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老树开花那夜-《我用拳法打爆二次元世界》

  山风骤然停歇,万籁俱寂。

  那笛声的余韵仿佛还未散尽,却被另一桩更为诡异的奇景所取代。

  书院后山,那片玄音亲手栽下的樱花树林,本应在秋霜中凋零,此刻却毫无征兆地盛开了。

  一簇簇,一团团,开得比春日更加繁盛,只是那花瓣的颜色并非娇嫩的粉白,而是在月色下泛着一层幽幽的淡青色光晕,如梦似幻。

  这反季节的盛景,并未带来喜悦,反而让整个书院都笼罩在一股无言的压抑之中。

  玄音独自站在书阁顶层,目光穿过窗棂,落在那些诡异的青色花朵上。

  她的指尖,正抚过一本泛黄的古籍——《古咒残篇》。

  书页上,一行尘封的蝇头小楷清晰地映入眼帘:“记忆成简者,若后人诚念不绝,可借物显形,与念共鸣。”

  记忆成简……借物显形……

  玄音的心猛地一颤。

  她终于明白,柳清风院长,他并非真的消散于天地间。

  他的记忆,他的意志,已经与这片他亲手开辟的书院融为一体,化作了无形的“简”,而这些樱花树,便是他显形的“物”。

  当夜,月上中天,清辉如霜。

  玄音带着那名负责记录孩子们故事的少女,悄然来到樱花树下。

  晚风拂过,青色的花瓣簌簌而落,带着一丝不属于人间的清冷。

  “记住,”玄音的声音低沉而凝重,“待会儿,无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必惊慌。那不是鬼魅,而是执念的回响。你只需问出你心中最想问的那个问题。”

  少女紧张地点点头,双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记事竹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她凝视着前方,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子时已至。

  山谷中的风毫无预兆地变得凌厉起来,吹得满树青樱狂舞,光晕流转,交织成一片迷离的光网。

  就在那光与影的最深处,一个模糊的轮廓开始凝聚。

  树影摇曳间,一个拄着竹杖的老者身影,缓缓地从虚无中走出,身形略显佝偻,面容却带着一抹洞悉世事的温和笑意。

  正是柳清风!

  少女的身体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但她死死记着玄音的叮嘱,鼓起全部勇气,用发颤的声音问道:“柳……柳院长,弟子想问,当年那么多人里,您为何……为何偏偏选中了林尘师兄?”

  那虚影似乎听见了她的问题,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

  他没有开口,但一个温和苍老的声音却直接在少女和玄音的心底响起:“因为那孩子的心里,藏着一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火。真正的守望者,其武道,不在于破开多少敌人的甲胄,而在于点燃多少同伴心中的火种。”

  声音空灵而悠远,仿佛来自天际。

  话音刚落,老者的身影便开始变得暗淡,似乎就要随风散去。

  “等等!”少女情急之下,向前踏出一步,急切地喊道,“院长!我们……我们现在这个样子……还配做守望者吗?”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那是深藏在所有幸存者心中的迷茫与自我怀疑。

  即将消散的虚影,竟真的停住了。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少女的身上,也落在了不远处的玄音身上。

  “当你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配得上这个身份时,”那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欣慰,“你们,才算是真正开始了守望之路。”

  话音落,风止,影散。漫天青色花瓣飘落如雨,重归寂静。

  林尘听闻此事后,眉心紧锁。

  他向来不信鬼神之说,只信手中的剑与心中的道。

  他认为这不过是玄音她们思念过度产生的幻觉。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他决定亲自守候。

  第一夜,无事发生。

  第二夜,依旧风平浪静。

  第三夜,除了更冷的秋风,别无他物。

  林尘的信念愈发坚定。

  到了第四夜,他心中一动,故意找到了正在溪边独自吹奏某种古老曲调的苏璃。

  他不知道那曲子叫什么,只觉得悲伤而悠扬。

  “苏璃,今晚随我一同去后山。”林尘的声音不容置疑。

  苏璃抬起头,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

  二人再次来到樱花树下。

  子时刚过,林尘几乎已经要不耐烦地离去,可就在这时,那股熟悉的寒风再次卷起。

  柳清风的身影,比上一次更加模糊地浮现出来,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散。

  林尘心中一凛,难道真有其事?

  他身旁的苏璃,在看到那虚影的瞬间,像是受到了某种感召,竟下意识地低声吟唱起来。

  那是一段早已失传的古调,音节古朴苍凉,带着祭祀般的虔诚与庄严——正是她师门中,唯有主祭司才有资格吟唱的《归魂曲》。

  歌声响起的刹那,奇迹发生了!

