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成梁时代迎来了第二个国君。
光海君李珲得到了大明朝的册封,成为了朝鲜国王,他也提前十六年,成为了朝鲜国王。
在另外一个时空,这个光海君也不老实,在辽东努尔哈赤崛起后,大明朝严令朝鲜出兵入辽,协同围剿努尔哈赤,李珲被迫同意,派姜弘立领兵助剿,结果全军覆没。
此后李珲周旋明金之间,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但遭到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
天启三年,他的侄子绫阳君李倧发动宫廷政变,史称“仁祖反正”,李珲被捕,然后以仁穆大妃的名义废黜其王位,流放江华岛,贬回光海君……
而这个时空,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他的命运,好像变化的并不大。
新王继位,对朝鲜的官员,响实际上并不大,再怎么说,最终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明党官员的手中,这些人不可能良心发现,在新王继位后,选择将权力归还。
格局还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只是王位上换了一个人。
这些年,大明朝与朝鲜的联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
朝鲜的百姓也实打实的得到了一些,与天朝上国联系的好处,日子比以前也好过了些。
现在新王继位,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一件小事……
汉阳城的清晨,被一股浓重刺鼻的焦糊气味所笼罩。
那气味不同于寻常柴火,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焚烧皮肉与锦缎木材混合的怪异味道,沉甸甸地压在汉阳上空,钻入每个人的鼻腔。
街市上的人们早早醒来,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带着惊疑与惶恐。
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北边王宫的方向,指指点点。
“昨夜你听到了吗?好像有雷声,又不太像……”
“何止听到!我起夜时看到王宫那边红光一片,吓死人了!”
“是天火!绝对是天火降世了!就落在宫里!”
“大王刚刚继位,怎么会有天火,难不成是……”
流言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各种猜测甚嚣尘上,一种不安的情绪在都城中弥漫。
新王登基不过十日,王宫便遭天火,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当“新任国王李珲寝殿被焚,大王已成焦尸”的急报被亲兵颤声呈上时,李成梁正在用早膳。
听到亲兵的话后,李成梁明显有些不相信。
他在确认了一番后,“咔嚓”一声,他手中的景德镇瓷碗摔得粉碎,米粥溅了一地。
李成梁霍然起身,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是难以置信的震怒。
李昖死了才两个月,大明册封了李珲,大明皇帝的册封诏书墨迹未干,使者队伍甚至还没走出朝鲜国境……
在这个节骨眼上,新王居然被烧死了……还是被天火烧死的,只要是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想到,这件事情是正常的。
哪有那么巧的事。
“废物!一群废物!王宫守卫都是干什么吃的!”
李成梁咆哮着,但旋即,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攫住了他。
他猛地转向左右,声音因极致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而变得嘶哑:“去!立刻让金正三来见我!马上!”
不多时,一直在王宫处理善后事的金正三,慌慌张张的来到了宁国公府。
他刚踏入厅堂,还没来得及行礼,李成梁已经一个箭步冲上前,几乎是指着他的鼻子,压低的声音却如同咆哮的猛虎:“金正三,是不是你!是不是你自作主张干的好事……”
金正三好像被这劈头盖脸的质问砸懵了,愣神了片刻,随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急声辩白: “帅爷!天地良心!绝非小人所为,小人纵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行此悖逆之事啊!”
“昨夜真是天降雷火,诡异非常,直接就劈中了寝殿,火势起得极快,根本救不及啊!帅爷,这真的只是意外,是天火!”
李成梁死死盯着他,胸膛剧烈起伏,眼神锐利得像要剜出金正三的真心来看一看。
他咬着牙,声音从齿缝里挤出来: “天火?早不烧晚不烧,偏偏在他刚受册封的时候烧?李玉死了不到两个月,他继位不到十天就死了!这传回北京,让陛下怎么想?让朝廷诸公怎么想?”
“天下人会怎么看?他们都会以为是我李成梁,是我在这里操纵一切,是我狼子野心,容不得李氏君王,迫不及待地要当朝鲜的王,你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地!你知不知道……”
这是李成梁第一次在朝鲜动怒。
他是有些害怕。
实际上,很多人造反走向不归路,有一部分是自己原因,而另外一部分就是身边下属的野心……现在这种情况,在李成梁看来,就是第二种。
金正三抬起头,脸上写满了委屈和惶恐,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帅爷!这……这真的跟您没关系啊!谁能控制天火?那是老天爷的意思啊!帅爷,依小人愚见,这或许……或许正是天意示警呢……或许,真是天意呢……上天的安排,谁能更改啊。”
“接连两位国君横死,或许……或许正是说明李氏气数已尽,已无执掌朝鲜国器的功德了,所以上天才降下灾异,以示惩戒和更迭之意啊,帅爷,这非但不是祸事,或许是……是好事。”
“帅爷,您放心 ,您绝不会有事的。”
李成梁闻言,猛地一怔,狂暴的怒气像是被戳破了一个口子。
他缓缓直起身,不再看跪在地上的金正三,而是转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望向那片依旧弥漫着焦糊气息的王宫方向……
他脸上的怒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深沉。
“天命……归处?李氏无德……”
“哼,哄弄人的鬼话,不要在我这里说。”
“北京方面,若是本帅过不了关,我就把你宰了,把你全家宰了……”
李成梁怒声道,正在这个时候,一名亲兵带着一封书信进了房中,正是他好大儿“问责”书信……
金正三仍然在那里跪着。
李成梁听闻是如松的书信,赶忙打开查看,满篇的言语,都不太好听。
不过,李成梁罕见的没有发怒,只是苦笑一声道:“回信,告诉我李家的大少爷,朝鲜国王,又死了一个……”
光海君李珲得到了大明朝的册封,成为了朝鲜国王,他也提前十六年,成为了朝鲜国王。
在另外一个时空,这个光海君也不老实,在辽东努尔哈赤崛起后,大明朝严令朝鲜出兵入辽,协同围剿努尔哈赤,李珲被迫同意,派姜弘立领兵助剿,结果全军覆没。
此后李珲周旋明金之间,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但遭到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
天启三年,他的侄子绫阳君李倧发动宫廷政变,史称“仁祖反正”,李珲被捕,然后以仁穆大妃的名义废黜其王位,流放江华岛,贬回光海君……
而这个时空,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他的命运,好像变化的并不大。
新王继位,对朝鲜的官员,响实际上并不大,再怎么说,最终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明党官员的手中,这些人不可能良心发现,在新王继位后,选择将权力归还。
格局还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只是王位上换了一个人。
这些年,大明朝与朝鲜的联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
朝鲜的百姓也实打实的得到了一些,与天朝上国联系的好处,日子比以前也好过了些。
现在新王继位,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一件小事……
汉阳城的清晨,被一股浓重刺鼻的焦糊气味所笼罩。
那气味不同于寻常柴火,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焚烧皮肉与锦缎木材混合的怪异味道,沉甸甸地压在汉阳上空,钻入每个人的鼻腔。
街市上的人们早早醒来,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带着惊疑与惶恐。
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北边王宫的方向,指指点点。
“昨夜你听到了吗?好像有雷声,又不太像……”
“何止听到!我起夜时看到王宫那边红光一片,吓死人了!”
