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亦生亦死,终是别离-《摄政王的宠妻之路》

  洛忆笙坐在床边的凳子上,愣愣地看着床上了无生气的默,眼眶泛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一旁的几个手下也是满脸悲痛地垂着头。

  洛忆笙朝他们抬抬手,“你们下去忙吧。”

  “……是。”

  手下们刚走,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笙笙,我回来了。”池北丞走了进来。

  听到池北丞的声音,洛忆笙连忙回头,然后起身扑到池北丞的怀里,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池北丞,呜呜呜!我尽力了,可是……可是我救不了他!怎么办呀?”

  池北丞轻轻拍了拍洛忆笙的后背以示安抚,然后抬眸看了床上的人一眼,凌厉的眸子一闪,眼眶里泛起水雾。

  “我去看看。”他沉声开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竟有些哽咽。

  洛忆笙放开他退回床边,虽是第一次见池北丞哭,但她并不意外,默、明昭和封牧三人于池北丞而言,从来都不只是得力手下,而是出生入死、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兄弟。

  如今默……他若是不难过,那就真的是冷血无情的人了。

  池北丞走到床边坐下,充满惋惜和悲痛的眸子看向默,下一秒他看到默的脖颈还在跳动,眸光一亮,惊喜地问洛忆笙,“他……他没死?”

  洛忆笙的脸上丝毫没有欢喜之色,反而更加难过,“死不了,但也……活不了。”

  “什么意思?”池北丞有些茫然。

  若是明昭在,他肯定会惊讶得跳脚,然后惊呼,“我是不是见鬼了?我从未同时在王爷的脸上见过那么多情绪!”

  洛忆笙抬手擦擦眼泪,哽咽着解释道,“他的头受到封牧全力一击,按理说脑花都该被打散了,是不可能活得下来的,但他在黑鹰的时候应该练过铁头功、金刚咒之类的,所以勉强扛下了这一击。”

  “可伤得实在太重,就算他凭借强大的意志残留着一口气,也只能靠药物吊着,以后……再也醒不过来了。”

  永远也醒不过来,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而且,长期昏睡的人,就算有药物养着,时间长了,肌肉也会萎缩,身上会溃烂,最终还是会死……”洛忆笙抬手扶着额头,眼泪滴答滴答地往下掉。

  池北丞盯着默苍白的脸一言不发,洛忆笙也不打扰,坐在一旁默默地擦眼泪。

  良久,池北丞才抬手拭去眼角的水珠,起身牵着洛忆笙,“去看看明昭。”

  “嗯。”洛忆笙点头,心中有些担忧,明昭的伤虽不至死,可默的事让他如何接受?

  两个男人能在一起本就已经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谩骂和磨难,如今竟和心爱的人天人两隔。

  这种挖心剖肝的痛,洛忆笙在池北丞中半日绝的时候就体会过,虽然后来池北丞被她治好了,但当时那种无助和绝望的感觉她永远都忘不了。

  死去的人一无所知,活着的人却要背负无尽的痛苦。

  突然想到什么,她连忙问道,“对了,封牧呢?”

  “已经让人去找了,应该不会离开森林。”

  “他……哎,也不能全怪他,他也不愿如此。”

  发生这样的事,除了明昭,最难过的人就是封牧了。

  虽然默目前还没有真正死去,但这和亲手杀了自己的好兄弟没有区别,就算是身不由己,他肯定也无法原谅自己。

  “这件事,我们没有资格评判对错,毕竟失去爱人的是明昭,日后当如何,就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吧。”

  三个都是他很重要的伙伴,手心手背都是肉,池北丞的心也如刀绞一般痛,哪一个难过,他都同样不好过。

  “嗯。”洛忆笙赞同地点头。

  ……

  临州城外。

  “暴乱果然停止了,王爷真是神机妙算啊!”盛林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正在陆续接受治疗的百姓,对池北丞的敬佩又更深了几分。

  “而且在午时之前,九成的百姓都已经喝下解药,剩下的人陆大夫说也没有问题,真是万幸啊!”

  “如此诡异的瘟疫王爷和王妃竟然都能解决,真是两位神人也!”

  州府一众官员和衙役惊叹道。

  陆鸣难得点头附和,常年面无表情的脸上也有了些许喜色,但依旧站在角落,不愿多与人接触和交流。

  “晏将军那边如何?”盛林问道。

  “晏将军正在带领将士们安顿恢复的百姓。”

  “让各县尽快统计伤亡人数和粮食剩余情况,尤其是短缺的粮食数量,要尽快报给朝廷,不能耽误了第四批赈灾粮的发放时间。”盛林沉声吩咐道。

  其实,朝廷还有没有第四批赈灾粮,他都不确定。

  ……

  经州刺史府。

  “何事一会儿笑一会儿愁的?”李夫人抱着儿子朝李尧问道。

  “贺大夫说解药已经分发的差不多了,各县的县衙正在排查,若是没有残余和遗漏,咱们经州所有感染瘟疫的百姓就都得到了救治。”李尧解释道,却依旧紧皱眉头。

  “这是好事啊,你为何一脸愁容?”李夫人不解。

  “大灾虽然挺过去了,可之后还有诸多因为灾难而引发的问题,比如耕地损坏导致的粮食短缺,这烂摊子怕是不好收啊。”李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瘟疫为何会影响耕地?病都好了,还怕种不出粮食?”李夫人疑惑不解。

  关于这场暴乱,除了一些重要的官员知道真正的原因之外,对其余人都是统称瘟疫,所以他们自然也不知道恢复水源、封锁耕地这些事情的原因。

  所有行动都是听从上级的安排,若是有人质疑,就用那句万能的挡箭牌:

  一切都是朝廷的命令,有意见去请教摄政王。

  自然是不可能有人真的敢去问池北丞的,所以一切事宜进行的还算顺利。

  李尧合上折子,“其中的原由我不能跟你透露,你去清点一下府里的库房,把能捐的粮食都送到府衙去。”

  李夫人叹了一口气,“瘟疫刚来的时候咱们就已经陆陆续续捐了好几次,现在哪儿还有存粮?再捐就只能把给你儿子产奶的母羊捐了。”

  闻言,李夫人怀里的小孩儿歪了歪头,软糯的声音说道,“爹,羊奶,给别的小孩儿喝,羊,不杀。”

  李尧顿时被萌化了心,他抬手轻轻捏了捏儿子的小脸,“砚清真乖,不捐你的母羊,也不喝你的羊奶啊,留着给砚清长身体,长大了再去帮助更多的人,好不好?”

  李砚清坚定地点点头,“好!”

  李尧笑了笑,又看向李夫人,“你不是跟那些富商家的夫人们关系不错吗?知道哪家的存粮最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