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刘备在河北的五路大军皆是战事紧张,刘备让诸葛亮增调役夫、粮草、兵马,且让诸葛亮设法突破青州,足见刘备在前线已经无法再分兵东顾。
而与徐州的陈登合兵,又是此战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刘备和诸葛亮原有的计划中,夺取魏郡等地就是核心意图。
若徐州和汝南都举兵了,刘备和诸葛亮依旧只能夺取魏郡等地,在战略意图上也是失利的。
兼之刘备又顾念旧情,亦不愿看到陈登及徐州义士起兵而不救。
因此,刘备才会专程请诸葛亮设法。
眼下,也唯有诸葛亮亲自统兵上阵,才有可能突破青州。
“孝起,前线战事紧张,亮欲亲引兵马前往青州以助左将军。后方役夫、粮草、兵马调动诸事,就有劳孝起了。”
诸葛亮要离开,后方必需有能人坐镇。
而首选的,自然就是陈震了。
陈震跟着刘备日久,又常年在涿县处理诸事务,诸葛亮对陈震也是重点培养。
虽然后期不如蒋琬等人有名气,但陈震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是以尚书令身份统百官的,亦是不凡。
如今诸葛亮要出征,后方也唯有留陈震主持诸事方可放心。
陈震也知责任重大,誓言道:“军师放心,震必竭尽所能。”
诸葛亮又留简雍、孙乾、国渊、王脩等人协助陈震理政,随后引步骑两千南下平原。
平原本有黄忠、沮授、赵犊、霍奴及三千兵马围攻吕虔,曹操抵达邺城后又分夏侯渊、徐晃增援,双方在平原国对峙。
诸葛亮要想突破青州,涿郡这两千步骑是不够的,且不说缺少大将,就连军卒也不是善战锐士。
之所以入平原,是诸葛亮要以李代桃僵之计,以这两千弱卒换黄忠处两千劲卒去青州。
兵法有云: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而今,曹操因为后方有失,已经暗中调走了部分兵将,下达到各处的军令也都是以谨守为主。
即便诸葛亮抽调了黄忠处的精兵,夏侯渊、徐晃、吕虔也不敢主动出击。
这也是诸葛亮突破青州的机会。
“沮从事,平原战事就由你指挥,亮留赵犊、霍奴二人助你。汉升,你则随亮速取齐国。”到了平原后,诸葛亮当机立断的分配了军力部署。
沮授担忧道:“军师千金之重,岂能轻往?不如由我前往青州,军师留于平原如何?”
诸葛亮摇头:“此去青州,目的是为了打通河北与徐州的联系,非亮不能往。沮从事虽然多智善谋,但在青徐间名望不足。亮去岁就曾派遣大量义士入青徐之间,又兼康成公等人相助,若亮亲往青徐,愿响应左将军者必众。”
刘备也不是盲目的让诸葛亮去突破青州。
去岁曹操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就对青徐有渗透,兼之诸葛亮的身份也非沮授可比。
诸葛亮若对青徐间士民愿助刘备的许诺,刘备事后会承认,反之沮授就没这个资格与魄力,即便沮授许诺了,青徐间的士民也不会相信沮授所言。
闻言,沮授也不再劝。
随后,诸葛亮挑选了劲卒两千,由龙凑处偷渡黄河入济南国。
沿途也毫不担心行踪暴露,不仅旗号鲜明,还沿途派人宣告,生怕没人知道似的。
此举虽然提前让临淄城的程昱获悉诸葛亮的行踪,但也让潜伏在青州境内的义兵以及去岁曾暗中帮助过刘备的势力获悉了诸葛亮的行踪。
去岁为了对付曹操的北伐,郑玄、蔡文姬、卢毓以及曾受刘备开放藏书之恩的士子,多有致信故友亲朋的。
这些势力虽然没有明面上反抗曹操,但暗地里也制造了不少混乱牵制曹操的精力。
而今诸葛亮亲至青州,原本暗地里响应的势力也逐渐转为明面,诸葛亮刚入济南国,曹操设置的济南相直接就弃城而逃了。
倒不是济南相想要背叛曹操,而是济南国的本地官吏都在劝济南相投降,声称诸葛亮不可敌。
这一幕,就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南安、天水两地太守都弃城而逃一般,不是真想背叛,而是事不可为不得不弃城而逃。
青州离得远,兼之曹操新得青州,民心未附,除了有重兵在的平原和齐国外,也只是名义上受曹操辖制。
诸葛亮又在去岁就已提前派人渗透,响应者自然云集。
并非是诸葛亮小觑沮授,而是事实上由诸葛亮统兵入青徐,大部分城池都可能望风而降。
诸葛亮甚至都不需要担心粮草问题,自有本地大族为诸葛亮提供粮草军需,这就是名望和人望的效果。
因粮于敌并不一定非得以掠夺的方式,亦可以合作的方式。
一路推进,沿途亦有大族私兵及流寇相继加入,等到了临淄城外时,诸葛亮已经聚集了五千余众。
又见黄忠一箭射断城头旌旗,厉声大喝“城头的听着,左将军麾下诸葛军师亲自引兵至此,降者可生,不降者犹如此旗!”
