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了、卖报了,汉中大捷,陛下已攻破阳平关,生擒敌首张卫,大军如今正在进逼南郑,汉中收复指日可待。”
洛阳城西市的牌坊下,卖报童的嗓子已喊得发哑,手里的报纸却仍被疯抢。
穿绿袍的小吏挤开人群,手抖着展开报纸,他弟弟在曹洪麾下当骑兵。
阵亡名单是用小楷排的,密密麻麻像蚁群,小吏却看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没有落下,从头看到尾,没有见到弟弟的名字,小吏方才松了一口气。
“让让,让让!”卖胡饼的老农撞开人群,攥着皱巴巴的铜钱递过去,虽然他不识字,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不禁泪流满面。
因为他就是南郑人,是被那些五斗米教的人剥削,走投无路才逃离了汉中。
“等陛下收了南郑,我就可以回去种黍米了!”老农喃喃自语道。
酒肆二楼的雅间里,几个蜀地来的商人正围着报纸争论。
“汉中一破,栈道就通了,咱们也不用从荆州转运货物到中原了。”
“也难说啊,看陛下这架势,怕是要直取成都,咱们得早做准备。”一个清瘦的商人缓缓说道。
城门口的老槐树旁,十几个刚被征入伍的新兵挤在树荫里,他们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此刻却都伸长了脖子,望着被围在中央的青年。
而被他们围在中央的正是太学生徐庶,徐庶指着李平安名字笑着说道:“李平安,壶关老兵,斩敌将杨任,赏黄金百两,赐宫女成婚,任梁州第一军团总兵一职,爵新意伯!”
有个圆脸少年手里的长矛“哐当”戳在地上,
“宫女成婚?”
他瞪圆了眼,喉结滚了滚,昨日还在村口偷看地主家的丫鬟绣花,此刻竟听说打仗能娶宫里的姑娘,脸腾地红了。
徐庶笑着往槐树干上靠了靠,点了点头道:“可不是么。
不仅如此,你们知道伯爵这爵位有多大么?”
“难不成比县太爷的官还要大?”一个虎头虎脑的新兵歪着头问道。
“哈哈,在伯爵面前,县太爷算什么?就是一州刺史见了都要行礼。
再说这梁州第一军团,管着阳平关到陈仓的防务,手里可是握着一万精兵,你们说,这军功是不是比读书还实在?”徐庶大笑道。
“梁州是什么州?俺怎么没听过?”
“按照《禹贡》来说,梁州便是现在的汉中之地,陛下如今对汉中势在必得,以后我们大魏就要再多加一州了。”徐庶耐心的解释道。
就在这时,几个内侍架着马车突然缓缓驶过,乌木车辕上镶着的银饰在阳光下晃眼,四匹白马拉着车,马鬃都梳得油光水滑,与新兵们灰扑扑的军服形成鲜明对比。
“是宫里的人。”有个瘦高个新兵慌忙拽了拽同伴的衣角,下意识地挺直了腰。
这时马车来到他们前面突然停下了,一个头戴貂蝉冠的内侍掀帘而出。
“几位小兄弟辛苦了,陛下大捷,太后和皇后娘娘大喜,特意吩咐奴婢来送些慰劳品”
说罢拍了拍手,几个小内侍笑着从马车里搬出几个木箱,木盖掀开的瞬间,香气混着热气扑面而来,竟是十几匹新靴子和一大摞麦饼。
“多谢娘娘。”众人拱手行礼道。
“且慢。”
这时徐庶突然上前一步拦住了内侍。
“哦,咱家倒是眼拙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位太学生,不知您有何赐教?”为首的内侍阴阳怪气的说道。
虽说是奉了宫里娘娘的命令,但让一个养尊处优的内侍,去给一群泥腿子送东西,确实也有些难为人了。
“内官恕罪,某只是想问一句,娘娘此举是否有监国的手令?”徐庶不卑不亢的回道。
“放肆,娘娘做事还用你来管么?
