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休息了一整天,沈渊陆续联系了几位昔日的教授和同窗好友,又带着琴酒去姑姑家拜访,送了从日本带回的伴手礼。
沈渊将车停在一栋欧式别墅前,琴酒透过车窗打量着这片位于北京六环的别墅区,这是一个联排的小三层别墅,道路两边整齐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远处人工湖泛着粼粼波光。
“我姑姑人很和善的,老板放轻松。”沈渊解开安全带,转头对琴酒笑了笑,琴酒自沈渊和他说要带他来拜访自已的姑姑,整个人就很是局促。
门铃刚响两声,一位穿着淡紫色针织衫的中年女性就打开了门。
“啊渊!”沈姑姑惊喜地张开双臂,“怎么回来没告诉我一声呢,我好去接你,快让姑姑看看瘦了没有!
"
沈渊笑着接受拥抱,侧身介绍道:“姑,我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和姑姑打过招呼后,沈渊指着身后提着东西的琴酒说道:“这是我在日本玩的很好的朋友,琴。这次国庆带他回国玩几天。”
沈姑姑这才注意到站在阴影处的高挑男子。琴酒银灰色的长发在脑后束起,冷峻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哎呀,你这朋友真俊呀!”沈姑姑眼睛一亮,热情地招呼,“快进来坐!”
琴酒僵硬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姑姑好。”
这已经是他能表现出的最大礼貌了。沈渊看着顶级杀手这副局促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
“啊渊,你这朋友有点害羞呀。”沈姑姑笑着拍了拍沈渊的肩膀。
“琴他有些内向。”沈渊憋着笑解释,顺手接过琴酒手里的礼物递给姑姑,“这是我们从日本带回来的。”
客厅里,琴酒正襟危坐在真皮沙发上,手里被沈姑姑硬塞了一把新疆软枣。他盯着掌心里红彤彤的果实,表情如同在审视某种危险物品。
“姑,你联系过我爸妈吗?”沈渊喝了口茶问道,“我看我家好久没人打扫了,我爸妈一直没回来呀。”
沈姑姑叹了口气:“你爸妈不知道又跑到哪个没信号的地方去了。你去日本后我们就通过一次电话,就是你上个月受伤的时候,”她突然皱起眉,“你现在怎么样了?怎么好端端的受枪伤了?日本这么乱的吗?”
沈渊端茶的手微微一顿。上个月?在日本的感觉,那场枪击仿佛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没事了,姑你放心。”他放下茶杯,露出安抚的笑容,“那次就是个意外,我在日本一切安好。”抬眼环顾四周:“姑,姑父呢?还有阿砚、阿越,怎么都不在家?现在不都应该放假了?”
沈姑姑往茶壶里续着热水,蒸腾的雾气模糊了她慈爱的面容:“你姑父学校国庆有活动,要留在那里组织学生。阿砚和阿越跟同学去上海玩了。”她放下水壶,“你要是提前说一声要回来,那两个小子肯定赖在家里等你。你这次待多久?我这就打电话叫他们回来?”
“别,姑。’沈渊连忙摆手,“我就在北京待两天,之后要带琴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别耽误阿砚他们玩。”
沈姑姑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是该带你朋友好好玩玩。长城啊,故宫啊,颐和园之类的你都领你朋友出去看看。”
琴酒在一旁听着,却觉得自已仿佛被无形的浪头击中,胸腔里突然掀起一场海啸——惊涛拍打着肋骨,浪花溅落在五脏六腑。
仔细回想沈渊受伤的事情好像真是在一个月之前,可是……
那些与沈渊共度的日日夜夜,此刻化作千万吨海水倒灌进他的意识,将理智的堤坝冲得摇摇欲坠,那些真实存在过的温存,此刻却像退潮时裸露的礁石,突兀地矗立在名为“一个月”的浅滩上,他确定他和沈渊确定关系以来已有一年多了,所以这是怎么回事?
