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以儿臣想来,所以才有了这么多人来求圣上,赐予他们宗室玉牒的事……”
“其实父皇就是不给他们俸禄,哪怕就是一份玉牒,反过来跟要他们几千两银子。那些宗室肯定也照给不误,他们还得谢咱呢父皇!”
“原来如此……这这真是成何体统!”
话说这位皇帝也不傻,一听到这样的事他就知道,既然事都已经闹到了皇宫里,说不得外边因为股份的事,已经闹翻天了!
至于说这么大的事,为什么自己才刚知道,那肯定是没人敢跟朕说呗!
自己身边的太监、朝中的大臣、谁敢无缘无故招惹王黼这样的相国,还有高俅这般朕的爱将?
所以大家都是闭口不言,就把朕一个人蒙在鼓里,还幸亏今天问了问太子!
不然的话,他们就算闹到天上去,朕还不知道呢!
“传朕口谕!”
想到这里,宋徽宗知道不能让他们再这么闹下去了。
于是天子随即转头向太监说道:“告诉高俅和王黼……还有燕然!”
“今日是三家票号,营业的最后一天,明日起就不许再开门经营。”
“就在明日一早,由朕派朝廷官员,核查各家库中存银数目,三家票号中以存银多者为胜!”
那太监一听,立刻领命而去,分别派人去三家票号传达圣上口谕。
在这之后,这位大宋天子才微微松了口气!
这时太子就要告退,皇上却一眼看见太子气定神闲,有如清风明月,他心中忽然一动!
“对了……皇儿你买的,是哪一家的股份?”
这话问的可是太有学问了,宋徽宗几乎用一句话,就能试探出这位太子,更偏向于谁!
他又不能不回答,又不能撒谎,否则就是欺君之罪!
因此天子问完之后,就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回父皇,”太子却淡淡地说道:
“在这种股份发售之前,儿臣倒是换了些银票,主要是因为赏人和携带花用都很方便。”
“因此三家票号的银票,儿臣手里都有,只是那些股份之事,儿臣却没有参与。”
“噢,那是为什么?”
皇上一听,这位太子居然没受到那些股份的诱惑,不禁好奇地问道!
却见太子说道:“儿臣以为,钱财本是天下至公之物,无非假手于人而已。”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少钱,都不能说明这些钱就是他的。因为银钱有流动之性,随缘聚散是银钱的根本,所以早晚都会流转到别人的手里。”
“可是这一得一失之间,却是暗合大道!”
太子淡淡地说道:“这也就是所谓的:君子求财,取之有道。”
“因此儿臣觉得,这莫名其妙得来的分红既无根基、也没道理、自知来得有愧,因此不敢妄取。”
“好!”
听到这里,宋徽宗不禁用力一点头!
刚刚太子说的这些道理,他虽然并没完全想明白。但却并不妨碍这位天子知道,儿子是用了心的。
而且他称赞的其实是太子对待银钱的态度,身为将来的皇帝,最不应该干的事儿就是大把捞钱!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人、天下物、原本就该为皇帝一人所用,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因此宋徽宗心中暗自赞赏,索性把太子挑的那几卷书画尽都赏了他,让他回东宫去了。
……
可是皇宫里刚刚恢复平静,墙上的三道口谕,却在汴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知道今天剩下的时间,是他们最后的机会,恒昌恒生两家票号连同他们发展的股东,全都开始了疯狂的行动!
这是盛宴的最终时刻……也是大爆炸之前的最后狂欢!
所有人都在趁着大门合拢之前,想拼命地挤进去,却不知道这大门一关,他们会是什么下场。
高俅让自己的恒生票号柜上简化一切手续,由于挤上来的人太多,已经根本没办法做任何登记。
所以只管把铸造好的兰社金牌,和等价的银票一塞,就把那些入股的人一脚赶紧踢走,别挡着下一批教银子!
