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谢秋芝和谢文还在竹林外围收拾细小的竹枝,尝试着扎竹扫帚。
两人玩心重,竟扎出了大大小小五六把,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有。
谢文还特意挑出一把粗细适中、笔直光滑的细竹条,拿在手里比划,开玩笑说:“姐,你看这些竹条,好好打磨一下,都能当毛笔杆了!”
谢秋芝嗤笑一声:“得了吧!你有那功夫自己慢慢磨毛笔杆,都能再看完几本书了!有现成的笔不用,折腾这个?”
谢文笑嘻嘻地挥舞着竹条:“我才不磨笔杆呢!我拿来当教鞭!专门打谢吉利那小子偷懒时的屁股!”
“哟嗬!”谢秋芝被他逗乐了,“你这个小老师还玩上暴力教学了?”
“你不懂,”谢文一本正经地摇头晃脑,“教鞭这东西,有和没有,用和不用,那是两回事!重在威慑!”
谢秋芝眼珠一转,伸出手:“那你也分我几根细长的!”
“你要干嘛?也当教鞭?”
“对呀!”谢秋芝狡黠一笑,“我拿来打某个不听话的弟弟的屁股!”
谢文立刻反应过来,跳开一步,指着她笑道:“好呀!你想用我给你的‘教鞭’来打我的屁股?想得美!”
两人顿时笑闹成一团,清脆的笑声在竹林边回荡。
下午,谢铁匠刚走没多久,谢里正那边的铜锣声再次“哐哐哐”地响彻全村,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这段时间,谢里正的铜锣声比往年响的都要频繁。
谢大虎上午刚在小操场那边忙活完粗盐的事情,不仅把谢里正那一两本钱收了回来,还净赚了两百多文铜钱,正美滋滋地数着铜板,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他爹谢里正抓了壮丁。
“别数了!赶紧的,沿村吆喝一圈,让各家各户都来小操场领取新的照身帖!这可是顶顶要紧的东西!家里大人没空的,同一个户口上的也能代领!务必每家每户都得领到!”谢里正吩咐道。
“哎!知道了爹!”谢大虎应了一声,把铜钱揣好,立刻扯开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一边走一边喊:
“领照身帖咯!各家各户!到小操场领新的照身帖咯!记得带上旧的照身帖!家里没人的可以代领!……”
李月兰正在窝棚边整理破好的竹条,准备搬上板车运到菜地去,听到谢大虎的吆喝声,手里活没停下,转头对正在扫地上竹叶的谢文说:“小文,你去跑一趟,把咱家五口人的新照身帖都领回来。旧的你也拿去。”
“好嘞,娘!”谢文放下新做的竹扫帚,答应一声回到自己的窝棚取了旧的照身帖,就跑了出去。
谢秋芝过来帮李月兰把一捆捆竹条搬上板车,母女俩合力,将板车推到了一百米开外、紧挨着自家宅基地的那块新分到的菜地。
这块地位置确实好,离家近,而且相对平整,没有大的坑洼。
但或许是因为荒废多年,无人打理,土地被雨水拍打得异常硬实,踩上去硬邦邦的,几乎看不到什么疏松的土壤。
“这地……可真够硬的,”李月兰用脚踩了踩,叹了口气:“不好好深翻一遍,施点肥,怕是种啥都长不好。”
谢秋芝站在地头,望着这足足有半亩大小的地块,这是记在她名字下面的地。
她张开手臂比划了一下,感叹道:“娘,这地真不小呢!我看,可以这边种些常吃的蔬菜,那边留一小块种点好看的花?”
李月兰闻言,笑着摇摇头:“傻丫头,农户人家,菜地里种花?好看是好看,但不能吃不能喝,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务正业,怪浪费地的。咱家就在自家的后院种些花花草草陶冶情操就好,菜地就算了,不过我也喜欢花,到时候这些栅栏弄结实一些,咱们种些能吃的攀爬类花朵也不是不可以。”
“有哪些攀爬植物可以吃的,还带开花的?”
“那可多着呢,你娘我对吃的可是有研究了,像那些金银花、紫藤、凌霄做花墙,南瓜和扁豆可以搭个棚架,到时候“边开花边结果”,一年三季都有花、叶和果子吃,吃不完还能晒干,泡茶,做饼子,总不会浪费,咱们的菜地也能好看些。”
谢秋芝听了,觉得她说得也有道理,点点头:“娘说得对!那就全种菜!种好多好多好吃又能开花的菜!咱们把这地分成几畦,不同的菜分开种,也好管理!”
母女俩一边规划着菜园的布局,一边将板车上的竹条卸下来,准备开始挖坑埋植粗壮的竹条,一步一步搭建围栏。
晌午过后,谢文从里正那儿领了全家人的“照身帖”回来。
他兴冲冲地跑回自家窝棚,没看到人,抬头看向菜地方向,见李月兰和谢秋芝正在给菜园打围栏,谢文跑过去,脸上带着一种“我掌握了独家消息”的神秘表情,压低声音道:“娘,姐,你们猜我今天去领照身帖听到什么?”
