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换防的民团们入驻山西根据地,王二也带人找到拿到了附近矿山的开发权。
临晋知县:“这煤矿给你了,朝廷要征税怎么办?”
王二:“每年一千两银子。”
知县:“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朝廷的财产…”
王二:“每年两千两银子。”
临晋知县脸红:“可是平阳府知府问起来的话,很难办啊!”
王二也不解释:“每年三千两银子。”
临晋知县:“我做出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这几处煤矿,铁矿都交给你。”
王二点头;“那些矿山上的挖煤的矿工也一并打包给我吧。”
“那是自然!”
县丞和师爷崇拜的看着知县心道:真不愧是七品大官,我们这些人听到一千两的时候就跪了!
三句话,让王德发为我多花两千两!
这要是搞个培训,那还不赚发了啊。
随后担忧的道:“大人,矿都给了王德发,我们没有产出,知府问起来的话该怎么办?”
临晋知县淡定的说道:“我有九种理由糊弄知府,怕什么。”
“再说了,我一年俸禄不过三十两,三千两,我得干一辈子!”
“这还只是一年的分成。”
在山西这地方,灾年时候,民脂民膏一点都刮不出来,突然天降大钱,岂能放过。
并且王二承诺会修路,这可是天大的功绩。
煤炭和钢铁是工业革命的基础,这些物资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资源。
韩城和河津作为古代重要的地理位置,有朝廷驻军在附近,暂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只能在吴王寨猥琐发育了。
……
临晋修好的根据地里,附近村子有些活络的村正组织村里的男女老少来矿上干活。
妇孺帮忙做饭每天也能得到一两斤粮食和四五十枚小钱。
白水县派了很多戴着红色和黄色安全帽的人来指挥。
临晋的百姓们发现活儿根本干不完,今天修路,明天就跟着修建高大的城墙。
整个吴王寨里有三千多临晋的百姓讨生活。
山西多煤,一车一车的煤炭在临晋经过简单的处理后送往渡口,拉向陕西。
王二看着前来支援的白水县匠人:“我们现在已经把渡口修建好了,接下来李大人有什么指示?”
匠人们笑道:“李大人说了,挖井,浇地。”
“想办法让这里的百姓们有活干,能吃饱饭。”
王二点头:“李大人善,我这就去县衙找临晋知县购买土地。”
“嗯。”
临晋,一伙地痞回到了县城。
“大哥,我们在吴王寨渡口看到了堆积成山的粮食,还有好几箱银子。”
地痞头子面色一喜,转头对身边的黑衣人说道:“曹操大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抢了他们吗?”
从韩城渡河到山西的曹操罗汝才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地痞:“那渡口只有两百多人,还有五六百个附近的村民。”
南边的蒲州到河津两地沿河是曹操罗汝才等人的活动范围,可吴王寨正处于两地之间。
分割开了流贼们的队伍。
“等我召集部下,把吴王寨夺下来,这些人修建的新城寨最终变成我的囊中之物,哈哈哈哈”
罗汝才对地痞说道:“你们去城外,探查下这附近巡检兵的情况,别让他们捣乱。”
城里的地痞点头:“都听曹操大哥的。”
罗汝才并没有把临晋的几十个巡检兵放在眼里,但是巡检兵背后是官府,引出官兵就不好了。
罗汝才如今手下三万人,除去老弱,能作战的还有一万多人。
攻打一个小小的渡口,easy。
罗汝才装作很帅的样子,戴上兜帽,走出了城门。
河津的一处山林里,乌泱泱的都是人,有些正在生火做饭。
“曹操当家的,您回来了?”
“怎么样,吴王寨是不是有很多粮食?”
曹操点头:“老回回当家的,还有几位队长,带队,我们去攻打吴王寨,那里没有多少守卫,渡口处有大量粮食和盐巴。”
众人眼睛蹭的亮了起来:“盐巴!”
点兵,出发!