而且现在才想起来,沈渊到东京交流的期限是一年……
琴酒觉得自已的记忆像被撕成两半的胶片。
一半是确凿的时间线——沈渊的交流期、枪击案的发生时间;
另一半是真实存在过的三百多个朝夕相处的日夜。两种记忆在他的脑海里撕扯,每一帧画面都清晰得刺眼。
身旁的谈笑声忽远忽近,琴酒看着沈渊生动的侧脸,突然不确定自已是否还清醒。或许东京的一切才是幻觉?又或者此刻的温馨才是梦境?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
谢绝了姑姑的晚饭邀请,沈渊带着琴酒回家,此时沈渊并不知道琴酒已经对时间的概念动摇了。
回家后,沈渊拨通了周明的电话。告诉周明自已已经回来了,明天准备去看看大阅兵,并表示他的男朋友也和他一起去。
电话那头传来周明笑道:“我就猜你一定会回来!正好给你留了两张观众席的票。”顿了顿,“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顺便把票给你。”
“哪能让周秘破费,”沈渊笑道,“你不是江苏人吗?我在这也算是东道主了,这东道主总得尽尽地主之谊不是?晚上我请周秘吃饭呀。”
“哪能让你请呀。”周明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是外长想见见你……不过要保密。”言外之意就是这顿饭不能带家属。
沈渊吃惊道:“见我?为什么?这……”沈渊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你贡献了那么多黄金,又引荐了那位‘技术顾问’……”周明意味深长地说,“你的贡献上面都记着呢。要不是这几天老大在会见多国元首,说不定你还能见到老大呢。”
“别别别!”沈渊赶紧摇头,虽然对方看不见,“那福气太大了,我怕受不住。”
周明被逗笑了:“少贫嘴。晚上六点,『钓鱼台18号楼』,到了报我名字。”
挂断电话,沈渊看向坐在一旁的琴酒。银发男人墨绿色的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他,沈渊觉得凭琴酒的听力,应该都听到他们的对话。
“老板,晚上你得自已吃饭了。”沈渊无奈道,“周秘书约我,不方便带你。”
琴酒倒很平静:“那就点外卖。”他对种花的外送速度相当满意,“点苏州菜。”
安顿好琴酒后,沈渊换了身正式的深蓝色西装。临出门时,琴酒突然叫住他,伸手调整了下他的领带:“别紧张。”
“我哪有……”沈渊话到一半,发现自已的手心确实有些出汗。
沈渊将车停在一栋欧式别墅前,琴酒透过车窗打量着这片位于北京六环的别墅区,这是一个联排的小三层别墅,道路两边整齐的梧桐树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远处人工湖泛着粼粼波光。
“我姑姑人很和善的,老板放轻松。”沈渊解开安全带,转头对琴酒笑了笑,琴酒自沈渊和他说要带他来拜访自已的姑姑,整个人就很是局促。
门铃刚响两声,一位穿着淡紫色针织衫的中年女性就打开了门。
“啊渊!”沈姑姑惊喜地张开双臂,“怎么回来没告诉我一声呢,我好去接你,快让姑姑看看瘦了没有!
"
沈渊笑着接受拥抱,侧身介绍道:“姑,我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和姑姑打过招呼后,沈渊指着身后提着东西的琴酒说道:“这是我在日本玩的很好的朋友,琴。这次国庆带他回国玩几天。”
沈姑姑这才注意到站在阴影处的高挑男子。琴酒银灰色的长发在脑后束起,冷峻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哎呀,你这朋友真俊呀!”沈姑姑眼睛一亮,热情地招呼,“快进来坐!”
琴酒僵硬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姑姑好。”
这已经是他能表现出的最大礼貌了。沈渊看着顶级杀手这副局促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
“啊渊,你这朋友有点害羞呀。”沈姑姑笑着拍了拍沈渊的肩膀。
“琴他有些内向。”沈渊憋着笑解释,顺手接过琴酒手里的礼物递给姑姑,“这是我们从日本带回来的。”
客厅里,琴酒正襟危坐在真皮沙发上,手里被沈姑姑硬塞了一把新疆软枣。他盯着掌心里红彤彤的果实,表情如同在审视某种危险物品。
“姑,你联系过我爸妈吗?”沈渊喝了口茶问道,“我看我家好久没人打扫了,我爸妈一直没回来呀。”
沈姑姑叹了口气:“你爸妈不知道又跑到哪个没信号的地方去了。你去日本后我们就通过一次电话,就是你上个月受伤的时候,”她突然皱起眉,“你现在怎么样了?怎么好端端的受枪伤了?日本这么乱的吗?”