李月兰头也没抬,继续固定竹竿:“听到什么了?瞧你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准没好事。”
谢秋芝倒是好奇地看向他:“快说,别卖关子。”
谢文清了清嗓子,把谢吉利偷偷告诉他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两人玩心重,竟扎出了大大小小五六把,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有。
谢文还特意挑出一把粗细适中、笔直光滑的细竹条,拿在手里比划,开玩笑说:“姐,你看这些竹条,好好打磨一下,都能当毛笔杆了!”
谢秋芝嗤笑一声:“得了吧!你有那功夫自己慢慢磨毛笔杆,都能再看完几本书了!有现成的笔不用,折腾这个?”
谢文笑嘻嘻地挥舞着竹条:“我才不磨笔杆呢!我拿来当教鞭!专门打谢吉利那小子偷懒时的屁股!”
“哟嗬!”谢秋芝被他逗乐了,“你这个小老师还玩上暴力教学了?”
“你不懂,”谢文一本正经地摇头晃脑,“教鞭这东西,有和没有,用和不用,那是两回事!重在威慑!”
谢秋芝眼珠一转,伸出手:“那你也分我几根细长的!”
“你要干嘛?也当教鞭?”
“对呀!”谢秋芝狡黠一笑,“我拿来打某个不听话的弟弟的屁股!”
谢文立刻反应过来,跳开一步,指着她笑道:“好呀!你想用我给你的‘教鞭’来打我的屁股?想得美!”
两人顿时笑闹成一团,清脆的笑声在竹林边回荡。
下午,谢铁匠刚走没多久,谢里正那边的铜锣声再次“哐哐哐”地响彻全村,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这段时间,谢里正的铜锣声比往年响的都要频繁。
谢大虎上午刚在小操场那边忙活完粗盐的事情,不仅把谢里正那一两本钱收了回来,还净赚了两百多文铜钱,正美滋滋地数着铜板,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他爹谢里正抓了壮丁。
“别数了!赶紧的,沿村吆喝一圈,让各家各户都来小操场领取新的照身帖!这可是顶顶要紧的东西!家里大人没空的,同一个户口上的也能代领!务必每家每户都得领到!”谢里正吩咐道。
“哎!知道了爹!”谢大虎应了一声,把铜钱揣好,立刻扯开他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一边走一边喊:
“领照身帖咯!各家各户!到小操场领新的照身帖咯!记得带上旧的照身帖!家里没人的可以代领!……”
李月兰正在窝棚边整理破好的竹条,准备搬上板车运到菜地去,听到谢大虎的吆喝声,手里活没停下,转头对正在扫地上竹叶的谢文说:“小文,你去跑一趟,把咱家五口人的新照身帖都领回来。旧的你也拿去。”
“好嘞,娘!”谢文放下新做的竹扫帚,答应一声回到自己的窝棚取了旧的照身帖,就跑了出去。
谢秋芝过来帮李月兰把一捆捆竹条搬上板车,母女俩合力,将板车推到了一百米开外、紧挨着自家宅基地的那块新分到的菜地。
这块地位置确实好,离家近,而且相对平整,没有大的坑洼。
但或许是因为荒废多年,无人打理,土地被雨水拍打得异常硬实,踩上去硬邦邦的,几乎看不到什么疏松的土壤。
“这地……可真够硬的,”李月兰用脚踩了踩,叹了口气:“不好好深翻一遍,施点肥,怕是种啥都长不好。”
谢秋芝站在地头,望着这足足有半亩大小的地块,这是记在她名字下面的地。
她张开手臂比划了一下,感叹道:“娘,这地真不小呢!我看,可以这边种些常吃的蔬菜,那边留一小块种点好看的花?”
李月兰闻言,笑着摇摇头:“傻丫头,农户人家,菜地里种花?好看是好看,但不能吃不能喝,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务正业,怪浪费地的。咱家就在自家的后院种些花花草草陶冶情操就好,菜地就算了,不过我也喜欢花,到时候这些栅栏弄结实一些,咱们种些能吃的攀爬类花朵也不是不可以。”
“有哪些攀爬植物可以吃的,还带开花的?”
“那可多着呢,你娘我对吃的可是有研究了,像那些金银花、紫藤、凌霄做花墙,南瓜和扁豆可以搭个棚架,到时候“边开花边结果”,一年三季都有花、叶和果子吃,吃不完还能晒干,泡茶,做饼子,总不会浪费,咱们的菜地也能好看些。”
谢秋芝听了,觉得她说得也有道理,点点头:“娘说得对!那就全种菜!种好多好多好吃又能开花的菜!咱们把这地分成几畦,不同的菜分开种,也好管理!”
母女俩一边规划着菜园的布局,一边将板车上的竹条卸下来,准备开始挖坑埋植粗壮的竹条,一步一步搭建围栏。
晌午过后,谢文从里正那儿领了全家人的“照身帖”回来。
他兴冲冲地跑回自家窝棚,没看到人,抬头看向菜地方向,见李月兰和谢秋芝正在给菜园打围栏,谢文跑过去,脸上带着一种“我掌握了独家消息”的神秘表情,压低声音道:“娘,姐,你们猜我今天去领照身帖听到什么?”
李月兰头也没抬,继续固定竹竿:“听到什么了?瞧你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准没好事。”
谢秋芝倒是好奇地看向他:“快说,别卖关子。”
谢文清了清嗓子,把谢吉利偷偷告诉他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