曹操带着七八千人开始了进攻。
渡口处没有城墙,对于这些没经过训练的流贼来说,是个天大的好事。
攻城拔寨没成功过几次,就是因为高墙的原因。
曹操罗汝才手下的斥候队伍骑着马在前面飞驰。
入夜后仔细的观察着吴王寨和根据地。
斥候头子:“巡逻是一炷香一遍,人数三十个。”
“看着像是训练过的,人数跟曹操当家说过的一样。”
就在斥候们记录的时候,民团士兵们的暗哨已经发现了他们。
定装子弹填入枪膛,金属的枪管在夜色中闪耀着凌冽的光芒。
曹操罗汝才收纳的边兵斥候吃亏在大意上,没想到这些员外郎家的“家丁”兵如此专业。
巡逻的民团得到暗哨的消息之后,朝着王二的营帐走去。
营帐中的油灯亮了起来。
王二满脸严肃:“附近有刺探的斥候吗?”
“是,他们似乎是边兵出身,很警惕。”
“传信兵带人去渡河去给李大人报信,这斥候可能是陕北大流贼曹操罗汝才的手下,我们之前就得到消息,他在这一带活动。”
“他的手下有三万人,我们两百多人,只有两门炮,是拦不住他们的。”
“是!”
发现斥候之后,大部队最多半天就能到达,好在这是凌晨,还有时间。
王二看着码头上的粮食和从河东道盐池运来的盐巴,握紧了拳头。
暗哨们并没有把握在夜晚把这些斥候全部杀死,但是驱赶走倒不是难题。
民团们巡逻频率逐渐密集起来,曹操罗汝才的斥候没有了进入深处的机会。
“撤退,反正消息已经打探的差不多了!”
斥候小队长将画好的渡口的地形图揣进怀里,带着斥候撤走了。
暗哨们面色凝重,这是第一次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作战,不知道火枪的优势能打出几分。
几个民团小队长被喊到营帐。
王二:“我们的人跟着这些斥候,找到了他们的营地。”
“这次的敌人是陕西流贼“曹操罗汝才”的部下,几个月前,他们从韩城渡口进入河津,应该是看到了我们渡口有粮食,想要来抢劫。”
“想要抢劫,我不答应,但是敌方人数众多。”
小队长们:“跟他们干了!”
“干了!”
王二:“我们至少要阻拦他们一下,给百姓们远离这里的时间。”
“是!”
临晋知县:“这煤矿给你了,朝廷要征税怎么办?”
王二:“每年一千两银子。”
知县:“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朝廷的财产…”
王二:“每年两千两银子。”
临晋知县脸红:“可是平阳府知府问起来的话,很难办啊!”
王二也不解释:“每年三千两银子。”
临晋知县:“我做出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这几处煤矿,铁矿都交给你。”
王二点头;“那些矿山上的挖煤的矿工也一并打包给我吧。”
“那是自然!”
县丞和师爷崇拜的看着知县心道:真不愧是七品大官,我们这些人听到一千两的时候就跪了!
三句话,让王德发为我多花两千两!
这要是搞个培训,那还不赚发了啊。
随后担忧的道:“大人,矿都给了王德发,我们没有产出,知府问起来的话该怎么办?”
临晋知县淡定的说道:“我有九种理由糊弄知府,怕什么。”
“再说了,我一年俸禄不过三十两,三千两,我得干一辈子!”
“这还只是一年的分成。”
在山西这地方,灾年时候,民脂民膏一点都刮不出来,突然天降大钱,岂能放过。
并且王二承诺会修路,这可是天大的功绩。
煤炭和钢铁是工业革命的基础,这些物资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资源。
韩城和河津作为古代重要的地理位置,有朝廷驻军在附近,暂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只能在吴王寨猥琐发育了。
……
临晋修好的根据地里,附近村子有些活络的村正组织村里的男女老少来矿上干活。
妇孺帮忙做饭每天也能得到一两斤粮食和四五十枚小钱。
白水县派了很多戴着红色和黄色安全帽的人来指挥。
临晋的百姓们发现活儿根本干不完,今天修路,明天就跟着修建高大的城墙。
整个吴王寨里有三千多临晋的百姓讨生活。
山西多煤,一车一车的煤炭在临晋经过简单的处理后送往渡口,拉向陕西。
王二看着前来支援的白水县匠人:“我们现在已经把渡口修建好了,接下来李大人有什么指示?”
