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八方齐聚-《青云重山》

  祥云之上,已成金丹仙体的元清子凌空悬浮,抬头看向了在自己成仙后、现身而来到面前数丈外的这四道身影。

  这四道身影虽皆非人首、高大伟岸,但依然是四肢五体、如人形般的身躯。

  光影间,能隐约见到四者皆双手合十在胸前,可谓是颇有一番神圣仪态。

  待元清子看清楚了,当即是不敢怠慢,连忙也双掌合十,恭敬俯身。

  “我等乃是天帝座下,天庭仙官。”

  只见当中那牛首人最先发话,“你可称我为瑶昇子。”

  “我乃蛇骨天尊。”

  那吐蛇信者其次道。

  “我乃海雨道君。”

  那熊首人其次道。

  “我乃金蛟大法师,我等现等奉天帝旨意,来与你表示恭贺。”

  那眉心长角者缓缓抬起手来,“望你成就神仙之体后,能不忘自己平凡出身,多以仙人法力,解救世间苦难。”

  待得四位仙官冰冷、浑厚又带有充满秩序感的威压的话语声落毕,便见金蛟大法师那手掌缓缓张开,当中又是一阵金光萦绕。

  哗——

  转眼间,便见是一把长约六尺,八面锐利,通体金灿,光芒四射的长剑顿时凭空显现,垂直悬浮在了双方之间。

  “每有凡间生灵渡劫或羽化时,天庭总需根据其此生之功业从事,为其封神升仙。”

  金蛟大法师道,“元清子,你少年入玄阙宗求仙问道,毕生清心修道练剑,无功无过,生平寡淡。由此,天庭正式册封你为‘剑仙’,此乃为你量身打造、与你神格伴生的仙剑,你可上前领受。”

  话音落毕,那剑便变作水平状悬浮,缓缓向元清子飘了下来。

  “遵命。”

  元清子依然态度恭敬,单膝跪下、低头抬起两手,正式领受了这把天赐的仙剑。

  “从今往后,你需以毕生仙寿时刻保护此剑。”

  牛首仙官瑶昇子提示道,“此剑与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若死,此剑灵力即陷入沉寂。此剑若毁,你也当元神湮灭,你可明白?”

  “明白,多谢诸位仙官赐剑。”

  元清子接过仙剑,旋即一挥手,便使之化作金光消散,不知收入了何处。

  随后,四仙官便乘着祥云,与金光一道也向上飘散,逐渐也消去了踪影。

  地面上的罗沉,早已看得目瞪口呆。

  ……

  转眼,又数日过去。

  冬至已过,此时已终于是接近年底了。

  千里之外的北方,炎国新设“桂岚郡”境内,郡治“桂县”城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物逐渐在此汇聚了。

  最先到达的,是在启国辞去元帅之职后、独自驾马车来到的榑浩澜。

  在进入铉影阁总舵,会见此时正代替阁主罗沉行事的石执事薛珞,进行一番交流、得知了罗沉想法后,榑浩澜遂把行李留在铉影阁,独自再出发往北,前往了天门山去。

  天门山的位置是用法术隐蔽了去的,只在山麓处有弟子负责与当地牧民联系,像是年初接收炎王信件时便是如此传达。

  然而,榑浩澜却绕过了这一步骤。

  山麓的牧民与驻扎的弟子们根本没见到有人拜访,只隐约见到遥远的天空,似乎有一只身长一丈、翼展超过两丈、尾长更近三丈的巨型飞鸟扑腾着双翅划过天际,飞往了他们山上去。

  弟子与牧民们只当是看错,便没有理会。

  落到天门山后,榑浩澜随即登门到玄昊宫、直接拜访了掌门一心,也见了此时带着杬柷剑与沉武刀正在山上的清修的范远与景明。

  一心、范、榑三人此前对罗沉身份的困惑,如今在面对榑浩澜的坦诚与悉心解答下,也终于是撤去了这番不必要的怀疑。

  在这里也进行了一番畅谈,范远与榑景明遂告别师父一心,随榑浩澜一同下了山。

  这回,令范远瞠目结舌、大开眼界的是,这位初次见面的“师兄的叔父”居然真在他眼前只一阵碧光闪过,便摇身一变,成了一只体型庞大的青鸾,与他们施展的飞谕之术几乎一模一样。

  变回本体的榑浩澜稳当的驮着两个小辈直接飞下山,比走路、骑马甚至是御剑还要快了许多。

  ……

  而在榑浩澜、范远与榑景明落脚桂县后,下一批人也很快到了。

  南边,成仙后的元清子果然不同以往,已经不仅可以轻易随意出入重云山,更是连最基本的自身的五感,自己掌握的所有法术的威力,丹田内澎湃的法力,御剑飞行的速度…

  所有的一切,都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告别了林真人后,元清子变出一杆十丈巨剑,即带着师弟罗沉,乘在上边,二人从未南出发,直飞往北。

