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贾文和再献毒计,夏侯渊屠了司马氏(1更)-《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如今。

  曹操进退维亟,钱粮匮乏。

  此等险境,就连荀攸和郭嘉也想不出应对之策,曹仁等武将更是垂头丧气,当初若不是曹仁等武将执意劝曹操与刘备一战,曹操也不会困顿至斯。

  跟水淹七军时期的关羽一样,曹操笃信后方安稳而想进一步扩大战功,没想到后方却被个不起眼的孙权偷了。

  扫了一眼神情各异的文武,曹操善言安抚众人后,单独留下了贾诩。

  贾诩自入曹操麾下,极少献策,即便献策也中规中矩。

  倒不是贾诩无更厉害的智谋,而是贾诩对降将身份有清晰的认知,不愿表现得锋芒毕露。

  但曹操对贾诩的才能却是很清楚:这个快六十的老头,狠起来毒计百出,昔日一招文和乱武更是直接葬送王允吕布的前程,让刘协彻底沦为权臣傀儡。

  亦可以说,若没有贾诩当年的毒计在前,也没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后续。

  而今曹操遭遇的危急局势不亚于昔日董卓刚死时走投无路的李傕郭汜等人,当此之时,问策贾诩,至关重要。

  “文和,孤与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值此危难之际,还望文和不要藏拙。”曹的细眼锐利的盯着贾诩,右手更是在剑柄上摩挲。

  方才帐中文武,即便是荀攸郭嘉也是眉头紧蹙,唯独贾诩气定神闲不骄不躁。

  在曹操单独留下自己时,贾诩就已经看明白了曹操的意图,而贾诩也的确有为曹操解决危难的计策。

  “我虽有计,但此计颇毒,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司空未必敢用。”贾诩也不掩饰,坦然承认。

  曹操细眼微眯:“文和但说无妨,值此危难之际,只要能存军力,再毒的计孤也敢用。”

  贾诩这才抬起头来,与曹操的目光对视,凛然而道:“明公所虑者,首为粮草不济。既然河内司马氏敢反叛司空,司空屠司马氏掠其粮草亦是在理。”

  一旦陷入了生死存亡之际,贾诩就不会在意旁人死活,此计一出,河内司马氏就成了贾诩第一个要放弃的棋子。

  想到司马朗兄弟竟然敢背叛自己,曹操的火气也随之上头,当即应道:“此计可用!可言后计。”

  只得了粮草并不能助曹操脱困,想要脱困还需要更深远的谋划,曹操相信贾诩能解决粮草难题也能解决脱困难题。

  果然。

  贾诩下一句,直接点明了战略核心:“明降孙权,暗取汉中。”

  曹操闻言大惊:“你要孤向孙权小儿请降?”

  看着曹操满脸的惊愕以及隐隐待发的恼怒,贾诩及时补充道:“孙权侥幸获得许都,根基不稳,明公若是急击许都,反会让孙权因惊惧而死命抵挡。孙权若见抵挡不住,定会拉拢刘备许以高位。若如此,明公即便侥幸脱困也会沦为流寇。”

  “可若明公向孙权假意请降,即便孙权不信明公也不敢对明公赶尽杀绝,否则,一旦刘备联合刘表进逼许都,孙权就只能逃回江东。孙权初掌大权,定不愿让与旁人,想同时对付刘表和刘备,孙权就只能与明公联手。若是明公想要平等结盟,孙权为了自身名声大义必不敢答应;若是明公假意投降,孙权则可假借战乱已久民心思定为由,明面上扬言只诛首恶而放过明公麾下文武,实则暗中留明公生机牵制刘备刘表。”

  “趁此机会,明公可急击马超西入关中,而后南下汉中。汉中消息闭塞,若闻明公骤至,张鲁定然仓促无备。可再急击汉中,取汉中钱粮为己用。关中诸将会助刘备,乃是蜀锦之故,明公若得蜀锦,则可分化拉拢关中诸将。等时机成熟,再扬汉中、关中兵威反攻许都,得罪了刘备的孙权又岂能抵挡明公兵威?”

  末了,贾诩又善言而劝:“大丈夫能屈能伸,明公万不可为一时之辱而坏大事。”

  随着贾诩计划的展开,曹操的惊怒也逐渐化为凝重。

  以现在的情况,即便强行渡河回了许都也必会损失惨重,而孙权又扣押了曹操麾下文武家眷,真打许都的时候众文武未必会尽心尽力。

  而贾诩所献之策,就是保住曹操这两万余精锐步骑,以西击马超、张鲁的方式重择根基,再向孙权晓以利害,以护文武家眷。

  如此,便可险中求胜。

  而这样的计策,也只有曹操能用。

  想要达成最终目的,先得将司马氏给屠了,劫掠钱粮以资军用。

  换做刘备肯定是不敢如此行事的,屠戮劫掠治下士民,那今后也就难以笼络士民之心了。

  这也是贾诩会言“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这是让曹操放弃长远利益先顾眼前,等度过眼前难关后再去考虑长远利益。

  就如当初劝李傕郭汜奇袭许都一样,先把皇帝抢到手然后再是恩义,只可惜李傕郭汜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武夫,得了皇帝后就骄矜跋扈更甚于董卓,让贾诩的后续谋划也无法推进。

  曹操不是刘备也李傕郭汜,屠城劫民这种事也没少干,麾下将士也常以此方式聚拢钱财。

  亦可以说:贾诩的计策虽然毒辣,但却很适合曹操及麾下大部分将士的行事风格,亦能通过屠戮劫掠来提高士气。

  曹操的决断也很果决。

  仅仅犹豫了片刻,就同意了贾诩的毒计。

  随后,曹操召来荀攸,让荀攸先偷偷渡河去函谷关寻钟繇,然后联手钟繇假意投降孙权。

  之所以将荀攸派去,是因为曹操不想让荀攸参与屠戮劫掠之事,以保荀攸名声。

  在用人方面,曹操亦是颇有心机,似贾诩程昱郭嘉等人可以参与脏活,但荀彧荀攸则要保持二人在士人中的高洁名望。

  若荀彧荀攸也是残忍无度的,也无法替曹操笼络诸方士人。

  诸事安排后,曹操又让夏侯渊打着报仇的名义,沿途屠戮抄掠与司马氏有关的河内士族,至于这些河内士族是否真的与司马氏有关,全凭夏侯渊一张嘴。

  最惨的莫过于司马氏本族了,不仅被夏侯渊屠了,全族上下数百人还被夏侯渊以筑观的方式堆积在温县城外。

  而在温县城内,还没从司马懿被断臂的悲哀中缓过神来的司马朗,惊闻全族都被夏侯渊屠了还被筑观在城外,当场气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