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情形,画册有下落终归是好事。”
谢广福分析道,“而且他能混在县令的巡查队伍里,身份肯定不低,今天的言行也算客气有礼,不像是有什么恶意,否则,他直接凭画册请咱们走一趟,我们也无力反抗。”
听到这话,大家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李月兰又担忧起来:
“这人怎么心机这么深?咱们拿回咱们自己的东西,他还要提条件?难不成非要芝丫头去给他画画才行?这……这不是要挟吗?”
谢秋芝也皱紧了眉头,小脸上满是纠结:
“爹,娘,我想拿回画册,那上面好多画都是我精心画的……可是,如果他让我画一些……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我不愿意画的东西,我该怎么办?”
内心里她毕竟还是个少女,对于可能面临的未知要求感到不安。
“他敢!”
谢锋的声音陡然带上了冷意,护妹之心溢于言表,“你放心,有哥在呢。他若真是个包藏祸心的,敢为难你,哥自有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画册给你‘取回来’。”
他这话说得笃定,谢秋芝当然也知道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只不过,现在情况未明,我们暂时观望,不要轻举妄动,他既然通过官方渠道暗示,或许另有深意,我们先不要自乱阵脚。”谢锋补充道。
谢广福也点头:“锋哥儿说得对,眼下以不变应万变。我们一切如常,该干什么干什么。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动作,好啦,别担心了,都回去休息吧,我今天陪着那些官老爷们说了一天文绉绉的话,脑细胞死了一堆又一堆,现在只想早点休息。”
有了家里两个最可靠的男人的保证,谢秋芝的心才安定下来,但拿回画册的渴望和一丝隐忧,依旧萦绕在心头。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桃源村便恢复了往常的忙碌。
谢广福吃过早饭,便立刻召集了挖渠组的汉子们,带着谢铁匠优先打造供应的一批质量相对较好的铁锹、镐头等工具,浩浩荡荡地前往青川河边。
谢广福的计划是从青川河开口处开始,向下游方向挖掘主渠。
他特意叮嘱,靠近青川河的那一段先不要挖通,留作最后的关口,等到全线渠沟都挖好、检查无误后,再选一个吉日一齐放水贯通,以免提前放水冲刷破坏渠体或者造成不必要的内涝。
另一边,谢锋也带着修路组的汉子们出发了。
他们领到的则是村里公用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农具,偶尔也有几把优质的砍刀和镰刀,但更多的是谢铁匠的徒弟们练手和日夜赶工打出来的、略显粗糙的铁锹和锄头。
谢锋对此并无怨言,他知道谢铁匠已经尽力了,修路虽然也需要好工具,但很多地方可以徒手搬石、清理灌木,对工具的依赖相对小一些。
他大声对汉子们说:“工具是差了点,但咱们力气足!一样能把路修得平平整整!等以后咱们村富足了,就换更好的工具!”
跟着他干活的汉子们像是打了鸡血,他们今早就听说了,昨日县令奖了村里一百两银子,那以后工具的事情不就指日可待了嘛。
加上他们出工干活,不仅仅是有工钱,而且据说还有什么“积分”?
开工之前,谢锋说了这“积分”的事情,只要出工满一天就可以积累一个“积分”,而且“积分”不仅能换银钱,以后还能优先安排活计,村里有什么好事也优先给积分高的家庭,也不知道是那个天才想出来的法子,搞得他们村里的汉子现在可是每天都盼着干活呢。
其实“积分”这个套路是谢文提出来的,那日得知谢彪和谢彪的亲戚都忙着给自家收集做土坯房的材料,不肯响应村里的集体劳动,这种思想短时间看没什么影响,但是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坐享其成,想着,反正我又没有拿工钱,我不去又能如何。
谢文就和谢广福提了个建议,第二天谢广福就去找谢里正了,没想到谢里正效率这么高,今天早上趁着村里挖渠和修路两件大事同时启动,也让谢广福和谢锋把“积分”这件事宣布了出去。
在给村里做事的汉子们自然是欢喜的,那些因为家里有些底子不愿意干活的,就越发的心慌了,这“积分”不仅能换银子,以后还能在村里优先有好事选择权,这不是倒逼着他们也要参加集体劳动么。
尤其是那些跟着谢彪收集材料的人,想要报名去上工,谢里正又说人满了,等下一次贴榜招人再来,他们在家捣鼓材料,又心神不宁的,简直闹心。
谢里正一大早也来到了窑区附近候着,他心里惦记着另一件事。
今天,县令大人要带着属官们去隔壁桃溪村“打”赵老七了。
他可得好好送送,一方面是全了礼数,另一方面,他也真想看看赵老七是怎么挨“打”的,顺便……嗯,或许还能显摆一下自家村子得了百两拨款的事儿?