沈渊端茶的手微微一顿。上个月?在日本的感觉,那场枪击仿佛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没事了,姑你放心。”他放下茶杯,露出安抚的笑容,“那次就是个意外,我在日本一切安好。”抬眼环顾四周:“姑,姑父呢?还有阿砚、阿越,怎么都不在家?现在不都应该放假了?”
沈姑姑往茶壶里续着热水,蒸腾的雾气模糊了她慈爱的面容:“你姑父学校国庆有活动,要留在那里组织学生。阿砚和阿越跟同学去上海玩了。”她放下水壶,“你要是提前说一声要回来,那两个小子肯定赖在家里等你。你这次待多久?我这就打电话叫他们回来?”
“别,姑。’沈渊连忙摆手,“我就在北京待两天,之后要带琴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后又不是见不到了,别耽误阿砚他们玩。”
沈姑姑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转,“是该带你朋友好好玩玩。长城啊,故宫啊,颐和园之类的你都领你朋友出去看看。”
琴酒在一旁听着,却觉得自已仿佛被无形的浪头击中,胸腔里突然掀起一场海啸——惊涛拍打着肋骨,浪花溅落在五脏六腑。
仔细回想沈渊受伤的事情好像真是在一个月之前,可是……
那些与沈渊共度的日日夜夜,此刻化作千万吨海水倒灌进他的意识,将理智的堤坝冲得摇摇欲坠,那些真实存在过的温存,此刻却像退潮时裸露的礁石,突兀地矗立在名为“一个月”的浅滩上,他确定他和沈渊确定关系以来已有一年多了,所以这是怎么回事?
而且现在才想起来,沈渊到东京交流的期限是一年……
琴酒觉得自已的记忆像被撕成两半的胶片。
一半是确凿的时间线——沈渊的交流期、枪击案的发生时间;
另一半是真实存在过的三百多个朝夕相处的日夜。两种记忆在他的脑海里撕扯,每一帧画面都清晰得刺眼。
身旁的谈笑声忽远忽近,琴酒看着沈渊生动的侧脸,突然不确定自已是否还清醒。或许东京的一切才是幻觉?又或者此刻的温馨才是梦境?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
谢绝了姑姑的晚饭邀请,沈渊带着琴酒回家,此时沈渊并不知道琴酒已经对时间的概念动摇了。
回家后,沈渊拨通了周明的电话。告诉周明自已已经回来了,明天准备去看看大阅兵,并表示他的男朋友也和他一起去。
电话那头传来周明笑道:“我就猜你一定会回来!正好给你留了两张观众席的票。”顿了顿,“晚上有空吗?一起吃个饭,顺便把票给你。”
“哪能让周秘破费,”沈渊笑道,“你不是江苏人吗?我在这也算是东道主了,这东道主总得尽尽地主之谊不是?晚上我请周秘吃饭呀。”
“哪能让你请呀。”周明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是外长想见见你……不过要保密。”言外之意就是这顿饭不能带家属。
沈渊吃惊道:“见我?为什么?这……”沈渊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你贡献了那么多黄金,又引荐了那位‘技术顾问’……”周明意味深长地说,“你的贡献上面都记着呢。要不是这几天老大在会见多国元首,说不定你还能见到老大呢。”
“别别别!”沈渊赶紧摇头,虽然对方看不见,“那福气太大了,我怕受不住。”
周明被逗笑了:“少贫嘴。晚上六点,『钓鱼台18号楼』,到了报我名字。”
挂断电话,沈渊看向坐在一旁的琴酒。银发男人墨绿色的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他,沈渊觉得凭琴酒的听力,应该都听到他们的对话。
“老板,晚上你得自已吃饭了。”沈渊无奈道,“周秘书约我,不方便带你。”
琴酒倒很平静:“那就点外卖。”他对种花的外送速度相当满意,“点苏州菜。”
安顿好琴酒后,沈渊换了身正式的深蓝色西装。临出门时,琴酒突然叫住他,伸手调整了下他的领带:“别紧张。”
“我哪有……”沈渊话到一半,发现自已的手心确实有些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