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军区家属院里的资本家大小姐44-《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刚才没反应过来的人,这会儿也跟着笑作一团。

  等她们笑够了,姜芙才微微一笑:“那我再给大伙讲另一件事。”

  周围逐渐安静下来。

  “比起刚才那个,这个事儿就不怎么好笑了,发生在建国之前,离咱们也近,就在隔壁黑省。说是眼看就要全国解放,有同志费了老大的劲儿,把一封密信交到一个村长的手上。

  这村长不认字儿,儿子孙子也都不认字儿,最后他们想起来,村里有个绰号叫‘秀才’的识文断字,就赶紧拿着信上门,请人家给读一读,因为是求人办事儿,倒还说了半天好话。结果,那人前脚给他们读完信,后脚连夜就跑了,下落不明。

  你们猜怎么的,原来组织让村长盯着一个有可能是敌特的人,就是那个‘秀才’本人!”

  底下一片肃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呆了。

  如果说女人误入男厕所,还挺乐呵的,那么放走一个特务,就让人实在笑不出来了。

  在场的人,都是经历过战争的,太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

  在特殊时期,说是一个特务能毁了一座城也不为过!

  姜芙趁机说道:“不认字儿,一个人上街都不敢,怕丢了。不认字儿,领导想提拔你都不能,怕你担不起责任!不认字儿,以后孩子在学校里听了有意思的东西,回去给你学舌,你都听不懂!”

  总之一句话,没文化,影响生活,工作,后代!

  底下再次嗡嗡一片。

  不过这一次,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没了说笑的心思。

  “别说人家了,我当年就差一点闯到男厕所,那会儿是头一次去城里……”

  “俺孩儿他爹一下班就看报纸,我说你跟俺说说呗,他非说俺听不懂,不爱说!以后俺自己看,用不着他!”

  “凤琴呐,你可得多学几个字,明年你就十七了,现在不少人都想娶个有文化的媳妇咧!”

  “就是,不是咱们当年那时候了,光会干活还不行!”

  等她们说得差不多了,姜芙示意大家安静。

  “咱们这个识字班……”

  她把教学安排说了一遍,还特地强调,只要能在两个月以后通过考试,就发一张结业证,盖着大红戳,证明你不再是文盲。

  事实证明,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看重“考证”!

  第二天,人比前一天少了几个,不过来的人里也没有再带针线活的了。

  第三天,似乎又少了几个。

  一周过去,人数已经稳定下来。

  姜芙便做了一本花名册,把这些人的名字登记上去,另外也单独记下了每个人的学习情况。

  每天学上十个常见常用汉字,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算难。

  难的是每天都学新的,不能把旧的给忘了,否则,那不就成了熊瞎子掰苞米吗?

  姜芙根据大部分人的实际水平,稍微调整了教学进度。

  每天前十分钟,她会拿出来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再把新旧汉字结合起来,让大家组词,造句,拿新的巩固旧的,再拿旧的带出新的。

  半个月过去,效果明显。

  而且,姜芙发现张老师比自己更适合识字班的教学。

  同一个知识,哪怕翻来覆去地教上十几遍,她也不会有任何不耐烦的情绪。

  相比之下,姜芙就差远了。

  她承认,自己有点急躁。

  而且,明明是再简单不过的几个字,昨晚刚教完的,他们当时也记住了,咋能一觉睡醒,说忘就忘呢?

  “就饭吃了呗。”

  说忘就忘代表人物之一,李嫂子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看出姜芙的郁闷,她主动提议:“你也消消火,你看人家张老师就从来不生气,不是你说的,那什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能你就不适合给我们文盲上课!”

  劝完姜芙,李嫂子又风风火火进城了。

  她要买印有大牡丹花的床单被罩,给陶三娣结婚用,说喜庆,好看,镇上的没相中,特地约了另外几个嫂子去安东。

  在一片热热闹闹中,陶三娣出嫁了。

  她爹娘弟妹也从老家赶来,能看得出来,都是老实的乡下人,和孙团长李嫂子站在一起,颇有几分局促,但脸上都是高兴的。

  王营长老家没什么人了,王老师既是媒人,也是婆家人。

  不过,她的身份摆在那里,往那一站,大家只有羡慕的份儿,没有挑理的。

  没看刘师长都特地露了一面吗?

  这是多大的面子啊!

  再看一眼男帅女俊的新人,大家羡慕得够呛。

  姜芙和连耀并肩站着,也含笑看着他们。

  陶三娣打扮得和其他新娘子没啥区别,用现代人眼光看来,算是非常朴素了,只是穿了一身新衣服,头发上别着一朵红绒花。

  王营长照旧一身军装,提前熨过,非常笔挺。

  之前姜芙翻箱倒柜,找出一块咖啡色呢绒布料,就照着记忆里的款式,连说带比划,让李嫂子给陶三娣做了一件长款大衣。

  要不怎么说经典双排扣就是扛打呢,甭管是几十年前,还是几十年后,穿在身上都令人眼前一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上陶三娣个子高挑,她穿上大衣,妥妥的就是行走的衣服架子!

  李嫂子咂咂嘴:“这么好的料子啊,快谢谢你姜婶。现在还热着,再过俩月就能上身了!刚结婚,是得有两套能撑场面的好衣服!”

  “谢谢姜婶。”

  陶三娣摸着那柔软细腻的料子,再想起自己从前不切实际的傻念头,不由得一阵懊悔。

  正回忆着那天的情形,姜芙察觉到有人碰了碰自己的手臂。

  她抬头:“啊?”

  连耀看着姜芙,明明打了半天的腹稿,但一对上她的目光,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咱俩……”

  他刚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就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盖住了,姜芙也兴奋地喊了一嗓子:“快看,接新娘子喽!”

  她一把扯过连耀,往前挤了挤,想看得更清楚一点。

  难得看到姜芙这么高兴,连耀索性闭上了嘴。

  等到晚上,忙了一天的姜芙刚拿出教案,准备明天找张老师谈一谈,问她愿不愿意接手识字班。

  连耀忽然出现在门边,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木匣。

  他把小木匣推到姜芙的面前。

  她疑惑地打开,发现最上面是人民币,面额有大有小,整整齐齐地叠了一摞。

  下面是一堆民国时期的货币,如今都已经不能用了,有银元,铜元,金圆券,法币,等等。

  中间还混了一把铜钥匙,是姜父留下的那把。

  姜芙没见过,所以没认出来。

  “以前四处打仗,花钱也没个算计,还借出去不老少,没攒下什么家当。”

  连耀有点难堪,但他确实就只有这么多。

  “以后家里的钱都归你管,我不抽烟,也不吃酒,总能攒下一些钱的。”

  想了想,他觉得自己的收入不算低,应该可以养家。

  只要别生太多。

  姜芙把东西放好,盖上小木匣,重新还给他:“你的钱,你自己收好,给我干嘛?”

  她不缺钱,甚至那些金条都好好地放着。

  何况,在驻地生活,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

  “姜芙同志。”

  连耀一脸正色,大声说道:“《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咱俩现在属于……非法关系!”

  喜欢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