凛威之势,令城头的程昱也不由骇然。
“没想到刘备竟然会让诸葛亮入青州,此人智计涿郡又善统兵,兼之又有此神射大将相助。若是出城作战,我不是对手。唯有谨守城池以待明公增援。”
程昱眺望城下诸葛亮的旗号,心有怯意,遂令人将一堆头颅扔下城楼,回声大喝:“城内叛贼已尽数被我诛杀,若有能耐,尽管来攻!”
作为曹操麾下最狠辣果决的人之一,程昱在得知济南相弃城而逃后,便召集城内文武商议对策。
明面上程昱和和气气的陈述利弊让众人表决,等会议结束,程昱就将怯战的十几个文武尽数斩杀,以儆效尤。
硬生生的将城内响应诸葛亮的苗头掐灭。
见程昱如此狠辣,连黄忠也忍不住惊愕,忙回阵回禀诸葛亮。
“威则威矣,却不谙人心。”诸葛亮冷笑一声,遂下令道:“按人头准备棺木,再以良木雕刻人身,厚葬因响应左将军而死的临淄城义士。”
而与徐州的陈登合兵,又是此战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刘备和诸葛亮原有的计划中,夺取魏郡等地就是核心意图。
若徐州和汝南都举兵了,刘备和诸葛亮依旧只能夺取魏郡等地,在战略意图上也是失利的。
兼之刘备又顾念旧情,亦不愿看到陈登及徐州义士起兵而不救。
因此,刘备才会专程请诸葛亮设法。
眼下,也唯有诸葛亮亲自统兵上阵,才有可能突破青州。
“孝起,前线战事紧张,亮欲亲引兵马前往青州以助左将军。后方役夫、粮草、兵马调动诸事,就有劳孝起了。”
诸葛亮要离开,后方必需有能人坐镇。
而首选的,自然就是陈震了。
陈震跟着刘备日久,又常年在涿县处理诸事务,诸葛亮对陈震也是重点培养。
虽然后期不如蒋琬等人有名气,但陈震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是以尚书令身份统百官的,亦是不凡。
如今诸葛亮要出征,后方也唯有留陈震主持诸事方可放心。
陈震也知责任重大,誓言道:“军师放心,震必竭尽所能。”
诸葛亮又留简雍、孙乾、国渊、王脩等人协助陈震理政,随后引步骑两千南下平原。
平原本有黄忠、沮授、赵犊、霍奴及三千兵马围攻吕虔,曹操抵达邺城后又分夏侯渊、徐晃增援,双方在平原国对峙。
诸葛亮要想突破青州,涿郡这两千步骑是不够的,且不说缺少大将,就连军卒也不是善战锐士。
之所以入平原,是诸葛亮要以李代桃僵之计,以这两千弱卒换黄忠处两千劲卒去青州。
兵法有云: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而今,曹操因为后方有失,已经暗中调走了部分兵将,下达到各处的军令也都是以谨守为主。
即便诸葛亮抽调了黄忠处的精兵,夏侯渊、徐晃、吕虔也不敢主动出击。
这也是诸葛亮突破青州的机会。
“沮从事,平原战事就由你指挥,亮留赵犊、霍奴二人助你。汉升,你则随亮速取齐国。”到了平原后,诸葛亮当机立断的分配了军力部署。
沮授担忧道:“军师千金之重,岂能轻往?不如由我前往青州,军师留于平原如何?”