而这时的王黼,也通过情报线路,知道自己还不能稳稳获胜。
于是他咬牙一狠心,干脆抽调了部分国库存银,塞到了自家恒生票号银库里!
直到黄昏时分,掌灯之前,两家票号门前还挤满了眼睛通红的官员和宗室。
有的人怀着喜悦,眼睛唰唰放光地挥舞着银票,从里面挤出来。
有的则是捶胸顿足,说自己就差一千两,没能凑够最后一股!
就在这时,秦桧的一位手下,腋下夹着一个厚厚的包裹,走进了燕然的恒远票号!
……
跟另外那两家,兴旺得犹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景象比起来。燕然的票号人气可以说寡淡得很。
但毕竟那两家票号再怎么繁荣,都跟普通百姓无关,几十几百上千两的银票,日常仍有人来恒远这里来办。
当然身在局中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燕然败局已定,他是万万拼不过另外两家了!
偏偏就在这时候,屋漏又逢连夜雨!
等到那个假扮的客商将包袱打开,这一下把柜台上的小犄角姑娘,都看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本这么厚一个包裹,她还以为那里头是一套书呢。
结果打开包裹一看,里面居然全都是恒远票号的银票!
“提现!”
那个人神气活现地说了一句,
然后“啪”的一声,巴掌狠狠地拍在票号柜台上!
……
又来了!好家伙又一回!
此刻在票号里办事的其他客户,一听说又有人大笔提现,就知道前些天的情景,怕是又要重现了。
因此大家并不像第一次那么慌张,也没有人傻乎乎的跑回去取银票,把现银换回来。
不过他们的镇定,也只是维持了一小会儿。
当柜台上传来了清点银票的声音时,周围的那些人却是越听心里越没底!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已经清点到一百万两了!
可那厚厚的一大摞银票,好像才下去三分之一……
我的天呐!这是多少银子?
怕是恒远票号的存银,都得被这一个人提空了吧?
随着数字逐渐增加,那些客商们索性自己也不办业务了,全都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看着大厅里柜台那边。
他们的心里,也越来越七上八下!
“其实父皇就是不给他们俸禄,哪怕就是一份玉牒,反过来跟要他们几千两银子。那些宗室肯定也照给不误,他们还得谢咱呢父皇!”
“原来如此……这这真是成何体统!”
话说这位皇帝也不傻,一听到这样的事他就知道,既然事都已经闹到了皇宫里,说不得外边因为股份的事,已经闹翻天了!
至于说这么大的事,为什么自己才刚知道,那肯定是没人敢跟朕说呗!
自己身边的太监、朝中的大臣、谁敢无缘无故招惹王黼这样的相国,还有高俅这般朕的爱将?
所以大家都是闭口不言,就把朕一个人蒙在鼓里,还幸亏今天问了问太子!
不然的话,他们就算闹到天上去,朕还不知道呢!
“传朕口谕!”
想到这里,宋徽宗知道不能让他们再这么闹下去了。
于是天子随即转头向太监说道:“告诉高俅和王黼……还有燕然!”
“今日是三家票号,营业的最后一天,明日起就不许再开门经营。”
“就在明日一早,由朕派朝廷官员,核查各家库中存银数目,三家票号中以存银多者为胜!”
那太监一听,立刻领命而去,分别派人去三家票号传达圣上口谕。
在这之后,这位大宋天子才微微松了口气!
这时太子就要告退,皇上却一眼看见太子气定神闲,有如清风明月,他心中忽然一动!
“对了……皇儿你买的,是哪一家的股份?”
这话问的可是太有学问了,宋徽宗几乎用一句话,就能试探出这位太子,更偏向于谁!
他又不能不回答,又不能撒谎,否则就是欺君之罪!
因此天子问完之后,就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回父皇,”太子却淡淡地说道:
“在这种股份发售之前,儿臣倒是换了些银票,主要是因为赏人和携带花用都很方便。”
“因此三家票号的银票,儿臣手里都有,只是那些股份之事,儿臣却没有参与。”
“噢,那是为什么?”