  原本模糊不堪的老者身影,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骤然变得清晰、凝实!

  他身上那件朴素的长袍纹理可见,脸上的微笑也变得真切无比。

  他先是朝着苏璃的方向,郑重地、缓缓地点了点头,像是在回应她的祭祀。

  随即,他的目光猛地转向一旁满脸震惊的林尘,抬起那只由光影构成的右手,直直地指向他。

  “你,”那洞穿心扉的声音在林尘脑海中轰然炸响,“欠他一句谢谢。”

  林尘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他?哪个他?

  电光石火间,一幕尘封的记忆冲破了 со3нания 的堤坝。

  那是多年前,他还是个叛逆的少年,在山谷中被仇家围攻,濒临绝境。

  正是柳清风如神兵天降,只用一根竹杖,三两下便点拨了他的剑法,让他于绝境中悟道,反败为胜。

  事后,少年林尘心高气傲,连一句感谢都未曾说出口,便自行离去。

  他一直将那次突破归功于自己的天赋,刻意遗忘了那份点拨之恩。

  此刻,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冲垮了他所有的骄傲与固执。

  林尘双膝一软,“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额头深深叩入冰冷的泥土之中。

  “弟子……弟子……明白了!”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感激。

  话音落下的瞬间,漫天青色樱花仿佛受到了最后的感召,在一刹那尽数绽放,又在下一刻同时凋零。

  无数花瓣化作光的微粒,如一场盛大的告别之雨,纷纷扬扬。

  光雨之中,老者的身影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彻底消散,再无痕迹。

  经此一事,玄音当机立断,对书院的“异战纪要”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废除了枯燥的记录与背诵,增设了一个名为“夜问”的全新环节。

  所有弟子,都必须在书院内选定一处与过去有着深刻关联的遗址,独自静坐一夜,并在纸上写下自己内心深处最困惑的一个问题,等待“回应”。

  大多数弟子彻夜枯坐,除了寒冷与孤寂,一无所获。

  唯有那名记事的少女,她选择的地点,是鸣人小队曾经最爱聚集的那片彼岸花丛。

  她在纸上,用尽所有力气写下了一行字:“我们,究竟为何而战斗?”

  次日清晨,当她疲惫地拿起那张纸时,赫然发现,在她的问题下方,多出了一行她从未见过的笔迹,字迹张扬而坚定,带着一种熟悉到让人心痛的温暖。

  “为了不让下一个孩子,再问出这个问题。”

  少女的眼泪瞬间决堤。

  这笔迹,像极了鸣人留下的那些修炼笔记!

  玄音亲自查验了现场,确认一夜之间绝无任何人进出的痕迹。

  只有在花丛远处,一枚当年战斗中被震碎的风铃残片,在晨风中微微震颤,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什么。

  而林尘,则彻底变了。

  他不再纠结于剑招的精进,而是开始主动找到那些年幼的幸存者,耐心地记录下他们讲述的每一个关于家园、关于亲人的故事。

  他发现,每当孩子们的讲述达到情感最真挚、最诚恳的时刻,周围的空气中,便会有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光轻轻流动。

  一个深夜,他独自来到当年与苏璃一同召唤出虹桥残影的山崖上。

  他取出了随身携带的竹笛,凭着记忆,模仿着苏璃那晚吟唱的古调音律,生涩地吹奏起来。

  笛声响起,空气中的微光开始汇聚。

  在他面前的深渊之上,一道七彩虹桥的残影,竟真的浮现了片刻,虽然转瞬即逝,却真实不虚!

  林尘猛地收回竹笛,心脏狂跳。

  他不是在召唤,这是……回应!

  是这片土地,是那些消散的英魂,在回应他的思念与努力!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柳清风那句话的含义。

  他们这些活着的人,不再是盛放悲伤与记忆的冰冷容器,他们是桥梁!

  是连接此岸与彼岸,连接生者与逝者,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那一夜,林尘在自己的修炼日记上,写下了最后一句话。

  “从今日起,我不再是林尘。我是他们说故事时,第一个听见回音的人。”

  这个秘密,如同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开始在书院最核心的几人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而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这由记忆与信念引发的微光,早已穿透了山谷的浓雾。

  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遥远的山道上,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火把,一双双或好奇、或虔诚、或贪婪的眼睛,正从四面八方,望向这座传说中能与往生者对话的神秘书院。

  风雨欲来,一场远比他们想象中更为盛大的浪潮,即将在黎明前,抵达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