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白桐之路-《青云重山》

  话音才落,白桐便连忙抬手捂住口鼻、神情是凝重不已。

  “范远?”

  常丙真人抬手抚颔、目露疑虑的道,“这名字…听着有些耳熟哇,总觉得像是…在哪听过。”

  “上月底被宣国通缉的那个,炎王请贤书请到的奇人。”

  常甲真人道,“七月初在江都策动宣国王子杨郜兵变,把他带回宣国后将之灭口,一个有点本事的天门山小道士。”

  “哦,他呀。”

  在应声回头看了师兄一眼后,常丙真人便继续转看向白桐道,“他策动兵变、杀杨郜灭口,逼宣江开战,显然是符合他炎国利益了。你跟他学了传音与剑法,却拜仲梅夫为师,助宣国守城,你们…打的这是什么算盘?”

  “炎国这回也没打宣国,总不能…是宣炎联合了吧?若是如此,又为何打开汕水关与商泽北关,放寅军进入宣国?”

  “哦,差点忘了,与其问这些,不如直接问个最清楚的。”

  常丙真人一番话说完,便再度直视着白桐、运功施法问了出来,“白桐姑娘,你是哪国人?”

  而话音落毕,便见一阵白光盈过,白桐再度在被控制与挣扎中两手缓缓拿开,而后,张嘴说出了回答:

  “宣…国。”

  说完恢复自由,白桐便立即再抬手捂住了嘴。

  然而,这被控制着脱口而出的答案,却是把她自己也给震惊了:

  适才二位道长的法名与道号,自己明明也不知道,居然能在这常丙真人的法术下说出来,本已足够奇怪…

  说出名叫白桐,也就算了。

  可这回…即便已与姜元夕脱离关系,自己也只记得起是从小在江国长大的公主侍女…

  这个法术却控制着自己说出是宣国人,这究竟又是怎一回事?

  “宣国?那没事了。”

  常丙真人遂冷嗤一声、摆了摆手道,“看样子,不过是利益合作而已。”随即转过了身去,“没什么用了,杀了吧。”

  “师弟!”

  却见常甲真人在此时,厉声叫住了师弟。

  常丙真人顿时应声转脸、看向师兄去,露出一脸疑色。

  “我等修道之人,切忌枉造杀孽。”

  常甲真人道,“既然这小姑娘再没什么价值,就不必再为难,还是放了吧。”

  “为难?”

  常丙真人道,“留着浪费粮食,放了泄露情报!我不为难她,宣军可就要为难我们了,师兄。”

  “我们的情报,泄露又如何?”

  常甲真人道,“六国军队无一人修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我们对手,且由他们泄露,又能怎样?再者,她毕竟还有仲梅夫弟子这一身份,留着她,将来总归是个与宣国谈判的条件,不至于完全撕破脸。”

  “嘁,说过多少回了,师兄?”

  常丙真人闻罢当即嗤笑,“未国若要北出,便必然要与宣国交兵,占据宣国地盘!才有和平安宁,才有稳定发展,才无灭国之危!既然注定会撕破脸,迟早要打、非打不可,又有什么可谈?还留什么人质?”

  “我也说过很多回了,师弟。”

  常甲真人严肃道,“你若继续在杀伐、兵戈上越陷越深,只会与大道越离越远,道行再高,也永无证道成仙、渡劫飞升之日!”

  “师兄既然这样喜欢重复,那师弟便也再重复一回。”

  常丙真人神色渐显愠怒道,“守护全未国的修仙弟子与百姓,便是我的大道!”

  “可这与枉造杀孽无关!”

  常甲真人继续道,“要守护弟子与百姓们,多得是…”

  “够了!”

  常丙真人终于是听得不耐烦、喝断了师兄一道后,遂摆了摆手道,“总是这般说辞,我懒得与你再争辩。不杀可以,但也不能养着、不能放回去,那…就只有一种方法处理了。”

  “什么?”