皇上一听,这位太子居然没受到那些股份的诱惑,不禁好奇地问道!
却见太子说道:“儿臣以为,钱财本是天下至公之物,无非假手于人而已。”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有多少钱,都不能说明这些钱就是他的。因为银钱有流动之性,随缘聚散是银钱的根本,所以早晚都会流转到别人的手里。”
“可是这一得一失之间,却是暗合大道!”
太子淡淡地说道:“这也就是所谓的:君子求财,取之有道。”
“因此儿臣觉得,这莫名其妙得来的分红既无根基、也没道理、自知来得有愧,因此不敢妄取。”
“好!”
听到这里,宋徽宗不禁用力一点头!
刚刚太子说的这些道理,他虽然并没完全想明白。但却并不妨碍这位天子知道,儿子是用了心的。
而且他称赞的其实是太子对待银钱的态度,身为将来的皇帝,最不应该干的事儿就是大把捞钱!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人、天下物、原本就该为皇帝一人所用,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因此宋徽宗心中暗自赞赏,索性把太子挑的那几卷书画尽都赏了他,让他回东宫去了。
……
可是皇宫里刚刚恢复平静,墙上的三道口谕,却在汴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知道今天剩下的时间,是他们最后的机会,恒昌恒生两家票号连同他们发展的股东,全都开始了疯狂的行动!
这是盛宴的最终时刻……也是大爆炸之前的最后狂欢!
所有人都在趁着大门合拢之前,想拼命地挤进去,却不知道这大门一关,他们会是什么下场。
高俅让自己的恒生票号柜上简化一切手续,由于挤上来的人太多,已经根本没办法做任何登记。
所以只管把铸造好的兰社金牌,和等价的银票一塞,就把那些入股的人一脚赶紧踢走,别挡着下一批教银子!
而这时的王黼,也通过情报线路,知道自己还不能稳稳获胜。
于是他咬牙一狠心,干脆抽调了部分国库存银,塞到了自家恒生票号银库里!
直到黄昏时分,掌灯之前,两家票号门前还挤满了眼睛通红的官员和宗室。
有的人怀着喜悦,眼睛唰唰放光地挥舞着银票,从里面挤出来。
有的则是捶胸顿足,说自己就差一千两,没能凑够最后一股!
就在这时,秦桧的一位手下,腋下夹着一个厚厚的包裹,走进了燕然的恒远票号!
……
跟另外那两家,兴旺得犹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景象比起来。燕然的票号人气可以说寡淡得很。
但毕竟那两家票号再怎么繁荣,都跟普通百姓无关,几十几百上千两的银票,日常仍有人来恒远这里来办。
当然身在局中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燕然败局已定,他是万万拼不过另外两家了!
偏偏就在这时候,屋漏又逢连夜雨!
等到那个假扮的客商将包袱打开,这一下把柜台上的小犄角姑娘,都看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本这么厚一个包裹,她还以为那里头是一套书呢。
结果打开包裹一看,里面居然全都是恒远票号的银票!
“提现!”
那个人神气活现地说了一句,
然后“啪”的一声,巴掌狠狠地拍在票号柜台上!
……
又来了!好家伙又一回!
此刻在票号里办事的其他客户,一听说又有人大笔提现,就知道前些天的情景,怕是又要重现了。
因此大家并不像第一次那么慌张,也没有人傻乎乎的跑回去取银票,把现银换回来。
不过他们的镇定,也只是维持了一小会儿。
当柜台上传来了清点银票的声音时,周围的那些人却是越听心里越没底!
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已经清点到一百万两了!
可那厚厚的一大摞银票,好像才下去三分之一……
我的天呐!这是多少银子?
怕是恒远票号的存银,都得被这一个人提空了吧?
随着数字逐渐增加,那些客商们索性自己也不办业务了,全都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看着大厅里柜台那边。
他们的心里,也越来越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