诸葛亮摇头:“此去青州,目的是为了打通河北与徐州的联系,非亮不能往。沮从事虽然多智善谋,但在青徐间名望不足。亮去岁就曾派遣大量义士入青徐之间,又兼康成公等人相助,若亮亲往青徐,愿响应左将军者必众。”
刘备也不是盲目的让诸葛亮去突破青州。
去岁曹操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就对青徐有渗透,兼之诸葛亮的身份也非沮授可比。
诸葛亮若对青徐间士民愿助刘备的许诺,刘备事后会承认,反之沮授就没这个资格与魄力,即便沮授许诺了,青徐间的士民也不会相信沮授所言。
闻言,沮授也不再劝。
随后,诸葛亮挑选了劲卒两千,由龙凑处偷渡黄河入济南国。
沿途也毫不担心行踪暴露,不仅旗号鲜明,还沿途派人宣告,生怕没人知道似的。
此举虽然提前让临淄城的程昱获悉诸葛亮的行踪,但也让潜伏在青州境内的义兵以及去岁曾暗中帮助过刘备的势力获悉了诸葛亮的行踪。
去岁为了对付曹操的北伐,郑玄、蔡文姬、卢毓以及曾受刘备开放藏书之恩的士子,多有致信故友亲朋的。
这些势力虽然没有明面上反抗曹操,但暗地里也制造了不少混乱牵制曹操的精力。
而今诸葛亮亲至青州,原本暗地里响应的势力也逐渐转为明面,诸葛亮刚入济南国,曹操设置的济南相直接就弃城而逃了。
倒不是济南相想要背叛曹操,而是济南国的本地官吏都在劝济南相投降,声称诸葛亮不可敌。
这一幕,就如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南安、天水两地太守都弃城而逃一般,不是真想背叛,而是事不可为不得不弃城而逃。
青州离得远,兼之曹操新得青州,民心未附,除了有重兵在的平原和齐国外,也只是名义上受曹操辖制。
诸葛亮又在去岁就已提前派人渗透,响应者自然云集。
并非是诸葛亮小觑沮授,而是事实上由诸葛亮统兵入青徐,大部分城池都可能望风而降。
诸葛亮甚至都不需要担心粮草问题,自有本地大族为诸葛亮提供粮草军需,这就是名望和人望的效果。
因粮于敌并不一定非得以掠夺的方式,亦可以合作的方式。
一路推进,沿途亦有大族私兵及流寇相继加入,等到了临淄城外时,诸葛亮已经聚集了五千余众。
又见黄忠一箭射断城头旌旗,厉声大喝“城头的听着,左将军麾下诸葛军师亲自引兵至此,降者可生,不降者犹如此旗!”
凛威之势,令城头的程昱也不由骇然。
“没想到刘备竟然会让诸葛亮入青州,此人智计涿郡又善统兵,兼之又有此神射大将相助。若是出城作战,我不是对手。唯有谨守城池以待明公增援。”
程昱眺望城下诸葛亮的旗号,心有怯意,遂令人将一堆头颅扔下城楼,回声大喝:“城内叛贼已尽数被我诛杀,若有能耐,尽管来攻!”
作为曹操麾下最狠辣果决的人之一,程昱在得知济南相弃城而逃后,便召集城内文武商议对策。
明面上程昱和和气气的陈述利弊让众人表决,等会议结束,程昱就将怯战的十几个文武尽数斩杀,以儆效尤。
硬生生的将城内响应诸葛亮的苗头掐灭。
见程昱如此狠辣,连黄忠也忍不住惊愕,忙回阵回禀诸葛亮。
“威则威矣,却不谙人心。”诸葛亮冷笑一声,遂下令道:“按人头准备棺木,再以良木雕刻人身,厚葬因响应左将军而死的临淄城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