一想到这,谢里正就乐得不行,恨不得现在就叫醒县令大人,送他上桃溪村。
他口袋里揣着那张珍贵的手令,站在木炭仓库外面,翘首以盼,心里盘算着等会跟着县令大人去桃溪村,该怎么不经意地流露出这张手令?
齐安确实睡了个好觉,不知是野外的虫鸣悦耳还是着屋里的松树枝味道得了他的心意,他一觉睡到天亮。
看到屋子外面候着的谢里正,也没有啰嗦,一行人洗漱用了些粥水,跟着谢里正去了桃溪村。
为了能跟上他们的脚力,谢里正甚至还去借了谢锋的追风,把那多年不曾骑马的马术又捡了起来。
谢铁匠的工坊那里,除了昨天被迫暂停了作业,平时更是日夜不休,蟹壳炉的火光几乎未熄灭过,鼓风声、铁锤敲击声、淬火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两个徒弟眼圈黝黑,却干劲十足。
谢铁匠隐隐有一种,这也不够,那也不够的急切感。
人手不够多,蟹壳炉也不够使,他的技术也不够精进,他总感觉,他们还能打造更多的更好的铁器,这种莫名的焦躁让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他开始有意识的让两个徒弟上手去打制一些简易的农具,也开始留意别人给他推过来的新人。
这会儿看到谢里正以滑稽的骑马姿势带着官员们远去,他对着两个土地说道:“点火,开工了。”
守在不远处的谢长河看到谢里正带着县令大人走了,也松了一口气,赶紧和谢三河把木炭仓库收拾好,恢复原来的样子,那些用具也都要给村里的婶子们还回去。
谢长河不禁感叹:要是村子里有一家客栈就好了,以后再来人,也不至于住在大老远的木炭仓库。
谢广福分析道,“而且他能混在县令的巡查队伍里,身份肯定不低,今天的言行也算客气有礼,不像是有什么恶意,否则,他直接凭画册请咱们走一趟,我们也无力反抗。”
听到这话,大家稍微松了一口气,但李月兰又担忧起来:
“这人怎么心机这么深?咱们拿回咱们自己的东西,他还要提条件?难不成非要芝丫头去给他画画才行?这……这不是要挟吗?”
谢秋芝也皱紧了眉头,小脸上满是纠结:
“爹,娘,我想拿回画册,那上面好多画都是我精心画的……可是,如果他让我画一些……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我不愿意画的东西,我该怎么办?”
内心里她毕竟还是个少女,对于可能面临的未知要求感到不安。
“他敢!”
谢锋的声音陡然带上了冷意,护妹之心溢于言表,“你放心,有哥在呢。他若真是个包藏祸心的,敢为难你,哥自有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画册给你‘取回来’。”
他这话说得笃定,谢秋芝当然也知道他确实有这个能力。
“只不过,现在情况未明,我们暂时观望,不要轻举妄动,他既然通过官方渠道暗示,或许另有深意,我们先不要自乱阵脚。”谢锋补充道。
谢广福也点头:“锋哥儿说得对,眼下以不变应万变。我们一切如常,该干什么干什么。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动作,好啦,别担心了,都回去休息吧,我今天陪着那些官老爷们说了一天文绉绉的话,脑细胞死了一堆又一堆,现在只想早点休息。”
有了家里两个最可靠的男人的保证,谢秋芝的心才安定下来,但拿回画册的渴望和一丝隐忧,依旧萦绕在心头。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桃源村便恢复了往常的忙碌。
谢广福吃过早饭,便立刻召集了挖渠组的汉子们,带着谢铁匠优先打造供应的一批质量相对较好的铁锹、镐头等工具,浩浩荡荡地前往青川河边。
谢广福的计划是从青川河开口处开始,向下游方向挖掘主渠。
他特意叮嘱,靠近青川河的那一段先不要挖通,留作最后的关口,等到全线渠沟都挖好、检查无误后,再选一个吉日一齐放水贯通,以免提前放水冲刷破坏渠体或者造成不必要的内涝。
另一边,谢锋也带着修路组的汉子们出发了。
他们领到的则是村里公用的、质量参差不齐的农具,偶尔也有几把优质的砍刀和镰刀,但更多的是谢铁匠的徒弟们练手和日夜赶工打出来的、略显粗糙的铁锹和锄头。
谢锋对此并无怨言,他知道谢铁匠已经尽力了,修路虽然也需要好工具,但很多地方可以徒手搬石、清理灌木,对工具的依赖相对小一些。
他大声对汉子们说:“工具是差了点,但咱们力气足!一样能把路修得平平整整!等以后咱们村富足了,就换更好的工具!”
