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卷着碎雪扑在乾清宫的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李柯披着玄色貂裘,手中朱笔在《新学纲要》最终定稿上画了个圈。
烛火将他眉宇间的坚毅映得格外分明。
“陛下,礼部送来春闱的考院布置图。“
孙传庭躬身呈上一卷图纸,眼角余光扫过御案上那本引起轩然大波的《新学纲要》。
李柯接过图纸,忽然轻笑一声:“孙卿,你看这考院,像不像个战场?“
孙传庭心头一颤。
可不是战场?
自皇帝宣布改革科举以来,朝堂上下暗流涌动。
虽然孔家被压制后无人敢公开反对,但那些老臣眼中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
“陛下圣明。“孙传庭谨慎回道,“只是臣担心,春闱之时......“
“担心那些腐儒闹事?“李柯放下图纸,从案头拿起一份密报,“看看这个。“
孙传庭展开一看,脸色顿变。
密报上详细记录了孔尚贤近日举动——暗中联络江南六大书院,秘密运送银两资助寒门学子,甚至派人潜入京城各大书坊。
“这......“孙传庭手指微微发抖,“衍圣公竟敢......“
“他当然敢。“李柯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空,“孔家千年基业,岂会因朕一道旨意就俯首称臣?“
寒风卷着雪粒扑进窗棂,李柯却浑然不觉。
他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传旨,命宋星为格物院监正,授工部主事衔。“
孙传庭猛地抬头。
宋星就是那个熔了孔府青铜鼎铸齿轮的狂生!
皇帝这是要火上浇油啊!
“陛下,宋星虽才学出众,但毕竟出身寒微,又无科举功名,骤然授官恐怕......“
“恐怕什么?“李柯挑眉,“会引起那些读书人的不满?“他忽然从一旁的架子上取出一架精巧的模型,“看看这个。“
孙传庭定睛一看,竟是座微型水车,齿轮咬合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宋星设计的。“李柯轻拨机关,模型立刻运转起来,“大河沿岸若用此物灌溉,可省三成民力。你说,这样的奇才,难道还不如那些只会死读经书的腐儒?“
孙传庭哑口无言。
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工部看到的场景——一群监生围着宋星,看他演示如何用滑轮组吊起千斤巨石。
那些年轻人眼中的光芒,是他在国子监从未见过的。
“臣这就去拟旨。“孙传庭躬身退下,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皇帝这是铁了心要用实用之学取代空谈性理的圣贤之道啊!
不过,他倒是觉着这是好事。
他本就跟随皇帝见过不少新鲜事物,对这新学并不排斥。
孔府书房内,炭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屋内的寒意。
孔尚贤将密信凑近烛火,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
信是南京礼部侍郎亲笔所写,言明江南士子已做好准备,只待春闱之日集体罢考。
“老爷,徐渭到了。“管家孔忠低声禀报。
“让他进来。“孔尚贤整了整衣冠,脸上疲惫之色一扫而空。
徐渭披头散发而入,眼中布满血丝。
他扑通跪下,从怀中掏出一卷染血的绢帛:“圣公,国子监三百学子血书在此,誓死扞卫圣道!“
孔尚贤接过血书,指尖传来粘腻的触感。
他强忍不适,温声道:“徐生辛苦了。听闻你在文庙前焚书明志,可有受伤?“
“些许小伤,何足挂齿!“徐渭扯开衣襟,露出胸前新烫的“忠孝“二字,“学生恨不能以死明志!“
孔尚贤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从案头取出一本装帧精美的《论语》递过去:“这是老夫亲手批注的,你且拿去。“
徐渭如获至宝,双手颤抖着接过,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圣公放心,春闱之日,学生定叫那《新学纲要》化为灰烬!“
待徐渭退下,孔尚廉从屏风后转出,低声道:“兄长,此人可用但不可信。”
孔尚贤冷笑一声:“跳梁小丑罢了。重要的是让天下人看到,读书人为了圣道可以不惜性命。”
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相传为孔子手植的桧柏,“皇帝以为打压孔家就能推行他的新政?太天真了。“
“可是兄长,宋星被授官一事已在士林引起轩然大波,若继续放任......“
“急什么?“孔尚贤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这些是各地准备罢考的学子名册,近千人,皇帝再强势,难道能把天下读书人都抓起来?“
孔尚廉接过名单,忽然压低声音:“锦衣卫最近盯得紧,西苑那边传来消息,皇帝准备在春闱前清洗国子监。“
“让他清!“孔尚贤猛地拍案,“正好让天下人看看,这个皇帝是如何对待圣贤子弟的!”
