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周瑜:猜猜刘巴去哪了?-《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u001d

  u001b江陵。

  侯府后宅。

  蔡夫人缓缓睁开双眼,从睡梦中悠悠醒来。

  看着眼前狼藉的床榻、凌乱的被褥,不禁想起昨夜的疯狂...

  蔡夫人霞飞双颊,娇艳欲滴,喊道:“醒醒!都醒醒!”

  “嗯?”

  “几时了?”

  “太阳都晒屁股了。”蔡夫人笑骂道:“两个浪蹄子快起来。”

  稍稍缓了片刻,樊氏与甘氏这才回神儿。

  见互相间都是坦诚相对,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会儿知道羞了?”蔡夫人揶揄道:“昨晚就差把屋顶掀了。”

  “姐姐莫要取笑了。”樊氏莞尔道:“甘妹妹都红透了...”

  “妹妹。”蔡夫人笑吟吟看向甘氏,“如何,姐姐没害你吧?”

  “没...”甘氏红着脸小声道:“君侯是真英雄,小妹情愿服侍左右。”

  “咯咯咯~”蔡夫人打趣道:“一晚上就把你降伏了,也是个没出息~”

  “姐姐呢?”甘氏不服反问,“几晚上被降伏啊?”

  “我更没出息,一下就降伏了...”

  此言一出,顿时逗得二女娇笑连连,玩笑间把关系拉近。

  说笑打闹间,三女洗漱更衣,起身后坐在一起用膳。

  “不知道夫君累着没有?”蔡夫人忍不住道:“今晚会不会再来呢?”

  “我看良人不像累着的样子。”樊氏分析道:“听侍女说一大早就起来,精神抖擞走了。”

  “跟了夫君后,才知道什么是真男人。”蔡夫人笑吟吟道:“也尝到当女人的滋味。”

  都一起并肩上阵了,在闺中说点荤话也是张口就来,倒是甘氏显得忧心忡忡。

  “妹妹怎么了?”蔡夫人见状询问。

  “姐姐,咱们三个这么做...”甘氏迟疑道:“会不会惹得正妻不喜啊。”

  “怕什么?”蔡夫人满不在乎道:“咱娘家有势,不会被人欺负到头上。”

  “何况连个小丫头都敢对她不敬,我争宠又有何妨?”

  “姐姐说的是吴侯之妹?”甘氏反问道。

  “哦?”蔡夫人一愣,“紫毛小丫头还是吴侯的妹妹?”

  “嗯。”甘氏点点头,此前她在江夏见过,认识孙尚香的身份。

  “管她谁的妹妹。”蔡夫人满不在乎,“反正夫君跟吴侯不对付。”

  “姐姐...”樊氏迟疑道:“您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妹妹何意?”蔡夫人不明所以。

  “二位乔夫人与吴侯之妹,她们之间关系很好...”樊氏提醒道:“完全是把小丫头当闺女宠呢。”

  蔡夫人闻言一怔,此时才明白有些判断错误。

  初来乍到,蔡夫人不熟悉家中关系。

  跟着周瑜一起回来时,看到孙尚香扑上来,还得意向小乔挑衅。

  再加上后续二乔求医,让蔡夫人知晓二女膝下无子。

  两相结合下来,蔡夫人就起了轻视之心...

  觉得二乔不过就是漂亮罢了,根本不足为惧。

  毕竟是蔡氏的千金大小姐,纵然暂时委身做妾,并不意味着蔡夫人满足现状。

  恰逢甘氏到来,又稍稍打听了一下樊氏的情况,蔡夫人就决定拉帮结派、另立山头。

  “竟然是这样?”

  听罢甘氏、樊氏补充的情报,蔡夫人面露懊恼之色。

  “草率了...”

  早知如此,就该按兵不动,打探清楚后再做计较。

  说到底,还是仗着有娘家撑腰,蔡夫人方敢这般行事。

  樊氏、甘氏见状,心中不由忐忑起来。

  她们可没什么强势娘家,倘若正妻要收拾她们,有的是各种各样的办法。

  “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蔡夫人看向二女,“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得罪,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以后我保着你俩,只要咱们姐妹齐心协力,未必就怕了对方。”

  蔡夫人没有过多后悔,反而趁机把二女绑死在自己身边。

  樊氏与甘氏对视一眼,好像也只能如此...

  “往后仰仗姐姐了...”