  说到此处,师兄弟两人先后转身看向了白桐去,这一突如其来的眼神、顿时将一直观察着二人冲突的白桐惊了一跳。

  常丙真人直视着白桐,神色冷漠决绝的说了出来:

  “废她修为,抛之荒野,自谋生路。”

  说罢,便又转回头去对师兄说道,“此事就此议定,不必再争。还请师兄勿忘,只有在玉娄城和弟子们面前我需称呼你师兄。除此外,不论在朝堂、未国还是任何其它地方,你我的身份,都只是相国与大司士而已!”

  “好…”

  常甲真人神情凝蹙,“明白,相国。”

  “哼。”

  听到师兄答应完,常丙真人便再看向了白桐去。白桐见状,惊惶万分,当即转过身去——

  嗡!

  然而,缶中四方无极之地,根本无处可逃。

  紧接着,嗡鸣声响过,白光一盈,白桐四肢更是突然感到四面八方的压迫袭来、瞬间是完全不受控制…

  被迫着转回身去,白桐不得已面对了常丙真人!

  随后,便见他一抬手,那右手剑指尖端飞出来一道玉白色光流,射向自己,精准命中在丹田位置。

  紧接着,下一刻:

  往东渡海,可回江国;

  往西渡海,可去乐国,或如今该叫寅国…

  来回循望一阵,思前想后之下,最终,白桐毅然决然的拔出剑来,撑拄在地。

  而后,转朝向南方…迈步踏出!

  ……

  与此同时,往东边的千里之外。

  江都,郢郸城中。

  早在数日之前,子显、卫尘风护送着姜元夕,三人便已安全穿越战线、深入江国,抵达了郢郸。

  由于姜元夕身份尚需隐秘,故三人都经了一番乔装打扮,才混在人群中进的城。

  进城后,三人便直接去金雀宫,面见了剑执事、刀执事、江王与虔公。

  分别半年终于团聚,父女二人只可谓是都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而后,王父、公伯与公主三人聚在一起,公主向二人讲述了自己离国半年来的经历。

  两位长辈闻罢,都对没有任何背景、没有利益牵扯关系的卫尘风直赞,称他是真正的侠客。

  同时回顾往昔,江王也不禁感到当今天下之乱,一切仿佛都是从炎国质子苍禹发起提亲、而他同意了开始的。

  想到如今天下情景与自身遭遇,姜枰不禁是愧悔万分。

  然而,朝堂正被铉影阁控制,儿子夷录在铉影阁手上,女儿元夕又的确与苍禹有情,再加上如今炎国势头…悔婚已可说是再无可能。

  而姜元夕闻之,则言罪在从中破坏的宣国,她对此并不后悔,也不自责。

  如今铉影阁虽控制着朝政,但实则也算是在保护着江国王室、协力江国攻打宣国,属于他们的共同利益之中。

  在政治上,三人又各有各的主张,对此便不再多聊了。

  往后,姜元夕便隐匿身份、住回了金雀宫中,没有再安排新的侍女。

  子显与众斥候们一道,住在郢郸城中的铉影阁驻部。

  战乱年代,不宜再动身游历,卫尘风也被极力规劝留下,而他再三思索过后,也选择了留在此地。

  只不过,并没有答应住在铉影阁驻部或是金雀宫,而是找到郢郸城最大的客栈,自己花钱住了最高层一间有着面北阳台的房间。

  在这个位置,他每天都能看到金雀宫的繁华与夜间的明灯…

  住在郢郸的时间里,闲来无事的卫尘风拒绝与铉影阁或江国王室的任何一人见面,每天除了饮酒、练剑外,偶尔还会下楼巡街,凡见欺凌压迫之事,总会习惯性的出手惩治一番。

  夜里回到客栈,他则会站到阳台上,吹着秋夜的凉风,注视宫中。

  而没有人目睹到这一幕,也就并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在看什么。

  或许,他自己也并不知道…

  喜欢青云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