李柯披着玄色貂裘,手中朱笔在《新学纲要》最终定稿上画了个圈。
烛火将他眉宇间的坚毅映得格外分明。
“陛下,礼部送来春闱的考院布置图。“
孙传庭躬身呈上一卷图纸,眼角余光扫过御案上那本引起轩然大波的《新学纲要》。
李柯接过图纸,忽然轻笑一声:“孙卿,你看这考院,像不像个战场?“
孙传庭心头一颤。
可不是战场?
自皇帝宣布改革科举以来,朝堂上下暗流涌动。
虽然孔家被压制后无人敢公开反对,但那些老臣眼中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
“陛下圣明。“孙传庭谨慎回道,“只是臣担心,春闱之时......“
“担心那些腐儒闹事?“李柯放下图纸,从案头拿起一份密报,“看看这个。“
孙传庭展开一看,脸色顿变。
密报上详细记录了孔尚贤近日举动——暗中联络江南六大书院,秘密运送银两资助寒门学子,甚至派人潜入京城各大书坊。
“这......“孙传庭手指微微发抖,“衍圣公竟敢......“
“他当然敢。“李柯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灰蒙蒙的天空,“孔家千年基业,岂会因朕一道旨意就俯首称臣?“
寒风卷着雪粒扑进窗棂,李柯却浑然不觉。
他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传旨,命宋星为格物院监正,授工部主事衔。“
孙传庭猛地抬头。
宋星就是那个熔了孔府青铜鼎铸齿轮的狂生!
皇帝这是要火上浇油啊!
“陛下,宋星虽才学出众,但毕竟出身寒微,又无科举功名,骤然授官恐怕......“
“恐怕什么?“李柯挑眉,“会引起那些读书人的不满?“他忽然从一旁的架子上取出一架精巧的模型,“看看这个。“
孙传庭定睛一看,竟是座微型水车,齿轮咬合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宋星设计的。“李柯轻拨机关,模型立刻运转起来,“大河沿岸若用此物灌溉,可省三成民力。你说,这样的奇才,难道还不如那些只会死读经书的腐儒?“
孙传庭哑口无言。
他忽然想起昨日在工部看到的场景——一群监生围着宋星,看他演示如何用滑轮组吊起千斤巨石。
那些年轻人眼中的光芒,是他在国子监从未见过的。
“臣这就去拟旨。“孙传庭躬身退下,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
皇帝这是铁了心要用实用之学取代空谈性理的圣贤之道啊!
不过,他倒是觉着这是好事。
他本就跟随皇帝见过不少新鲜事物,对这新学并不排斥。
孔府书房内,炭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屋内的寒意。
孔尚贤将密信凑近烛火,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
信是南京礼部侍郎亲笔所写,言明江南士子已做好准备,只待春闱之日集体罢考。
“老爷,徐渭到了。“管家孔忠低声禀报。
“让他进来。“孔尚贤整了整衣冠,脸上疲惫之色一扫而空。
徐渭披头散发而入,眼中布满血丝。
他扑通跪下,从怀中掏出一卷染血的绢帛:“圣公,国子监三百学子血书在此,誓死扞卫圣道!“
孔尚贤接过血书,指尖传来粘腻的触感。
他强忍不适,温声道:“徐生辛苦了。听闻你在文庙前焚书明志,可有受伤?“
“些许小伤,何足挂齿!“徐渭扯开衣襟,露出胸前新烫的“忠孝“二字,“学生恨不能以死明志!“
孔尚贤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从案头取出一本装帧精美的《论语》递过去:“这是老夫亲手批注的,你且拿去。“
徐渭如获至宝,双手颤抖着接过,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圣公放心,春闱之日,学生定叫那《新学纲要》化为灰烬!“
待徐渭退下,孔尚廉从屏风后转出,低声道:“兄长,此人可用但不可信。”
孔尚贤冷笑一声:“跳梁小丑罢了。重要的是让天下人看到,读书人为了圣道可以不惜性命。”
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相传为孔子手植的桧柏,“皇帝以为打压孔家就能推行他的新政?太天真了。“
“可是兄长,宋星被授官一事已在士林引起轩然大波,若继续放任......“
“急什么?“孔尚贤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这些是各地准备罢考的学子名册,近千人,皇帝再强势,难道能把天下读书人都抓起来?“
孔尚廉接过名单,忽然压低声音:“锦衣卫最近盯得紧,西苑那边传来消息,皇帝准备在春闱前清洗国子监。“
“让他清!“孔尚贤猛地拍案,“正好让天下人看看,这个皇帝是如何对待圣贤子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