跟着他干活的汉子们像是打了鸡血,他们今早就听说了,昨日县令奖了村里一百两银子,那以后工具的事情不就指日可待了嘛。
加上他们出工干活,不仅仅是有工钱,而且据说还有什么“积分”?
开工之前,谢锋说了这“积分”的事情,只要出工满一天就可以积累一个“积分”,而且“积分”不仅能换银钱,以后还能优先安排活计,村里有什么好事也优先给积分高的家庭,也不知道是那个天才想出来的法子,搞得他们村里的汉子现在可是每天都盼着干活呢。
其实“积分”这个套路是谢文提出来的,那日得知谢彪和谢彪的亲戚都忙着给自家收集做土坯房的材料,不肯响应村里的集体劳动,这种思想短时间看没什么影响,但是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坐享其成,想着,反正我又没有拿工钱,我不去又能如何。
谢文就和谢广福提了个建议,第二天谢广福就去找谢里正了,没想到谢里正效率这么高,今天早上趁着村里挖渠和修路两件大事同时启动,也让谢广福和谢锋把“积分”这件事宣布了出去。
在给村里做事的汉子们自然是欢喜的,那些因为家里有些底子不愿意干活的,就越发的心慌了,这“积分”不仅能换银子,以后还能在村里优先有好事选择权,这不是倒逼着他们也要参加集体劳动么。
尤其是那些跟着谢彪收集材料的人,想要报名去上工,谢里正又说人满了,等下一次贴榜招人再来,他们在家捣鼓材料,又心神不宁的,简直闹心。
谢里正一大早也来到了窑区附近候着,他心里惦记着另一件事。
今天,县令大人要带着属官们去隔壁桃溪村“打”赵老七了。
他可得好好送送,一方面是全了礼数,另一方面,他也真想看看赵老七是怎么挨“打”的,顺便……嗯,或许还能显摆一下自家村子得了百两拨款的事儿?
一想到这,谢里正就乐得不行,恨不得现在就叫醒县令大人,送他上桃溪村。
他口袋里揣着那张珍贵的手令,站在木炭仓库外面,翘首以盼,心里盘算着等会跟着县令大人去桃溪村,该怎么不经意地流露出这张手令?
齐安确实睡了个好觉,不知是野外的虫鸣悦耳还是着屋里的松树枝味道得了他的心意,他一觉睡到天亮。
看到屋子外面候着的谢里正,也没有啰嗦,一行人洗漱用了些粥水,跟着谢里正去了桃溪村。
为了能跟上他们的脚力,谢里正甚至还去借了谢锋的追风,把那多年不曾骑马的马术又捡了起来。
谢铁匠的工坊那里,除了昨天被迫暂停了作业,平时更是日夜不休,蟹壳炉的火光几乎未熄灭过,鼓风声、铁锤敲击声、淬火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两个徒弟眼圈黝黑,却干劲十足。
谢铁匠隐隐有一种,这也不够,那也不够的急切感。
人手不够多,蟹壳炉也不够使,他的技术也不够精进,他总感觉,他们还能打造更多的更好的铁器,这种莫名的焦躁让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他开始有意识的让两个徒弟上手去打制一些简易的农具,也开始留意别人给他推过来的新人。
这会儿看到谢里正以滑稽的骑马姿势带着官员们远去,他对着两个土地说道:“点火,开工了。”
守在不远处的谢长河看到谢里正带着县令大人走了,也松了一口气,赶紧和谢三河把木炭仓库收拾好,恢复原来的样子,那些用具也都要给村里的婶子们还回去。
谢长河不禁感叹:要是村子里有一家客栈就好了,以后再来人,也不至于住在大老远的木炭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