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生辰日,桃片糕制作(云片糕)-《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

  洛云宜喜欢喝茶,家中每天都会备着茶水。

  也不是附庸风雅,只是单纯的不喜欢白开水的味道。

  水里放点茶叶,喝着顺口些。

  明前的茶是最抢手的,也是最卖的上价格的。

  不过明前茶大多都是绿茶,只有极少的红茶。而洛云宜喜欢红茶,比喜欢绿茶多一点。

  对女子而言,喝红茶也比喝绿茶更得宜。

  因为绿茶偏寒,红茶温和养胃,再不济也可以喝乌龙茶,黑茶。

  当然,这只是从个人体质而言,凡事讲求适度,也不必过于较真。

  中午吃饭之前,舒宴犹带着汤圆去外面烧了些纸钱,等坐下后,才正式开始吃饭。

  今天的菜色都偏清淡,很适合孩子们吃。

  生辰宴一年也就一次,当然是以寿星为主。

  一条蒸鱼,鱼肚上的肉夹了和米饭一起拌着。

  鸡腿肉最细嫩,切成鸡丁,和土豆一起炒熟,味道也是不错。

  白菜炒粉丝,豆腐抱蛋,都是孩子能吃的食物。

  还有卤猪头肉拼盘。

  汤圆喜欢吃猪耳朵,那条白线脆脆的,嚼着好玩。

  洛云宜给小石头夹了猪舌,这个对他的牙齿友好一些。

  午饭吃完,洛云宜就带着小石头先回去了。

  让这三个待在一起,中午大概都不愿意睡觉,闹腾的很。

  答应给小石头做桃片糕,洛云宜也没有着急动手。

  小石头午睡,她也去休息了一会儿,倒是比小石头先起床。

  趁着天气不错,洛云宜把羊毛毯子抱出来,用雪搓洗羊毛,然后把残雪抖落,把毯子晾在竹竿上。

  这种整张羊皮做的毯子,不能直接用水清洗。

  天气暖和了,等水分吹一吹,就该把它们收拾存放起来,等秋冬再拿出来继续使用。

  洗完毛毯,洛云宜拿出库存的核桃,开始剥核桃。

  剥了半碗核桃仁,拿去厨房,把核桃仁切的细细的。

  糯米炒到微微发黄,用石磨磨成细粉,过筛,得到火粉。

  因为糯米是炒熟了的,带着锅气和烟火气,这时候的粉还不能直接使用。

  把火粉静置,快则六七天,慢则一月,利用空气中的水分,中和火粉的燥热,吃起来口感也会更细腻温和。

  这边一下雨空气湿度就很高,六七天后,用手抓取火粉,能捏成团,用手指能搓成粉,这个步骤叫润粉。

  润粉完成,就可以开始下一步制作。

  取一些熟糯米粉,加糖粉,水,以及一勺猪油,搅成稀一些的糖浆,备用。

  洛云宜有时会在家里做一些点心,润粉有现成的。

  直接拿出来就能用。

  把熟糯米粉和糖浆混合,搅拌后搓散,有些成团的或者颗粒,可以用擀面杖擀成细粉。

  干湿程度是用手能捏成团不散渣的程度刚好。

  把核桃碎和一些黑芝拌进粉里,拌好的粉倒进模具,按压紧实,盖上纱布,水开后上锅蒸五分钟。

  取出模具后再入锅蒸三分钟。

  出锅后可以撒一些熟粉在上面,防止水分流失,糕点过于干燥。

  晾凉后切片,厚度一二毫米,不宜太厚。

  至此,桃片糕就成了。

  洛云宜自己尝了一块,微甜,小石头味觉灵敏,吃着应该正合适。

  洛云宜会做糕点,却从来没有想过靠制作糕点谋生。

  因为每个步骤看起来都不难 其实前期的准备工作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

  要形成数量大规模售卖,会很辛苦。

  其实这些蒸熟的糕点,做法都大同小异 洛云宜觉得做法不难,只是准备材料比较费时间。

  还有许多复杂的糕点,她是真的不会,那些点心重油重糖,偶尔她也会给自己买一点,反正小石头是没有尝过的。

  小石头也没想到,只是睡了一觉,起来就能吃到好吃的糕点。

  比起早上的,虽然没有那么甜,他却更喜欢。

  跳跳给的桃片糕是从镇上买的,大人吃着味道刚好,孩子们吃,其实味道还是太甜了。

  洛云宜做的桃片糕,小石头一连吃了好几块才停手。

  抬头看到洛云宜在看他,小石头有些脸红。

  他只顾着自己吃,都没有让洛云宜一起吃。

  盘子里还有许多,小石头怕摔了盘子,只能用手托着盘子,往洛云宜的方向推。

  “奶奶吃。”

  他吃了几片,盘子里还有这么多,应该够奶奶吃。

  “我自己拿。”

  对于小石头的孝心,洛云宜一向都是从容地接受。

  她不喜欢假装自己说不喜欢,把东西都留给孩子吃。

  要吃就大家一起吃,多有就多吃,量少就少吃。

  哦,有时候她也会拒绝小石头。

  例如东西是沾了他口水的,这种她就不吃。

  吃完桃片,洛云宜和小石头排排坐在石阶上,一人喝一碗米汤,又吃了一个烤红薯,才坐在火炕上陪他一起玩。

  傍晚的时候,舒以贤来到小院,带来了后天上梁的消息。

  上梁,主要是指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

  房子上梁是大事,上梁前还有祭梁仪式,择吉时,置供桌,挂红绸……

  记下时间,洛云宜应承了会准时过去。

  等舒以贤离开,洛云宜开始准备“五谷彩袋”,就是五种谷物,用袋子装好,绑上彩色丝线。

  正梁放平后,主家要把亲友送的五谷彩袋放在梁中间,寓意五谷丰登。

  匠人们会提前用红布把食物、果品包裹好,诵掺唱吉祥话,把布包抛进主家捧着的箩筐里,这个过程称为“接包”,谐音“接宝”,接住宝物。

  整个上梁仪式中,“抛梁”是最热闹的,在“接包”后进行,匠将糖果、花生、铜钱等物品从梁上往四周抛撒,让大家争抢,人越多越吉祥,整个过程中,匠人们都一直说吉祥话,听着也高兴。

  等“抛梁”结束,众人要退出房屋,让太阳晒一下房梁,之后可以设宴招待亲友,也可以把准备好的红包分给大家,上梁仪式才算完成。

  洛云宜开始准备谷物,小石头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她身边,小手蠢蠢欲动,看样子又要来“捣乱”了。

  洛云宜干脆把孩子抱过来,带着他一起准备。

  喜欢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