再说娘娘下令是犒劳全城军民百姓,不光他们有,全城的百姓皆有赏赐。”
徐庶笑着点了点头道:“多谢内官告知,某明白了。”
“明白就好,虽说你们这些太学生只要在太学学满两年,便可授官,但你现在毕竟还不是官身,有些事还是少掺和为妙。”说罢内侍便趾高气扬的离开了。
待这群内侍离开后,那个圆脸新兵也忍不住嘟囔道:“你这人真是好不懂事,宫里的娘娘体恤大家伙,你倒好,非得多此一举。”
“哈哈,我问你,你是陛下的兵,还是娘娘的兵?”徐庶大笑着问道。
圆脸新兵一时语塞,满脸通红的回道:“我…我当然是陛下的兵。”
“知道就好,殊不知当年冒顿之旧事。”
言罢,徐庶没有再理会这些人,便翩然而去了。
回到太学的宿舍,徐庶立刻写了一封奏疏,准备递到尚书台去。
为了显示对太学的重视,曹轩规定太学生可直达天听。
“学生徐庶谨奏…前朝汉高帝崩,吕太后擅权,杀赵王如意,诛功臣韩信,终致周勃安刘,天下动荡十年。
此非孤例,后汉以来,后宫干政之祸更烈,实乃亡国之警也。
孝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兄窦宪以车骑将军专权,竟至侵夺沁水公主园田,朝臣敢怒而不敢言。
宪又矫诏杀宗室刘畅,幸得尚书韩棱抗言,才免宗室屠戮之祸。及和帝亲政,诛窦氏,朝野震荡三月,边军因将领更迭失控,北匈奴余部趁机扰边,河西诸郡烽火再起。
至孝质帝,梁太后临朝,兄梁冀为大将军,专权更甚。质帝童言无忌,斥冀“跋扈将军”,竟被冀毒杀于玉堂前殿。此后冀立桓帝,权倾天下,收受贿赂以亿计,郡县官缺皆需行贿方能得任,百姓怨声载道,终致“党锢之祸”,清流尽遭迫害,天下士人寒心。
今陛下亲征汉中,赖将士用命,方有阳平关之捷。梁州初定,正需军纪严明,方能立根。
若后宫以‘慰劳’之名行干预之实,虽初心为善,然涓涓细流可溃堤,将士或念私恩而忘王法,小吏或借恩荫而乱章程,此非危言,皆前朝之教训也…
冒顿单于初立,以鸣镝训骑,先射其爱妻,左右不敢从者立斩;复射其父头曼之良马,左右犹有迟疑者尽诛;终以鸣镝射头曼,左右皆应声而发,遂成草原霸业。
冒顿能以铁令驭悍骑,正因令出一处,威无两源。
反观东汉诸后,或私授外戚兵柄,或妄改边将调遣,终致“将不信令,士不信赏”,羌胡入塞如履平地,黄巾起乱千里无烟,此非兵不强,乃纪先乱也。”
洛阳城西市的牌坊下,卖报童的嗓子已喊得发哑,手里的报纸却仍被疯抢。
穿绿袍的小吏挤开人群,手抖着展开报纸,他弟弟在曹洪麾下当骑兵。
阵亡名单是用小楷排的,密密麻麻像蚁群,小吏却看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没有落下,从头看到尾,没有见到弟弟的名字,小吏方才松了一口气。
“让让,让让!”卖胡饼的老农撞开人群,攥着皱巴巴的铜钱递过去,虽然他不识字,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不禁泪流满面。
因为他就是南郑人,是被那些五斗米教的人剥削,走投无路才逃离了汉中。
“等陛下收了南郑,我就可以回去种黍米了!”老农喃喃自语道。
酒肆二楼的雅间里,几个蜀地来的商人正围着报纸争论。
“汉中一破,栈道就通了,咱们也不用从荆州转运货物到中原了。”
“也难说啊,看陛下这架势,怕是要直取成都,咱们得早做准备。”一个清瘦的商人缓缓说道。
城门口的老槐树旁,十几个刚被征入伍的新兵挤在树荫里,他们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此刻却都伸长了脖子,望着被围在中央的青年。
而被他们围在中央的正是太学生徐庶,徐庶指着李平安名字笑着说道:“李平安,壶关老兵,斩敌将杨任,赏黄金百两,赐宫女成婚,任梁州第一军团总兵一职,爵新意伯!”
有个圆脸少年手里的长矛“哐当”戳在地上,
“宫女成婚?”
他瞪圆了眼,喉结滚了滚,昨日还在村口偷看地主家的丫鬟绣花,此刻竟听说打仗能娶宫里的姑娘,脸腾地红了。
徐庶笑着往槐树干上靠了靠,点了点头道:“可不是么。
不仅如此,你们知道伯爵这爵位有多大么?”
“难不成比县太爷的官还要大?”一个虎头虎脑的新兵歪着头问道。
“哈哈,在伯爵面前,县太爷算什么?就是一州刺史见了都要行礼。
再说这梁州第一军团,管着阳平关到陈仓的防务,手里可是握着一万精兵,你们说,这军功是不是比读书还实在?”徐庶大笑道。
“梁州是什么州?俺怎么没听过?”