  在比只能两脚踏一杆小剑快上了许多倍的速度下,师兄弟很快即抵达了桂县。

  元清子隐蔽住仙人气息,装作一个找酒喝的闲散老头,开始闲逛在如今已由炎国治理了的桂县。

  而罗沉则进入铉影阁,面见范榑三人后,便与薛珞交流起了这段时日以来的许多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仍是南边,白桐在随申正则与芈筠折返亥山,向仲梅夫师父报了平安、见了一同在此隐居的常甲道长之后,便又带他们离开了。

  虽被下了五大罪状、除去了所有职务,且也答应了铉影阁等人不得再在宣国为官,但生性顽固、执拗的申正则仍没有自此甘心落寞隐居。

  离开了亥山后,他打算继续在芈筠的陪伴下行走在宣国各地。

  哪怕不再为官,他也有心要在宣国见到的每一处不论是大城池还是小村落,存在的任何问题,他都要与芈筠去合力解决。

  哪怕朝廷不领受,哪怕这么做没有任何回报,甚至哪怕注定是徒劳…

  在他看来,只要对百姓有益,便值得他这样去做。

  白桐于是便没有再陪伴刚刚相认的父亲,而是直飞向北,追上了铉影阁与江国士兵护送姜元夕的队伍。

  随后不久,这一队人便抵达了桂县。

  一到桂县,他们便被铉影阁斥候找上了。于是,在将不必要参与与得知的姜元夕交由江国士兵在外看管后,剩下的人便都去了铉影阁汇合。

  ……

  十一月廿五,当天正午。

  炎国,桂岚郡,桂县,黎侯府地下,铉影阁总舵。

  这天总舵的最深处、较比外厅更显暗沉许多的主厅内,四面八方的来客汇聚一堂,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首先,是持有杬柷剑的天门山弟子,法名“阳远”、字“云风”、道号“无宇子”的炎国栎县人,范远。

  其次是范远的师兄,来自向东两万里外扶桑岛上青鸾一族、如今正化成人形的另一位天门山弟子,法名“阳明”、道号“无形子”的榑景明。

  接着,是曾身为两国通缉犯,如今则在那两国被灭后成了自由身的侠客,卫尘风。

  道号“元沉子”的玄阙宗弟子,铉影阁阁主,体内有着空古帝君的咒缚、正被他时刻监听与监视着一切的罗沉。至于他另外的法家势派弟子、黎朝末代太师等一些身份,在他本人说来则都只是充当掩护作用的烟雾而已,在失去作用后就已经可以随时间慢慢淡忘了。

  而后,是前瑶光楼杀手、楼主“归盈”的养女,继承了他的毕生武功与暗杀技巧,如今仍在寻找自己生父的铉影阁斥候,子显。

  随后,便是罗沉的师侄,持有用林真人一部分本体所制作的法宝“碧玉生阳枝”的薛氏遗孤,薛十七。

  申正则之女,前江国公主侍女,仲梅夫之徒,白桐。

  同为薛氏遗孤的、薛十七的族兄,曾为铉影阁在太师府卧底十余年的铉影阁石执事,薛珞。

  剑执事、范远之父,范成刚。

  刀执事、范远之母,任虹。

  罗沉的师兄,薛十七的师父,在重云山结庐三十二年、数日前刚刚渡劫成仙的玄阙宗“元清子”。

  “诸位,可算是来齐了。”

  罗沉依然落座在主座位置的蒲团上,面朝着座下十人,这回已是没再戴着那副铜面了,“诸位多少都已互相认识,就各自彼此介绍一下吧,我也记不清谁还没认识了。”

  话音刚落,遂见十人纷纷面面相觑,而后分别抬手致敬。

  ……

  主座的条案上,火光微弱的油灯燃亮着,三五卷竹简规整有序的摆放着,笔、墨、砚台等俱齐。

  罗沉安静的坐着,注视众人互相交流。

  短短片刻,便回归安静,所有人都在一阵喧哗声中介绍完了彼此。

  “总之,终于等到今日,也可算是让诸位久等了。”

  罗沉抬手抚须、面朝众人笑道,“若非我一己私欲,一定要帮苍禹和炎国把这天下先打好,我等是可以提前十个月离开的。”

  “罗兄这十个月,付出的很是值得。”

  范成刚附和道,“若非有这十个月,殊不知我等天下凡人还得等不知几十上百年才可结束战乱,恐怕都说不定。”

  听了这话,附近的薛珞与元清子不禁是微微一笑。

  其余人则平静,唯有卫尘风是眉头微蹙,心中是仍有疑虑悬而未决。

  “呵呵,范兄过誉。”

  罗沉摆了摆手后遂道,“总之,既然人都到齐了,我就直入主题吧。相比今日,诸位汇聚在此,应该是都大概明白我要说什么了吧?没错…再过不久,我就要正式启程,离开此地,前往找寻其余的几件玄阙宗神器了!”

  喜欢青云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