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达到军部采购的要求-《让你开店买五金,战机引擎什么鬼》

  看到周凯急切的表情。

  李显说道:“当然测了。”

  “你猜猜时速达到了多少?”

  不过李显,并没有直接说出来。

  而是准备在周凯面前拿一把。

  毕竟在这之前,他们设计部门一直没有完成周凯的要求。

  周凯给他们的压力可不小。

  现在趁着周凯高兴,李显也可以给周凯卖个关子。

  果然,看到李显这么说,周凯并没有生气。

  反而更加好奇。

  既然李显敢这么问,那就说明这款振翼式无人机的时速要远超他周凯的想象。

  周凯也没磨叽。

  给了个他认为都难以到达的时速。

  “一百四十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周凯笑道。

  一般他们无疆的旗舰无人机,的最快的速度也就是二十米每秒钟,也就是时速七十公里的速度。

  而一百四十公里每小时的时速,无人机的每秒的飞行速度将会达到恐怖的40米每秒。

  以无人机的结构,这个速度恐怕很容易就会散架了。

  如果真有这样的无人机。

  先别说别的,光是操纵无人机撞人,都能把人撞死。

  想想都觉得可怕。

  高速上的汽车,很少都有能开到这个速度的。

  他认为这个速度,肯定是高的。

  然而周凯并没有在李显脸上看到预想的尴尬的神色。

  反而李显依然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周凯一时间也愣住了。

  这表情意味着自已猜的还是有点低了。

  周凯内心反而更激动了。

  “李总技,你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告诉我。”

  向来成熟稳重的周凯,也甘愿在今天被李显拿捏一把。

  对他来说,要是李显他们天天能拿出来这样优秀的无人机出来。

  他天天被李显拿捏一把也愿意。

  此时的李显也心满意足,也不在藏着掖着。

  直接说道:“经过我们测试,这款振翼式无人机的时速可以达到惊人的200公里。”

  “也就是说这架无人机的速度为每秒钟55米。”

  周凯扯松领带。

  顿时感觉有些口干舌燥。

  周凯清了清嗓子后,艰难的说道:“这个数据准确吗?”

  李显保证道:“绝对准确,我们已经测试了好几遍了。”

  周凯瞪大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数据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期。

  其实甚至可以说,不是超出了他的认知,而是超出了周凯对常理的认知。

  一架无人机,竟然可以有这么快的速度。

  这是之前的他想都不敢想的。

  而之前军方采购无人机时,标书中所要求的无人机的时速要在100公里每小时。

  也就是每秒27米的速度。

  这个速度,让他们无疆公司突破困难重重。

  而现在这架无人机竟然轻松的将军方给的他们所招标的无人机时速目标,翻了一番还要多一点。

  能达到军方的招标要求,之前周凯觉得这架无人机问题不大。

  但是能超标这么多,他是真的没有想到。

  以这个速度,那么只要秦铭制作的这架无人机,续航能有半个小时的话。

  那么这架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就会有一百公里了。

  达到军方标书中所要求的一百公里的续航里程,岂不是轻轻松松。

  想到这里,周凯看着放在桌子上的振翼式无人机。

  这里瞧瞧,那里摸摸。

  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这架振翼式无人机的续航里程是多少?”

  这个问题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毕竟即使振翼式无人机的时速够快。

  如果续航时间没有半个小时的话,也是达不到军方招标的要求的。

  李显这次说的十分利索。

  “经我们测试,如果满速度的话,无人机的续航时长有两个小时。”李显满眼都是赞叹和惭愧的神色。

  这个续航时间李显当时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经过其它的测试之后。

  李显认为只要这架无人机的续航时间能够达到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因为军方给的标书里面,要求也只不过是续航里程一百公里。

  只要这项也达标了。

  这架无人机就达到了军方标书里面,所要求的无人机的所有数据要求。

  而结果也不出预料,这架无人机的续航时间轻轻松松就突破了半个小时。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一个小时。

  对此李显还十分淡定。

  因为无人机的动力系统,李显是亲自带队制作的,由原来的锂电池,换成了能量密度更高的氢燃料电池。

  本来氢燃料电池放在无人机上,他自然也考虑过。

  不过因为技术原因,他们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而秦铭那犹如天书般的图纸上,却是攻克了这项难题,自然无人机的续航能够大大的提升。

  所以续航时间一个小时,也在李显的预料之中。

  但是续航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后的时候,李显就有些惊讶了。

  然而一个半小时,却也不是这架无人机的终点。

  最终这架无人机在满速的情况下,足足飞了两个小时,才耗尽了全部的电量。

  大大超出了李显和所有技术人员的预期。

  事后经过李显的推测,这架无人机之所以续航时间能有这么长。

  一方面是其空气动力学的设计,造成的低风阻,大大的降低了能量的损耗

  另一方面,则是秦铭设计的无人机的系统。

  在无人机进行飞行时,其可以完整的自适应调整飞行的姿态,已达到在空中最优的飞行方式。

  要说以前他们的桨叶式无人机是强行与风做对抗,逆风而行。

  而秦铭设计的这架无人机则可以说是在御风而行。

  这样的御风而行,也只有这种仿生如蜻蜓般的无人机的振翅可以通过实时的调整几个机翼的飞行的角度做到。

  桨叶式无人机则做不到那么精细的操作。

  不过这架无人机要想做到这一步也不是那么容易。

  它需要同样非常精细的无人机系统的支持。

  而秦铭给设计图的时候,同样将无人机的代码也一并发了过来。

  不过由于秦铭的代码应该是自已一个人做的。

  并没有做任何的注释,所以他们要阅读很多地方也很难理解。

  出于对秦铭的信任,他们就直接用了,现在看来秦铭所编写的代码也十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