匠人们笑道:“李大人说了,挖井,浇地。”
“想办法让这里的百姓们有活干,能吃饱饭。”
王二点头:“李大人善,我这就去县衙找临晋知县购买土地。”
“嗯。”
临晋,一伙地痞回到了县城。
“大哥,我们在吴王寨渡口看到了堆积成山的粮食,还有好几箱银子。”
地痞头子面色一喜,转头对身边的黑衣人说道:“曹操大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抢了他们吗?”
从韩城渡河到山西的曹操罗汝才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地痞:“那渡口只有两百多人,还有五六百个附近的村民。”
南边的蒲州到河津两地沿河是曹操罗汝才等人的活动范围,可吴王寨正处于两地之间。
分割开了流贼们的队伍。
“等我召集部下,把吴王寨夺下来,这些人修建的新城寨最终变成我的囊中之物,哈哈哈哈”
罗汝才对地痞说道:“你们去城外,探查下这附近巡检兵的情况,别让他们捣乱。”
城里的地痞点头:“都听曹操大哥的。”
罗汝才并没有把临晋的几十个巡检兵放在眼里,但是巡检兵背后是官府,引出官兵就不好了。
罗汝才如今手下三万人,除去老弱,能作战的还有一万多人。
攻打一个小小的渡口,easy。
罗汝才装作很帅的样子,戴上兜帽,走出了城门。
河津的一处山林里,乌泱泱的都是人,有些正在生火做饭。
“曹操当家的,您回来了?”
“怎么样,吴王寨是不是有很多粮食?”
曹操点头:“老回回当家的,还有几位队长,带队,我们去攻打吴王寨,那里没有多少守卫,渡口处有大量粮食和盐巴。”
众人眼睛蹭的亮了起来:“盐巴!”
点兵,出发!
曹操带着七八千人开始了进攻。
渡口处没有城墙,对于这些没经过训练的流贼来说,是个天大的好事。
攻城拔寨没成功过几次,就是因为高墙的原因。
曹操罗汝才手下的斥候队伍骑着马在前面飞驰。
入夜后仔细的观察着吴王寨和根据地。
斥候头子:“巡逻是一炷香一遍,人数三十个。”
“看着像是训练过的,人数跟曹操当家说过的一样。”
就在斥候们记录的时候,民团士兵们的暗哨已经发现了他们。
定装子弹填入枪膛,金属的枪管在夜色中闪耀着凌冽的光芒。
曹操罗汝才收纳的边兵斥候吃亏在大意上,没想到这些员外郎家的“家丁”兵如此专业。
巡逻的民团得到暗哨的消息之后,朝着王二的营帐走去。
营帐中的油灯亮了起来。
王二满脸严肃:“附近有刺探的斥候吗?”
“是,他们似乎是边兵出身,很警惕。”
“传信兵带人去渡河去给李大人报信,这斥候可能是陕北大流贼曹操罗汝才的手下,我们之前就得到消息,他在这一带活动。”
“他的手下有三万人,我们两百多人,只有两门炮,是拦不住他们的。”
“是!”
发现斥候之后,大部队最多半天就能到达,好在这是凌晨,还有时间。
王二看着码头上的粮食和从河东道盐池运来的盐巴,握紧了拳头。
暗哨们并没有把握在夜晚把这些斥候全部杀死,但是驱赶走倒不是难题。
民团们巡逻频率逐渐密集起来,曹操罗汝才的斥候没有了进入深处的机会。
“撤退,反正消息已经打探的差不多了!”
斥候小队长将画好的渡口的地形图揣进怀里,带着斥候撤走了。
暗哨们面色凝重,这是第一次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作战,不知道火枪的优势能打出几分。
几个民团小队长被喊到营帐。
王二:“我们的人跟着这些斥候,找到了他们的营地。”
“这次的敌人是陕西流贼“曹操罗汝才”的部下,几个月前,他们从韩城渡口进入河津,应该是看到了我们渡口有粮食,想要来抢劫。”
“想要抢劫,我不答应,但是敌方人数众多。”
小队长们:“跟他们干了!”
“干了!”
王二:“我们至少要阻拦他们一下,给百姓们远离这里的时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