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林相相助,官居四品-《影视:人在庆余年,读书就变强》

  第41章 林相相助,官居四品

  赖名成“凶名”在外,朝中大臣都是抱着看戏的想法,没有一人敢于站出。

  李承平也懒得辩解。

  他心中清楚这很明显是庆帝的计谋,目的就是为了挑起他和太子,以及二皇子之间的矛盾。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落幕。

  谁料到,林若甫站起身,朝着庆帝拱手行了一礼。

  “陛下,臣反对赖御史的话,臣以为不仅要给文王殿下赐座,还要赐首座!”

  林若甫高声道。

  声音在大殿回荡。

  李承平愣在原地,怔怔看着林若甫完全不知道,对方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子和二皇子神情相互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双方眼神中看出诧异。

  李承平和林婉儿的婚约整个京都城已是人尽皆知。

  按照常理来说,作为未来的岳父,林若甫应该帮助李承平说话。

  如今不帮忙也就算了,怎么还说反话

  赖名成也没料到林若甫会站出来帮忙说话,不过向来头铁的他才不会在意这些。

  “林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与文王殿下的关系朝堂之上人尽皆知,能够坐在首座的都是我庆国有功之臣,请问文王殿下有何成就”

  赖名成面不改色道。

  众人脸上并无诧异。

  毕竟赖名成平日里连庆帝都能怼上几句,更何况林若甫区区一个宰相。

  一时间,众人都抱着看戏的态度。

  林若甫瞥了眼赖名成。

  “文王殿下誉满天下,几首诗文让我们庆国文坛重新站起来,被天下文人一致认为是最年轻的大儒!”

  “赖御史,你也是文人出身,想必也读过文王殿下的诗词,自然了解殿下的才华。”

  “难道说这样的成就还不够资格吗”

  这番犀利言辞,将赖名成怼的哑口无言。

  身为言官,他也读过李承平写的诗文,那文采自然是没话说,是打心底里钦佩。

  赖名成脸色一阵变幻,噗通跪下,重重将头可叩在地上。

  “陛下,臣刚才失言,甘愿领罚!”

  “那好,罚你半年俸禄,以示小惩!”

  庆帝没有过多深究。

  很快,两名太监抬着一张椅子上殿,直接放在林若甫前面。

  当李承平坐下去的一刹那,能感觉到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他一人身上。

  待到所有朝臣归位,就开始了封赏缓解。

  从秦业开始,到后面诸多将领都得到了奖赏,甚至就连这次参战的士兵都有奖赏。

  至于说李承平的名字,根本没出现在封赏名单,这让台下群臣忍不住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这封赏名单之内为什么没有文王”

  “所谓的督军不过是个闲职,此次战事他也没出什么力气,要什么封赏”

  “话不能这样说,陛下对文王殿下可是异常宠爱,说不定准备了什么大的封赏在后面。”

  “……”

  直到朝会结束,封赏名单上依然没出现李承平的名字。

  散朝时,官员们的情绪有些微妙。

  李承乾亲自走上前,脸上挂着一副虚假的笑意。

  “三弟,恭喜啊,太极殿内得父皇赐座,还位居首位,这简直是无上殊荣!”

  李承平淡淡一笑,双方简单寒暄两句,李承乾便匆匆离开。

  临走之际,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

  今日李承平虽然得庆帝赐座,可明日人就无法在朝堂出现,这份殊荣又有什么用李承乾前脚刚走,后脚李承泽就走了过来,亲昵的搂着李承平的肩膀。

  “老三,这次随军出征辛苦了,我已经命人在一石居预定好了宴席,等下朝咱们兄弟好好聚一聚。”

  “二哥,这……”

  李承平刚想要拒绝,却被李承泽打断。

  “老三,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我在一石居等你啊。”

  李承泽微微一笑,转身离开。

  李承平正想要追上去,却被一道声音叫住。

  “三殿下,陛下请您前去养心殿一趟。”

  李承平转过头,发现候公公正笑眯眯的站在身后。

  李承平点点头,跟着候公公一起朝养心殿走去。

  路上,他趁着四下无人,不着痕迹给候公公塞了张银票。

  “公公,请问父皇此行唤我去养心殿何意”李承平低声问道。

  候公公不着痕迹将银票收起,压低声音。

  “具体的老奴也不清楚,不过陛下今日心情不错。”

  “多谢公公!”

  很快,二人抵达养心殿。

  候公公没有进宫留在外面等候,李承平简单整理下衣衫,跟着走进去。

  走进去的刹那,一道箭矢迎面射来,紧贴着李承平的脸颊飞过。

  箭头直接撞在悬挂在屏风上的护心镜,发出一声闷响,掉落在地。

  庆帝眼中露出失望,将弓箭丢在地上,抬起头笑着对李承平招招手。

  “老三,你占那么远做什么,来来,到这坐。”庆帝笑呵呵道。

  李承平上前坐下,朝庆帝案桌上瞟了一眼。

  发现桌面上正铺着一首诗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看到诗文的第一句,李承平瞬间绷紧身体。

  这首诗正是他当初在醉仙居诗文大赛上写的。

  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庆帝将其摆在桌上,是故意让自己看到的吗还是说这其中另有深意

  这时,庆帝的笑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老三,朕刚才没在大殿上对你进行封赏,是不是心有怨言”庆帝问道。

  “没有,父皇行事必然是有自己的原则,儿臣能够理解。”

  李承平拱手道。

  他这说的都是实话,朝堂之上,位居首位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要是再来个封赏,对于李承乾和李承泽来说,不亚于是火上浇油。

  只会更招仇恨!

  “果然是朕的好儿子啊,老三,此行督军你辛苦了,朕决定册封你为鸿胪寺卿。”

  庆帝微微一笑,拿起旁边的圣旨递去。

  李承平还以为庆帝是开玩笑,打开圣旨一看,发现墨迹都干了。

  可见这份圣旨早已经备好!

  “父皇,您不是答应过,不让儿臣参与朝政之事吗”

  李承平道。

  “没错,你虽为鸿胪寺卿,但是不必想其他官员一样每日上早朝,如无特殊情况,不必上朝面圣。”

  “这样一来,你就不用参与朝政之事。”

  “放心,这些朕都已经为你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