“是天火!绝对是天火降世了!就落在宫里!”
“大王刚刚继位,怎么会有天火,难不成是……”
流言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各种猜测甚嚣尘上,一种不安的情绪在都城中弥漫。
新王登基不过十日,王宫便遭天火,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当“新任国王李珲寝殿被焚,大王已成焦尸”的急报被亲兵颤声呈上时,李成梁正在用早膳。
听到亲兵的话后,李成梁明显有些不相信。
他在确认了一番后,“咔嚓”一声,他手中的景德镇瓷碗摔得粉碎,米粥溅了一地。
李成梁霍然起身,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是难以置信的震怒。
李昖死了才两个月,大明册封了李珲,大明皇帝的册封诏书墨迹未干,使者队伍甚至还没走出朝鲜国境……
在这个节骨眼上,新王居然被烧死了……还是被天火烧死的,只要是一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想到,这件事情是正常的。
哪有那么巧的事。
“废物!一群废物!王宫守卫都是干什么吃的!”
李成梁咆哮着,但旋即,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攫住了他。
他猛地转向左右,声音因极致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而变得嘶哑:“去!立刻让金正三来见我!马上!”
不多时,一直在王宫处理善后事的金正三,慌慌张张的来到了宁国公府。
他刚踏入厅堂,还没来得及行礼,李成梁已经一个箭步冲上前,几乎是指着他的鼻子,压低的声音却如同咆哮的猛虎:“金正三,是不是你!是不是你自作主张干的好事……”
金正三好像被这劈头盖脸的质问砸懵了,愣神了片刻,随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急声辩白: “帅爷!天地良心!绝非小人所为,小人纵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行此悖逆之事啊!”
“昨夜真是天降雷火,诡异非常,直接就劈中了寝殿,火势起得极快,根本救不及啊!帅爷,这真的只是意外,是天火!”
李成梁死死盯着他,胸膛剧烈起伏,眼神锐利得像要剜出金正三的真心来看一看。
他咬着牙,声音从齿缝里挤出来: “天火?早不烧晚不烧,偏偏在他刚受册封的时候烧?李玉死了不到两个月,他继位不到十天就死了!这传回北京,让陛下怎么想?让朝廷诸公怎么想?”
“天下人会怎么看?他们都会以为是我李成梁,是我在这里操纵一切,是我狼子野心,容不得李氏君王,迫不及待地要当朝鲜的王,你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地!你知不知道……”
这是李成梁第一次在朝鲜动怒。
他是有些害怕。
实际上,很多人造反走向不归路,有一部分是自己原因,而另外一部分就是身边下属的野心……现在这种情况,在李成梁看来,就是第二种。
金正三抬起头,脸上写满了委屈和惶恐,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帅爷!这……这真的跟您没关系啊!谁能控制天火?那是老天爷的意思啊!帅爷,依小人愚见,这或许……或许正是天意示警呢……或许,真是天意呢……上天的安排,谁能更改啊。”
“接连两位国君横死,或许……或许正是说明李氏气数已尽,已无执掌朝鲜国器的功德了,所以上天才降下灾异,以示惩戒和更迭之意啊,帅爷,这非但不是祸事,或许是……是好事。”
“帅爷,您放心 ,您绝不会有事的。”
李成梁闻言,猛地一怔,狂暴的怒气像是被戳破了一个口子。
他缓缓直起身,不再看跪在地上的金正三,而是转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望向那片依旧弥漫着焦糊气息的王宫方向……
他脸上的怒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深沉。
“天命……归处?李氏无德……”
“哼,哄弄人的鬼话,不要在我这里说。”
“北京方面,若是本帅过不了关,我就把你宰了,把你全家宰了……”
李成梁怒声道,正在这个时候,一名亲兵带着一封书信进了房中,正是他好大儿“问责”书信……
金正三仍然在那里跪着。
李成梁听闻是如松的书信,赶忙打开查看,满篇的言语,都不太好听。
不过,李成梁罕见的没有发怒,只是苦笑一声道:“回信,告诉我李家的大少爷,朝鲜国王,又死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