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推理社!-《暴雨夜,校花敲开我的房门求收留》

  很快,半张脸完全靠在苏雨晴柔软胸脯上的陈默,也是看到了那独特的角度。

  这个角度要么足够远,要么足够近,且角度刚刚好才能够看到这样的效果。

  他惊奇的站直了身子说道:“还真是,这玉的材质有点意思啊。”

  此时旁边其他四个人那是完全没看到。

  眼见他们也很想看,苏雨晴干脆从脖子上取下了玉来,让大家可以更好的看清楚,她自己则是退回到了陈默的身边微笑着看着这一切。

  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可以看出琉璃感,苏雨晴早就发现了,所以她本人倒是没有什么好奇的。

  只是她没有想到,这是辨别什么因果玉的一个特点。

  陈默看向旁边的女社员好奇问道:“学姐,你说的那本古书有放在这里吗?”

  陈默很想看看这书。

  “没有,那是我在老家爷爷的书房看到的,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老家了,不知道那本书还在不在。”

  听到这话,陈默不禁有些意动,“学姐,你能帮忙找找吗?我可以付钱借阅,我想看看这本书。”

  “付钱就不必了,你要是对这些感兴趣,那大家就是同好,我们都是免费互相分享自己的资源的,你要是想看,等我有空了,我就回去找找看。”女社员微笑看向陈默说道。

  “那实在是太感谢你了,咱们加个巨信吧,方便后续联系。”

  看到这么一个俊俏的学弟要加自己巨信,这位学姐自然也是很乐意。

  当即两人互相添加了巨信。

  此时林晓晓等人也是看到了那特殊的角度,就像是看着一块白玉突然就变成了一块钻石了。

  实在是有够奇特的。

  几人将玉还给了苏雨晴后,还免不了感叹,“这玉还真奇特啊,想来价值不菲吧。”

  周悦家算是很豪横了,她父母手上戒指中镶嵌的宝石都是八位数级别的,但是这种级别的玉,那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更何况还是挺大一块的。

  这要是给专业人士操作一下,价值只怕是不可估量。

  “雨晴,你家很富有啊,这玉得多少钱啊?”林晓晓纵然不是很懂,也觉得这玉肯定价值不菲了。

  听到家境的话题,苏雨晴无奈一笑道:“我家很普通的,这是一位老道长看我有缘送给我的,不是我家自己的。”

  “雨晴你就别谦虚了,你的手机,你身上的衣服全都是高档货,起码都是四位数以上的。”周悦笑了笑说道。

  听到这话,苏雨晴牵着陈默的手晃了一下说道:“这都是陈默付的钱,这块玉也是陈默妈妈带我弄回来的。”

  苏雨晴倒是不避讳当众承认这些,人都是对方的了,其他东西是对方的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这话一出,瞬间周围几人全都齐刷刷的看向了陈默,原来这位才是真土豪。

  “哇,人帅又多金,怎么这么早就名花有主了,真是可惜啊!”林晓晓打趣道。

  “就算无主也轮不到你啊。”周悦笑骂道,“你这一副见到猎物就饿狼一样的表情,人家远远看到你就先得被吓跑了。”

  听到这话,几人均是笑了起来,气氛也是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同时话题也很快就转移了,毕竟这种话题继续说下去并不太好,大家都是有点情商的人,当即打趣了几句后,便说说笑笑的朝着下一个区域出发了。

  接下来又逛了一些社团展位,但依旧没有让他们感兴趣的地方。

  直到逛到最后几个展位的时候,陈默在一个展位前站定了下来,其他五人也是下意识的停止了行动,朝着这个展位看了过去。

  这个社团叫做【推理俱乐部】。

  刚一停下,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推理俱乐部——真相只有一个,但线索无处不在!】

  展位布置得如同一个微型的刑侦现场分析中心。

  背景是白板,上面贴满了各种模拟的“案件”照片:伪造的案发现场、虚拟的人物关系图、时间线梳理、以及用红笔圈出的各种“疑点”。

  旁边还有一个展示柜,里面放着一些基础的道具:不同倍率的放大镜、白手套、证据标签、甚至还有模拟指纹采集和足迹鉴定的简易工具包。

  几位社员穿着打扮也格外“正常”,甚至可以说一丝不苟。

  他们没有在热烈招揽,而是单纯的在进行“静态展示”和“智力吸引”。

  展位中央摆着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迷你谜题】,供路过的新生尝试破解。

  比起其他社团主动招揽新生,他们光是入社就得先经过考验,就比如眼前的谜题,你至少得破解一个,才能够提入社申请的事情。

  这让本来就小众的社团,社员变得更少了。

  但他们依旧有着自己的坚持,不会为了扩大社团,而妥协一分。

  这可能就是他们的侦探精神吧。

  在找齐足够的线索和证据之前,侦探们也不会为了提前破案而妥协性的以不够完备的信息去指定凶手。

  陈默就是看到这些谜题,才一瞬间就被吸引住的。

  推理社提供的谜题种类多样:

  一个逻辑网格谜题:需要根据几条文字线索,推理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属性。

  一个视觉观察题:两幅看似相同的图片,但其中有若干处细微差别,需要找出所有不同。

  一个密码破译题:给出一段简单的替换密码或凯撒密码,要求解密出一句英文或中文短句。

  一个简短的文字推理题:描述一个微型场景,要求推理出死亡方式或凶手手法。

  每个小谜题旁边都围着几个眉头紧锁、苦苦思索的新生,有的拿着纸笔写写画画,有的则和同伴低声讨论。

  社团成员则在一旁观察,偶尔会给予一点不痛不痒的提示,但绝不会直接给出答案。

  这让推理社周围的气氛格外的安静和专注,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恍然大悟的轻微惊叹。

  “这个俱乐部看起来有点意思!”周悦立刻被吸引了,她天生就对这种需要动脑的解谜游戏充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