  前院。

  周瑜高坐主位之上,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下方,文武群臣分列两侧,众人同样非常兴奋。

  “启禀主公。”鲁肃率先开口,“城外的一万荆州军,已经如数归顺。”

  襄阳的三万大军,沿汉水而下。

  途径江夏时,发现丁奉、陆逊已经解决孙权。

  便没做停留,径直沿长江逆流而上,全军抵达江陵城下。

  有三万大军在,刘备留下的万余大军,自然只有投降归顺一个选择。

  反正都是荆州军,并没有什么波澜。

  “好!”周瑜满意点头。

  “主公。”庞统开口建议,“这些人毕竟跟过刘备,并且是很长时间,不建议保持现有建制。”

  庞统是跟着大军一起前来,另外众多将领也都归来。

  反正襄樊北边没有敌人,暂时放空也没什么大问题,有司马徽主持局面。

  “士元有什么好建议?”周瑜请教道。

  “属下建议把刘备所部打乱,混编到咱们的三万大军中,如此万无一失。”庞统给出解决方案。

  “好,就这么办。”周瑜当即拍板。

  “长辈。”陆逊起身道:“江夏顺利拿下,丁奉将军率五千新兵驻守,派我回来询问您,之后如何安排?”

  开拓了一个郡的地盘,意味着又空出来一个两千石的太守。

  而且由于江夏紧邻江东,作为前线还要有将军坐镇、大军驻扎。

  如何安排这些人事调动,自然要过问周瑜的意见。

  本来没什么头绪,但不经意间,看到大眼瞪小眼的甘宁与凌统...

  周瑜不假思索道:“兴霸。”

  “末将在。”

  “命你率军一万,往后驻军江夏。”

  “遵命!”

  丁奉还有练兵任务在身,不宜久留江夏。

  黄忠需要驻守襄樊,剩下的杂号将军,就只剩下吕蒙、甘宁。

  甘宁与凌统不睦,还是把其中一个远远调走吧,周瑜也不想头疼...

  “老将军,你仍率一万驻守襄樊。”

  “没问题。”黄忠不假思索领命。

  “剩下的两万就留在江陵。”

  周瑜现在壮得很,手下大军已经足有四万。

  在算上丁奉的五千新兵,陆逊的两千兵力,以及魏延的八百,总兵力快奔着五万去了。

  “不如再募兵三千,让丁奉一并操练,凑够五万大军。”周瑜当即说道。

  众人闻言连连点头,都兴奋于家底雄厚起来。

  “不可!”

  就在这时,突兀的声音响起。

  “主公,万万不可!”

  “子山?”周瑜奇怪道:“可是有什么难处?”

  “后勤压力有些大...”步骘苦着脸道:“近来打的仗有些多,兵力扩充的也太快了,当初攒的家底遭不住啊。”

  自赤壁之战后,周瑜先打了荆南之战,又打了江陵之战,再打襄樊之战,这次又有江夏之战。

  尽管,这一系列战事都不激烈,甚至于有的都没真正开战。

  但大军不管这些,平日里就要吃饭,出兵后更要吃饭。

  再加上周瑜的兵力膨胀太快,而后勤不会凭空膨胀,自然是越来越吃力。

  “这样啊...”周瑜微微颔首,“那就暂且算了。”

  “啧~”庞统遗憾道:“我还想着大军扩充,就能对外用兵呢,看来要缓上一阵了。”

  “不急。”周瑜轻笑道:“春耕已经结束,秋收还会远吗?”

  “说一下江夏太守的人选吧。”周瑜询问道:“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武将们东张西望,这事儿跟他们关系不大。

  文官们眉头紧锁,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人选。

  眼下周瑜并不缺文官,庞统推荐了许多荆州士子,但问题是他们太年轻了。

  尽管年轻不是问题,周瑜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大胆任用。

  但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功劳...

  一郡太守,两千石的高官,没办法凭空委任谁。

  就连鲁肃担任南郡太守,当时都是“贷款”上位。

  军中要讲战功,官场要讲资历。

  丁点功劳没有,直接空降太守,这让其他有功之臣如何想?

  周瑜能随便给的官职,仅限于长史、司马、主簿、参军...这类刺史府内部的职位。

  这属于周瑜的掾属,乐意用谁就用谁。

  但朝廷的官职,军队的将领,就不能这么随意。

  马良、蒋琬、习桢、潘濬...这些人都能担任江夏太守,但周瑜不能这么干。

  哪怕陆逊与顾邵,二人都是有适当功劳,周瑜才会顺势破格提拔。

  “主公,我有一人举荐。”庞统拱手说道。

  “谁?”

  “莫不是忘了刘巴?”庞统提醒道。

  “呵呵~”周瑜哑然失笑。

  庞统一头雾水,“怎么了?”

  “士元。”周瑜微微一笑,“你没发现刘巴与蒋干,好像都不见了?”

  ————————

  益州,成都。

  “子翼兄,可否有把握说服刘璋?”

  “主公有命,尽力而为。”蒋干反问道:“子初兄可有其他想法?”

  “嗯。”刘巴轻轻颔首,道:“刘备入蜀不是小事,咱们应该先打探打探,看看哪些人赞同、哪些人反对。”

  “哦~”蒋干面露恍然,“然后拉上反对者,再一起劝说刘璋。”

  “然也。”刘巴抚须道:“我就不信益州上上下下,没有几个有识之士?”

  “妙哉!”蒋干抚掌叫好,“只要刘璋不许刘备入蜀,咱们就任务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