还是怀念汉大食堂,陈老师傅做的那碗猪肉炖粉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吃来吃去,企业宴请也好,单位聚餐也罢,都找不回当年那碗猪肉炖粉条的感觉了……”

  高育良笑着说道:“是啊,不过,时代在变,我们总不能掉队吧,总要想办法跟上时代啊。”

  高育良这话是笑着说得,话里又透着无奈。

  他从教坛到了政坛,本想着可以更加海阔天空。

  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豆蒸是真实的。

  他高育良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祁同伟听了高育良的话,他点点头,这会他还没有听出高育良话里的无奈,只听出了纸面上那句,要跟上时代。

  祁同伟深有感触地说道:

  “是啊,我们要跟上时代,现在改革开放,成效显着,每天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高育良欲言又止地点点头,正好祁同伟讲到了这个跟上时代,他便借着这个点,旁敲侧击地继续说道:

  “是呀,不过,要跟上时代,还得是你们年轻人啊。”

  “我是老咯,现在很多新鲜事物没那么快接受。”

  “同伟啊,你来了,我就放心了,以后,你可得多帮帮老师啊。”

  祁同伟抬头看着高育良,他敏锐地发觉,高老师说得是一本正经的,不像是随口说说的。

  这一下,祁同伟才静下心去沉思了片刻,才察觉到高育良话里有话。

  但是,具体的深意,祁同伟还没有听出来。

  但是,高育良选择通过话里有话的方式来表达,那层用意祁同伟已经察觉到了。

  那就是,高育良还不敢吐露实情,还没有把彼此当成是自己人。

  作为曾经的学生,高育良对祁同伟的帮助是不小的,祁同伟自然是感念这份师恩的。

  面对昔日的恩师,你弯弯绕绕地玩脑筋,装糊涂,自然不合适。

  于是,祁同伟放下了筷子,大大方方地说道:

  “高老师,这个你放心,只要我祁同伟能跟上时代,自然会和老师携手共进。”

  喜欢与赵蒙生当战友为祁同伟搏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