“按照《禹贡》来说,梁州便是现在的汉中之地,陛下如今对汉中势在必得,以后我们大魏就要再多加一州了。”徐庶耐心的解释道。
就在这时,几个内侍架着马车突然缓缓驶过,乌木车辕上镶着的银饰在阳光下晃眼,四匹白马拉着车,马鬃都梳得油光水滑,与新兵们灰扑扑的军服形成鲜明对比。
“是宫里的人。”有个瘦高个新兵慌忙拽了拽同伴的衣角,下意识地挺直了腰。
这时马车来到他们前面突然停下了,一个头戴貂蝉冠的内侍掀帘而出。
“几位小兄弟辛苦了,陛下大捷,太后和皇后娘娘大喜,特意吩咐奴婢来送些慰劳品”
说罢拍了拍手,几个小内侍笑着从马车里搬出几个木箱,木盖掀开的瞬间,香气混着热气扑面而来,竟是十几匹新靴子和一大摞麦饼。
“多谢娘娘。”众人拱手行礼道。
“且慢。”
这时徐庶突然上前一步拦住了内侍。
“哦,咱家倒是眼拙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位太学生,不知您有何赐教?”为首的内侍阴阳怪气的说道。
虽说是奉了宫里娘娘的命令,但让一个养尊处优的内侍,去给一群泥腿子送东西,确实也有些难为人了。
“内官恕罪,某只是想问一句,娘娘此举是否有监国的手令?”徐庶不卑不亢的回道。
“放肆,娘娘做事还用你来管么?
再说娘娘下令是犒劳全城军民百姓,不光他们有,全城的百姓皆有赏赐。”
徐庶笑着点了点头道:“多谢内官告知,某明白了。”
“明白就好,虽说你们这些太学生只要在太学学满两年,便可授官,但你现在毕竟还不是官身,有些事还是少掺和为妙。”说罢内侍便趾高气扬的离开了。
待这群内侍离开后,那个圆脸新兵也忍不住嘟囔道:“你这人真是好不懂事,宫里的娘娘体恤大家伙,你倒好,非得多此一举。”
“哈哈,我问你,你是陛下的兵,还是娘娘的兵?”徐庶大笑着问道。
圆脸新兵一时语塞,满脸通红的回道:“我…我当然是陛下的兵。”
“知道就好,殊不知当年冒顿之旧事。”
言罢,徐庶没有再理会这些人,便翩然而去了。
回到太学的宿舍,徐庶立刻写了一封奏疏,准备递到尚书台去。
为了显示对太学的重视,曹轩规定太学生可直达天听。
“学生徐庶谨奏…前朝汉高帝崩,吕太后擅权,杀赵王如意,诛功臣韩信,终致周勃安刘,天下动荡十年。
此非孤例,后汉以来,后宫干政之祸更烈,实乃亡国之警也。
孝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兄窦宪以车骑将军专权,竟至侵夺沁水公主园田,朝臣敢怒而不敢言。
宪又矫诏杀宗室刘畅,幸得尚书韩棱抗言,才免宗室屠戮之祸。及和帝亲政,诛窦氏,朝野震荡三月,边军因将领更迭失控,北匈奴余部趁机扰边,河西诸郡烽火再起。
至孝质帝,梁太后临朝,兄梁冀为大将军,专权更甚。质帝童言无忌,斥冀“跋扈将军”,竟被冀毒杀于玉堂前殿。此后冀立桓帝,权倾天下,收受贿赂以亿计,郡县官缺皆需行贿方能得任,百姓怨声载道,终致“党锢之祸”,清流尽遭迫害,天下士人寒心。
今陛下亲征汉中,赖将士用命,方有阳平关之捷。梁州初定,正需军纪严明,方能立根。
若后宫以‘慰劳’之名行干预之实,虽初心为善,然涓涓细流可溃堤,将士或念私恩而忘王法,小吏或借恩荫而乱章程,此非危言,皆前朝之教训也…
冒顿单于初立,以鸣镝训骑,先射其爱妻,左右不敢从者立斩;复射其父头曼之良马,左右犹有迟疑者尽诛;终以鸣镝射头曼,左右皆应声而发,遂成草原霸业。
冒顿能以铁令驭悍骑,正因令出一处,威无两源。
反观东汉诸后,或私授外戚兵柄,或妄改边将调遣,终致“将不信令,士不信赏”,羌胡入塞如履平地,黄巾起乱千里无烟,此非兵不强,乃纪先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